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郑玉巧育儿经(婴儿卷全新修订彩色版) | 开本: | 4 |
| 作者: | 郑玉巧 | 页数: | |
| 定价: | 49.8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 ISBN号: | 9787539179858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 | 版次: | 2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2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郑玉巧,毕业于承德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医疗工作30年,先后供职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北京五洲医院、***第二炮兵总医院。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及科技进步奖七项。一份研究报告获*** 1届国际新生儿大会宣读权。1997年开始医学科普创作,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回复来自的咨询近十万条。***有《郑玉巧育儿经》婴儿卷、胎儿卷、幼儿卷和《郑玉巧给宝宝看病》、《郑玉巧教妈妈喂养》。科学翔实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受到业内人士好评,在养育孩子的父母中享有极高的美誉度。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育儿术语,读起来就像是身边那位经验丰富、总是能给出最实用建议的邻家长辈在娓娓道来。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来吓唬新手父母,而是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比喻和叙述方式,把复杂的育儿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比如,在描述宝宝的夜间安抚技巧时,作者分享的那个“小毯子包裹法”,描述得极其细致入微,连力度和角度都考虑进去了,读完我就仿佛立刻就能在实践中运用起来。更难得的是,它承认育儿过程中的“不完美”,允许父母有犯错的时候,并且提供了即时的补救思路,这种真实感让人倍感安慰,仿佛手中的不是一本育儿“圣经”,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求助的知心朋友。这种温暖、人性化的叙事基调,极大地缓解了我初为人父/母的那种焦虑和不知所措。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实又不失细腻的触感,加上封面那几抹恰到好处的色彩点缀,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我特别喜欢它采用的纸张质量,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装订部分也处理得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会散页。而且,从整体的开本大小来看,非常适合单手持握,无论是躺在床上看,还是抱着孩子在摇椅上阅读,都显得十分顺手,看得出设计者在用户体验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书本的排版布局也颇具匠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还穿插了许多留白和图示的位置,使得信息获取的效率大大提高,不会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压迫感。每次拿起它,都觉得像是在接触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无疑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让我更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的内容。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是很多普通书籍所不具备的,也正是我对它初次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
评分我必须赞扬这本书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它不是那种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塞给读者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是非常清晰地按照时间线和主题模块进行划分。从孕期的准备工作,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分析,再到月度发育里程碑的精确预测,每一步都衔接着上一步,过渡得自然而流畅。特别是它对于“观察”这一技能的培养,简直是一绝。作者反复强调,比起死记硬背各种标准数据,学会敏锐地捕捉自家宝宝发出的细微信号更为重要,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如果宝宝出现X情况,那么他可能在表达Y”的实例对照表。这种以“观察为核心,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思路,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学习一套可以灵活变通的育儿“方法论”,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操作手册”。这种结构上的清晰,让我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迅速定位,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一些关键的、常常引发争议的育儿话题时,表现出了令人称道的平衡性和客观性。我注意到,它在涉及喂养方式、睡眠训练甚至是早期教育的介入时机等敏感点上,并没有采取“非黑即白”的极端立场。相反,它会详细列举出不同流派的观点,分析各自的优势和潜在的挑战,最终把决策权稳当地交还给父母。这种鼓励独立思考、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受用。比如,在谈到“哭声的解读”时,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是“饿了”还是“要抱了”,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基于声音频率和持续时间差异的复杂情境分析。这种深度挖掘背后的原因,帮助我跳出了“只要喂饱就行”的简单思维定式,转而去理解宝宝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培养了一种更具同理心的养育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强到令人咋舌,简直是为实战场景量身定做的工具书。很多育儿书读完后,你可能觉得学到了理论,但一到具体操作就手忙脚乱,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那些“快速处理清单”和“紧急情况预案”。例如,关于如何正确消毒奶瓶的步骤分解,简直细致到了水温和浸泡时间的精确要求;又比如,针对突发高烧的家庭处理流程,它将“何时观察”、“何时用药”、“何时必须就医”这三个关键节点的界限划分得清清楚楚。我甚至发现,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护理,比如如何给新生儿剪指甲而不伤到他们,作者都用非常形象的图文描述了最佳的角度和固定手法。这些“微操作”的精妙指导,极大地增强了我应对日常突发状况的信心,真正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育儿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