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
:96.00元
作者:崔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1113557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9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英国法为基础,总结了FIDIC合同的历史沿革,概括了FIDIC合同体系中各种标准合同格式的主要特征,并以使用为广泛的FIDIC合同1987年第4版旧红皮书和1999年第1版新红皮书为主线,阐述了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主要当事人——业主、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的权利和义务,全面论证了施工合同的性质、合同的成立、投标程序、设计、分包、变更、付款、违约救济、索赔以及争议的解决等内容。本书采用了大量的英国和美国的判例,并在每一章之后以附录的方式提供了与国际承包工程相关的信息,有助于读者直接引用这些判例,深入了解和研究FIDIC合同。
本书适用于从事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各级项目管理人员使用,也适用于从事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设计咨询工程业务人员和监理工程师使用,还可供参与国际承包工程项目争议案件的律师、仲裁员参考借鉴,并可作为大专院校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FIDIC合同教材。
目录
序
前言
缩略语表
第1章 FIDIC合同体系
1.1 FIDIC合同的历史演变
1.1.1 ICE合同和ACE合同
1.1.2 第1版FIDIC合同
1.1.3 第2版和第3版FIDIC合同
1.2 FIDIC彩虹族合同
1.2.1 彩虹族合同
1.2.2 1987年第4版红皮书
1.2.3 FIDIC桔皮书
1.2.4 FIDIC分包合同格式
1.3 1999年版FIDIC合同体系
1.3.1 1999年版FIDIC合同
1.3.2 FIDIC新红皮书
1.3.3 FIDIC新黄皮书
1.3.4 FIDIC银皮书
1.3.5 FIDIC绿皮书
1.3.6 FIDIC蓝皮书
1.4 FIDIC合同协调版
1.5 2008年设计一建造和运营合同
1.5.1 DBO合同的适用范围
1.5.2 DBO合同的体例和条款安排
1.5.3 DBO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
1.5.4 DBO合同与BOT合同
1.5.5 施工合同、DB合同和DBO合同
1.6 FIDIC合同评述
1.6.1 FIDIC合同体系一览表
1.6.2 FIDIC舍同述评
附录1.1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附录1.2 FIDIC其他出版物
第2章 施工合同的性质
2.1 施工合同的定义
2.2 施工合同的当事人
2.2.1 业主
2.2.2 承包商
2.2.3 建筑师
2.2.4 工程师
2.2.5 验工计量师
2.2.6 分包商
2.2.7 供应商
2.3 施工合同类型
2.3.1 施工合同分类
2.3.2 单价、总价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2.3.3 设计一施工合同
2.4 施工合同文件
2.4.1 施工合同文件的构成
2.4.2 施工合同文件的优先次序
2.5 合同的法律适用
附录2.1 施工合同中的联合体
附录2.2 文本之争(1)
附录2.3 文本之争(2)
第3章 合同的成立
3.1 合同成立的条件
3.1.1 要约
3.1.2 承诺
3.1.3 对价
3.1.4 合同成立的要件
3.2 合同的相互关系
3.3 从
3.3.1 从的定义
3.3.2 从的法律意义和后果
3.3.3 建筑工程业常见的从类型
3.3.4 英国JCT合同体系下的从
……
第4章 招标和投标
第5章 业主的主要义务
第6章 承包商的主要义务
第8章 设计责任
第9章 设计一施工、EPC和交钥匙全同
第10章 工程分包合同
第11章 工期
第12章 施工延误和干扰
第13章 工程变更
第14章 支付
第15章 风险的识别、分担和管理
第16章 索赔
第17章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暂停和终止
第18章 争议的解决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崔军,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关联会员,英国建筑法学会会员。
在中东、非洲、亚洲、欧洲工作长期从事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工作。在国外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项目索赔、合同管理,驻在国公司的管理和运营,BOT/PPP项目开发等工作,熟谙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其运作模式。
主要著作:
专著《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
专著《FIDIC分包合同原理与实务》
合著《国际承包工程实用手册》
译著《FIDIC用户指南》
译著《施工合同索赔》
译著《工期索赔》
合著《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
专著《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实务》(即将出版)
专著《国际工程设计一施工和EPC合同应用实务》(即将出版)
专著《国际工程分包合同应用实务》(即将出版)
译著《工期延误分析》
文摘
序言
