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第2版

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成昌 傅晓燕 著
图书标签:
  • GPS
  • 几何公差
  • 公差规范
  • 机械设计
  • 尺寸公差
  • 图解
  • 应用
  • 技术问答
  • 第二版
  • 制造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8735
商品编码:16926790141

具体描述

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第2版 GPS数字化系统尺寸公差误差测量检测方法计算工具书籍教程     9787111575832 9787111568735

定价:¥65.00

作者:张琳娜

I S B N :978-7-111-57583-2条码书号:9787111575832上架日期:2017/9/21出版日期:2017/9/1版       次:1-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及应用图解

本书着重以示例、图解及对照分析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诠释产品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其应用方法,阐述产品几何公差的规范设计与检测验证技术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包括几何公差体系的发展概述、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数字化基础及图解、几何公差设计规范及图解、几何公差设计内容及方法图解、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典型几何(形状)误差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以及基于新一代GPS的稽核公差设计与检验数字化应用系统。

丛书序言

前 言

第1 章 概论  1

1. 1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  1

1. 2 几何公差标准体系的发展概况  1

1. 3 新一代GPS 几何公差规范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影响  3

1. 4 本书的框架结构  3

第2 章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数字化基础及图解  5

2. 1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基本原则  5

2. 2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GPS 数字化基础  6

2. 2. 1 表面模型(surface model)   7

2. 2. 2 几何要素(geometrical feature)   8

2. 2. 3 恒定类和恒定度(invariance type and invariance degree)   8

2. 2. 4 特征(characteristic)   9

2. 2. 5 操作和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ion and operator)   10

2. 2. 5. 1 操作(operation)   10

2. 2. 5. 2 操作集(操作算子) (operator)   12

2. 2. 6 对偶性原理(duality principle)   14

2. 3 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的优化管理工具———不确定度  15

2. 3. 1 新一代GPS 不确定度的术语及定义  15

2. 3. 2 不确定度与操作、操作集之间的关系  16

2. 3. 3 新一代GPS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管理  16

2. 3. 3. 1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合格性判则及应用  16

2. 3. 3. 2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  17

2. 3. 3. 3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认证中测量不确定度表述的协议导则及应用  19

