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 物理学与生活(原书第8版)

正版包邮 物理学与生活(原书第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W. Thomas Griffith(W.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生活
  • 科普
  • 原版
  • 包邮
  • 教材
  • 科学
  • 趣味物理
  • 第八版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6736
商品编码:2033143073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物理学与生活(原书第8版) 作者 (美)W. Thomas Griffith(W. 托马斯.格瑞福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276736 出版日期 2015-1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8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电子工业出版社自营店

   作者简介
秦克诚,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从1998年开始,作者花了六年半时间写成了80万字科普作品《邮票上的物理学史》。

   目录
第1章 物理学是基础科学1
1.1 能量是怎么回事?2
1.1.1 全球变暖的争论2
1.1.2 能量是怎样卷入的?3
1.1.3 物理学和能量3
1.2 科学事业4
1.2.1 科学和彩虹4
1.2.2 什么是科学方法?5
1.2.3 应当如何介绍科学?6
1.2.4 可以讨论的问题6
1.3 物理学的范围7
1.3.1 物理学如何定义?8
1.3.2 物理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8
1.4 测量和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9
1.4.1 为什么测量这么重要?9
1.4.2 数学能帮什么忙?10
1.4.3 为什么使用公制单位?10
1.5 物理学和日常现象11
1.5.1 为什么要研究日常现象?11
小结12
关键术语13
第1单元 牛 顿 革 命
第2章 运动的描述16
2.1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7
2.1.1 平均速率的定义17
2.1.2 速率的单位17
2.1.3 瞬时速率18
2.1.4 可以讨论的问题19
2.2 速度20
2.2.1 速率和速度的区别20
2.2.2 矢量21
2.2.3 瞬时速度的定义21
2.3 加速度21
2.3.1 平均加速度的定义22
2.3.2 瞬时加速度的定义23
2.3.3 加速度的方向23
2.3.4 汽车速率不变时能作加速运动吗?23
2.4 运动的图形表示24
2.4.1 一幅图形能告诉我们什么?24
2.4.2 速度图和加速度图25
2.4.3 能从速度图求走过的距离吗?26
2.5 匀加速运动27
2.5.1 匀加速运动中速度怎样变化?28
2.5.2 走过的距离如何随时间变化?28
小结29
关键术语30
第3章 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31
3.1 重力引起的加速度32
3.1.1 如何测量重力加速度?32
3.1.2 伽利略关于落体运动的想法与
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有何不同?34
3.2 落体追踪34
3.2.1 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35
3.2.2 小球在不同时间里下落多大的距离?35
3.2.3 下扔小球36
3.3 向上扔球38
3.3.1 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38
3.3.2 小球能飞到多高?39
3.4 抛体运动40
3.4.1 抛体的轨迹是什么样子?40
3.4.2 飞行时间由什么决定?41
3.5 打靶42
3.5.1 射出的子弹会下落吗?42
3.5.2 橄榄球的飞行43
3.5.3 怎样能达到**的距离?43
小结46
关键术语46
第4章 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解释47
4.1 历史简述48
4.1.1 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原因有何
看法?48
4.1.2 伽利略怎样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看法?49
4.1.3 牛顿完成了什么业绩?49
4.2 牛顿**定律和第二定律51
4.2.1 什么是牛顿**运动定律?51
4.2.2 力和加速度有什么关系?51
4.2.3 力怎样相加?52
4.3 质量和重量54
4.3.1 如何对质量进行比较?54
4.3.2 如何定义重量?54
4.3.3 为何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55
4.4 牛顿第三定律56
4.4.1 第三定律怎样帮助我们定义力?56
4.4.2 怎样用第三定律来证认力?56
4.4.3 一头骡子能够加速一辆小车吗?57
4.4.4 什么力使汽车加速?57
4.5 牛顿定律的应用59
4.5.1 推椅子时涉及哪些力?59
4.5.2 跳伞运动员不开伞时会持续加速吗?60
4.5.3 小球扔出后发生了什么事情?61
4.5.4 怎样分析连接在一起物体的运动?61
小结62
关键术语63
第5章 圆周运动、行星和引力64
5.1 向心加速度65
5.1.1 什么是向心加速度?65
5.1.2 怎样求速度的改变量v?66
5.1.3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有多大?66
5.1.4 什么力产生向心加速度?66
5.2 向心力67
5.2.1 什么力帮助汽车顺利通过弯道?67
5.2.2 弯道修成内低外高会发生什么?69
5.2.3 坐摩天轮时遇到哪些力?70
5.3 行星运动71
5.3.1 早期的天界模型是什么样?71
5.3.2 哥白尼与托勒密的模型有何区别?72
5.3.3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73
5.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5
5.4.1 牛顿有什么惊人发现?75
5.4.2 什么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5
5.4.3 重量与引力定律怎样关联?76
5.4 月亮和其他卫星77
5.4.1 如何解释月相?77
5.4.2 月亮服从开普勒定律吗?78
5.4.3 人造卫星的轨道79
5.4.4 可以争论的问题79
小结80
关键术语81
第6章 能量和振动82
6.1 简单机械、功和功率83
6.1.1 什么是简单机械?83
6.1.2 功怎么定义?84
6.1.3 任何力都做功吗?84
6.1.4 功和功率有什么关系?85
6.2 动能85
