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鮑伯.帕多是在1996年,那時他為了替他的XT99系統找資金而接觸我所成立的當恩資金管理公司。經過了大量的系統評估,鮑伯、當恩公司和我們客戶間達成了研發協助與交易的協議。我很榮幸的說,這個協議對所有人都獲益良多,即使到現在也一樣相當成功。當鮑伯最近問我是否願意為本書的第二版撰寫前言時,我也表達了樂意之至。
基於我的科學背景與所受之專業訓練,我認為系統研發必需對交易模型測試結果做詳盡的統計分析。因此,我們非常高興能找到許多有效方法可應用在研發XT99模型,使其能經得起考驗且可持續測試跟調整。
當我與同事因緣際會讀到本書第一版時,我們對於使用推進模擬(Walk-Forward Analysis)方法進行系統研發此一優點特別感到興趣。我也知道許多人認為本書的第一版是經典之作。一般來說,經典之作很難再加以改善,但在某些狀況下這是必須的。如鮑伯在序中所提,自從1991年本書第一版問市後,電腦、交易跟資金管理的世界已經有所改變了,而且大大超越了本書所估計。由於初版之後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鮑伯便必需出版新書來闡述這些差異。好消息是鮑伯不僅藉此更新,亦也重新組織了原始資料,並對其做出更清楚的解釋,同時也加入了更深入的看法與他近年所學到的新事物。至於他對經典之作做了哪些改進?這就得留給讀者去判斷了。
我總是訝於鮑伯所達到的技術跟充滿創意的點子。鮑伯的專注、原創性,與其致力於成為一個研究者跟交易員的信念,在本書第二版中相當顯而易見。我相信一個認真的系統研發者會在本書第二版中發現許多非常有趣且收穫豐富之處。
William A.Dunn,PhD
DUNN 資金管理公司董事長
自序
回顧
《交易系統設計、測試與最佳化》(Design,Testing,and Optimization of Trading Systems , DTOTS)第一版已於1991年出版。從1991年至今的17年來,整個世界已有劇烈變化,因此第一版中所述已有不足。有人會說市場早也跟著變了,但我無法同意這點。市場總是知道該通往何處——結合所有資訊、科技、財富、交易模式的變化,它會持續計算出市場參與者所公認的價值。我也常常會想,該如何透過市場參與者型態的改變,來定義市場的適應能力與走向。
在這份導讀裡我們會回顧在這段時間所發生的結構性變化,以及其對市場所產生之衝擊。許多狀況卻似乎顯而易見。但仍請容許我不厭其煩的再次敘述這些陳年往事,因為這些事件的累積,已經改變了交易本質與我們所從事的這行,並直接反應在當前交易策略設計與評估的研究中。
你可能會問是“什麼樣的影響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讓我在此先提出一些我對於這些議題的看法,畢竟這和本書中我們所要討論的重點具有高度相關性。
交易系統:從谷底深淵成為閃耀之星
首先,或許也是最重要的不同點是,在1990年代早期,人們對於系統交易是否有效仍存有爭議。對於在這個領域相對資淺的人來說,這或許有些令人詫異!現在為人所熟知,甚至無庸置疑的演算法交易功效,在當初幾乎被視為是某種宗教信仰。
自從人們開始接受演算法交易工具所帶來的好處之時,我也發現了對此過於執著所衍生的困擾。我所受之訓練教導我們必須嚴格遵從科學方法與經驗法則。我一直都深信於此。在交易這行裡,如果交易員無法持續、仔細且對其所使用之方法抱持信心,一但有所懷疑或動搖,則註定會失敗。我也相信自今而後,透過詳盡研究的正確演算法交易運作,將會是大規模交易最有效率的方法。讀者繼續閱讀後會更了解這些相關細節。
簡言之,演算法交易的好處相當多。但重點是它能消除容易導致失敗的人為判斷、並可精準量化計算風險與報酬、風險與資產配置,及其可一次運用在大量不同市場商品之能力。結合了現代化科技,使得演算法能應用於電子交易並排除所有人為干預,如此能提供的好處有:光速般的運算速度、穩定且客觀的交易訊號、而且沒有人為想法的干擾。當然,好處不只有這些。
如果有人查一下專業商品顧問跟資金管理這行,會發現採用演算法(或系統化)商品顧問(Commodity trader advisers,CTAs)與自由心證式交易者的比例是3.5比1。這表示大部分商品顧問已經採用演算法的交易哲學。既然我們可以假設這些專業的資金管理者相當知識淵博且多為精明老練,普遍採用演算法交易也可以說是專家的選擇。
比較麻煩之處是許多散戶,或是那些有志於專職交易且擁有各方面專長與智慧的人,幾乎都會對交易系統不加思索、天真地或是盲從般的相信。讓我驚訝的是,從1990年代以來,市售給消費者的商業交易策略,其複雜度跟今天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因此,自從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相當大的差異;很多人從對交易系統的無知,又或常帶有敵意的懷疑其功效,轉變為教條式的盲目的相信交易系統。更糟的是,還可能會認為任何交易系統都能發揮其功效。
為什麼這些事很重要呢?它凸顯了兩個要因;第一是整體交易大眾的教育程度在這15年內並沒有顯著的提升,以目前來說想當然比起1990年有著更多參考書、軟體跟課程。然而,以多樣化角度、深入性與知識精闢程度來說,我會說這些大部份都只是片面的資訊。第二點與則與第一點息息相關,該問題在於交易策略設計跟評估原則的相關知識,並不為一般人所知。從我寫了本書第一版之後,為了補救先前交易著作之所不足,當著手第二版時,這點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另外,因為我在出版第一版前,我跟員工花了很多時間跟金錢在教育我們的客戶使用這些規則。或許我能藉由第二版的出版,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战术”提升到“战略”的顿悟感。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关于如何使用特定技术指标、如何进行高频交易的书籍,它们关注的是短期内的超额收益,但很少有人讨论如何构建一个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长期投资体系。这本书的重点在于“评估与优化”本身,它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是好的策略”这个根本问题。它迫使我审视自己的既有偏见——比如,我过去总是偏爱那些回撤较小的策略,却忽略了它们可能错失了巨大的上行空间。书中关于稳健性测试和压力测试的章节,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它教导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中为策略建立一个合理的性能预期区间。这种对风险的深刻理解和对不确定性的量化处理,是任何想要在波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交易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专业咨询师对你交易哲学的深度诊断。