第3 章 几何公差设计规范及图解  20

3. 1 几何公差的定义及图样标注规范  20

3. 1. 1 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  21

3. 1. 2 几何公差的主要术语及公差带特征  21

3. 1. 2. 1 几何公差的主要术语  21

3. 1. 2. 2 几何公差带的特征  23

3. 1. 3 几何公差的标注规范  24

3. 1. 3. 1 几何公差的全符号  24

3. 1. 3. 2 几何公差框格的指引线  25

3. 1. 3. 3 几何公差框格  25

3. 1. 4 几何公差框格第二格中的规范元素  27

3. 1. 4. 1 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和宽度  27

3. 1. 4. 2 几何公差带的组合规范元素  29

3. 1. 4. 3 几何公差带的偏置规范元素  31

3. 1. 4. 4 被测要素的滤波操作  34

3. 1. 4. 5 关联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36

3. 1. 4. 6 导出被测要素  38

3. 1. 4. 7 (评定) 参照要素的拟合规范元素  39

3. 1. 4. 8 参数规范元素  41

3. 1. 4. 9 实体状态规范元素  41

3. 1. 4. 10 自由状态规范元素  42

3. 1. 5 辅助要素框格的标注规范  43

3. 1. 5. 1 相交平面  43

3. 1. 5. 2 定向平面  44

3. 1. 5. 3 方向要素  45

3. 1. 5. 4 组合平面  46

3. 1. 6 几何公差框格相邻区域的标注规范  47

3. 1. 6. 1 几何公差框格相邻区域的标注规范  47

3. 1. 6. 2 组合被测要素或局部被测要素的标注  48

3. 1. 7 理论正确尺寸和简化的公差注法  52

3. 1. 7. 1 理论正确尺寸的标注规范  52

3. 1. 7. 2 简化的公差标注  52

3. 1. 8 几何公差之间的关系  53

3. 1. 9 几何公差的定义  53

3. 1. 9. 1 直线度规范  53

3. 1. 9. 2 平面度规范  54

3. 1. 9. 3 圆度规范  54

3. 1. 9. 4 圆柱度规范  55

3. 1. 9. 5 线轮廓度规范  55

3. 1. 9. 6 面轮廓度规范  57

3. 1. 9. 7 平行度规范  57

3. 1. 9. 8 垂直度规范  61

3. 1. 9. 9 倾斜度规范  63

3. 1. 9. 10 同轴度和同心度规范  65

3. 1. 9. 11 对称度规范  66

3. 1. 9. 12 位置度规范  67

3. 1. 9. 13 圆跳动规范  70

3. 1. 9. 14 全跳动规范  73

3. 1. 10 废止的几何公差标注方法  73

3. 2 基准和基准体系  75

3. 2. 1 术语及定义  76

3. 2. 2 符号和修饰符  77

3. 2. 3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图样标注规范  78

3. 2. 4 基准的拟合方法  86

3. 2. 4. 1 单一基准的拟合  87

3. 2. 4. 2 公共基准的拟合  89

3. 2. 4. 3 基准体系的拟合  89

3. 2. 5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建立  90

3. 2. 5. 1 单一基准  90

3. 2. 5. 2 公共基准  93

3. 2. 5. 3 基准体系  95

3. 2. 6 由接触要素建立基准的示例  95

3. 3 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100

3. 3. 1 术语定义  100

3. 3. 2 独立原则(IP)   102

3. 3. 3 包容要求(ER)   102

3. 3. 4 大实体要求(MMR)   103

3. 3. 5 小实体要求(LMR)   103

3. 3. 6 可逆要求(RPR)   118

3. 4 几何公差值  120

3. 4. 1 几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  120

3. 4. 1. 1 直线度和平面度  120

3. 4. 1. 2 圆度和圆柱度  122

3. 4. 1. 3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123

3. 4. 1. 4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  125

3. 4. 1. 5 位置度  126

3. 4. 2 几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127

3. 4. 2. 1 直线度和平面度  127

3. 4. 2. 2 圆度和圆柱度  127

3. 4. 2. 3 平行度和垂直度  127

3. 4. 2. 4 对称度和同轴度  128

3. 4. 2. 5 圆跳动  128

3. 4. 2. 6 轮廓度、倾斜度、位置度和全跳动  128

3. 4. 2. 7 未注几何公差的图样表示法  128

3. 4. 2. 8 检测与拒收  129

第4 章 几何公差设计内容及方法图解  130

4. 1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  130

4. 1. 1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方法  130

4. 1. 2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用示例  132

4. 2 公差带的形状、大小、属性及偏置情况确定  135

4. 2. 1 公差带形状的确定  135

4. 2. 2 公差带大小的确定  135

4. 2. 2. 1 几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的设计  135

4. 2. 2. 2 几何公差的未注公差值的设计  139

4. 2. 3 公差带属性的确定  141

4. 2. 4 公差带偏置的确定  141

4. 3 被测要素的操作规范确定  142

4. 3. 1 滤波操作的选用  142

4. 3. 2 拟合操作的选用  142

4. 3. 2. 1 关联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142

4. 3. 2. 2 有形状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的拟合操作  143

4. 3. 3 形状公差值参数规范元素的确定  144

4. 4 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的应用  144

4. 4. 1 独立原则的应用  144

4. 4. 2 包容要求的应用  145

4. 4. 3 大实体要求的应用  145

4. 4. 4 小实体要求的应用  145

4. 4. 5 可逆要求的应用  146

4. 5 自由状态和延伸公差带的确定  146

4. 6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确定  147

4. 6. 1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确定规则  147

4. 6. 2 基准和基准体系的设计内容  148

4. 7 几何公差的设计方法及应用技术  148

第5 章 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  150

5. 1 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基础  150

5. 1. 1 检测对象  151

5. 1. 2 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过程  151

5. 1. 3 几何误差检测条件  152

5. 1. 4 几何误差及其评定  152

5. 1. 4. 1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152

5. 1. 4. 2 方向误差及其评定  153

5. 1. 4. 3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155

5. 1. 4. 4 跳动  155

5. 1. 5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155

5. 1. 5. 1 拟合法  155

5. 1. 5. 2 模拟法  156

5. 1. 5. 3 基准目标  158

5. 1. 6 测量不确定度  159

5. 1. 7 合格评定  160

5. 1. 8 仲裁  160

5. 2 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160

5. 2. 1 几何误差的检验操作  160

5. 2. 1. 1 分离操作  160

5. 2. 1. 2 提取操作  160

5. 2. 1. 3 滤波操作  161

5. 2. 1. 4 拟合操作  161

5. 2. 1. 5 组合操作  162

5. 2. 1. 6 构建操作  162

5. 2. 1. 7 评估操作  162

5. 2. 2 典型形状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2

5. 2. 3 典型方向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3

5. 2. 4 典型位置误差的检验操作图解  165

5. 3 几何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形状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1 直线度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7

