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
定价:12.00元
作者:纳兰性德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
ISBN:9787550287938
字数:
页码:157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118 g
编辑推荐
透过纳兰隽秀清婉的小令长调,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绝世才华、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浪漫凄苦、遗世独立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孤独至极。这位名满京国的贵公子,始终在浮华的尘世中守望着一段纯净的人生,一方精神的自由,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内容提要
《纳兰词集》收录纳兰性德平生的全部词作,进行注释、点评。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刺激人们对生命产生 本真情怀的深切关注。梁启超曾评纳兰词:“容若小词,直追后主。”王国维更是对之大为欣赏称道,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目录
卷一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
少年游
(算来好景只如斯)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
忆王孙
(暗怜双绁郁金香)
忆王孙
(剌桐花底是儿家)
忆王孙
(西风—夜剪芭蕉)
调笑令
(明月)
河传
(春浅)
蝶恋花
(城上清笳城下杵)
虞美人
(绿阴帘外梧桐影)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
虞美人
(峰高独石当头起)
采桑子
(彤云霞绝飞琼字)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
(严霜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
采桑子
(嫩烟分染鹅儿柳)
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
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
谒金门
(风丝袅)
菩萨蛮
(知君此际情萧索)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忆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忆江南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忆江南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忆江南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忆江南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忆江南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忆江南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忆江南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忆江南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忆江南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赤枣子
(惊晓漏)
玉连环影
(何处)
遐方怨
(欹角枕)
浪淘沙
(蜃阙半模糊)
浪淘沙
(双燕又飞还)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
浣溪沙
(藕荡桥边理钓筒)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
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
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
(脂粉塘空遍绿苔)
浣溪沙
(燕垒空梁画壁寒)
浣溪沙
(抛却无端恨转长)
浣溪沙
(桦屋鱼衣柳作城)
浣溪沙
(海色残阳影断霓)
天仙子
(梦里蘼芜青一剪)
天仙子
(好在软绡红泪积)
天仙子
(水浴凉蟾风入袂)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
好事近
(何路向家园)
江城子
(湿云全压数峰低)
长相思
(山一程)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
清平乐
(烟轻雨小)
清平乐
(青陵蝶梦)
清平乐
(将愁不去)
清平乐
(凄凄切切)
清平乐
(才听夜雨)
清平乐
(塞鸿去矣)
清平乐
(风鬟雨鬓)
清平乐
(孤花片叶)
清平乐
(泠泠彻夜)
清平乐
(瑶华映阙)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
满江红
(问我何心)
满江红
(代北燕南)1040
满江红
(为问封姨)
满庭芳
(堠雪翻鸦)
满庭芳
(似有猿啼)
卷二
水调歌头
(空山梵呗静)
水调歌头
(落日与湖水)
凤凰台上忆吹箫
(荔粉初装)
凤凰台上忆吹箫
(锦瑟何年)
金菊对芙蓉
(金鸭消香)
琵琶仙
(碧海年年)
御带花
(晚秋却胜春天好)
酒泉子
(谢却荼蘼)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
生查子
(鞭影落春堤)
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
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
忆秦娥
(山重叠)
忆秦娥
(春深浅)
忆秦娥
(长漂泊)
阮郎归
(斜风细雨正霏霏)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点绛唇
(别样幽芬)
点绛唇
(一种蛾眉)
点绛唇
(五夜光寒)
点绛唇
(小院新凉)
浣溪沙
(泪浥红笺*几行)
浣溪沙
(伏雨朝寒愁不胜)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
(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浣溪沙
(雨歇梧桐泪乍收)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
浣溪沙
(酒醒香销愁不胜)
浣溪沙
(欲问江梅瘦几分)
眼儿媚
(独倚春寒掩夕扉)
眼儿媚
(重见星娥碧海槎)
眼儿媚
(莫把琼花比澹妆)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
山花子
(欲话心情梦已阑)
山花子
(小立红桥柳半垂)
山花子
(昨夜浓香分外宜)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
减字木兰花
(晚妆欲罢)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
减字木兰花
(断魂无据)
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
一络索
(野火拂云微绿)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
一络索
(密洒征鞍无数)
卜算子
(娇软不胜垂)
卜算子
(塞草晚才青)
卜算子
(村静午鸡啼)
雨中花
(天外孤帆云外树)
鹧鸪天
(独背残阳上小楼)
鹧鸪天
(雁贴寒云次*飞)
鹧鸪天
(别绪如丝睡不成)
鹧鸪天
(冷露无声夜欲阑)
鹧鸪天
(握手西风泪不干)
鹧鸪天
(马上吟成促渡江)
鹧鸪天
(尘满疏帘素带飘)
……
卷三
卷四
卷五
补遗卷一
补遗卷二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为避太子保成讳改为性德,后太子更名胤礽,纳兰又恢复本名成德。清代词人,著有《侧帽词》《饮水词》等。
序言
他,一位多情的翩翩公子,武功出众的御前一品侍卫;他经史百家无所不窥,书画骑射无所不精;他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于喧嚣之外;他声名显赫,却向往恬淡平静的生活;身为八旗子弟,却爱结交落魄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追求真挚永恒的情感,却屡遭命运打击;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多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他,就是被誉为“清代* 一词人”的纳兰性德。
