官方正版 DK心理学百科 本书编写组 心理学 心理百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

官方正版 DK心理学百科 本书编写组 心理学 心理百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百科全书
  • DK
  • 官方正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认知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临床心理学
  • 心理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15452
商品编码:12836226065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DK心理学百科

原价:128.00元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1215452

字数:66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kg

目录

10 引言

 

哲学根源——萌芽中的心理学

 

18 人格的四种气质

克劳迪亚斯盖伦

20 人类这台机器中有理性的灵魂

勒内笛卡儿

22 睡吧!

阿毕法利亚

24 思想在相互对抗中产生推动力

约翰赫尔巴特

26 做真实的自己

索伦克尔凯郭尔

28 人格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合成的

弗朗西斯高尔顿

30 癔症是有普遍规律的

让-马丁沙可

31 心灵内在结构的不可思议的紊乱

埃米尔克雷佩林

32 有生命就有心灵

威廉冯特

38 只要没有人让我们定义“意识”,我们就知道它是什么

威廉詹姆斯

46 青春期是一次新生

斯坦利霍尔

48 学习了24小时之后,我们就遗忘了三分之二

赫尔曼艾宾浩斯

50 一个人的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阿尔弗雷德比奈

54 无意识看到了躲在窗帘后的男人

皮埃尔让内

 

行为主义——我们对环境的反应

 

60 美食令人垂涎

伊万巴甫洛夫

62 无益的行动淘汰出局

爱德华桑代克

66 无论人们天性如何,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样子

约翰华生

72 ***大的迷宫就是人类的世界

爱德华托尔曼

74 一旦被老鼠看到谷袋,我们就知道它会回来的

埃德温格斯里

75 没有什么天性能阻挡猫爱上老鼠

郭任远

76 学习有无限可能

卡尔拉什利

77 印刻是无法被遗忘的

康拉德洛伦兹

78 行为是由正负强化塑造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86 别想了,放松

约瑟夫沃尔普

 

心理治疗——无意识决定行为

 

92 无意识是真正的心灵

西吉斯蒙德弗洛伊德

100 神经病患者通常都心怀自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02 集体无意识是由原型构成的

卡尔荣格

108 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争斗持续一生

梅兰妮克莱因

110 “应该”的暴政

凯伦霍妮

111 超我只有在与充满敌意的自我对峙时才会变得清晰

安娜弗洛伊德

112 你只能容忍你自己发现的真理

弗里兹皮尔斯

118 人尽皆知,被收养的儿童得不到真正的家和爱

唐纳德温尼考特

122 无意识是“他者”的言说

雅克拉康

124 人的主要任务是让自己重生

埃里克弗洛姆

130 美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存在状态

卡尔罗杰斯

138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就一定能成为什么

亚伯拉罕马斯洛

140 找到了痛苦的意义,就不再痛苦

维克多弗兰克尔

141 不经历痛苦,不生而为人

罗洛梅

142 合理的信念产生健康的情绪结果

阿尔伯特艾利斯

146 家庭是塑造人的“工厂”

弗吉尼亚萨提亚

148 激发热情,内向探索,脱离体制

蒂莫西利里

149 领悟可能会导致盲目

保罗瓦兹拉威克

150 疯狂不需要被全盘瓦解,它或许可以被突破

罗纳德大卫莱恩

152 我们的过去不决定我们的命运

伯里斯西鲁尔尼克

154 只有好人才会抑郁

多萝西罗伊

155 陷入沉默的父亲们

盖伊科尔诺

 

认知心理学——计算机般的脑

 

160 直觉是一种动态的模式

沃尔夫冈苛勒

162 打断任务极大程度上加深了对任务的记忆

布鲁玛蔡加尼克

163 当婴儿听到脚步声时,一个细胞集合就会被激活

唐纳德赫布

164 知道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杰罗姆布鲁纳

166 信念坚定的人很难被改变

莱昂费斯廷格

168 神奇的数字7±2

乔治米勒

174 表面之下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实

艾伦贝克

178 我们每次只能听到一个声音

唐纳德布罗德本特

186 时光之水可以倒流

安道尔托尔文

192 知觉是受外部信息引导的一种想象

罗杰谢帕德

193 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寻找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丹尼尔卡尼曼

