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作 者:田吉顺
ISBN :9787539051819
出 版 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印刷时间:2014年10月
字 数:200000字
页 数:294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g
定 价:39.80元
编辑推荐
1.实用性!解答30余万人关注的孕产问题。
门诊时间短,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作者把平时工作中以及知乎网上大家*经常询问的、关注度**的孕产问题,给了*赞*通俗的解答。
2.独特性!让你像看好莱坞电影一样学习孕产知识。
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孕产书,寓知识于故事,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使准妈妈们读过之后,既不至于被怀孕搞得精神过度紧张,又不至于忽略了严重情况的早期信号,安全轻松地度过孕期。
3.过来人的经验教训!不看就亏大了。
这不止是和姐妹们聊天晒经历,这是专业产科医生的真实经历。就像你的私人产科医生一样,耐心解答你怀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解除你的顾虑,帮你摆脱压力。
目 录
序:在妇产科,那些有趣的事儿
*章 做好当妈的准备
1.月经对怀孕很重要
2.关于月经的一些江湖传闻
3.备孕,生孩子还是要趁年轻
……
第二章 做爱与怀孕
1.不懂避孕就上床,是要拿人流当避孕吗?
2.妇产科医生教你如何避孕
3.怀孕不是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
……
第三章 孕期风险,早知道
1.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2.妊娠期高血压就是一匹狂奔的野马
3.妊娠期高血压还有更虐心的故事
……
第四章 宝宝在子宫内的生活
1.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脐带——胎儿在子宫里的生命管道
3.胎盘——是生命线,也是原子弹
……
第五章 产房,生命很神奇
1.产科医生就是当了兵的秀才
2.生孩子可不是电影上演的那样
3.决定阴道分娩的四大法宝
……
第六章 产后妈妈多珍重
1.逃不开的坐月子
2.生完孩子以后的麻烦事儿
3.写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后
……
第七章 听产科医生讲分娩故事
1.医生“过堂”
2.为了让产妇生孩子,医生也要和家属们斗智斗勇
3.产妇拒绝了剖宫产手术
……
内容推荐
孕妇可不可以滚床单?宫外孕是老公没瞄准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剖宫产什么时候该做?老婆在产房生孩子,老公们该做些什么?……
一本让育龄女性安全生孩子的贴心读物。
作者精选并解答了30余万人关注的关键孕产问题,是孕产版的《只有医生知道》,直播妇产科实况,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在这些典型的案例中,您不仅可以了解到更为细节化立体化的孕产知识,还可以真正走进产科医生们的内心世界。不看就亏大了!
市面上的孕产书,真的很难选,好像都差不多。这本书寓知识于故事,还随书赠送孕期大事录,让你知道怀孕的大小事,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果断拿下,不纠结。
愿你一儿一女拼个“好”。
作者简介
田吉顺,身经百战的妇产科男医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编号:110330000006611
知乎网健康与医学领域*佳答题者,拥有粉丝30余万,阅读超1亿次,获千万个赞。
他是稀有的产科男医生,凭借其独到的战略和战术眼光,在产科领域派上了大用场。不说别的,充沛的体力就占了很大的优势。
就象厨师一样,*好的妇产科医生往往都是男医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忙,很忙。
这本书的装帧虽然老旧,但内容排版上却体现出一种严谨的临床逻辑。我特别注意了作者在引用数据和案例时的处理方式。他似乎非常注重证据的可靠性,虽然没有像学术论文那样事无巨细地列出参考文献列表,但在论述某些有争议的观点时,能明显感觉到他是在权衡不同医学流派的观点,最终给出他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所倾向的、最稳妥的建议。这种处理方式,对于一个寻求安全感的准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定心丸。我发现,很多我从网络上零散搜集到的信息,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和验证,甚至纠正了我一些错误的认知。例如,对于某些营养素的补充时机和剂量,书里给出的建议非常精准,避免了盲目跟风补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这种专业性,如果没有长期的临床积累,是很难形成如此清晰的判断体系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如何处理“疑难杂症”和“常见误区”。很多工具书往往只是罗列症状,告诉你该做什么,但这本书却花了很大篇幅去解析“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有些孕妇会经历剧烈的孕吐而另一些则完全没有?作者从生理机制、激素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解释,让你理解身体内部的运作逻辑。更难得的是,对于那些已经被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或“育儿谣言”,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全盘否定,而是采取了科学求证的态度,去分析其背后的合理性(或荒谬性)。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初次接触复杂孕产知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教会我们如何用科学的眼光去过滤信息,而不是被各种夸张的描述牵着鼻子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我得说,确实透露着一股子“老物件”的气息,那种略微泛黄的纸张质感和略显年代感的字体选择,初看之下可能会让人有些犹豫,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新书都是高清彩印,设计感十足。然而,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反而让我觉得它可能藏着更实在的干货。我翻开第一章,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的叙事风格,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来堆砌篇幅,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点幽默感的口吻来阐述一些非常严肃的孕产知识。比如,他在谈论孕早期常见的各种“小毛病”时,那种仿佛邻家大叔在跟你拉家常的语气,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坐在你身边,耐心细致地解答你心头那些七上八八的疑问。我尤其欣赏他对不同孕周的身体变化进行阶段性分析,逻辑性极强,让人能清晰地预判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不是被动地应对。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即便是对医学一窍不通的我,也能很快抓住重点,并且建立起对孕期过程的整体认知框架。这种“实用性”并非空谈,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和处理建议上。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谈及“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方面的篇幅。作为一本看似聚焦于临床技术的书籍,它却花费了不少笔墨来探讨孕妇的情绪管理、家属的支持系统建立,以及如何与医疗团队进行有效沟通。作者以一个医生的视角,揭示了在冰冷的诊室环境下,如何保持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他分享了一些他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心得,比如如何清晰、有同理心地告知坏消息,如何鼓励病患表达内心的恐惧。这种将“人”放在医学技术之前的态度,让这本书的温度大大提升。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生”一个孩子,更是在教你如何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去“经历”整个孕产过程,这对于提升整个家庭的福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真诚”。你知道,市面上很多育儿或孕期书籍,为了追求销量和所谓的“权威性”,常常会过度渲染焦虑,或者把话说得非常绝对化。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它更多地展示了医学实践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作者很坦诚地告诉我们,个体差异是巨大的,标准答案往往不存在。我记得有一段讲到分娩方式的选择,他没有强行推崇顺产还是剖腹产,而是非常客观地列举了各自的利弊、风险点,以及在特定身体状况下医生的倾向性考量。这种“两面性”的分析,让我感觉作者不是在推销一种理念,而是在提供一个决策工具箱。这种基于临床经验的理性分析,远比那些鼓吹某种“完美生产体验”的书籍更有价值。读到后面,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理建设指南”,它提前帮你预演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让你的预期管理做得更到位,从而在真正面对问题时,能保持一份难得的心平气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