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物学家

伟大的博物学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罗伯特赫胥黎 著
图书标签:
  • 博物学
  • 科学
  • 历史
  • 传记
  • 自然
  • 探险
  • 人物
  • 科普
  • 知识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7921
商品编码:1679524804
出版时间:2015-02-01

具体描述

作  者:(英)罗伯特?赫胥黎 著作 译者 定  价:85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1日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107921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1月榜

推荐理由:美丽的,迷人的,严谨的,明晰的,这本书既是人类历目前一个伟大群体的传记,也是一门学科的历史。罗伯特·赫胥黎告诉读者,博物学不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




畅销书《发现之旅》姐妹篇,讲述很伟大的39位博物学家的故事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学部藏品负责人展示举世无双的图片档案和收藏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古代先知
亚里士多德
位哲学家兼博物学家
泰奥弗拉斯托斯
植物学之父
珀达尼奥斯?迪奥斯科里斯
记录植物的医药用途
老普林尼
知识收藏家
第二章 文艺复兴
莱昂哈特?富克斯
插图的价值
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
手的观察
安德烈亚?切萨尔皮诺
医生、哲学家和植物学家
皮埃尔?贝隆
比较解剖学的先驱
康拉德?格斯纳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他们将一种涉猎宽泛的业余爱好变成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职业;
他们努力为貌似混乱的自然世界带来秩序;
他们在对自然世界进行编目和理解的追求中忍受着种种危险――从暴风雨、海盗到疾病和政治动荡;
他们就是伟大的博物学家。
罗伯特?赫胥黎编著的《伟大的博物学家》透过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近二百幅珍稀图像资料,来自英伦的专家学者为您讲述三十九位伟大博物学家的故事。让我们追寻这些伟大博物学家的心路历程,跟随他们一起观察、发现、认知迷人的自然世界。
(英)罗伯特?赫胥黎 著作 译者 罗伯特?赫胥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不错工作人员,植物学部藏品负责人。同时也是英国有名的自然风景画家。     泰奥弗拉斯托斯(原名蒂尔塔默斯)是古希腊很重要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一,他出生于莱斯博斯岛上的伊勒苏斯。他的父亲是一名漂洗工,经常为了不同的用途处理毛纺织物,也许这给了泰奥弗拉斯托斯对自然世界的洞察力,让他依据对真实世界的解释来理解自然现象,而不是根据当时颇为流行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泰奥弗拉斯托斯后来搬到了雅典并学习哲学,先师从柏拉图,然后是亚里士多德(见靠前9页)。正是亚里士多德给了自己很喜爱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名号,这是对他超凡脱俗的语言能力和辩论术的一种夸奖,亚里士多德还不顾争议地任命他为自己学院的继承人,泰奥弗拉斯托斯在这里主持了将近三十五年的工作。为了进一步表示对他的器重,亚里士多德后来还把自己的图书馆和原始手稿赠给了泰奥弗拉斯托斯,并任命他作为自己孩子的监护人。
    和他的老等
孤独的探险家:拉斐尔·凡尔纳的失落日记 作者: 佚名(根据手稿整理) 出版时间: 2023年秋 页数: 680页 装帧: 硬壳精装,附赠手绘地图复刻版 ---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部关于宏大叙事的历史著作,也非一部满足猎奇心理的探险小说。这是一套被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私人记录,是博物学家、语言学家、以及——或许更重要的——一位执着于追寻“已知世界边缘”的孤独灵魂,拉斐尔·凡尔纳(Raphaël Verne)的全部遗存。 《孤独的探险家:拉斐尔·凡尔纳的失落日记》并非一部对既有科学成就的总结,而是对未竟事业和未被触及的领域的深入探索。它收录了凡尔纳在1888年至1912年间,横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腹地、东非高原隐秘雨林,以及中亚沙漠边缘进行的四次主要考察的原始笔记、信件、速写草图和零散的植物/昆虫样本观察记录。 凡尔纳,一个在科学史上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探险精神的最后一位殉道者”。他拒绝了当时主流科学界对物种分类的刻板框架,痴迷于追寻那些“临界物种”——那些位于不同生态系统交界地带,形态介于已知分类之间的“过渡形态”。 第一卷:安第斯幽灵 本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于凡尔纳在1888年至1892年间,深入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云雾之巅”的经历。这里的记录尤为珍贵,因为它详细描绘了他在极高海拔环境下发现的一系列奇特生物群落。 凡尔纳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他对一种被当地土著称为“光之蛾”的昆虫的追踪。这种昆虫的翅膀结构异常复杂,似乎能吸收并折射极微弱的星光。他花费数月时间试图捕捉并解剖标本,记录却显示他最终只获得了破碎的鳞片和模糊的素描。日记中充满了他对自身生理极限的挣扎,以及与当地向导之间因对“自然之谜”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微妙隔阂。 他记录了当地古老矿脉中存在的“矿物共生菌群”,这种菌群似乎在特定温度和湿度下,能模仿金属的晶体结构生长。这部分内容挑战了当时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界限,并暗示了一种跨越生命与无生命的物质转化可能性。凡尔纳的观察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他将这些发现描述为“大地心跳的缓慢回响”。 第二卷:失落的河口 1895年至1898年,凡尔纳将目光投向了东非。他并非追随著名的探险家们寻找尼罗河源头,而是深入了坦噶尼喀湖以西,一个地图上被标注为“沼泽迷宫”的未测绘区域。 这一卷的重点在于他对水文生态的颠覆性观点。凡尔纳认为,许多河流的生命周期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周期性地“自我循环”于地下水系。他花了两年时间,记录了一种仅在特定季节(旱季末期)才会出现在干涸河床中央的半水生爬行动物。这种生物的皮肤纹理与周围的沉积岩惊人地相似,以至于凡尔纳起初将其误认为是化石。 日记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声学测绘的尝试。凡尔纳使用自制的简易听音器试图绘制水下声波的地图,以期定位他认为的“地下河口”。尽管他的技术远不如现代科学精密,但其描述的声学“地貌”——水流撞击不同密度岩层的回音差异——为后来的水文地质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性的观察角度。 第三卷:风沙与符号 最后一段记录,是凡尔纳晚年(1905年至1912年)在横跨中亚和西亚接壤地带的徒步考察。这一时期的日记充满了哲学性的沉思和对时间流逝的焦虑。他不再专注于生物学本身,而是转向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他记录了对几种极度适应干旱环境的沙漠植物的观察。这些植物的生命周期异常漫长,其生长速度以十年为单位计算。凡尔纳试图通过对树木年轮的精确测量,建立一种“慢时间”的年表。 更引人注目的是,凡尔纳在这一时期开始系统性地记录他所遇到的游牧民族的口述历史和符号系统。他坚信,某些古老的符号并非是文字,而是对特定地理位置上季节性或生物性事件的信息压缩。他试图破译这些符号与他所发现的“临界物种”之间的潜在关联。这部分记录驳斥了当时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表现出对非西方知识体系的深刻尊重与好奇。 尾声:未完成的宏图 《孤独的探险家》并非以一个完美的句号结束。凡尔纳的最后一条清晰记录停在了1912年的一个黎明,他描述了在清晨的薄雾中,看到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影子掠过远处的山脊。之后,日记戛然而止,他的最终命运也成了一个科学史上的谜团。 这本书,是关于一个理想主义者如何用尽一生去触摸世界褶皱边缘的故事。它揭示了那个时代探险家们内心的冲突:是对科学真理的渴望,与面对未知时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无奈。它所呈现的,是那些被主流科学排除在外,却在自然界深处真实存在过的、令人屏息的奇观。阅读它,如同翻阅一张被雨水和汗水浸透的、关于世界尚未被完全命名的部分的地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伟大的博物学家》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我从来没想过,通过一本书,我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那些身处异域、为探索未知而奔波的伟大灵魂。翻开书页,仿佛瞬间被带到了遥远的丛林深处,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泥土和奇异花朵的芬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博物学家们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对每一个新发现的物种都充满敬畏与好奇。我尤其被其中一段关于采集稀有昆虫的描写所打动,那种冒着生命危险,在黎明时分捕捉到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翅膀,读起来就让人心跳加速。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罗列那些标本和图鉴,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博物学家们面对未知时的思维方式,他们如何观察、记录、推理,将零散的碎片拼凑成对自然世界的深刻理解。那种求知欲的纯粹和对科学的热情,穿越了几个世纪,依旧能点燃我内心的火焰。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伟大”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成就,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生命、对自然永不枯竭的热爱和探索。

