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推荐 | |
| 在欧洲,马克思、恩格斯看好的是德国革命,而不是俄国革命。在亚洲,列宁、斯大林看好的是日本革命,而不是中国革命。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内外干扰中取得辉煌的成功?蒋介石找过五个原因,但终生也没有弄明白。 先给中国革命带进军事的是孙中山。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枪杆子的是袁世凯。而先把枪杆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是蒋介石。蒋介石通过一次一次的事变,屠杀共产党人,让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什么叫枪杆子。 印度、日本、中国初遭遇的命运都一样,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被入侵,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中国选择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印度选择了 “非暴力不合作”,日本则选择了“脱亚入欧”。各个国家民族都在进行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效果完全不一样。当年选择的效果在今天都很明显。 |
| 内容简介 | |
| 《浴血荣光》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 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 18岁写《革命军》……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走向辉煌(插图本)》 是一部把党和军队的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来解读的著作;这是一幅用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画卷。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为您揭示:什么才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力量源泉?此刻,我们为什么特别需要回望历史?怎样避免走得太快太远忘掉当初出发的理由?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藉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北约篇”、“中东·北非篇”“东北亚篇”“外太空篇”“核武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胜:心胜则兴·心败则衰》 为金一南将军首部随笔集。作者以极其广阔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的气势,生动客观的记录了世界近当代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史料和将帅命运,同时对中国乃至全球纷繁复杂的时局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 金一南将军首次提出全新概念——心胜。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强势不足、弱势有余,阳刚不足、阴柔有余的风气,赋予每个人、每个组织乃至整个民族以力量。书中文字传递的那种“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精神,需要我们在百年复兴的今天从苦难的过去再找回来。 《心胜:心胜则兴·心败则衰》共分八章,每一章的主题都厚重、深刻,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打磨,看点十足。 看兴衰,反思;评将帅,客观;论战争,深刻;讲局势,开阔;说和平,警醒。 《历史:追寻之旅(插图珍藏本)》全景式多层次展现了从1893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的历史风云。历史变幻莫测, 身在其间,个人命运无法把握,但革命者群体凭借自身的素质与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改变整个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巨大变革中,以牺牲献祭于苦难的中华民 族,带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在成就历史之旅宏大与艰辛的同时,也成就了千年历史中富史诗意义的壮举。 |
| 作者简介 | |
|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 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 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 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新近出版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发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同年,当选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2011年, 《苦难辉煌》获出版界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2012年,《浴血荣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出版物。 |
| 媒体评论 | |
|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 ★看似写历史,实则写现在;看似问过去,实则问将来。 ——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空军上将刘亚洲评价《苦难辉煌》《苦难辉煌》是党史教育的一部作品,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从苦难中磨砺煎熬,终完成中国 历史上辉煌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壮举;《苦难辉煌》也是军史教育的一部作品,人民军队从它诞生那一天起,除了一支军队所禀赋的基本职能、任务,还特 别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中华民族复兴所寄托的神圣使命;《苦难辉煌》还是战争史、战略史教育的一部作品,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将领们的智 慧、独到的战略视角以及灵活机动的战役战术,是人类战争理论园地盛开的一朵奇葩;《苦难辉煌》又是人类美好情愫集大成的作品,忠诚、勇气、坚毅、团 结、助人、积极乐观、不怕死、不怕苦等,这些人性灿烂的美德在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红军将士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徐伟新(中央党校副校长) |
| 精彩文摘 | |
| 第三节 谁人看中毛泽东 有人翻遍历史,得出在中国欲成大事者,实践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爱才如命; 其二,挥金如土; 其三,杀人如麻。 近代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比蒋介石更加具备了。就江山改姓、王朝更迭来说,普天之下,也只有姓蒋。 蒋介石早年赴日本留学,在给表兄的照片背后题诗一首: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从1926年“三二○”中山舰事件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从1941年1 月皖南事变到1946年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每每突然间向中国共产党人举起屠刀。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死难的共产党员、 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就达33.7万人;至1932年以前,达100万人以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 雄、彭湃、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大批中共的领导者皆被杀害。 周恩来曾经万分痛心地说过:“敌人可以在几分钟内毁灭了我们革命的领袖,我们却不能在几分钟内锻炼出我们的领袖。” 大批领导人的被害,曾使中国共产党处境艰难。 国民党爱国将领陈铭枢在《“九一八”第四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呜呼!不知多少万热血青年,就在这‘清党’明文的‘停止活动’四字之下,断送了宝贵 的生命!国民党为‘救党’而屠杀了中国数百万有志有识的青年。这个损失是中国空前的损失,即秦始皇之焚书坑儒亦必不至于此。” 蒋介石用屠刀在中国造成的白色恐怖,可谓全世界的白色恐怖。 相较之下,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党人是有幸的。 列宁被捕流放过两次。 托洛茨基被捕流放过两次。 布哈林被捕流放过三次。 加米涅夫被判处终身流放。 加里宁多次被捕流放。捷尔任斯基多次被捕流放。奥尔忠尼启则多次被捕流放。古比雪夫多次被捕流放。斯维尔德洛夫先后被关押和监禁达12年之久。 斯大林被捕流放竟然达到7次之多。 若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成为蒋介石,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能存几人?谁又将去领导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十月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人只要一次被捕,便很难生还。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后本已叛变,蒋介石也只让他活了三天。蒋记政治词汇中充满了“枪决”“斩决”“立决”“斩立决”“见电立决”;根本没有“流放”这个字眼。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幸免──例如陈赓,黄埔军东征时救过蒋的性命,杀掉他名声不好,捕了以后也只有勉强放走。那是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第三师 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蒋命第四团连长陈赓去传令:不许撤退。几个月前蒋介石与廖仲恺曾共同签署连坐法令,规定“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排同退,只 杀排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但第三师在敌人压迫下已处全线动摇之中,连想杀的人都找不 着。