5. 3. 1. 2 平面度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8

5. 3. 1. 3 圆度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方向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1 平行度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69

5. 3. 2. 2 垂直度误差的定向小区域判别法  170

5. 3. 3 位置误差的小区域判别法  170

5. 4 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及示例  171

5. 4. 1 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构建及表示  171

5. 4. 2 典型几何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及应用示例  171

5. 4. 2. 1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72

5. 4. 2. 2 平面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78

5. 4. 2. 3 圆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80

5. 4. 2. 4 圆柱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84

5. 4. 2. 5 线轮廓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86

5. 4. 2. 6 面轮廓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89

5. 4. 2. 7 平行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92

5. 4. 2. 8 垂直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199

5. 4. 2. 9 倾斜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04

5. 4. 2. 10 同轴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09

5. 4. 2. 11 对称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14

5. 4. 2. 12 位置度误差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20

5. 4. 2. 13 圆跳动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26

5. 4. 2. 14 全跳动的检测与验证方案应用示例  229

5. 4. 3 GB/ T 1958—2017 几何误差检测与验证规范的特点与分析  230

5. 4. 3. 1 关于检测原则  230

5. 4. 3. 2 关于检测方法  231

5. 4. 3. 3 关于检测示例  235

5. 4. 3. 4 关于检测方案  235

5. 4. 3. 5 GB/ T 1958—2017 典型示例中新增标注符号的应用  235

5. 5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  240

5. 5. 1 基于新一代GPS 的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240

5. 5. 2 测量圆柱度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示例  240

第6 章 典型几何(形状) 误差检测与验证规范及图解  243

6. 1 直线度误差检测规范及应用  243

6. 1. 1 直线度误差检测  244

6. 1. 1. 1 检测方法  244

6. 1. 1. 2 评定方法  244

6. 1. 2 基于新一代GPS 的直线度特征与规范操作集(GB/ T 24631. 1~2—2009)   247

6. 1. 3 直线度误差检验操作集的应用分析  247

6. 2 平面度误差检测规范及应用  247

6. 2. 1 平面度误差检测  247

6. 2. 1. 1 检测方法  247

6. 2. 1. 2 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  248

6. 2. 2 基于新一代GPS 的平面度特征与规范操作集(GB/ T 24630. 1~2—2009)   251

6. 2. 3 平面度误差检验操作集的应用分析  251

6. 3 圆度误差检测规范及应用  253

6. 3. 1 圆度误差检测  253

6. 3. 1. 1 圆度误差检测方法  253

6. 3. 1. 2 圆度误差评定方法  253

6. 3. 2 基于新一代GPS 的圆度特征与规范操作集(GB/ T 24632. 1~2—2009)   258

6. 3. 3 圆度误差检验操作集的应用分析  258

6. 4 圆柱度误差检测规范及应用  258

6. 4. 1 圆柱度误差检测  258

6. 4. 1. 1 圆柱度误差检测方法  258

6. 4. 1. 2 圆柱度误差评定方法  259

6. 4. 2 基于新一代GPS 的圆柱度特征与规范操作集(GB/ T 24633. 1~2—2009)   261

6. 4. 3 圆柱度误差检验操作集的应用分析  261

第7 章 基于新一代GPS 的几何公差设计与检验数字化应用系统  262

7. 1 基于新一代GPS 的产品公差设计与检验数字化应用系统的构成  262

7. 2 几何公差设计模块  263

7. 3 几何误差检验模块  267

7. 4 结束语  272

参考文献  273


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著

基本信息

书名: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52.00元

作者:傅成昌 傅晓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11568735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采用新国家标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公差及误差的基本概念、术语定义、符号代号及标注方法,几何特征项目及公差原则,几何误差的检测及评定方法。全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并配有形象的插图和生产中常用数表,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便于在工作中学习、查阅。