194 事件和情绪是一起被储存进记忆的

高尔顿鲍尔

196 情绪是一列脱轨的火车

保罗艾克曼

198 入迷让人进入另一种现实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200 快乐的人都是高度社会化的

马丁塞利格曼

202 我们全身心相信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伊丽莎白洛夫特斯

208 记忆的七宗罪

丹尼尔夏克特

210 个体并非只是其想法的集合那么简单

乔卡巴金

211 人们担心生物学会揭穿我们神圣的外衣

斯蒂文平克

212 强迫性的行为仪式是个体试图控制闯入性思维的尝试

保罗萨科夫斯基斯

 

社会心理学——与他人共处一个世界

 

218 只有试着改变一个系统你才能完全理解它

库尔特勒温

224 从众的力量有多强

所罗门阿希

228 生活就是一个戏剧化的表演过程

欧文戈夫曼

230 你越常看到一样东西,就会越喜欢它

罗伯特扎荣茨

236 谁喜欢女强人?

珍妮特泰勒斯宾塞

237 闪光灯记忆会被高情绪唤醒的事件所激发

罗杰布朗

238 目标不是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成为知情人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

240 我们本质上都是社会动物

威廉格拉瑟

242 我们坚信人都会得到应得的奖赏或惩罚

梅尔文勒纳

244 那些做疯狂事情的人并不一定是疯子

埃利奥特阿伦森

246 人们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事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254 当好人被推上恶魔的位置时,会发生什么?

菲利普津巴多

256 个体创伤应从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去理解

伊格纳西奥马丁-巴洛

 

发展心理学——从婴儿到成人

 

262 教育应该培养有能力做新事情的人

让皮亚杰

270 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成为***的自己

利维维果斯基

271 不是被特定父母养大的儿童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

272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计划

艾瑞克埃里克森

274 早期的情感联结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约翰鲍尔比

278 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极其重要

哈里哈洛

279 我们在让孩子为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未来做准备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

280 敏感的母亲能够创造安全的依恋

玛丽安斯沃斯

282 是谁教会孩子憎恨或畏惧另一种族的人?

肯尼斯克拉克

284 女孩的成绩比男孩好

埃莉诺迈克比

286 大部分人类行为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的

阿尔伯特班杜拉

292 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劳伦斯科尔伯格

294 语言器官的发展类似于其他身体器官的发展

诺姆乔姆斯基

298 孤独症是男性大脑的***形式

西蒙巴伦科恩

 

差异心理学——人格和智力

 

304 牙签和名字一样,你都可以想出多种用途

保罗吉尔福特

306 鲁滨逊在星期五到来之前是否缺乏某种人格特质?

高尔顿奥尔波特

314 一般智力包含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雷蒙德卡特尔

316 天才和疯子之间仅有一线之隔

汉斯艾森克

322 三种核心动机驱动个体做出行动

大卫麦克利兰

324 情绪本质上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尼科弗莱吉达

326 脱离环境线索去理解行为的做法是荒谬的

沃尔特米歇尔

328 在精神病医院,我们无法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

大卫罗森汉

330 三面夏娃

科比特西格彭

赫维克莱克里

 

332 人名录

340 术语表

344 索引

351 致谢

......

 

内容提要

人到底是各不相同,还是千人一面?是什么让我们刻骨铭心,我们又为什么会被遗忘所扰?如何才能测试出真正的智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依靠全世界思想家的努力和心理学的令人啧啧称奇的实验。在《心理学百科(精)》中,平易近人的语言拉近了我们和心理学的距离,简洁有力的解释破译了高深莫测的术语,清晰流畅的图表剖析了纠结不清的理论,发人深省的名家名言令我们拍案叫***,诙谐灵动的插图调动了我们的感观和信念。无论你是心理学“小白”,还是已“混进圈子里”的学生,或是***的业内人士,都会在《心理学百科(精)》中找到属于你的兴奋点。