阅读《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的过程中,我对于合同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发生合同纠纷时的解决机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书中虽然提及了英美法系的合同解释原则,例如“明示其一,排除其二”等,但对于在中国法律环境下,如何协调FIDIC合同条款与中国合同法的关系,以及在面对不同法律体系下的合同解释差异时,如何进行有效的应对,这本书的论述显得有些单薄。在中国,工程项目往往受到国内法律法规的制约,FIDIC合同的引入如何与中国法律体系兼容,以及当合同条款与中国强制性规定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处理,本书并没有提供清晰的指引。关于争议解决机制,书中虽然提到了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种方式,但对于不同争议解决方式的适用性分析,以及在选择哪种方式之前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成本、效率、保密性等,就没有进行详细的比较和阐述。
评分在《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中,关于合同的支付和保险等章节,虽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但就我个人的工作经验而言,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些环节往往是风险的高发区,也最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例如,在合同支付方面,书中对进度款支付的程序进行了描述,但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支付审批,如何识别和处理虚假支付或者不合理索赔,以及在业主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与业主协商合理的支付计划,减少对项目进度和合同双方关系的影响,这些更具实践性的内容,本书并没有深入展开。同样,在保险方面,虽然列举了项目保险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风险特性,选择最优的保险方案,如何处理保险理赔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以及如何通过保险来转嫁和管理非合同风险,本书的指导显得略微片面。
评分拿到《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这本书,我本来抱着学习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心态,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钥匙。但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案例解析上,都有一些我个人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在FIDIC合同的适用性问题上,书中更多地呈现了其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对于中小型的、非典型的工程项目,其如何调整和应用FIDIC合同,或者是否存在更适合的合同模式,探讨得不够深入。例如,在一些区域性的小型工业化改造项目,或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工期要求极严的临时性工程,FIDIC合同的复杂性和其固有的风险分配机制,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书中关于合同风险的识别和分配,虽然列举了一些经典案例,但对于如何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在谈判中如何灵活运用合同条款来优化风险分配,我希望有更详尽的指导。很多时候,合同条文的背后是商业谈判的智慧,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实践指导略显不足。
评分对于FIDIC合同中一些核心概念的解读,我感觉《FIDIC合同原理与实务》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关于“工程师”的职责和权力,书中虽然阐述了其在合同执行中的核心地位,但对于如何界定工程师的合理裁量权,以及在发生争议时,如何有效利用工程师的裁决机制来解决问题,描述得相对笼统。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工程师的角色往往是多重的,既是合同的执行者,也是争议的协调者。如何平衡这两种角色,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当工程师的判断出现明显偏差时,承包商和业主有哪些实际可行的应对策略,书中并没有深入剖析。此外,关于合同变更的管理,尽管提及了变更指令的程序,但对于如何有效地评估变更对工期、造价的影响,以及如何充分准备变更索赔的证据链,尤其是那些非直接成本的索赔,本书的指导也相对有限。
评分从这本书的案例研究部分,我希望能够学到更多关于“疑难杂症”的FIDIC合同管理经验,但某些章节的案例分析,似乎更侧重于合同条款的罗列和基本原则的重申,而对于复杂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以及成功化解危机的关键要素,则略显不足。例如,在一些涉及多方利益主体、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当出现合同之外的突发事件,例如不可抗力事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由于第三方原因导致项目延误时,合同双方如何通过巧妙运用合同条款,或者通过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来达成共赢,书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范例。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将合同的纸面规定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的深入探讨,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条款的描述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