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360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版次:第1版第1次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BCT,能够从多个角度,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但医师们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亟待指正,这一方面与临床医生未经过完善的的影像培训和关于影像的产生、伪影发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匮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从内容上讲,本书对于使用CBCT的全科牙医、临床入门训练的实习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
第1章 传统影像技术和辅助成像技术的局
限性 13
引言 13
传统影像技术的局限性 13
三维解剖结构的重叠 13
图像失真 14
解剖噪点 14
X线片复查 17
牙髓病诊断中的影像学技术 17
核磁共振成像 17
超声波 19
可调光圈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0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1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3
总结 24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辐射物理学 27
引言 27
电磁波 27
单个光子还是连续波? 28
X线的产生 28
轫致辐射 28
特征辐射 28
热量 29
波谱特性 30
过滤 30
kV与mA的调整 30
总结 30
与物质的交互作用 30
X线吸收 30
X线散射 31
X线透射 31
拓展阅读 32
第3章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33
多排螺旋CT与锥形束CT的异同点 33
多排螺旋CT 33
CBCT 34
探测器类型 34
X线影像增强器 35
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6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6
3种探测器类型比较 36
量子探测效率 37
图像重建方法 37
滤波反向投影 37
滤波反向投影及迭代法存在的问题 39
图像质量 39
对比分辨率 39
空间分辨率 39
测试对比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40
噪点 40
模糊 41
10
理想的CBCT特征 42
拓展阅读 42
第4章 CBCT的使用:剂量、和伪影 43
引言 43
剂量和 43
电离生物组织 43
随机 44
辐射剂量分类 44
英国的背景剂量 44
年龄和 44
评估 45
减少剂量的措施 46
合理性 46
确保设置正确 46
增高kV和降低mA 46
剂量削减功能 46
体素 47
降低mA 47
合适的滤板 47
mA调制 47
检测准直 47
180°视角 47
脉冲式X线束 48
CBCT扫描仪的平均剂量 48
CBCT中的伪影 48
消光伪影 48
射线硬化伪影 48
部分容积效应 48
混淆伪影 49
环形伪影 49
移动伪影 49
噪点 50
伪影总结 50
查看和存储图像 51
PACS 51
DICOM 51
显示器/图像监视器 51
照明条件 52
存储图像 52
培训要求 53
CBCT特定法规 53
图像评估 53
拓展阅读 53
第5章 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55
引言 55
上颌骨和腭骨的解剖结构 55
鼻和鼻腔的解剖结构 58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 59
上颌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60
上颌牙齿的解剖结构 61
下颌骨的解剖结构 62
下颌管的解剖结构 64
颏孔的解剖结构 65
下颌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65
总结 66
参考文献 66
第6章 根管解剖结构的评估 67
引言 67
复杂解剖结构 67
切牙和尖牙 67
前磨牙 68
磨牙 69
牙形态异常 70
牙内陷 70
11
牛牙症 70
融合牙 71
髓腔参数 73
牙根长度和弯曲度 74
总结 75
参考文献 76
第7章 根尖周病 79
引言 79
传统影像学的局限性 79
根尖周病的检测 80
根管治疗结果的评估 82
根尖周病的影像学表现 82
传统影像 82
CBCT 86
总结 87
参考文献 87
第8章 非手术和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89
引言 89
非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90
根尖周病变 91
根管治疗质量评估 92
遗漏根管及解剖特点 92
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94
总结 97
参考文献 98
第9章 牙外伤 101
引言 101
牙外伤影像学评估 101
背景 101
牙外伤的影像学评估 102
牙外伤影像学复查 115
总结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10章 牙根吸收 119
引言 119
牙根外吸收 119
牙根内吸收 119
牙根外吸收 120
表面外吸收 120
性外吸收 120
替代性外吸收 121
颈部外吸收 123
牙根内吸收 128
总结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11章 牙根纵裂 133
引言 133
传统影像 133
CBCT 135
体外研究 135
体内研究 137
总结 138
参考文献 139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设计得比较人性化,总体分为两部分。前面的章节(1~4章)主要讲述与CBCT相关的放射学背景知识,这些内容以前经常被忽略。后面的章节(5~11章)则主要讲述CBCT在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外伤中的临床应用。由于CBCT会让患者承受较高的有效辐射剂量,因此贯穿本书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要遵循辐射防护**化ALARA(As Low As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个章节由在该领域科研经历和临床经验均非常丰富的专家撰写,全面阐述了传统影像与CBCT图像的优缺点,并附有翔实的注解。
