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盲检查图 第6版 | ||
| 定价 | 3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6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7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俞自萍, 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67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7232319 | |
编辑推荐:
★底纹设计上保留了原版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特点的螺甸细工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保留原版可倒读的数字、几何图形、简单图画等多种方法组图,具有普适性,阔展了适应人群范围。
★严格按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色度系统,计算机软件重新绘制,更新了全部检查图幅,色调更加精准。
★在保留5版图谱全部功能基础上,重新综合编排成通用组、功能组、单色组和后天性色觉异常组等4个组,更适合规模体检和临床应用。
★结合我国各类职业(辨色力)的体检标准和临床研究的实践,本版采用广义色觉异常的分类分级法:即色觉异常分为先天遗传性色觉异常和后天疾病性色觉异常两大类,并按类型和程度进行了划分为Ⅰ-Ⅳ级标准,更加科学、严谨。
★重新完善和兼容了色觉检查的定性标准及操作方法,以满足和适应大规模体检的准确、快速和标准化的要求。
★出版前在标准人群众反复试用。
★本书适用于各级眼科医生及体格检查医生。自1958年初版问世以来传承60年, 广泛应用于征兵、入学和招工等体格检查和临床医学领域。获得中华科技奖2等奖,被教育部、国防部列为色觉检查的标准版本用于招生、征兵等工作
第6版的修订,是在大量临床和各种规模性体检的实践和验证基础上,广泛征询色觉专家、临床医生和体检工作者意见,并根据近年来guojia征兵、招生和招工体检新标准,以及近年来体检工作中的具体需求,历经二十年潜心研究和艰辛努力完成的,希望第6版能在传承第5版成绩与精华的基础上,在新的时代等能好地为满足guojia征兵、招生和招工体检需要。
俞自萍,南京医科大学眼科终身教授,192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1941年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1948年毕业于国立英士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1949年起供职于江苏医学院(镇江),后随校迁至南京更名南京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一生兢兢业业从事眼科临床和教学工作,专长色觉研究和应用,在职期间荣立部队三等功、南京市“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和江苏省劳动模范。发表论文多篇并获省级科技奖,1986年退休后仍担任过江苏省防盲指导组顾问和中国颜色和照明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1年荣获首届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
前言
序
使用说明
48张检查图
后记
评价三: 我是一位对色彩极其敏感的平面设计师,虽然从未被诊断为色盲或色弱,但一直以来,我都对自己的色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要更深入了解的愿望。偶然间听朋友提起这本《色盲检查图第六版》,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拿到书后,我被它专业的编排和精致的印刷所惊艳。图谱的设计充满了艺术感,但同时又极其科学,让我沉浸在对色彩世界的探索中。通过这本书,我不仅测试了自己是否有色觉上的偏差,更重要的是,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色彩感知的基础知识,理解了不同颜色组合对人眼的刺激和感知差异。书中对不同类型色觉缺陷的描述,也让我对那些受困于色觉障碍的人们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理解。我尝试着用书中的图谱来进行自我检测,每完成一页,都像是在挑战一项精妙的解谜游戏,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彩色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欣赏生活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色彩。
评分评价四: 我是一名高中生,即将面临选择专业和未来的职业道路。其中,能否顺利通过体检,特别是色觉检查,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担心的问题。在网上看到这本《色盲检查图第六版》,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购买了。拿到书后,我才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和有深度。书中的图谱不仅仅是简单的颜色块,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图案,需要一定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才能辨别。这让我意识到,色盲检查并非只是看颜色那么简单,而是对视觉系统综合能力的考察。我按照书中的说明,认真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测试,虽然有些图谱确实让我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每成功辨认出一张,都充满了成就感。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专业对色觉的要求,这对我未来选择专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色觉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评价一: 这本《色盲检查图第六版》是我在准备考驾照的过程中,眼科医生强烈推荐的。拿到书的那一刻,它的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就让我觉得是一本非常专业且用心的作品。我之前对色盲色弱的了解仅限于模糊的概念,但翻开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色觉检查的严谨和科学性。书中的图谱设计精巧,色彩的过渡和组合都非常微妙,需要非常专注和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辨认。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色觉异常的详细解释,不仅仅是给出图谱,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背后的原理,这让我从一个被动测试者变成了一个主动了解者,对自己的视力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第六版在图谱的更新和清晰度上做了很大的改进,相比于我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模糊不清的电子版,纸质版的图谱在色彩还原度和细节表现上都更胜一筹,这对于精准的检查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不仅顺利通过了驾照体检,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眼睛多了一份了解和重视,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视力。这本书对于任何需要进行视力色觉检查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
评分评价五: 我是一位年长的读者,平日里虽然没有特别的视力问题,但对一些老物件和经典事物的怀旧之情让我对这本《色盲检查图第六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拿到书后,它的设计风格让我想起了我年轻时接触过的医学书籍,那种严谨而又不失艺术性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尝试着翻阅书中的图谱,虽然有些图谱对我的老花眼来说确实有些挑战,但我仍然乐在其中。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色彩的感知,也让我联想到年轻时对色彩的记忆。书中关于色盲色弱的历史和发展变迁的介绍,更是让我对这项检查有了更深厚的文化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世代人们的色觉认知差异的探讨,这让我感受到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检查工具,更像是一本承载着历史和医学智慧的宝典,让我在平静的生活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对生命的好奇。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眼科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又能兼顾易用性和科学性的色盲检查图谱。终于,这本《色盲检查图第六版》进入了我的视野,并且毫不夸张地说,它彻底改变了我以往的检查方式。首先,图谱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测试,减少了他们的紧张感。色彩的科学搭配和清晰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够有效地筛查出各种程度的色觉异常,包括一些非常隐蔽的异常情况。其次,书中所包含的辅助信息也非常丰富,例如关于色盲色弱的分类、成因、遗传规律以及不同职业对色觉的要求等,这些内容对于医生进行科普教育和患者进行自我认知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的是,第六版在保留经典图谱的基础上,还引入了一些更新的测试方法和图谱类型,这使得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严谨而富有经验的助手,为我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