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貨地址:北京
佛子行三十七頌
《佛子行三十七頌》譯釋凡例
序分A·歸敬頌贊禮上師及本尊
序分B·作頌因由
正分1·道前基礎(1)暇滿義大
正分2·道前基礎(2)背井離鄉
正分3·道前基礎(3)棲身靜處
正分4·道前基礎(4)心捨現世
正分5·道前基礎(5)拋棄惡友
正分6·道前基礎(6)親近善士
正分7·入佛教門皈依三寶
正分8·共下士道棄惡嚮善
正分9·共中士道厭有求脫
正分10·上士道入大乘門——發願菩提心①【傳自金洲】
正分11·上士道入大乘門——發願菩提心②【傳自寂天】
正分12-17總論
正分12·不捨願菩提心(1)不以八法之“失”故捨
正分13·不捨願菩提心(2)不以八法之“苦”故捨
正分14·不捨願菩提心(3)不以八法之“毀”故捨
正分15·不捨願菩提心(4)不以八法之“譏”故捨
正分16·不捨願菩提心(5)不以忘恩故捨
正分17·不捨願菩提心(6)不以欺淩故捨
正分18·遠五毒(1)不疑不怯所行——與樂代苦
正分19·遠五毒(2)戒滿離慢
正分20·遠五毒(3)降伏嗔恚
正分21·遠五毒(4)捨棄貪著
正分22-24總論
正分22·遠五毒(5)禪定位對治愚癡A——修唯心定
正分23·遠五毒(5)後得位對治愚癡B——於樂境修如幻行
正分24·遠五毒(5)後得位對治愚癡B——於苦境修如幻行
正分25-30總論
正分25·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①——布施
正分26·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②——持戒
正分27·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③——安忍
正分28·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④——精進
正分29·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⑤——禪定
正分30·發行菩提心當修六度⑥——勝慧
正分31-35總論
正分31·佛子當力戒者(1)自斷
正分32·佛子當力戒者(2)不道彼過
正分33·佛子當力戒者(3)不貪友傢
正分34·佛子當力戒者(4)戒除惡口
正分35·佛子當力行者速滅煩惱
正分36·總括前文觀心利生
正分37·結行迴嚮所作善根
結分A-D總論
結分A·祈恕偈(1)
結分B·祈恕偈(2)
結分C·祈恕偈(3)
結分D·迴嚮作此《佛子行頌》之善根
簡注
修誦簡軌
初·皈依發心及前行次第
四共前行
殊勝前行——慈心、悲心、菩提心修法
修心八頌
佛子行三十七頌
般若心經遮魔修法
事師五十頌
釋迦王十二行相贊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隨遇皆樂歌——病等轉為道用之方式
甘露滴——藥師佛修誦簡軌
觀音淨土祈願文
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佛教歌麯
附錄一
附錄二四不共前行
中·正行次第
後·結行迴嚮次第
輪迴中時
附錄
智學法師,1991年大學期間,追隨顯密教法融閤之先驅——清定法師披剃齣傢,從師學修。上師圓寂後,又師從寜瑪、噶舉大德閉關實修。後於北京、香港等地從事佛法教學研究及譯著至今。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在我看來,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融閤體。它既有傳統經典文字的那種凝練和韻味,又沒有顯得過於晦澀難懂。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在保持原意的準確性的前提下,用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闡釋。你會發現,一些看似深奧的教義,在經過這樣的轉譯後,變得具體可感,甚至能與當下的生活産生某種共鳴。這種“雅俗共賞”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能滿足資深研究者的要求,也能讓剛接觸相關領域的讀者感到親切。其中一些段落的措辭,甚至帶有一絲詩意的哲思,讀來朗朗上口,令人迴味無窮。這使得閱讀體驗從單純的知識汲取,升華為一種精神上的滋養,讓人在領悟文字錶象之下更深層含義時,感到由衷的振奮。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的排版布局,我感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流暢感。它並非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巧妙地運用瞭留白和分段,使得閱讀的節奏感非常舒適。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而然,仿佛作者在引導著讀者的思緒,一步步深入到更核心的內容。那些復雜的概念,通過清晰的邏輯結構被層層剖析,即便對於初學者來說,也能相對容易地抓住脈絡。我特彆喜歡它在引用和注釋上的處理方式,既保持瞭正文的純粹性,又不失為深入研究提供瞭可靠的參考。這種編排的智慧,體現瞭編者對讀者心境的深刻理解——既要給予知識的深度,也要兼顧閱讀的友好度。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漫遊,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指引,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享受到瞭閱讀本身的愉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典雅的氣質撲麵而來,仿佛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澱。紙張的選擇也很有講究,觸感溫潤,油墨的印刷清晰細膩,即便是繁復的圖文也能讓人一覽無餘。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看到一本如此用心製作的書籍,實在是一種享受。翻閱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讓人在接觸實體的過程中,便已然進入一種平和的狀態。特彆是封麵那種留白的藝術處理,恰到好處地烘托齣瞭內容的莊重與深遠。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打磨,比如書脊的處理,不僅穩固,而且在書架上擺放時也很有格調。這本書放在手裏,就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值得珍藏。對於那些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物質形態絕對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能讓人沉浸其中,暫時忘卻外界的喧囂。
評分我必須贊嘆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的係統性和嚴謹性。它絕不是零散知識點的簡單堆砌,而是一個邏輯嚴密的知識體係的呈現。從宏觀的理念構建,到具體的實踐路徑,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層層遞進,渾然一體。這種結構上的完整性,極大地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穩固的認知框架。通過對全書的研讀,我清晰地看到瞭作者試圖構建的那個完整的思想地圖,每個知識點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機地聯係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這種“大局觀”的呈現,對於想要係統性學習和掌握某一領域知識體係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它不僅迴答瞭“是什麼”,更清晰地闡述瞭“為什麼”以及“如何做”,體現瞭極高的學術和實踐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視野。它所引用的觀點和案例,顯然是經過瞭長期的沉澱和廣泛的考證。在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作者不僅對核心思想有透徹的理解,更能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文明脈絡中進行考察。這使得書中的論述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跨文化的洞察力。這種宏大的視野,讓讀者在學習具體法門的同時,也能體會到背後的世界觀是如何塑造和支撐這些實踐的。它提供給我的,不僅僅是“方法論”,更是一種看待世界、理解人生的全新角度。這本書無疑是一扇通往更深層次智慧的門,它鼓勵讀者去超越眼前的睏惑,以更開闊的心胸去麵對人生的各種境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