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以下信息由出版社提供,如发现封面和以下信息有误,请通知我们更改)
书名:诺顿星图手册
原价:58元
作者:(英)里德帕斯 著,李元 等译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1
ISBN:9787535771209
字数:435000
页码:22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全世界天文爱好者最喜爱的经典星图
★北京天文馆郑重推荐
★从菜鸟到高手人人必备的权威星图手册
《诺顿星图手册》的权威性已经过几代人的见证,是任何一个户外星空追随者不可或缺的伙伴。它帮你挑选第一架双筒望远镜,第一台望远镜,无论你的兴趣多么宽广,它都是你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
一旦经历了蓝月亮,一本书似乎就永远彻底地改变了它的主题;简而言之,这部作品对于几代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资源。《诺顿星图手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雷夫 J·罗宾逊,《天空望远镜》杂志,名誉编辑
新版《诺顿星图手册》是真正的赢家;它再一次成为天文爱好者不可替代的伙伴。
——斯蒂芬P·马兰,《傻瓜天文学》的作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百科全书》的编辑
漂亮的新版《诺顿星图手册》经过极好的重新设计,是权威的最新经典星图。
——格里格·洛夫林,美国桑塔克鲁兹加州大学天文系
《诺顿星图手册》中独一无二历史悠久的排版设计非常趁手,从来都是我的最爱。
——欧文·景格瑞奇,哈佛-斯密松天体物理中心
伊恩·里德帕斯是最敬业多产的天文学作家之一。他的所有作品都条理清晰具有权威性,是为经典之作注入新活力的理想人选。
——马丁·里斯爵士,英国皇家天文学家,剑桥大学
20世纪版的《诺顿星图手册》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也许不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恒星,但会让人牢记我们如何知晓这么多。
——约翰·马道斯爵士,《自然》杂志名誉编辑
本书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星图。这本集星图和参考手册于一身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堪称星图领域的“无敌舰”。《诺顿星图手册》的传奇性成功很大程度归因于其独一无二的图片排版形式:几条天区的切片通过拼接构成全天星图,每条切片大致相当于五分之一的星空。星图给出了在最晴朗的天空下,人类肉眼可见的每一颗恒星(最暗星等达6.5等),还标出了星图、星云以及星系。与精确绘制的图片同时展现的还有丰富的数据表格,详尽地列出天文爱好者感兴趣的天体信息。星图之前的部分是独特而权威的参考手册,内容包括计时和天球位置的测量;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太阳系天体;望远镜和其他观测、星空照相设备;恒星、星云以及星系。
全书通过简洁、基础、实用的介绍,引领读者深入夜空。在国外经历经百年,至今已经20版(2003年出版),是最经典的星图手册。
伊恩·里德帕斯是国际知名的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作家及传播者。他主编了权威的《牛津天文学辞典》。著有三本供天文爱好者使用的标准观测指南,还撰写了一本有关星座神话的书。现居英国伦敦。
利弗·J·罗宾逊(Leif J.Robinson)撰写的前言
序言
第一章 方位与时间
天穹
方位
日期与时间
第二章 实用天文
观测
天文仪器
天文成像
第三章 太阳系
太阳
月球
行星与卫星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
食
掩星
极光、夜光云和黄道光
人造卫星
第四章 恒星、星云和星系
恒星——星座与星名
辐射、星等与光度
距离、运动与物理参量
光谱分类
恒星演化
双星
变星
星团、星云和星系
第五章 星图
附录
单位与记号
天文常数
符号与缩写
常用地址
名词注释
索引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一边对照着我家的窗外,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些壮丽的星图。伊恩·里德帕斯在书中对于每一个星座的描述都非常详尽,不仅包含了它的名称、神话故事,更重要的是,他用非常清晰的方式,列出了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主要的亮星。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星座神话的部分,那些古老的传说,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人类早期对宇宙的想象和对自然的敬畏。我常常会想象,在几千年前,那些古人是如何在漫漫长夜中,仰望星空,并将这些光点串联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也为冰冷的星辰增添了一抹人性的色彩。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理解星空,不仅仅是记住几个星座的名字,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奥秘。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渴望。当我翻到第一页,伊恩·里德帕斯的序言,我就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他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述了他对宇宙的敬畏之情,以及编写这本手册的初衷。他说,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美丽,不再对星空感到陌生和畏惧。我特别喜欢他提到的一个观点,他说,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不仅仅是遥远的恒星,更是我们自身的渺小与伟大。渺小,是因为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伟大,是因为我们拥有探索宇宙、理解宇宙的能力。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诺顿星图手册”,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宇宙的窗户,一盏指引我探索星空的明灯。伊恩·里德帕斯的文字,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着我穿越星辰大海,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去感受宇宙的美丽。