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260萬人(約占當時日本一半的人口)齊心協力建造的奈良鑄銅大佛提及奈良,必定想到日本華嚴宗大本山的東大寺。
平成10年(西元1998年),古都奈良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身為「古都奈良文化財產」之一的東大寺,也隨之走出日本,成為全人類應加以保護重視的文化寶藏。
在整個東大寺伽藍院區,人人必得前往佇足仰望的,就是大佛殿中凝然端坐的盧舍那佛大佛像。
這尊盧舍那佛也就是聞名遐邇的奈良大佛,其鑄造年代在西元8世紀的天平時代,由聖武天皇在天平15年(西元743年)頒布「建立大佛之詔書」,至天平勝寶4年(西元752年)佛像完成,舉行開光點眼儀式,前後九年的時間成就了一尊高約16公尺的銅鑄大佛像;放眼當時的佛教世界,高度雖遠不及敦煌石窟的石塑像和巴米揚崖壁的石佛,卻是世界首見的銅鑄大佛像。
這不禁讓人思索:聖武天皇下詔鑄造大佛的動機為何?當時的日本已具有成熟的技術鑄造這麼厚重高大的銅鑄佛像了嗎?後人不能解體奈良大佛,藉以研究其中的技術領域;再則這尊大佛歷經戰火無數,除了極少部分之外,屬於天平時代的遺緒已經不多。
幸而當代留下的文獻資料稍微彌補此中缺憾,加上專攻古代鑄造技術、日本金工史的作者香取忠彥的研究,鑄造技術的謎霧總算撥雲見日;插畫家穗積和夫也乘著想像的翅膀,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畫作,帶著後人重回一千二百年前的鑄造現場,與古人重溫奈良大佛的鑄造工序。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文字流畅,重点突出,阅读体验极佳。我尤其欣赏书中所附的详细图解,对于那些复杂的建筑结构和佛教造像的象征意义,都做了清晰的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对日本建筑和佛教文化了解不深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引导我一步步深入了解奈良大佛背后的故事。而且,书中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相关历史事件的介绍,也为我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评分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这本书在内容上也给了我很多惊喜。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枯燥地堆砌历史数据,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奈良大佛从建造之初到如今的历程。我了解到建造如此庞大的佛像所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以及当时工匠们的智慧和毅力。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佛教在日本传播的背景知识,这让我对大佛的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尊佛像,更是那个时代人们信仰、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每读一页,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古人的匠心独运。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铸造佛:日本经典建筑(08)》之前,我对奈良大佛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很大的佛像”的模糊概念。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佛的建造背景、历史变迁,甚至还谈到了它在不同时期的修复与维护。我这才知道,原来这尊佛像经历了如此多的风雨,却依然屹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书中对大佛的每一个细节的描绘都充满了敬意,仿佛能感受到工匠们倾注在其中的心血。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日本建筑的新世界!《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铸造佛:日本经典建筑(08)》这个书名一开始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佛像能被称为“世界最大的铸造佛”。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被那些精美的图片深深吸引。书中的插图和照片,色彩饱满,构图讲究,将奈良大佛的宏伟与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高耸的佛身到细腻的佛面,再到周围环境的衬托,每一张图片都仿佛能带领我穿越时空,亲临其境。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张俯瞰视角的大佛照片,那种磅礴的气势,真的让人心生敬畏。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的古老建筑情有独钟,但真正能让我如此沉浸其中的却不多。这本《奈良大佛·世界最大的铸造佛:日本经典建筑(08)》无疑是我近期读过的最满意的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建筑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信仰和人类创造力的百科全书。书中的内容详实,观点独到,让我对日本的建筑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的连接,也更加渴望亲身去奈良,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庄严与古朴。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