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真可谓是金融市场信息洪流中的一股清泉。我以前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时,总是感觉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和实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很多书籍要么过于偏重理论,把人带进数学的迷宫,要么又过于偏重实战,但缺乏扎实的底层逻辑支撑,让人用了别人的“招式”却不知道为什么有效。而这本书,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论,让人能够跳出单纯依赖历史数据的怪圈,真正理解“策略”背后的含义。我尤其欣赏它对“稳健性”的强调,很多策略在回测中表现出色,一旦投入实盘就立刻崩塌,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过拟合的陷阱以及如何通过更严格的评估框架来避免这些问题。它没有给我任何“快速致富”的秘诀,但它教会了我如何科学地、批判性地审视任何一个交易想法,这对我来说,比任何一个具体的指标或模型都要宝贵得多。它改变了我对交易的看法,从一个赌博行为,转变成一门需要严谨科学态度的工程学科。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会带着一点点“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因为它的深度确实很高。虽然它提供了大量的评估工具和优化思路,但要真正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读者自身的经验和对市场的直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比如,书中对模型选择和参数校准的讨论非常详尽,但对于如何在真实的交易系统中集成这些模型,例如处理滑点、佣金和交易延迟等实际问题,虽然有所涉及,但篇幅相对较少。这使得初学者在尝试完全复制书中的方法时,可能会在实盘对接的环节遇到一些“接地气”的挑战。然而,瑕不掩瑜,正是这种理论深度,才使得这本书能够提供长久的价值。它不是一本速查手册,而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边实践边对照的案头参考书。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希望将自己的交易系统提升到工程化水平的专业人士,这本书提供的框架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老实说,我是一个对量化工具抱有极大热情,但技术背景相对薄弱的投资者。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我还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充斥着我理解不了的复杂公式。然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并没有回避技术细节,但同时又非常注重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金融意义。比如,书中对夏普比率、卡尔马指数等经典指标的深度解析,以及它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局限性,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我过去只是机械地计算这些数字,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策略需要更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以及在面对不同风险偏好时,这些数字背后的权衡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建立一个可重复的评估流程,从数据清洗到参数选择,每一步都有理有据。这对于那些希望从“看盘”转变为“系统化交易”的实践者来说,无疑是一本绝佳的指南手册,它让量化交易不再是少数高智商人士的专利。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普适性和长久生命力。与那些追逐短期热点(比如最新的AI模型或者某个特定资产的交易热潮)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地定义、衡量和改进一个决策过程——是永恒的真理。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优化”一词的重新定义。优化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找到一组参数让历史数据看起来完美,而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探寻鲁棒性的过程。书中对不同优化方法的对比分析,例如基于遗传算法和基于模拟退火法的策略优化,展示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代价。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提供了一套可以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甚至加密货币等任何资产类别的评估工具箱。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套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流程”来对待我自己的任何交易假设,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交易信心和决策质量。
评分◆ 《交易策略評估與最佳化》重點:
评分印刷质量不错,价格有点贵,冷门书
评分● 提出過度配適的徵兆及避免原則。
评分①上升局面
评分②下降局面;
评分公司的产品值得信赖;阅读后可以发大财赚几个亿人民币
评分④观望:股价继续上涨,涨势趋缓,但成交量不再扩增,走势开始有减退的迹象,此时价位已高,宜观望,不宜追高抢涨。
评分系统交易的经典之作!国内尚无译本,实为遗憾!
评分包装很好,希望里边的内容能给我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