目录


目 录
前言
概述 1
1. 什么是产品几何量? 几何特性对互换性有何重要作用? 1
2. 什么是几何公差? 它对产品质量有何重要意义? 2
3. 什么是几何误差? 影响几何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3
4. 公差与误差在概念上有何不同? 6
5. 为什么要制定“几何公差” 国家标准? 现行标准有哪些内容? 7
基本概念 10
6. 什么是要素? 什么是组成要素、导出要素? 10
7. 什么是公称要素? 公称要素分为哪两种类型? 11
8. 什么是提取要素? 提取要素分为哪两种类型? 12
9. 什么是拟合要素? 拟合要素分为哪两种类型? 13
10 几何要素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4
11. 什么是被测要素? 被测要素有哪些类型? 15
12. 什么是基准要素? 基准要素有哪些类型? 17
13. 什么是单一要素? 什么是关联要素? 19
14. 什么是几何公差带? 确定几何公差带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19
15. 评定几何误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3
几何公差的标注 27
16. 什么是公差框格标注法? 它包括哪些内容? 27
17. 标注公差框格及带箭头的指引线有哪些规定? 28
18. 什么是几何特征符号? 标准中规定有哪些几何特征符号? 31
19. 几何公差公差值的标注有哪些规定? 34
20. 怎样标注框格外的说明性内容? 36
21. 图样上怎样标注基准要素? 37
22. 什么是三基面体系? 怎样标注三基面体系? 40
23. 什么是基准目标? 怎样标注基准目标? 42
·Ⅳ
目录
24. 什么是公共公差带? 怎样标注公共公差带? 44
25. 什么是延伸公差带? 怎样标注延伸公差带? 45
26. 什么是非刚性零件? 怎样标注非刚性零件几何公差? 50
27. 怎样标注螺纹、齿轮、花键的几何公差要求? 53
28. 几何公差有哪些简化标注方法? 54
29. 新标准中已废止的标注方法有哪些? 56
30. 几何公差的标注原则是什么? 59
形状公差 61
31. 什么是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可分为哪些项目? 61
32. 什么是直线度? 直线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62
33. 怎样正确标注直线度公差? 63
34. 怎样选择直线度公差值? 67
35. 什么是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69
36. 怎样正确标注平面度公差? 70
37. 怎样选择平面度公差值? 73
38. 什么是圆度? 怎样正确标注圆度公差? 73
39. 怎样选择圆度公差值? 75
40. 什么是圆柱度? 怎样正确标注圆柱度公差? 77
41. 怎样选择圆柱度公差值? 79
42. 什么是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有哪两类不同性质的要求? 79
43. 怎样正确标注线轮廓度公差? 80
44. 什么是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有哪两类不同性质的要求? 82
45. 怎样正确标注面轮廓度公差要求? 83
方向公差 86
46. 什么是方向公差? 方向公差分为哪些几何特征项目? 86
47. 什么是平行度? 平行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86
48. 怎样正确标注平行度公差? 88
49. 怎样选择平行度公差值? 93
50. 什么是垂直度? 垂直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95
51. 怎样正确标注垂直度公差? 97
52. 怎样选择垂直度公差值? 102
53. 什么是倾斜度? 倾斜度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03
54. 怎样正确标注倾斜度公差? 105
·Ⅴ
几何公差应用技术问答 第2 版
55. 怎样选择倾斜度公差值? 110
位置公差 111
56. 什么是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分为哪些特征项目? 111
57. 什么是同轴度? 怎样正确标注同轴度公差? 111
58. 怎样选择同轴度公差值? 116
59. 什么是对称度? 对称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17
60. 怎样正确标注对称度公差? 118
61. 怎样选择对称度公差值? 121
62. 什么是理论正确尺寸? 它是怎样标注的? 122
63. 什么是位置度? 位置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23
64. 怎样正确标注位置度公差? 125
65. 什么是几何图框? 什么是复合位置度要求? 132
66. 怎样选择位置度公差值? 135
跳动公差 136
67. 什么是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分为哪些特征项目? 136
68. 什么是圆跳动? 圆跳动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36
69. 怎样正确标注圆跳动公差? 怎样选择圆跳动公差值? 137
70. 什么是全跳动? 全跳动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141
71. 怎样正确标注全跳动公差? 怎样选择全跳动公差值? 141
公差原则 143
72. 什么是公差原则? 它对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143
73. 什么是大实体状态? 什么是大实体尺寸? 什么是