兵败如山倒之际蒋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就跑,一直跑到河边上船摆渡过去,方才脱险。蒋后来感慨道:“幸仗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 转危为安。”话虽这么说,却也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捕,蒋闻讯,立即命令将陈赓带到南昌,他要亲自劝降。据说那天陈 赓闻蒋进屋,随手举报纸遮脸,不见。蒋以为陈赓真的在看报,便绕到左侧,陈赓复举报纸转向左侧;蒋又转到右侧,陈赓又举报纸随着转向右侧。一个来回,蒋已 明白,无奈,苦笑离去。一个月后,蒋让人“陪伴”陈赓外出自由活动,同意随他走脱。 这算的特例。 其余便没有那么客气了。连与蒋长期共事、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本来就不是共产党人,只是什么“第三党”,且还有陈诚在一边说情也不能幸免,坚决杀掉。 如此腾腾杀气,为何共产党人终剿不灭?是什么力量使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一次又一次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 人人想破解这道近代中国之谜。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破产。 1934年1月20日,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举行,汪精卫在开幕词中说: 至于之发生,则为中国历史上农民失业之结果,加以近数十年来,经济落后,农村崩溃,失业人数遂以激增,而野心家因以施其操纵,谋为李自成、张献忠 之所为。即以江西一省而论,人口减少至六百万,此等灾祸,真较洪水猛兽为重。本党除了努力治标清除之外,还须努力治本,以解决农民失业问题。 汪精卫风度翩翩,是国民党内口若悬河的雄辩家、“总理遗嘱”起草人、孙中山临终后呼唤的人物,也是中国现代史中一位颇富戏剧性的人物。 |
《苦难辉煌》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很久,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金一南老师的文字,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中国革命那些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感到一种压抑,那种在绝境中求生存的艰难,那种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抉择,都让我心惊肉跳。但是,正是在这种极致的苦难之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那种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细节,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气息。我仿佛能够听到枪炮声,闻到硝烟味,感受到饥寒交迫的刺骨寒意。更重要的是,金一南老师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他深入地分析了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以及各种复杂的因素,让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会做出那些选择,为什么历史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这本书让我明白,辉煌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是在无数的苦难中涅槃重生,是在无数的牺牲中铸就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对我们这个国家的信心,也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金一南老师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图景,并阐述了中国在这个图景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有的态度。读这本书,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站在高处的观察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织与博弈,以及中国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中审时度势,制定自己的战略。他没有回避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反而以一种更加务实和有担当的态度,阐述了中国如何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书中关于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对当下国际局势的精准分析相结合,让我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金一南老师的语言,充满了力量和自信,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的认识,更坚定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评分《走向辉煌》这本书,我才刚翻开几页,就被里面那种宏大的叙事和磅礴的气势深深吸引住了。金一南老师的笔触,总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梳理历史背后的逻辑和脉络。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历史画卷之中,那些曾经波澜壮阔的事件,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他细腻的笔触下栩栩如生。尤其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那种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就。他没有回避历史的曲折和牺牲,反而更加凸显了先辈们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思考那些历史的选择,思考那些伟大的决策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诞生的。金一南老师的分析总是那么深刻独到,他能够将宏观的战略与微观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人在读史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为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准备的,更是为每一个希望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发展逻辑的读者量身定制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也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
评分《浴血荣光》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金一南老师以一种近乎写实的笔触,将那些发生在战场上的残酷与壮烈呈现在我的面前。这不是简单的战争描绘,而是对战争背后的人性、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尊严的深刻反思。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种血脉偾张,那些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的身影,他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的牺牲精神,都让我肃然起敬。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荣光”二字背后的沉重分量,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金一南老师的叙述,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对个体士兵情感的细腻描绘,这种结合让人在感受战争的残酷时,也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他不会回避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反而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现,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战争的代价,以及和平的珍贵。读这本书,让我对那些为国家付出一切的英雄们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更加坚信,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任何外来侵略都无法摧毁的。
评分《心胜则兴心败则衰》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前面几本书侧重于历史叙事,这本书更加聚焦于个体和集体的心态、意志力以及信念的重要性。金一南老师用他一贯的犀利和深刻,阐述了“心”在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我读到书中关于心态如何影响决策,意志力如何支撑度过难关,以及信念如何指引前进方向的论述时,常常会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用大量的案例和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并非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道理,更是在揭示一种普遍的规律。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心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积极的心态,如何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的意志。金一南老师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启迪,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重塑自我。
评分替老板买的,不错
评分帮领导买的,他觉得挺好用的
评分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好东西
评分是一套很值得大家去阅读的书
评分是套很好的读本
评分发货超快,很满意
评分学习用书,装帧大气,纸张好!
评分图书棒棒哒,可以买来一看哦?
评分快递真差劲,包装都摔开了,野蛮装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