我把它放在我的床头,常常在睡前翻几页,让那些星辰的光芒,伴我入眠。我期待着,能够用这本书作为起点,开启我更加深入的宇宙探索之旅。这本书,值得我反复阅读,并且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书本本身的重量,更是里面承载的知识分量。从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深邃的星空蓝,配上烫金的“诺顿星图手册”几个大字,就已经让我心生向往。翻开扉页,印刷的纸张质感极佳,不是那种廉价的纸,而是略带米黄,触感温润,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体验有了很高的期待。我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小时候看《三体》的时候,就深深着迷于其中宏大的宇宙观,虽然那只是小说,但它激起了我对真实宇宙的探索欲望。我曾无数次在夜晚抬头仰望星空,试图分辨那些闪烁的光点,但往往是迷失在茫茫星海中,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星座,而且常常会混淆。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每当我沉浸在书中的星空世界时,我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渺小。地球上的烦恼和琐事,在宇宙的浩瀚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这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决心。伊恩·里德帕斯在他的书中,也多次强调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他鼓励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勇于质疑,不断学习。这些话语,常常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给我带来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每一个章节的排版都很清晰,而且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能够有效地帮助我理解书中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星座的形成时,书中会配上详细的星座连线图,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星座的形状。在讲解天体运动时,也会有精美的图表,展示行星的轨道和公转。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望远镜的介绍,它让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也让我对未来探索宇宙的科技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星座的介绍上,它还深入讲解了天体物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恒星的演化、星系的形成、黑洞的奥秘等等。伊恩·里德帕斯用非常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拆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得一二。我一直对黑洞非常着迷,觉得它就像宇宙中的一个终极谜题。书中关于黑洞的描述,虽然没有达到科幻小说那种惊心动魄的程度,但它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黑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对周围时空的影响,这让我对黑洞有了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还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地方,就是它非常注重科学史的梳理。伊恩·里德帕斯在书中,穿插讲述了许多天文学家们的故事,比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等。他不仅介绍了他们的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讲述了他们在探索宇宙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坚持。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我特别喜欢他关于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月球表面的描述,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我也置身其中,感受着人类视野的扩张。
评分我还会经常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同样对星空充满好奇,却又无从下手的人。我告诉他们,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它里面有故事,有美景,有科学,还有一种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我记得有一次,我把这本书借给了一个从未接触过天文的朋友,几天后,他兴奋地跑来找我,说他竟然在周末的夜晚,在自家阳台上,用手机拍到了一张还不错的银河照片!他激动地说,这都是因为看了这本书,他才开始真正去关注夜空。听着他的分享,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评分我是一个行动派,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再也不能满足于只是在书本上“看”星星了。我开始计划着,找一个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方,带上我的望远镜,去亲身“寻找”那些书中所描述的星座。伊恩·里德帕斯在书中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观测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如何找到北极星等等。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汇集,更是一本可以指导我实践的“工具书”。我甚至想,等我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之后,我可以尝试着记录下我每一次的观星体验,并尝试着去描绘我所看到的星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