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顔德馨醫案醫話集【顔德馨臨床醫學叢書】
原價:38.00元
作者:鬍泉林,王宇鋒 主編
齣版社: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2-1
ISBN:9787802318465
字數:261000
頁碼:21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顔德馨醫案醫話集》內容簡介:為瞭更好地總結、傳承顔老獨特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顔老傳人和弟子曆時兩年將顔老的眾多著述、學術成就和研究成果進行瞭重新整理、編輯,結集為《顔德馨臨床醫學叢書》齣版。其中既有精闢闡述顔老“衡法”治則的《顔德馨論衡法》,又有完整體現顔老臨床獨特診治體係的《顔德馨急性熱病診治從新》、《顔德馨內科學術經驗薪傳》;既有真實記錄顔老精湛醫術和臨證經驗的《顔德馨醫案醫話集》、《顔德馨臨證實錄》,又有深入解析顔老處方用藥技巧、心得的《顔德馨方藥心解》;既有生動介紹顔老養生抗衰觀點、方法的《顔德馨談養生抗衰》,又有專門載錄顔老珍貴膏方經驗的《顔德馨膏方精華》,可以說比較全麵展示瞭顔老七十餘年的臨床醫學成就,內容豐富,分量頗重,價值很高。
目錄
上篇 顔德馨醫案
 第一章 外感病證
 1.外感高熱
 2.冠心病閤並外感
 3.上消化道齣血閤並外感
 4.經行外感
 5.冠心病閤並暑濕
 6.疰夏
 7.敗血癥
 8.麻疹
 第二章 心腦病證
 1.冠心病
 2.風濕性心髒病
 3.心肌炎
 4.頑固性心律失常
 5.高血壓病
 6.中風
 7.顱內血腫
 8.腦卒中
 9.老年性癡呆癥
 10.腦震蕩後遺癥
 11.雷頭風
 12.舞蹈病
 13.失眠
 14.小兒弱智
 第三章 肺係病證
 1.慢性支氣管炎
 2.支氣管哮喘
 3.支氣管擴張
 4.肺源性心髒病閤並急性心力衰竭
 第四章 脾胃病證
 1.食道靜脈麯張
 2.食道炎
 3.糜爛性胃炎
 4.胃切除術後升降失常
 5.慢性結腸炎
 6.急性腸炎閤並中毒性休剋
 7.老年習慣性便秘
 8.腸粘連
 第五章 肝膽病證
 1.肝硬化腹水
 2.肝硬化腹水閤並糖尿病
 3.肝硬化脾功能亢進
 4.重癥肝硬化
 5.乙型肝炎
 第六章 腎係病證
 1.慢性腎炎
 2.尿毒癥
 3.前列腺炎
 4.前列腺增生
 5.陽痿
 6.陰囊萎縮
 7.左側睾丸腫塊
 第七章 氣缸津液病證
 1.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
 2.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3.血小闆減少癥
 4.粒細胞缺乏癥
 5.慢性白血病
 6.周圍血象明顯左移
 7.異型輸血
 8.伏飲
 9.懸飲
 10.肥胖癥
 11.男性乳房發育
 12.血精
 第八章 血脈經絡肢體病證
 1.風濕熱
 2.靜脈炎
 3.多發性大動脈炎
 4.下肢海綿狀血管瘤
 5.脈管炎
 6.雷諾病
 7.色素沉著
 8.脫發
 9.瘻病
 10.血管瘤
 第九章 頭麵五官肌膚病證
 1.麵癱
 2.運動神經元疾病
 3.三叉神經痛
 4.糖尿病閤並眼底齣血
 5.過敏性鼻炎
 6.耳源性眩暈
 7.頑固性頭痛
 8.陣發性搖頭不止
 9.口腔潰瘍
 10.慢性咽喉炎
 11.失音
 12.白塞病
 13.肉芽腫性唇炎
 14.視網膜靜脈阻塞
 15.球後視神經炎
 16.眼內齣血
 第十章 婦科病證
下篇 顔德馨醫話
 第一章 養生篇
 第二章 臨證篇
作者介紹
鬍泉林,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傢委員會特聘委員。長期從事中醫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對中醫診治心腦血管疾病、男科疾病、脂代謝紊亂等方麵頗具心得。在中醫藥防治衰老、動脈硬化及血管硬化性腦病等方麵進行臨床研究,主編及參編著作多部,發錶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這本厚厚的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封麵那質樸的字體就透著一股子老派醫傢的沉穩勁兒。我本來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的,想看看那些流傳下來的醫案到底是怎麼個迴事,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些麯摺的病史描述給抓住瞭。它可不是那種枯燥的教科書,而是像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先生娓娓道來,把那些曾經的疑難雜癥、生死一綫的較量,都變成瞭眼前鮮活的故事。裏頭對病傢情緒的捕捉,對病情轉摺點的細膩描摹,真是讓人拍案叫絕。記得有篇關於久咳不愈的論述,幾乎把所有已知的方劑都列瞭個遍,然後纔娓娓道齣真正有效的那個“靈機一動”的用藥思路,那種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感,比讀小說還過癮。看得齣來,作者在記錄這些案例時,是傾注瞭極大的心血,不僅記錄瞭“用什麼藥”,更記錄瞭“為什麼這麼用”,那種深層的辨證邏輯,纔是真正的精華所在,讓人感覺仿佛隔著時空,與那位醫者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學術交流。讀完後,總覺得自己的中醫思維一下子被打開瞭一個新的格局,看待疾病的角度也變得更加全麵和立體瞭。
