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跃生... 编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家书
  • 近代史
  • 书信
  • 文化
  • 历史
  • 清史
  • 民国史
  • 笺注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漓江
ISBN:9787540780760
商品编码:23497248057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
  • 作者:梁启超|校注:胡跃生
  • 定价:120
  • 出版社:漓江
  • ISBN号:978754078076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7-0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880
  • 字数:650千字

编辑**语

《梁启超家书》中国近现代***有影响力的名人家书之一,由梁启超著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对所收录的家书进行了详细的校勘和注解,纠正了已出版的《梁启超家书》注释中存在的错误,是首部注释详备的《梁启超家书》,对于了解梁氏家族在这段动荡历史时期的际遇,以及梁启超在时局背景下所作出的家国相关的种种选择、探索、思考,都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目录

与妻书(1898—1900)
与弟书(1904—1928)
与儿女书(1911—1928)
与父书(1916)
附录 与婿书(1919)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简介 一、 传承百年家风,感悟思想伟人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精选了近代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写给家人的信件,经过严谨的校注,以精美的装帧呈现。这不仅是一本家族信件集,更是了解梁启超先生内心世界、家族精神以及那个风云激荡时代的重要窗口。 梁启超先生一生跌宕起伏,他不仅是推动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关键人物,更是一位深情款款的父亲和丈夫。他的家书,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子女殷切的期望、对家庭温暖的眷恋,以及对国家民族深沉的责任感。透过这些家书,我们可以窥见他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在教育子女、规划人生时的智慧与思考,感受他如何将“新民”思想的种子播撒在下一代的精神土壤中。 二、 名师校注,解读深意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严谨的校注。由知名学者倾力打造,对梁启超先生家书中的生僻字词、典故出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注释。这些校注不仅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更深层次地解读了梁启超先生的字句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学养和时代印记。通过校注,读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梁启超先生的思想精髓,体会他如何将古今中外的智慧融会贯通,并将其转化为对后辈的教诲。 三、 内容精粹,亮点纷呈 本书收录的家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梁启超先生教育子女的方方面面: 人生哲学与治学之道: 梁启超先生在信中反复强调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子女要博览群书,培养健全的人格,具备独立面对人生挑战的能力。他对子女的学业规划、兴趣培养都有着细致的指导,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化为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身处乱世,梁启超先生始终心怀家国。他在家书中,不仅关注子女的个人成长,更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担当。他鼓励子女关注时事,理解国家面临的挑战,并思考自己应如何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亲情关怀与生活智慧: 在严谨的学问和政治抱负之外,梁启超先生也展现了作为一位慈父的柔情。他对子女的生活起居、身体健康无不关怀备至,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信中也蕴含着许多朴素的生活智慧,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乐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保持精神的富足。 时代侧影与文化印记: 梁启超先生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他的家书,无形中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社会变迁、文化思潮。通过阅读他的书信,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了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对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 四、 精美装帧,珍藏传世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在装帧设计上同样精益求精,力求配得上其内容的珍贵。优质的纸张、考究的排版,以及经典的版式设计,都为本书增添了收藏价值。无论是作为个人阅读、学习,还是赠送亲友,本书都将是一份极具分量的心意。 五、 读者收益 深度了解梁启超: 走近梁启超的内心世界,理解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感受其人格魅力。 汲取人生智慧: 从梁启超先生的人生哲学、治学方法、处世之道中获得启发,指导个人成长与发展。 传承优良家风: 学习梁启超先生的育儿理念,感悟其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和深厚家国情怀,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感受时代变迁: 通过第一手的史料,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想,体会时代的洪流。 提升文学素养: 梁启超先生的文笔流畅优美,家书亦不失其大家风范,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次高雅的文学熏陶。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是一部集思想性、学术性、文学性、收藏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将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与一位伟大的灵魂对话,感悟百年传承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格调,都给我一种厚重而典雅的感觉,这恰恰与我对梁启超先生这位民国巨擘的印象相符。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了解一个人,要从他的生活细节入手,而家书,无疑是观察一个人内心世界最直接、最真挚的窗口。梁启超先生,他不仅是改变历史的伟人,更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这本书的“校注本”身份,则让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文集,更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读物。我期待着,通过细致的校注,能够更好地理解梁启超先生在教育子女、处理家事时所秉持的理念,以及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沉情感。