6.2.1 如何定义动能?85
6.2.2 什么是负功?86
6.2.3 汽车的停车距离86
6.3 势能87
6.3.1 什么是重力势能?87
6.3.2 势能的实质是什么?87
6.3.3 什么是弹性势能?88
6.3.4 什么是保守力?89
6.4 能量守恒89
6.4.1 摆在摆动时的能量有何变化?89
6.4.2 能量守恒是什么意思?89
6.4.3 为什么使用能量的概念?90
6.4.4 能量分析为何像计账似的?91
6.4.5 可以争论的问题92
6.5 弹簧和简谐运动94
6.5.1 拴在弹簧上的质块的振动94
6.5.2 什么是周期和频率?95
6.5.3 任何回复力都产生简谐运动吗?95
小结96
关键术语97
第7章 动量和冲量98
7.1 动量和冲量99
7.1.1 小球弹跳时发生了什么事?99
7.1.2 怎样分析如此快速的变化?99
7.1.3 什么是冲量和动量?100
7.1.4 如何应用冲量-动量原理?100
7.2 动量守恒102
7.2.1 动量为何及何时守恒?103
7.2.2 动量守恒和碰撞103
7.3 反冲104
7.3.1 什么是反冲?104
7.3.2 猎枪的反冲105
7.3.3 火箭怎么工作?105
7.4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06
7.4.1 什么是完全非弹性碰撞?106
7.4.2 碰撞中能量守恒吗?106
7.4.3 台球弹跳时发生了什么事?107
7.5 互成一角度的碰撞108
7.5.1 二维非弹性碰撞108
7.5.2 二维弹性碰撞110
7.5.3 可以讨论的问题111
小结111
关键术语112
第8章 固体的转动113
8.1 什么是转动?114
8.1.1 角位移和角速度114
8.1.2 什么是角加速度?115
8.1.3 恒定角加速度115
8.1.4 线速度和角速度有什么关系?116
8.2 转矩和杆秤116
8.2.1 杆秤何时平衡?116
8.2.2 什么是转矩?117
8.2.3 多个转矩如何相加?118
8.2.4 什么重心?118
8.3 转动惯量和牛顿第二定律119
8.3.1 什么是转动惯量?119
8.3.2 适用于转动的牛顿第二定律120
8.3.3 求旋转木马的转动惯量121
8.4 角动量守恒122
8.4.1 什么是角动量?122
8.4.2 角动量何时守恒?122
8.4.3 滑冰运动员自转速率的变化123
8.4.4 开普勒第二定律124
8.5 骑自行车和其他惊人绝技125
8.5.1 角动量是矢量吗?125
8.5.2 角动量和自行车126
8.5.3 旋转凳和陀螺127
小结129
关键术语130
第2单元 流体的行为和热学
第9章 流体的行为132
9.1 压强和帕斯卡原理133
9.1.1 压强如何定义?133
9.1.2 什么是帕斯卡原理?134
9.1.3 水压机如何工作?134
9.2 气压和气体的行为135
9.2.1 怎样测量气压?135
9.2.2 气压如何变化?136
9.2.3 空气柱的重量137
9.2.4 气体的体积如何随压强改变?138
9.3 阿基米德原理140
9.3.1 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140
9.3.2 浮力来源于什么?140
9.3.3 有哪些力作用在浮体上?141
9.3.4 为何一艘钢船会浮在水面上?142
9.3.5 气球何时上浮?142
9.4 运动的流体143
9.4.1 为什么流速会变?143
9.4.2 黏性如何影响流动?144
9.4.3 层流和湍流145
9.5 伯努利原理146
9.5.1 什么是伯努利原理?146
9.5.2 管道和软管中各处压力如何变化?146
9.5.3 气流和伯努利原理147
9.5.4 商店前的广告球为何会悬在空中?147
小结149
关键术语150
第10章 温度和热量151
10.1 温度及其测量152
10.1.1 怎样测量温度?152
10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探索宇宙的奥秘:一部深入浅出、连接日常的物理学入门指南 书名: 《宇宙的织锦:从日常生活到前沿探索的物理学之旅》 作者: [虚构作者名 A] 著,[虚构作者名 B] 译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名称] 页数: 约 700 页(包含大量插图、图表及案例分析) 定价: 人民币 128.00 元 --- 内容简介 《宇宙的织锦:从日常生活到前沿探索的物理学之旅》并非一部传统的教科书,而是一次精心编排的智力探险,旨在揭示我们周围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去神秘化”那些看似深奥的物理学概念,将其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以及人类对宇宙的终极追问紧密联系起来。 本书的叙事结构如同编织一幅宏大而精美的挂毯,从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入手,逐步深入到原子和亚原子层面,最后将视野投向浩瀚的宇宙深空。我们坚信,物理学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理解“为什么”和“如何”的钥匙。 --- 第一部分:我们身边的力与运动——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本部分聚焦于我们每天都能体验到的力学世界,奠定理解更复杂现象的基础。 第一章:时间的刻度与空间的尺度 运动的相对性: 探讨伽利略和牛顿如何从观察日常运动(如抛物线、钟摆)中提炼出绝对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并引入参考系的概念。 测量学的革命: 深入讨论长度、质量、时间和力的标准单位是如何建立的,以及这些基础测量如何影响了工程学和技术发展。 第二章:牛顿的遗产:万有引力与天体力学 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轨道: 详细解析牛顿第二定律 ($mathbf{F}=mmathbf{a}$) 在不同尺度下的应用。 潮汐的秘密: 如何利用引力原理解释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以及太阳、月球对地球系统的微妙影响。 航天动力学入门: 介绍轨道力学的基础,火箭如何突破引力束缚,以及人造卫星如何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章:能量的守恒与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永不消失,只改变形式。我们将探讨蒸汽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能量转换效率来衡量技术的先进性。 熵与世界的箭头: 深入浅出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理解为什么时间似乎总是朝一个方向流动,以及信息与混乱之间的联系。 从温室效应到气候模型: 应用热力学知识分析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探讨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部分:看不见的领域——电磁学、波与光 本部分将读者的目光从宏观运动引向了无处不在的电磁现象,解释了现代通信、能源传输和成像技术的底层逻辑。 