評分簡直是中醫臨床思維的“活教材”啊!我之前總覺得理論知識學瞭不少,但一到實際操作就手忙腳亂,看到書裏那些復雜病機的分析,簡直是茅塞頓開。特彆是那些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的醫話部分,簡直是字字珠璣。比如關於“情誌與髒腑”關係的論述,不隻是簡單地將情緒對應髒腑,而是深入剖析瞭氣機升降在情緒波動中的具體體現,這比書本上抽象的理論要深刻太多瞭。我特彆留意瞭其中幾則關於“疑難脾胃病”的案例,處理思路非常謹慎,每一步加減都像是走鋼絲,精確到毫厘,體現瞭老中醫那種“治病如烹小鮮”的謹慎與從容。這些記錄下來,不僅是文獻資料,更是一種寶貴的臨床經驗的傳承載體,我甚至已經開始嘗試將其中一些處理原則應用到我自己的日常診療中瞭,雖然火候還遠遠不及原作者,但方嚮感明確瞭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盲人摸象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填補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巨大鴻溝。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在臨床一綫摸爬滾打的人來說,這套叢書提供的價值遠超一般參考書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自身臨床思維中的盲點和局限性。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反嚮思維”的運用,即在所有常規方法都失效後,如何大膽而審慎地嘗試那些看似悖論的治療方嚮。書中記錄的幾例起死迴生的案例,無一不是建立在對病機復雜性、人體潛能的深刻洞察之上。這些醫話不僅是經驗的總結,更是一種治學態度的體現——永不滿足於錶麵的現象,而是要窮究其裏的病理根源。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我手裏正在看的病曆,反復推敲當時的處理是否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這種深度交互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臨床敏感度。這本書,無疑是老一輩醫學傢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值得反復研讀,常讀常新。
評分坦白說,我這本書是經人推薦纔買的,原本擔心裏麵會充斥著太多陳舊的、不適應當代社會病癥的案例,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書中對許多病案的分析,放在今天來看,其核心的辨證思路依然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例如,書中對“濕熱內蘊”導緻的慢性疲勞綜閤徵的論述,盡管當時可能沒有這個現代病名,但其對中焦升降失職、濕邪留戀的分析,與現代醫學對代謝綜閤徵的某些理解不謀而閤。而且,書中對“汗法”和“下法”的掌握與應用,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展現瞭如何在一個整體框架下,精準地調動人體的自愈能力。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關於望診、聞診的側重描述,那些細微的麵色變化、氣息的深淺,都成為瞭判斷預後的重要依據,這些都是在許多流水綫式診療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優秀的醫學著作,其價值在於捕捉事物不變的規律,而非追逐時髦的名稱。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大傢風範”,讀起來讓人心悅誠服。它不像現代許多速成讀物那樣急於展示“絕招”或“獨傢秘方”,而是非常注重對整體病機、個體差異的體察。我最欣賞的是其中對一些常見病癥的“反常識”處理方式。比如,對某些體質偏虛弱的患者,彆人可能一味溫補,但書中記載的幾例卻采用瞭彆齣心裁的“寓攻於補”或“反佐之法”,初看讓人費解,細讀後方知其妙在順應瞭患者體內的邪正交爭的微妙狀態。這種需要深厚功力纔能施展的辯證手法,被記錄得清晰而有條理,讓我們這些後學者能一窺頂尖高手的臨床智慧是如何煉成的。書裏的文字是平實的,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那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對醫學的執著,是任何高科技手段都無法模擬和替代的。每讀完一篇,總感覺自己的心境也沉靜瞭許多,對“醫者仁心”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