他笔墨函砚,吹花嚼蕊,以真心之字,诉衷情之心。他用词章抒写自己的故事,词作多以思乡、思亲、思友为线,其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而不媚俗。一首首小词似乎信手拈来,却总能掀起读者内心巨大的波澜。
透过纳兰明净清婉、隽秀感人的小令长调,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浪漫凄苦、遗世独立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孤独至极。这位名满京国的贵公子,始终在浮华的尘世中守望着一段纯净的人生,一方精神的自由。
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他的词作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备受当时及后世好评。梁启超曾评纳兰词:“容若小词,直追后主。”陈维嵩也认为:“《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后主之遗。”王国维更是欣赏称道,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 一词手”。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如今,纳兰已不仅仅是词论家眼中那个“以自然之眼观物”的满族词人,更是人们心底对于生命 本真情怀的深切关注。于是,面对人类柔弱的心灵,亲近纳兰,就成了一次重生的精神洗礼。
他哀婉的诗词,始终散发着一种能够穿透生命的力量。时光已经轮回几许,在幽深的暗夜里,在寂静的时光里,一阕词轻轻吟唱开来,那些情愫穿透时光的城墙,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升起,总能唤醒人们沉睡在心底那一丝 柔软的情感。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叹悲叹喜,几人能明。
拿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纳兰容若,一个自带光环的名字,总让人觉得与风花雪月、才情过人联系在一起。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它收录的纳兰词,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更完整的纳兰容若。他的词,既有贵族公子的雅致,又不失文人的敏感与忧思。 我尤其喜欢他笔下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简单几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这画面又往往与他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写落日,写秋风,写黄昏,这些寻常的景物,在他的笔下,都染上了深深的忧伤,仿佛天地万物都在为他而感怀。读他的词,有一种被温柔包裹的感觉,即使是悲伤,也带着一种诗意的宁静。这本书,让我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可以静心品味的净土。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纳兰词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这次有幸得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全集,才算真正走进了他的词境。里面的内容之丰富,远超我的想象。除了那些广为流传的佳作,更多的是一些鲜为人知却同样精彩的篇章。这些词作,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展现了他极高的艺术造诣。他的词,不像李煜那样亡国之痛的苍凉,也不似苏轼那样豪放旷达的洒脱,而是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他自己的温柔哀愁,细腻入微,绵长不绝。 特别欣赏词集中对一些词句的注释和解读,虽然我并非专业研究者,但这些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意境。例如,他对“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的阐释,让我明白词中那份无处话凄凉的孤独感,是如何源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阅读这些词,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时略带涩意,回味却甘醇悠长,令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翻开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映入眼帘的是素雅的封面,淡淡的墨香似乎穿越千年,带来了那个如玉般的词人,纳兰容若。初读之下,便被其词作深深吸引。词句婉转,情感真挚,字字句句都仿佛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叹息与低语。那些描绘初见的惊喜,相思的缠绵,离别的凄楚,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欢他写景的细腻,笔下的落花、残月、细雨,都带着一种易碎的美感,与他词中流露出的愁绪融为一体,让人读来不胜唏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流传千古的绝唱,在这本词集中得以完整呈现,让我更加体会到其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它不仅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悟。纳兰词的魅力在于其“真”,不矫揉造作,不故作高深,而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坦诚,在如今浮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仿佛与这位才子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的出现,无疑是给热爱传统文化的我,注入了一股清流。我一直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纳兰词,正是这样的作品。它的语言,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情;它的意境,虽然常常染上愁绪,却又不失生活的本真。 在这本词集中,我读到了很多关于爱情的描绘,那份小心翼翼的试探,那份无可奈何的离别,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都写得那样真切,让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情感经历。同时,我也看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对于“人生如梦”的感悟,对于世事无常的无奈。这些都使得纳兰词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吟咏,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本书,让我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也让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初次接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纳兰词集》,我便被其文字的魅力所折服。纳兰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江南水乡般的婉约与北方汉子般的豪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他的词,既有闺阁情深的细腻,又有游子思乡的惆怅,还有对人生短暂的慨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词集中的某些篇章,虽然表面描绘的是日常生活的片段,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落寞。这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是很多词人难以企及的。通过阅读这些词,我仿佛能感受到纳兰容若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身处繁华,心却向往宁静;他才华横溢,命运却多舛。这本书,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