《精密制造的基石:从概念到实践的尺寸与形位控制》 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精密仪器、汽车零部件等对产品精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尺寸”与“形位”的准确控制是决定产品性能、可靠性乃至安全性的关键。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易于理解的尺寸与形位控制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南,帮助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掌握这一核心技术,提升制造水平。 第一部分:尺寸控制——精准测量的艺术 尺寸控制是制造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本书将从尺寸的基础概念出发,深入探讨各种尺寸标注的意义、规范及其在图纸上的表达方式。 尺寸的定义与重要性: 我们将详细阐述什么是尺寸,以及为何在零部件制造中尺寸精度如此至关重要。从宏观的装配配合到微观的零件功能,尺寸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尺寸标注规范与标准: 详细介绍国内外主流的尺寸标注标准,如ISO和ASME标准,讲解各种尺寸类型(如公称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的含义,以及如何规范地标注尺寸,避免歧义。内容将涵盖基本尺寸、公差带、配合等关键概念。 公差的概念与分类: 深入解析公差的内涵——允许的尺寸变动范围。我们将区分“单侧公差”、“双侧公差”、“对称公差”等不同类型,并解释它们在设计和制造中的适用场景。 基本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讲解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配合需求和制造能力来确定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本书将引入公差的通用性和标准化原则,引导读者理解ISO公差带系统,掌握IT等级的划分及其对应精度。 极限尺寸与配合: 详细介绍“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极限尺寸”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极限尺寸来确定配合的“过盈量”、“间隙”和“过渡”。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演示不同配合类型(如基孔制、基轴制)的确定方法和计算过程。 尺寸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尺寸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精确的测量。本书将介绍各种常用的尺寸测量仪器和方法,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测长仪、三坐标测量机(CMM)等。重点讲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读数方法、精度校准以及测量误差的分析。 尺寸控制在生产中的应用: 尺寸控制不仅仅是图纸上的标注,更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本书将探讨在毛坯加工、精加工、装配等不同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尺寸控制,以及质量检验在尺寸控制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形位控制——超越尺寸的精密设计 当零部件的尺寸达到要求时,其“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同样至关重要。许多功能性失效并非源于尺寸不合格,而是由于形位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形位公差的原理、标注、测量及其应用。 形位公差的定义与必要性: 解释什么是形位公差,以及为何在现代精密制造中,单纯的尺寸公差已不足以保证零件的质量。例如,轴的直线度、孔的垂直度、平面度等,这些都属于形位公差的范畴。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 介绍“基准”、“基准要素”、“基准体系”等基本概念,理解形位公差是相对于特定基准而言的。 形位公差符号与标注规范: 详细解析各种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包括: 直线度(Straightness): 零件的直线段在规定范围内保持直线。 平面度(Flatness): 零件的平面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平坦。 圆度(Circularity): 零件的截面圆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圆形。 圆柱度(Cylindricity): 零件的圆柱表面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圆柱形。 轮廓度(Profile): 零件的任意轮廓在规定范围内保持其设计形状。 平行度(Parallelism): 两个要素(直线、平面)互相平行。 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 两个要素相互垂直。 倾斜度(Angularity): 两个要素之间保持规定的角度。 同心度(Concentricity): 两个或多个圆或圆柱的中心重合。 对称度(Symmetry): 两个要素相对于某个基准对称。 位置度(Position): 一个要素相对于基准的位置(例如,孔的中心位置)。 跳动(Runout): 旋转体零件在旋转过程中,其表面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变动量。我们将区分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 全跳动(Total Runout): 旋转体零件的整个表面(包括径向和端面)在旋转过程中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总变动量。 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规范地在图纸上标注这些形位公差,包括公差值、基准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基准的选择与应用: 讲解基准选择的原则,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基准体系来控制多个形位公差。理解基准的“定义性”和“测量性”作用。 形位公差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介绍用于测量形位公差的各种仪器和技术,如角度仪、水平仪、万能角度尺、轮廓度仪、光学测量设备以及三坐标测量机(CMM)在形位测量中的应用。我们将讲解测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如何设置基准、如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与不变尺寸要求: 深入探讨这些特殊的尺寸和形位公差控制要求,它们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计算和验证。 形位公差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强调形位公差在功能设计中的作用,如何通过合理的形位公差标注来确保零件的装配性和功能性。本书将提供大量典型零件的形位公差设计案例,涵盖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情况。 第三部分:尺寸与形位控制的综合应用与案例分析 尺寸与形位控制并非孤立的技术,它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致力于将前两部分的内容融会贯通,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现其威力。 图纸解读与理解: 引导读者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工程图纸中的尺寸标注和形位公差要求,识别潜在的设计问题。 公差分析与链: 讲解如何进行尺寸链和形位公差链的分析,预测和控制累积误差,确保装配的互换性和功能性。 制造工艺与尺寸形位控制: 探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3D打印等)对尺寸和形位精度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公差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质量控制与检验: 强调质量控制在尺寸与形位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介绍质量检验的方法、标准和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检验来反馈和改进制造过程。 实际案例研究: 精选航空发动机、精密机床、医疗器械、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多个行业中的典型零件,对它们的尺寸与形位公差设计、测量方法和制造难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尺寸与形位控制在实现高精度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新技术的展望: 简要介绍如智能制造、数字化测量、人工智能在尺寸与形位控制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理论讲解深入浅出,配以大量图示和表格,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尺寸与形位控制的核心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提升,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出更高质量、更高精度的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是被书名中的“图解”吸引的。作为一名机械设计领域的从业者,我深知几何公差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那些理论性的描述总是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图解”部分果然名不虚传,它将抽象的几何概念通过清晰、直观的图形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关于“倾斜度”的讲解,书中就用了几个生动的插图来展示不同倾斜状态,并且明确标注了测量的基准和方向,让人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方向控制”和“位置控制”的章节,它把这些原本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比和案例区分得非常清楚,让我在解读图纸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设计意图。此外,书中还涉及了许多与“GPS”相关的内容,这在当前的设计规范中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讲解公差,更是将公差置于整个设计制造过程的宏观框架下进行阐述,让我对“GPS”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设计、制造、检测之间严谨而精妙的联系。