《看见心灵的奥秘:现代心理学前沿探索》 一、 导言:拨开迷雾,看见更清晰的自我与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理解自己——那些难以捉摸的情绪、难以解释的行为、以及潜藏在意识深处的动机。我们同样好奇他人,试图洞察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理解他们世界的色彩。而这一切的探索,都汇聚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本书并非一本陈旧的百科全书,也不是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它是一次穿越现代心理学前沿的深度旅程,旨在为你揭示那些最引人入胜、最具颠覆性的理论与发现,帮助你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心智的复杂性与无限可能。 我们将搁置那些早已被广泛讨论的经典理论,不在此赘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或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本书聚焦于那些正在塑造我们对心理学理解的新兴范式、突破性研究以及前沿应用。我们将一同潜入大脑的微观世界,探索意识的神经基础;我们将审视社会互动如何塑造个体认知,以及文化如何在潜移默化中雕刻我们的心灵;我们还将踏入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汇点,思考未来人机关系的可能性。 阅读本书,你将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我们将鼓励你批判性地思考,质疑既有的认知,拥抱那些尚未定论但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这是一场关于理解、关于共情、关于成长的对话,邀请你加入这场探索之旅,看见心灵更清晰的奥秘,也看见更广阔的自我。 二、 意识的边界:神经科学如何重绘心理地图 长期以来,“意识”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哲学命题,更是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然而,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触及意识的物质基础。本书将深入探讨当前神经科学领域关于意识的几个前沿研究方向: “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NCC)的探索: 我们将介绍最新的脑成像技术(如高分辨率fMRI、EEG、MEG)如何帮助科学家识别与特定意识体验(如视觉感知、情绪感受、自我认知)直接相关的脑区和神经网络活动。这不再是模糊的推测,而是基于精确测量和实验验证的探索。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lobal Workspace Theory, GWT)与整合信息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的对话: 这两种在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意识理论,正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意识为何会产生,以及它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将解析它们的核心观点,并比较它们在解释意识现象上的优势与局限。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意识并非一种单一的“开关”,而是信息在大脑中流动、整合和广播的复杂过程。 无意识加工与意识的边界: 许多心理活动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本书将探讨关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研究,它在内省、想象和回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如何挑战大脑中心论,强调身体在认知形成中的重要性。我们将揭示,我们所认为的“意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其下是更为广阔的无意识海洋。 意识障碍与脑损伤的启示: 通过研究昏迷、植物人状态、意识模糊等特殊情况,科学家能够更清晰地界定意识存在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介绍一些案例研究,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理解意识的本质提供宝贵的线索。 三、 社会的心灵:群体、文化与个体认知的交织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心灵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被塑造,也在文化的洪流中被浸染。本书将聚焦于当代心理学如何理解社会性对个体心灵的深刻影响: 社会认知的前沿: 抛开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我们将深入探讨“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的最新研究,即我们理解他人意图、信念和情感的能力,以及它在社交障碍(如自闭症)中的异常表现。此外,“归因偏差”(Attributional Biases)的最新发现,如“基本归因错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异,将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解释行为。 群体动力学的演变: 除了经典的群体思维和服从研究,我们将探讨“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神经机制,以及社交媒体如何放大这一现象。我们将深入研究“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iscrimination)的深层认知和社会根源,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构建跨群体理解与合作。 文化心理学的视野: 我们将超越对文化差异的表层描述,探讨“文化如何塑造认知”的微观机制。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我”的定义(独立自我 vs. 互联自我)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情绪反应和人际关系。我们将关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的研究,理解移民群体如何在新文化环境中重塑自我认知与行为模式。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奥秘: 共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它还具有深厚的神经基础。我们将介绍“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在共情中的作用,以及共情如何驱动亲社会行为。同时,我们也将探讨“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s)的心理学分析,揭示我们在艰难抉择时,道德直觉与理性考量之间的博弈。 四、 人工智能与心灵的对话:重塑智能与认知的未来 人工智能(AI)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类智能和心灵本质的深刻反思。本书将探索心理学与AI交叉领域的前沿议题: AI中的“理解”与“意识”: 我们将审视当前AI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并探讨它们是否真正具备“理解”能力。我们将介绍人工智能研究者和心理学家之间关于“意识的图灵测试”等争论,以及AI是否可能发展出类似人类的意识体验。 认知模型与AI设计: 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记忆、决策和问题解决的模型,正为AI的设计提供重要灵感。我们将介绍“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等AI算法如何借鉴人类学习机制,以及“认知架构”(Cognitive Architectures)如何尝试构建更接近人类思维的AI系统。 AI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随着AI技术日益融入日常生活,它如何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信息获取模式、甚至是自我认知?我们将探讨“算法偏见”(Algorithmic Bias)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以及AI在情感陪伴、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伦理挑战与机遇。 未来人机关系展望: AI是否会成为人类智能的延伸?人机交互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我们将探讨“人机协同”(Human-AI Collaboration)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设计出能够与人类深度互动的智能系统,从而共同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五、 结语:持续的探索,拥抱未知的可能 《看见心灵的奥秘:现代心理学前沿探索》并非一本终结性的著作,而是开启你对心灵世界持续探索的起点。我们所触及的,仅仅是现代心理学浩瀚星辰中的一部分。意识的深邃、社会互动的微妙、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都充满了待解的谜团。 希望本书能够激发你对人类心智的无限好奇,鼓励你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那些尚未定论的理论,并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新发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我们共同创造的世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而心理学,正是指引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明灯。继续提问,继续探索,因为心灵的奥秘,永远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内容的分块和章节的划分都很清晰,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整体结构。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个心理学概念时,都会配上大量的图表和插画,这些视觉化的元素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举个例子,在讲解“视觉感知”的时候,书中不仅展示了大脑的视觉皮层是如何工作的,还通过各种经典的视觉错觉图,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大脑是如何解读和加工视觉信息的。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科普化,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即使是对心理学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够轻松地理解。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童年发展”,书中通过大量的儿童心理发展里程碑的图表,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的发展规律。这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百科全书,更像是一个精美的图册,充满了智慧和趣味。它让我觉得,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评分