吕红兵 199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2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访问。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委会常委、福建省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常委。 担任《口腔疾病防治》编委。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译专著《实用根管治疗学》1部。 黄晓晶 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获四川大学口腔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访问研究,为“福建省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获“福建省留学人才”称号。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担任《口腔医学研究》《口腔疾病防治》《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挺长的,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甚至有点被它的专业术语劝退了。不过,鉴于我最近在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需要更深入理解牙髓病的案例,尤其是在CBCT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还是决定入手一本。拿到书的时候,我被它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所吸引,这倒是个不错的开始。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在CBCT图像解读方面是否有足够详实的案例分析,以及它如何将抽象的影像学表现与具体的临床治疗决策联系起来。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指导,那就显得有些空泛了。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干货”,比如对于一些复杂根管解剖结构的识别、根尖周病变的精准诊断,甚至是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都有详细的图文讲解。如果能包含一些不同类型牙髓病的CBCT表现的对比,那就更好了,这样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差异。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作者在临床应用方面,是如何指导我们根据CBCT的发现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的,比如在根管治疗、牙髓炎的诊断分型、牙髓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是否有具体的流程或建议。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 CBCT 技术如何真正地为牙髓病的临床实践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有指导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比如说,我特别想了解在 CBCT 图像上,如何精准地测量根管的长度、宽度和曲度,以及这些测量数据如何指导根管治疗的操作。另外,对于根尖周病变的评估,CBCT 能够提供比传统 X 光片更丰富的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CBCT 来评估病灶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对牙槽骨的破坏程度。更进一步,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 CBCT 在牙髓治疗中的一些前沿应用,比如在显微根管治疗中,CBCT 如何提供精准的引导;或者在牙根吸收的诊断和治疗中,CBCT 的作用有多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 CBCT 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因为儿童的牙齿解剖结构和成人有所不同,对影像的要求也可能更高。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它在 CBCT 应用于牙髓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独到之处。我个人一直认为,CBCT 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牙髓病诊断的精准度,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病例时,它能提供远超传统二维影像的信息。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在 CBCT 影像判读上的进阶技巧,比如如何识别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病变,如何对不同程度的炎症进行分级,以及如何利用 CBCT 来评估牙髓钙化、根管系统的不完整性等。此外,我也对书中在 CBCT 引导下进行牙髓病治疗的操作规范和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例如,在进行根管治疗前,如何利用 CBCT 精确规划根管预备的路径和深度?在根管治疗过程中,CBCT 如何帮助我们监测器械的到位情况,或者发现潜在的穿孔?以及在牙髓病治疗失败后,如何利用 CBCT 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 CBCT 在解决这些临床难题中的应用,那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我一直对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随着 CBCT 技术的普及,我深切感受到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应该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 CBCT 图像的质量控制和伪影的识别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 CBCT 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比如如何利用 CBCT 来区分牙髓源性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何识别一些非常规的根管解剖变异,以及如何评估牙齿根部是否存在骨性融合等。此外,对于牙髓疾病的预后评估,CBCT 也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对这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 CBCT 在牙髓病治疗失败病例分析和再治疗规划方面的应用实例,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毕竟 CBCT 在口腔颌面部的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牙髓病领域,它能提供三维的、高分辨率的影像信息,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出非常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具体来说,我特别想看到的是,书中是如何讲解 CBCT 的图像采集和后处理技术,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影像。然后,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牙髓疾病,比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齿外伤导致的牙髓损伤等,CBCT 影像上分别有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的表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配以详细的解读,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微妙的影像学特征。另外,书中在 CBCT 引导下的牙髓病治疗方面,比如在根管治疗的规划、器械丢失的处理、根管穿孔的定位等,是否有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技巧分享。一个好的临床应用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影像解读层面,更应该将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