第四章:电荷的舞蹈:静电学与电路基础 库仑定律与电场: 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引入电场的概念,分析电容器如何储存能量。 电流的洪流: 欧姆定律的实际意义,探讨导体的电阻率,以及家用电路中的安全知识。 磁场的奥秘: 讨论磁场如何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定律),这是所有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基础。 第五章:光——电磁波谱的可见部分 光的本质之争: 回顾历史上关于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的争论,为后续的量子力学做铺垫。 几何光学与日常现象: 解释透镜、棱镜、反射和折射在眼镜、望远镜和照相机中的应用。 光谱分析的魔力: 介绍不同元素发光和吸光特性的原理,这是天文学家识别遥远恒星和星系成分的关键工具。 第六章:麦克斯韦的统一:电磁学的伟大交响 四大方程的意义: 阐述麦克斯韦如何将电、磁和光统一在一个优雅的数学框架内。 无线世界的构建: 深入讲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电磁波谱的其他成员,以及它们在移动通信、雷达和医疗成像中的应用。 --- 第三部分:微观世界的奇异法则——量子革命 本部分是全书的难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它将带领读者进入原子和亚原子层面,理解经典物理学失效后的新规则。 第七章:原子与光子的诞生 黑体辐射的困境: 经典物理学如何无法解释物体加热时发出的光,以及普朗克引入“能量子”概念的革命性意义。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 再次聚焦光子,阐述光具有粒子性,这是量子理论的又一个关键支柱。 波尔的原子模型: 解释电子为何只存在于特定的轨道上,以及原子光谱的离散性是如何被成功解释的。 第八章:概率与不确定性——量子力学核心概念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介绍德布罗意物质波,以及电子如何同时表现出波的特性。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探讨我们对一个粒子,如电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做到绝对精确测量的深刻含义。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叠加态和波函数坍缩的概念,强调观察行为对量子系统的影响。 第九章:核的奥秘:放射性与能源 原子核的结构: 介绍质子、中子和核力的作用。 放射性衰变: 区分α、β、γ衰变,并讲解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如PET扫描)和考古学(碳-14测年法)中的实际应用。 裂变与聚变: 对比核电站(裂变)和太阳发光(聚变)的能量释放机制,讨论核能的潜力与挑战。 --- 第四部分:时空与实在的边界——相对论与宇宙学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野扩展到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学,探索爱因斯坦的理论如何重塑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认知。 第十章:狭义相对论:速度的极限 光速不变原理: 阐述狭义相对论的两大基本假设。 时间膨胀与长度收缩: 通过高速运动的粒子和宇航员的例子,直观展示时间流逝和空间尺度的相对性。 质能等价: 深入解析 $E=mc^2$ 的含义,理解质量如何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不仅适用于核反应,也适用于所有能量变化。 第十一章:广义相对论:引力的新面貌 等效原理: 解释引力和加速是如何无法区分的。 时空弯曲: 将引力描述为质量对时空几何结构的扭曲。我们将探讨引力透镜效应,以及光线在强引力场下的弯曲路径。 黑洞的边界: 介绍史瓦西半径和事件视界,探讨信息在黑洞中可能面临的命运。 第十二章:从大爆炸到暗物质 宇宙学的标准模型: 介绍哈勃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发现,以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证据。 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入暗能量的概念,探讨它在驱动宇宙未来命运中的作用。 寻找“缺失的质量”: 详细介绍引力观测证据如何指向暗物质的存在,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地下实验室和太空望远镜来探测这种神秘物质。 --- 结语:未竟的探索 本书最后以对前沿物理学问题的展望收尾,包括弦理论的尝试、量子引力的必要性,以及人类探索的下一步方向。我们希望读者在读完此书后,不仅能理解“我们知道什么”,更能对“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充满好奇和敬畏。 适用人群: 对科学充满好奇,希望系统了解物理学基本概念的非专业读者。 高中生、大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极佳补充读物。 希望更新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科学进展的成年人。 本书特色: 1. 叙事驱动: 弱化纯粹的数学推导,强调概念的历史背景、实验证据和哲学意义。 2. 视觉辅助: 大量使用高质量的示意图和历史照片,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理解。 3. 案例丰富: 紧密结合现代技术(如GPS校正、核磁共振成像MRI、激光技术)来解释抽象原理。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的处理拿捏得非常巧妙。它显然没有满足于停留在高中物理的层面,而是为想要更深入了解现代物理的读者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虽然它立足于科普和入门,但涉及的理论深度绝对是超出预期的。比如,在讨论热力学时,它不仅解释了宏观的热现象,还对微观的统计力学概念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这对于想跨越到大学物理甚至研究生预备阶段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好的前瞻性视角。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物理学史的梳理也十分到位,那些关键科学家的思想火花是如何诞生的,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推翻旧有理论建立新框架的,叙述得绘声绘色,充满了人文关怀。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堆砌,更是一部科学精神的传承录。

