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湖北新华书店

(满58包邮)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瑾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货币史
  • 白银
  • 金融史
  • 湖北新华书店
  • 历史
  • 经济史
  • 包邮
  • 满58包邮
  • 书籍
  • 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0621
商品编码:1385349134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作者 徐瑾
定价 59.00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70621 出版日期 2017-02-01
字数 244000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 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在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作者简介

徐瑾

青年经济学者,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早年办过《读品》杂志,现主持经济人读书群。近年出版《有时》、《印钞者》、《凯恩斯的中国聚会》等著作,作品曾连续入选“2015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2016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等。作者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

   目录

朱嘉明序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V

总论 白银的诅咒 // 001

章东西:白银的不同命运

货币起源 // 042

白银的东西命运 // 049

金银博弈 // 055

金银复本位的失败 // 058

金银复本位不是乌托邦 // 063

第二章宋元:纸币试验

唐宋变革中的纸币试验 // 072

北宋交子与纸币的诞生 // 077

南宋钱荒与疯狂的会子 // 085

钞票的没落与马可·波罗的局限 // 096

通胀的教训与白银的崛起 // 102

1262年:贾似道买公田与威尼斯卖债券 //108

第三章明代:银本位与全球化

洪武体制的建立与突破 // 118

发钞救不了明朝 // 121

禁不住的白银 // 125

白银货币化与西门庆们 // 133

李约瑟之谜在明朝 // 137

白银流入与明朝灭亡 // 144

中国钱与丰臣秀吉 // 153

第四章晚清:混乱中崩塌

币制混乱的清朝 // 162

“黄宗羲定律”遭遇“马尔萨斯陷阱” // 170

朝贡生意经与心态 // 178

从朝贡到条约 // 184

入超、热钱、世界失衡 // 190

1840年:战争还是白银战争? // 194

复盘:帝国银荒因何而起? // 203

外国银洋在中国 // 211

用白银丧失货币主权? // 216

甲午战争:中日金本位的迥异命运 // 221

江户时代中日的不同传统 // 225

从磅亏到币制改革 // 233

币制改革大热潮 // 237

白银为何再次胜出 // 240

第五章民国:告别白银,迎接通胀

洋银行来到中国 // 248

在20世纪的兴衰 // 252

“京钞风潮”中的中国银行 // 256

天时地利的“废两改元” // 269

从《白银法案》中走出的法币 // 276

通胀的尾声与启示 // 286

后记 // 295

附录一延伸阅读 // 299

附录二东西货币金融大事记 // 301

参考文献 // 317


   编辑推荐
从经济变奏窥千年历史风云,从白银命运解东西转折分流著名历史学家吴思、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德斌、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等倾力推荐

   文摘



   序言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雄心勃勃的中国货币史著作,它将目光投向了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灭亡,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长河,深入剖析了白银作为中国流通货币的主导地位如何形成、演变,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作者以宏大的视野和扎实的史料考证,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白银帝国”图景,揭示了货币变迁背后隐藏的深刻的社会变革逻辑。 核心论点与创新之处 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朝代更迭或政治事件的传统史学叙事,《白银帝国》将货币,特别是白银,置于历史发展的核心位置,将其视为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把关键钥匙。本书突破了以往研究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宏观叙事与微观视角相结合: 作者既能从宏观层面,把握白银流通如何与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互动,如何影响国家财政和对外关系,又能深入到微观层面,考察白银如何渗透到民间经济,影响了农民的生计、商人的经营,甚至家庭的财产传承。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货币史: 本书强调了中国白银货币体系与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白银的流入,中国的货币体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者详细梳理了白银的来源、流入的渠道、交易的模式,以及它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历程。 货币史与社会史、经济史的深度融合: 《白银帝国》并非枯燥的货币研究,而是将货币史置于广阔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进行考察。白银的流入和贬值如何导致了土地兼并的加剧?赋税制度的改革为何与白银的流通息息相关?白银的商品化如何促进了中国商业的转型?这些问题都在本书得到了深刻的解答。 对“白银帝国”概念的深入阐释: 作者认为,白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经济的驱动力,一种社会结构的塑造者。本书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生动地展现了白银如何在流通中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白银帝国”,这个帝国影响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角落,塑造着不同阶层的命运。 对关键历史转折点的透视: 从明朝末年的财政危机,到清朝的“银两”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体系,再到晚清对外赔款的沉重负担,本书紧密围绕白银的变动,揭示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在晚清,巨额的白银外流,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速了其衰落。 内容梗概 本书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解读白银在中国历史中的角色: 1. 白银的兴起与确立(明朝中后期): 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特别是从美洲输入的白银涌入中国,白银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一转变的过程,包括政府的政策调整、商人的角色以及白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白银帝国”的运行与扩张(清朝前期): 清朝延续了以白银为主导的货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本书深入探讨了清朝的赋税制度、财政管理以及白银在各地的流通情况,描绘了一个由白银驱动的繁荣景象。 3. 白银的全球互动与危机(清朝中后期):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白银的地位受到挑战。巨额的对外赔款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4. 货币变迁与社会转型: 作者将白银的流通与社会各阶层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白银的涌入如何影响了土地所有制?它如何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如何催生了新的商业阶层?这些都将在书中得到详细的论述。 阅读价值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中国历史读物。它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被白银深刻塑造的中国。 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新史料和独到的见解,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对于经济史爱好者而言: 本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货币体系的演变,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因素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本书以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洞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白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波澜壮阔,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本书将带领您深入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维度,重新审视我们所熟悉的明清历史,发现其中隐藏的经济脉络和权力运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在于它对普通人在货币变迁中的生存状态的细致描绘。历史往往聚焦于帝王将相、经济巨头,但《白银帝国》却把目光投向了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普通人。我能想象,在白银数量剧增的时代,农民可能因为赋税的“银本位”而欢欣鼓舞,但也可能因为价格波动而辛劳所得化为乌有;在纸币滥发的乱世,普通百姓手中的积蓄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生活陷入绝境。作者通过搜集整理的口述史料、民间传说、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账簿,将这些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巧妙地融入到宏大的货币史叙事之中,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性的温度。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人们对银元的渴求,对铜钱的掂量,以及对纸币贬值的无奈叹息。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经历”一段历史。作者并非冷冰冰地罗列史实,而是用一种颇具感染力的笔触,将那些抽象的经济概念和冰冷的数字,描绘成了生动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明清时期,白银如何从遥远的海外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如何改变了中国的赋税制度、经济结构,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些关于“银元”、“铜钱”、“宝钞”的变迁,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区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点。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尤其到位,比如在描述白银的熔铸、流通、税收等环节时,那些具体的器皿、场所、人物的出现,都让历史的画面感变得无比真实,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理解白银在中国社会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那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评分