评分

《伟大的博物学家》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读者,更像是亲历者,与书中的主人公们一同经历那些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有力量,他能够将那些看似枯燥的科学发现,描绘得如同史诗般波澜壮阔。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那些早期航海探险家在未知海域进行生物采集的章节,那种面对茫茫大海的敬畏,以及在惊涛骇浪中捕捉到珍稀海洋生物时的狂喜,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的许多细节描写都极具感染力,比如描述某位博物学家在极寒之地,如何忍受刺骨的寒冷,只为记录下一种濒危鸟类的迁徙规律。这些描写让我深刻理解了“伟大”并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超乎常人的毅力。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纯粹的科学精神,一种为了探索真理而甘愿奉献一切的决心。

评分

这本书《伟大的博物学家》让我对“博物学”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一直以为它只是枯燥的分类和记录,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连接人类与自然最古老、最深刻的纽带。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为我展现了一群怀揣着好奇心和对生命敬畏之情的人们。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博物学家如何看待“生命”的章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试图理解这个宇宙的神奇。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每一片叶子、每一只昆虫都充满了尊重,那种将自然视为一本无字之书,并孜孜不倦地去解读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关于那些在偏远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博物学家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孤独中寻找乐趣,如何在艰辛中收获喜悦。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保持对世界永远好奇的启迪之作。

评分

读完《伟大的博物学家》,我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仿佛一扇通往过去、通往自然界深处的大门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这本书以一种非常个人化、近乎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群影响了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人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博物学家的对比描写,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天差地别,但那种对自然的痴迷和对知识的渴望却是惊人地一致。我能感受到那些身着粗布衣裳的探险家,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用简陋的工具绘制精美的动植物图;也能看到那些在舒适的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解剖、分类的学者。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没有回避这些伟大人物的挣扎与挫败,那些在野外遭遇的疾病、孤独,甚至是学术上的质疑和争议,都让这些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科学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勇气、毅力以及人类探索精神的赞歌。合上书本,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原来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奇妙故事。

评分

《伟大的博物学家》是一本能让你坐下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宝藏。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深深吸引,他们不仅仅是头顶“科学家”光环的学者,更是充满血肉、有情感、有执念的普通人。作者的叙事非常注重情感的传递,我能感受到那些博物学家在发现新物种时的欣喜若狂,也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沉重与惋惜。书中对于一些博物学家早期生活经历的描写,也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探索之路,那些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家庭环境的影响,甚至是个人经历的转折,都为他们后来的伟大成就埋下了伏笔。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那些女性博物学家所做的补充,她们在那个时代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偏见,但她们依旧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印记。这本书让我对“伟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成就,更是一种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未知的不懈追求,以及一份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