评分

说实话,购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和应用形位公差的实用手册。我参加过一些培训,也看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不是太理论,就是例子不够典型。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图解”的特性。那些精美的插图,把各种复杂的形位公差概念,比如“平行度”、“垂直度”、“角度”等等,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基准要素”的讲解,书中通过生动的图示,清晰地解释了基准的选取原则、识别方法以及对零件功能的影响,这让我之前对基准的模糊认识变得清晰起来。而且,这本书并不是止步于理论的讲解,它还包含了大量的“应用技术问答”,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书中的解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并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本书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形位公差知识体系,对于我提高设计质量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分

作为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工程师,我对于机械图纸上的各种几何公差标注,常常感到头疼和困惑。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听一位前辈强烈推荐了这本书,说它非常适合我们这种需要实际操作的人。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应用技术问答”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真是太接地气了!很多我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某个零件的圆柱度应该如何标注?”、“如何验证一个孔的对称性?”等等,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解答,而且还附带了相应的图例和分析。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侧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对于“轮廓度”的讲解,它不仅解释了轮廓度的定义,还深入分析了它在实际装配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工况下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差值。书中对于“尺寸链”和“公差叠加”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只是模糊的概念,现在通过书中的图解和公式推导,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大大提升了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有在朋友那里看过,虽然不是我购买的,但整体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刚好在负责一个项目的图纸审查,对其中一些几何尺寸标注看得有些吃力,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形位公差。朋友正好有这本书,就借来翻阅。打开目录,就看到了“GPS”、“形位公差”、“基准”这些关键词,瞬间感觉找到了救星。书中的图解部分是它最大的亮点,很多抽象的概念都被形象地描绘出来,比如用非常直观的图示解释了什么叫做“真直度”、“真平面度”,还有各种形位公差的测量示意图,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些在图纸上看起来密密麻麻的符号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基准”的部分,以前总觉得基准只是随便选的,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零件的装配性和功能性,书中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还结合了实际案例,让我对基准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各种复合形位公差的组合应用,当时我正头疼一个复杂零件的标注,看了那部分内容后,茅塞顿开,简直是及时雨。即使当时没有立刻购买,但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图解”和“实际应用”的深刻印象,至今仍然清晰。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在专业书籍中淘到的宝藏。作为一名质量检测工程师,我每天都要和大量的图纸打交道,其中 Geometric Tolerancing 是最让我头疼的部分之一。之前的很多参考资料都过于理论化,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而且很多时候即使读懂了理论,也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检测操作中。这本书的“应用技术问答”部分,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它涵盖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解答非常详尽,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带过,而是会分析问题的根源,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关于“同轴度”和“共面度”的检测方法,书中不仅给出了国家标准的要求,还提供了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很多例子都来自于实际生产过程,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能让我联想到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图纸理解和检测判断上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处理起复杂公差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