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
作 者:崔晓丽 编著
I S B N :9787533545161
出 版 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5月1日第1次印刷
页 数:303
开 本:16开
包 装:软精装
定 价:39.8元
媒体评论
1 内容翔实,直观易懂
退休后的老爹果断投身在养生书中,一会儿是老年气功,一会儿是老年食疗,近倒是迷上了穴位,我便一直都在找一本合适的,毕竟老爹没有丝毫中医背景。挑来选去,发现还是《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合适。文图并茂,不但有手绘图定位穴位,还有真人示范,就连描述穴位的位置也是术语和通俗解释并行,十分容易懂。果然,收到书的老爹开心极了,直夸挑得好。
2 科学,值得
其实一直都对这种大众普及性质的中医方面的书籍不太,总觉得这些书是不、不科学、不,可是在书店看到这本《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运用的是科学的语言,同时还是知名专家身指导、示范。不管是介绍穴位,选取穴位,刺激穴位,以及一本知识的介绍,处处都留有科学的痕迹。这本书值得一下,便于广大想要了解穴位的人去参考。
编辑
不管您有没有中医背景,不管您是否深谙穴位知识,本书旨在为不太懂、想要懂穴位的您提供一份科学参考。方法直观简单,内容科学易懂,让您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和掌握穴位中蕴藏的健康玄妙。用对了穴位,便可以健身强体,防病、治病,拥抱健康。
目录
第1章 走近经络和腧穴
经络——调节机体循环,养生疗疾
经络的研究发展史
经络的发现
传统经络学说
经络的现代医学研究
经络的组成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络之运行规律
经络之表里关系
经络之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络之流注次序
经络的三大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里表
畅通气血,滋养全身
抵御外邪,保护机体
经络与阴阳五行
经络分阴阳
经络蕴藏五行
经络与五脏六腑
人体就是一个“小朝廷”
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配相应
腧穴——协调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
认识腧穴
腧穴的类别
腧穴的一般分类
特定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命名方式
腧穴的大作用
腧穴的穴性
第二章 调好经络,治病养生
经络——养生疗疾的关键因素
调理经络的3大作用
6大常用经络养生法
……
第三章 如何快速找准穴位
识穴——认清特征,找准穴位
取穴——选对方法,快速找准
……
第四章 常见穴位及应用速查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阙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任脉
经外奇穴
内容
经络、穴位听起来玄妙无比,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采用合适的疗法、选取恰当的穴位和经络去刺激,可以养生,祛病强身,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一书由中医专家自示范、倾囊传授,成书过程全程监督,保证科学和实用;图文并茂,语言易懂,讲解全面,便于理解;同时,本书涉及到全身14条经脉、426余穴位,内容涵盖穴位定位、功效、疗法、配伍、禁忌以及经络运行路线等,丰富翔实,可读性很强,非常适合和非人士选读。
作者简介
◎北京京城岐黄国医馆 馆长
◎中国针灸学会 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员
这本书的另一项突出优势在于其对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与调适能力。它深知,我们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太多时间进行长时间的打坐或复杂的药膳准备。因此,书中在介绍每种疗法时,都会附带一个“快速操作指南”或者“碎片化养生建议”。例如,在讲解如何通过敲打胆经来提升精力时,它建议我们可以在等公交车的三分钟内,完成一个基础的敲打流程;或者在午休时,利用椅子扶手来进行简单的肩胛骨放松。这种将复杂的传统技术“模块化”、“碎片化”的做法,极大地降低了普通人进入中医养生领域的门槛。它并没有强迫读者去成为一个全职的养生专家,而是鼓励大家在日常的间隙中,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自我维护。这种实用主义的编写风格,让这套书真正成为了我工作日里的“随身中医顾问”,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教材。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设计感也是一大亮点,完全超出了我预期的“工具书”标准。我收到的是两册,厚度适中,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容易反光的廉价纸张,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特别是关于经络走向的图谱,它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医古籍那种单一的线条勾勒,而是运用了多层次、半透明的色彩叠加技术。比如,它会用淡蓝色描绘出浅层经络,然后用略深的红色标出深层经络,再用醒目的荧光色点出关键的“大穴”,使得原本复杂交错的经络系统在视觉上瞬间变得清晰明了,层次分明。我甚至发现,有些图示还巧妙地结合了现代人体解剖学的概念,让你能大致理解这个穴位下方可能存在的肌肉、骨骼或神经结构,这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我把其中一幅关于足三里穴的立体图贴在了我的书桌旁,每次需要参考时,都有一种在欣赏人体艺术品的错觉,这无疑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套书会是一本枯燥的图文参考手册,但实际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尤其是它在“穴位应用”这部分的处理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人性化关怀。书中对于每一个重要穴位的介绍,都不是简单地标注一个位置和主治病症了事。它会详细描述这个穴位在人体结构中的具体解剖定位,比如“在腕横纹上两寸,两条肌腱之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精准的定位简直是救命稻草,避免了误触和无效按压的尴尬。更有价值的是,它提供了多种刺激穴位的方法,不仅包括按摩,还配有艾灸的火力控制建议、刮痧的进针方向和力度掌握,甚至连拔罐时如何观察“出痧”的颜色变化及其代表的身体信息都有图文并茂的说明。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清晨、午后、睡前)来侧重刺激哪些特定穴位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这种“时间管理”式的养生指导,非常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尝试在晚上睡前按压了几个安神助眠的穴位,效果立竿见影,那种酥麻感和随之而来的放松,是单纯听音乐或冥想都无法比拟的真实体验。
评分这本号称包罗万象的中医养生书籍,我拿到手后简直是爱不释手,特别是它对基础理论的阐述,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典范。我一直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感到有些云里雾里,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教学之道。他们没有直接抛出一大堆深奥的术语,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和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比如,讲解“肝主疏泄”时,作者竟然将其比作一个高效运转的交通指挥官,负责协调全身气血的顺畅流动,一旦“指挥官”罢工或混乱,交通自然就堵塞了。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中医小白瞬间醍醐灌顶,感觉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中医智慧,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仿佛我不是在阅读一本专业书籍,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茶馆里娓娓道来。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体质的辨识方法也描述得细致入微,不仅仅是看舌苔、问脉象这些传统方法,还加入了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分析,非常实用,让我能更好地对照自身情况进行初步判断,而不是盲目套用书本知识。这种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讲解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我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感觉这套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本开启我中医养生之门的钥匙。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知识覆盖面广度令人印象深刻,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常见病痛”的应对策略给出了非常细致的“家庭急救包”式的解决方案。比如,我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偏头痛。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各种类型的头痛,区分了是风寒引起的、肝火上炎引起的,还是气血瘀滞引起的。针对每一种类型,它都提供了对应的穴位组合,并明确指出哪个穴位是“主穴”,哪个是“配穴”,以及按摩时需要采取的特定手法(比如揉捻、点按还是叩击)。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了针对“肝阳上亢型头痛”的方案,按压了百会穴和太阳穴,并配合轻柔的刮痧,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那种持续性的钝痛感在半小时内明显减轻了。这种精准匹配病因和手法的指导,远比市面上那些只推荐“哪里痛按哪里”的泛泛之谈要靠谱得多,它真正教会了读者“治病求本”的思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缓解症状的表面功夫。
评分挺好的书纸的质量还可以
评分很实用,东西不错。
评分内容翔实,很实用。书籍是正版。
评分好评。
评分挺好的
评分内容翔实,很实用。书籍是正版。
评分好评。
评分挺好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