我承认,一开始我只是出于好奇才买的这本书,觉得“心理学”听起来很酷。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得多。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流畅,一点也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它把很多复杂的心理学理论,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讲了出来。比如,在讲到“决策失误”的时候,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比如在股票投资中,人们为什么会因为情绪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在购物时,为什么商家会利用各种心理学原理来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这些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原来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社会认同”和“从众心理”的讲解。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群体中会更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行为。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交场合的一些表现,以及为什么有时候我会违心地同意别人的观点。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识别和抵御不良的社会影响,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我尝试着在生活中去实践这些建议,感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都有了提升。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心理学,更是让我们学会如何运用心理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信息和影响的人,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分析周围的世界。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心理学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比较遥远和高深的领域。但翻开后,我才发现它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没有丝毫枯燥乏味的感觉。它把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比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等,都用非常生动和易懂的语言阐释清楚。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关于人格形成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几个理论模型,更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当代名人案例,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成长环境和经历下,是如何塑造出独特的人格特质的。我尤其被书中对童年经历影响的解读所吸引,它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以及一些早期经历可能对现在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微妙影响。另外,关于动机和情绪的章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解释了饥饿、口渴等基本生理动机,还深入探讨了成就动机、归属感等更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以及焦虑、喜悦、愤怒等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作息和学习计划,发现效果确实不错。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讲解,而是将心理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教育、工作、婚姻等领域都有涉及。它让我意识到,原来心理学并不只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新大门。