评分

这本《正版包邮 物理学与生活(原书第8版)》的包装和印刷质量简直令人惊喜。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度和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影印本能比的。内页的排版设计非常用心,字号大小适中,图文排布错落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和示意图,都清晰锐利,线条分明,完全没有模糊不清的问题。要知道,对于理工科的书籍来说,清晰度直接决定了学习效率,这一点上,这本书做得非常到位。我以前买过一些其他版本的教材,经常遇到印刷质量不过关导致关键信息看不清的情况,但这次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三维空间结构的插图,色彩的过渡自然,细节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脑海中构建模型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心收藏和反复研读的实体书,而不是那种看了几遍就想扔掉的快消品。光是这份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就值回票价了。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逻辑链条极其严密。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大堆抽象的公式和定义,而是循序渐进地将物理概念融入到我们日常可见的生活场景中。比如,它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时,不是直接套用公式,而是先从台球碰撞、火箭发射这些具体的例子入手,让我们先建立起直观的认知,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数学表述。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我个人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末尾设置的“生活中的物理学”小节,那些对常见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剖析,以及对交通工具动力学的小讨论,都让人感到“原来物理离我这么近”。这种无缝衔接的学习体验,让原本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鲜活有趣,也让我对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实事求是地说,这本书的配套习题设计是它的一大亮点,也是我衡量一本理工科教材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这本书的习题分类非常清晰,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概念巩固、中等难度计算以及高阶思维拓展三类。对于基础题,它能很好地检验你是否掌握了本章节的核心定义和基本计算方法,通常可以直接应用书本上的公式和例题模板来解决。而那些拓展题,则往往需要读者进行综合分析,甚至需要结合前后几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考验学习效果的地方。我发现,很多习题的设置都紧密围绕着现实问题,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或者分析一个简易机械的效率等,这让解题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而变成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更详细的解题步骤,尤其是在那些复杂的解析题部分,只有答案有时会让人卡在中间环节。

评分

我是一名在职的工程师,这次购买是为了重新梳理一下大学时学过的基础物理知识,希望能在工作中使用到更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的“现代性”——它没有沉溺于牛顿经典力学的美好幻想,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概念,尽管这些内容在科普读物中往往被一笔带过。作者用非常直观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经典物理在微观和高速情况下会失效,并清晰地阐述了这些新理论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基础理论应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这种跨越经典与现代的无缝衔接至关重要。它成功地扮演了“知识更新加速器”的角色,让我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将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构和升级,而不是被迫去啃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著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