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息设计实用指南
定价:68.00元
作者:(美)利普顿,王毅,刘小麓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2253784
字数:
页码:26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不论你的知识背景如何,为了帮助你成为一名的信息设计师,本书展示如何创建各种信息设计材料,让它们既能为受众服务,又能为提供这些信息设计的公司或组织服务。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在本书中由全世界那些有成效的信息设计师的作品及其解说来构成。你会看到这些信息设计师如何把握受众,对受众的把握如何影响着他们的设计。每一个案例都与一条你可以用于实践的原理相关联。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设计类的书籍往往抱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所谓的“指南”最终都会沦为华丽的视觉样本集,好看却缺乏内核。然而,这本却让我刮目相看。它在深入探讨基础理论的同时,从未忘记其“实用”的本义。我尤其欣赏它对“上下文感知设计”的强调。在信息设计的领域里,环境因素往往被忽视,但这本书用好几个案例剖析了户外标识、移动端界面以及大型屏幕展示之间,信息密度的调整、色彩饱和度的选择甚至字体笔画粗细的变化,是如何因为阅读距离和光线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这提醒了我,优秀的设计不是静止的艺术品,而是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过程。书中对于认知心理学原理的引用也恰到好处,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直接指向实践操作——比如,如何利用格式塔原理来提升视觉组块的效率,或者如何通过“费茨定律”来优化交互元素的大小和间距。每次当我为一个复杂的仪表盘感到束手无策时,翻开这本书的某一页,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去重新审视问题,找到那个最简洁有力的解决方案。它教会我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不断自问“我的受众真的能轻松理解吗?”的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书脊已经被我翻得有点松了,封面上的油墨也因为无数次的阅读和携带而微微褪色,这正说明了它在我书架上的重要地位。我记得当初买下它的时候,正是对信息爆炸时代感到迷茫的时候,到处都是数据和概念的碎片,急需一个能将它们梳理、结构化、并以清晰方式呈现出来的工具箱。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并非那种高深莫测的理论巨著,而是异常务实,充满了“拿来就能用”的实用技巧。比如,它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不仅告诉你“为什么”要用柱状图,还细致地描述了在数据量庞大或类别复杂时,哪些变体(如堆叠柱状图、分组柱状图)能更好地传达信息,避免了常见的误用。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叙事流”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线,让枯燥的报告或数据展示拥有了情感的共鸣和逻辑的张力。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总能在关键时刻提醒我,设计的核心永远是“人”,是读者的认知负荷和理解路径,而非设计师的炫技舞台。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设计原则,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步骤和检查清单,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上手,构建出既美观又高效的信息载体。
评分我周围的许多同事,他们可能精通复杂的分析工具,但在向非专业人士解释复杂概念时常常碰壁。这本书恰恰是弥补“专业壁垒”的良药。它的后半部分花了很多篇幅来处理“面向大众的传播设计”,这部分内容对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沟通难题帮助极大。它探讨了如何将高度专业化的工程图纸转化为公众易懂的科普插图,如何通过类比和隐喻来降低理解门槛。例如,它分析了如何有效使用信息图来解释气候变化模型,而不是简单地堆砌曲线图。这种将复杂性“去噪”和“翻译”的能力,才是信息设计师最核心的价值。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非常理解那种“我懂,但别人不懂”的挫败感,并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降维打击”策略,让信息回归其本质——服务于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处理者,更像是一个高效的认知桥梁构建师,这是任何其他纯软件教程都无法给予的深刻提升。
评分这本书对于“数据可视化伦理”的探讨,在我看来,是它超越一般技术手册的关键所在。在如今大数据泛滥的时代,数据“说谎”的成本越来越低,很多设计者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会不自觉地采用误导性的坐标轴截断、不合理的比例放大,或者选择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颜色方案。这本书严肃地指出了这些陷阱,并提供了具体的识别方法和规避策略。它鼓励设计者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我尤其喜欢它讨论“透明度”的部分,建议在复杂的图表中加入元数据标注,说明数据来源、采集时间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模型。这不仅提升了信息的权威性,也建立了读者对设计者的信任。这种对设计责任的深度挖掘,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做”的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应该如何做”的职业道德指南。它让我在面对那些模糊不清、需要主观判断的数据时,多了一份谨慎,少了一份急功近利。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本身,就是它所倡导原则的最好证明。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虚伪,但作为信息设计领域的从业者,我们深知“形式追随功能”的真谛。这本书的内页留白、章节过渡、图文的对齐方式都极其考究,读起来毫不费力,信息流淌自然。相比那些内容堆砌却阅读体验糟糕的同类书籍,它简直是清流。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某个特定软件的操作,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因为软件会过时,而信息传达的底层逻辑是永恒的。我记得我曾用书中的“信息层级金字塔”模型,成功地重构了一个年度财务报告的结构,将最重要的盈利数据提升到第一层级,并使用对比色和更大的字号进行强调,结果高层管理人员的阅读效率明显提高,决策时间也缩短了。这种直接可见的效率提升,让我对这本书的信服度达到了顶点。它不是教你如何画图,而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用视觉语言说话,如何用最少的符号承载最大的信息量,这是一种高级的沟通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