评分

我一直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领域很感兴趣,所以当看到这本书里有专门的章节介绍这些内容时,我非常兴奋。它详细地解释了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等,并且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疗法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困扰的。我记得其中有一个案例,讲述了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的故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他逐渐克服了自己的恐惧,重新融入社会。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心理治疗的效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心理疾病的介绍,更是对人类心理韧性和潜能的探讨。它让我明白,即使是面临巨大的困难,人们也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调整和专业的帮助,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另外,关于“积极心理学”的部分,也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更是强调如何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书中介绍了一些关于感恩、乐观、冥想等提升幸福感的方法,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发现确实能够让自己感到更加快乐和积极。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创造幸福。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以及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自我成长,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心理学抱有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态度。觉得它很高深,好像离普通人很远。但是,这本《DK心理学百科》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极其耐心的向导,一步一步地引领我走进心理学的奇妙世界。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认知偏差”,书中列举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比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等等,并且详细分析了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读完那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瞬间“开窍”了,开始在生活中留意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会犯这些错误。还有关于“依恋理论”的讲解,让我对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焦虑或回避,以及这些模式是如何从童年形成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学会用更客观、更理性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片面,而心理学恰恰能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书中的插图和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不会让你觉得眼花缭乱,而是能够清晰地展示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结尾都会有“思考题”或者“实践建议”,这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心理学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我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宽泛的体例所震撼。它几乎涵盖了心理学的所有重要分支,从最基础的生理心理学,到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等,没有一个遗漏。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这些分支,更是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展现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整体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学习理论”的讲解,它不仅仅介绍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还深入探讨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对比和联系,让我对“学习”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发现,原来我们很多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学习而来的,而且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另外,关于“人格心理学”的部分,它对不同人格理论的介绍,比如精神分析、特质理论、人本主义等等,都做到了非常客观和全面的梳理。它让我们看到,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视角。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对心理学有一个非常宏观和全面的认识,就像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心理学的版图。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门,让你知道心理学里有哪些重要的领域,哪些重要的理论,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入门指南。它激发了我对某些特定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比如我开始对发展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儿童是如何从婴儿成长为成年人的,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怎样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它用一种非常平和、包容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怪异”行为,其实都有其内在的心理逻辑。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调节”的章节,它不仅解释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更是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正念冥想、认知重构等等。我尝试着在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方法,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稳定,处理压力也更加从容。另外,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解释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和冲突,以及如何建立更加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沟通技巧、同理心培养的建议,让我对如何与他人更好地相处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了解心理学知识,更是让我学会如何运用心理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它让我觉得,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和学习。它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关怀的书,值得每个人去阅读。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更是深入探讨了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它不仅仅解释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更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案例,展示了大脑的活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比如,关于“情绪的产生机制”,书中就详细地介绍了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大脑区域在情绪体验中的作用。这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科学的理解,不再仅仅认为情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另外,关于“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认知、情感方面的进展,以及这对我们理解人类自身意味着什么。这些内容虽然有些烧脑,但非常有启发性,让我看到了心理学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它在引用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走在心理学前沿的研究者,不断地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这本书不仅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是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细节的追求。它在介绍每一个心理学理论时,都会追溯到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且详细列举了支持该理论的重要实验和研究。我记得其中关于“实验心理学”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各种实验设计的方法,还列举了许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比如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津巴多的监狱实验等等。这些实验的设计精妙,结果令人震惊,让我对心理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书中还对这些实验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科学研究并不是没有边界的。另外,关于“认知心理学”的部分,它对“注意力”、“感知”、“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解析,都做到了非常细致和深入。它让我们看到,我们看似简单的思考和决策过程,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认知机制。这本书就像一本心理学的“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丰富而详实的知识。它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探索者,不断地发现新的宝藏。它不仅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更是培养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评分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好几个月了,虽然标题是《DK心理学百科》,但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宏大的心灵地图,带你探索人类情感、认知和行为的每一个角落。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神经科学原理,比如大脑的各个区域是如何运作的,到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比如群体压力和个体选择的博弈,都解释得非常透彻。举个例子,关于记忆的部分,它不仅仅介绍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区别,还深入探讨了记忆是如何被编码、储存和提取的,以及遗忘的机制。我之前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时候明明记得很清楚的事情,突然有一天就模糊了,这本书给出了科学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而且,它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案例研究,比如关于条件反射的实验,或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行为差异的分析,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发现很多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比如,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被某些广告吸引?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在社交场合感到尴尬?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详尽且有理有据的解答。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个能够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工具。我甚至开始尝试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比如通过理解沟通中的非语言信号,来更好地把握对方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有时候,我会停下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然后翻开书,寻找可能的解释。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充实和有意义。而且,书中插图和图表的设计也非常精美,这些视觉化的元素大大增强了理解的难度,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心理学的好奇心,更让我对人类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