评分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这个书名,瞬间勾起了我浓厚的阅读兴趣。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思想大家及其家庭生活充满好奇。梁启超先生,无疑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但我们往往更关注他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成就。家书,就像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作为凡人的一面——一个充满爱、责任、担忧和期望的父亲。而“校注本”的出现,则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价值。我深知,梁先生的文字博大精深,涉及面广,若无专业的注释,许多细微之处和深层含义恐难被我等普通读者完全领会。

评分

拿到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精”字。这不仅是对装帧的要求,更是对内容品质的追求。梁启超先生的文字,我一直都很欣赏,他的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激情,又博大精深。但是,要真正理解他那些家书中蕴含的深意,绝非易事。他身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经历剧烈转型的时期,很多事件、思潮,都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才能理解。而这本书的“校注本”身份,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期待着,在专业的注释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梁启超先生的治家之道、育儿理念,以及他对家庭、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

评分

第一次看到《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这个书名,就觉得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珍宝。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思想界人物有着特别的偏爱,而梁启超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解他的政治生涯、学术成就固然重要,但更让我好奇的是,他在繁忙的政务和写作之余,是如何维系家庭的,他的家书里又会流露出怎样的父爱与担当。这本书的“校注本”属性,无疑大大增加了它的吸引力。梁启超先生的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他的家书中必然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和人生哲理,而专业的校注,能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他文字背后的含义。

评分

读到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着实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一直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思想大家和他们的生活轨迹充满好奇,而家书,无疑是窥探这些伟大灵魂最真实、最柔软一面的绝佳窗口。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家书”二字,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想象着一笔一划写下的牵挂、嘱托、期盼,以及那些可能藏在字里行间的无奈与奋斗。而“校注本”三个字,则暗示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严谨性。这不是简单的原文照搬,而是经过了细致的考订、注释,帮助读者理解那些可能因为时代变迁、典故生僻而难以直接把握的内容。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省去了查阅大量资料的麻烦,能够更顺畅地沉浸在梁启超先生的文字世界里。“精”字,更不用说,通常代表着装帧的精美,纸质的考究,整体的品味。我期待着这本书不仅是内容上的充实,更是阅读体验上的享受。

评分

拿到《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这本书,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对梁启超先生在戊戌变法、清末民初政治变革中的角色,以及他对新文化的推动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对于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父亲,他是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我知之甚少。家书,恰恰是连接这些信息的重要桥梁。这本书的“校注本”标签,让我看到了它的学术价值。这意味着,在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文字时,我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专业的引路人,为我解开那些可能存在的疑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作者的深邃思考。

评分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这本书,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分量十足。我一直认为,要了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除了他的宏论著作,更要看他最真实的生活轨迹。而家书,恰恰是连接这些的最好媒介。梁启超先生,他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在家庭中的角色,他的教育方式,这些细节往往湮没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中。这本书的“校注本”特性,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深知,梁启超先生的学识之渊博,其文章中的典故、考证,如果没有精细的校注,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评分

看到《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这本书,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但同时,我也好奇他作为一位父亲,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洪流中,用文字传递温情与教诲的。家书,是情感最真实的载体,是思想最朴素的流露。我尤其看重这本书的“校注本”性质。梁启超先生的博学是公认的,他的文章中常常点石成金,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理解那些精妙之处,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注释。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我可以更轻松、更深入地走进梁启超先生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字里行间的温度。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梁启超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厚重的东西。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缩影。而家书,往往是最能展现一个人真实面貌的文本。在那些私密的通信中,我们才能看到他作为父亲、丈夫、儿子的一面,看到他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这本书的“校注本”三个字,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深知,阅读古籍或近现代文献,如果没有好的注释,常常会遇到理解的障碍。而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更是以其博学多识而闻名,书中可能涉及大量的历史典故、人物关系、政治事件,以及一些当时特有的词汇。有了专业的校注,我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梁先生的用意,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他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

评分

手捧这本《梁启超家书校注本(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沉甸甸的分量,以及那不失典雅的书封面设计。这让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内容本身的自信。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用最朴素的文字,维系着与家人的情感纽带。他的家书,不只是对子女的日常叮嘱,更是他对时代脉搏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阐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作为读者,我尤其期待那些校注的部分。梁启超先生的学识渊博,他的文章中常常引经据典,涉及的知识面极广。没有详细的校注,很多深层的含义可能会被我忽略。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让我可以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梁先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