读完《白银帝国》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脉络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与曲折性。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它的涨跌、流通、甚至价值,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格局、乃至国际形势紧密相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看似稳定的王朝之下,经济的暗流涌动;在风云变幻的变革时期,货币的价值如何被重塑。作者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深入的分析,打破了我对历史某些简单化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 nuanced、更加 dynamic的中国近代史。

评分

《白银帝国》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全景式”解读。它以白银为“切入点”,却远远不止于白银本身。白银的流入与流出,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白银的涨跌与兑换,揭示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与调整;白银的征收与管理,折射出政治权力的运作与变迁。作者通过这条看似单一的货币线索,串联起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画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中国的近代史,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事件的描述上,更需要深入剖析其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白银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齿轮”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资料搜集工作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著作,离不开扎实的研究基础。作者在书中引用的各种史料,包括官方档案、私人信函、地方志、报刊杂志、甚至是一些古老的账簿,都显示出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田野调查。这些一手资料的引用,不仅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更让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我能够感受到作者为了呈现一个真实的“白银帝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对史料的尊重和挖掘,让我对这本书的信任度大大提升。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中国货币史这条主线时,所展现出的广阔视野和深刻洞察。这本书并没有将中国孤立地看待,而是将其置于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白银的流入,很大程度上是全球贸易体系演变的结果;而中国国内白银的变动,又反过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中国视角”与“全球视野”的巧妙结合,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动态的中国货币史。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体系,而是一个与世界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有机体。这种宏观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经济上的原因绝非单一,而是与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殖民主义的扩张以及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缺陷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白银无疑是其中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货币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演变、国家发展策略、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艰难探索的历史。白银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和价值尺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远非仅仅是简单的流通工具。它牵动着国家的财政命脉,影响着民众的生计,更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白银帝国》通过对白银历史的深入挖掘,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它让我看到了,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一次经济政策的调整,每一次与外部世界的互动,都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分

坦白说,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经济学理论并非全然精通。然而,《白银帝国》在解释复杂的经济概念时,却做到了浅显易懂,甚至颇具趣味。作者并没有使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类比,将诸如“铸造税”、“银本位”、“通货膨胀”等概念讲解得明明白白。我不再是面对枯燥的理论条文,而是仿佛在听一位博学的朋友娓娓道来,将那些原本遥远的经济规律,变得如此贴近生活,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白银的涨跌如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通俗化”的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要解释“发生了什么”,更要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带来了什么”。《白银帝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叙述白银在中国历史上的流转过程中,深刻地分析了每一次货币制度的变迁、每一次白银数量的波动,是如何与其背后的政治权力、社会结构、对外关系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货币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国家治理能力、以及融入全球体系过程中的复杂演变。这本书让我对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加上沉稳而略带历史感的字体,仿佛一张穿越时光的信笺,直接把我拉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白银时代。我一直对中国的货币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变迁的脉络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这其中蕴含着理解中国现代发展的关键。市面上关于货币史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侧重于某个特定时期或某个单一的货币,缺乏宏观的视角和对历史进程的深入解读。《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列举一些数字和史料,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帝国”的概念,将白银的流通、影响以及它所塑造的社会形态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的整体来审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