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 吕红兵 黄晓晶 口腔科学 临床应用书籍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正版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 吕红兵 黄晓晶 口腔科学 临床应用书籍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谢农·帕特尔 著,吕红兵 黄晓晶 译
图书标签:
  • 牙髓病
  • CBCT
  • 临床应用
  • 口腔科学
  • 影像学
  • 诊断
  • 治疗
  • 牙科
  • 吕红兵
  • 黄晓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时代出版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3604
商品编码:23871425004
品牌:APGTIME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铜版纸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360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版次:第1版第1次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BCT,能够从多个角度,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但医师们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亟待指正,这一方面与临床医生未经过完善的的影像培训和关于影像的产生、伪影发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匮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从内容上讲,本书对于使用CBCT的全科牙医、临床入门训练的实习生,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


第1章 传统影像技术和辅助成像技术的局

限性 13

引言 13

传统影像技术的局限性 13

三维解剖结构的重叠 13

图像失真 14

解剖噪点 14

X线片复查 17

牙髓病诊断中的影像学技术 17

核磁共振成像 17

超声波 19

可调光圈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0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1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23

总结 24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辐射物理学 27

引言 27

电磁波 27

单个光子还是连续波? 28

X线的产生 28

轫致辐射 28

特征辐射 28

热量 29

波谱特性 30

过滤 30

kV与mA的调整 30

总结 30

与物质的交互作用 30

X线吸收 30

X线散射 31

X线透射 31

拓展阅读 32

第3章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33

多排螺旋CT与锥形束CT的异同点 33

多排螺旋CT 33

CBCT 34

探测器类型 34

X线影像增强器 35

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6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6

3种探测器类型比较 36

量子探测效率 37

图像重建方法 37

滤波反向投影 37

滤波反向投影及迭代法存在的问题 39

图像质量 39

对比分辨率 39

空间分辨率 39

测试对比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40

噪点 40

模糊 41

10

理想的CBCT特征 42

拓展阅读 42

第4章 CBCT的使用:剂量、和伪影 43

引言 43

剂量和 43

电离生物组织 43

随机 44

辐射剂量分类 44

英国的背景剂量 44

年龄和 44

评估 45

减少剂量的措施 46

合理性 46

确保设置正确 46

增高kV和降低mA 46

剂量削减功能 46

体素 47


降低mA 47

合适的滤板 47

mA调制 47

检测准直 47

180°视角 47

脉冲式X线束 48

CBCT扫描仪的平均剂量 48

CBCT中的伪影 48

消光伪影 48

射线硬化伪影 48

部分容积效应 48

混淆伪影 49

环形伪影 49

移动伪影 49

噪点 50

伪影总结 50

查看和存储图像 51

PACS 51

DICOM 51

显示器/图像监视器 51

照明条件 52

存储图像 52

培训要求 53

CBCT特定法规 53

图像评估 53

拓展阅读 53

第5章 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55

引言 55

上颌骨和腭骨的解剖结构 55

鼻和鼻腔的解剖结构 58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 59

上颌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60

上颌牙齿的解剖结构 61

下颌骨的解剖结构 62

下颌管的解剖结构 64

颏孔的解剖结构 65

下颌牙槽骨的解剖结构 65

总结 66

参考文献 66

第6章 根管解剖结构的评估 67

引言 67

复杂解剖结构 67

切牙和尖牙 67

前磨牙 68

磨牙 69

牙形态异常 70

牙内陷 70

11


牛牙症 70

融合牙 71

髓腔参数 73

牙根长度和弯曲度 74

总结 75

参考文献 76

第7章 根尖周病 79

引言 79

传统影像学的局限性 79

根尖周病的检测 80

根管治疗结果的评估 82

根尖周病的影像学表现 82

传统影像 82

CBCT 86

总结 87

参考文献 87

第8章 非手术和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89

引言 89

非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90

根尖周病变 91

根管治疗质量评估 92

遗漏根管及解剖特点 92

手术性根管再治疗 94

总结 97

参考文献 98

第9章 牙外伤 101

引言 101

牙外伤影像学评估 101

背景 101

牙外伤的影像学评估 102

牙外伤影像学复查 115

总结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10章 牙根吸收 119

引言 119

牙根外吸收 119

牙根内吸收 119

牙根外吸收 120

表面外吸收 120

性外吸收 120

替代性外吸收 121

颈部外吸收 123

牙根内吸收 128

总结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11章 牙根纵裂 133

引言 133

传统影像 133

CBCT 135

体外研究 135

体内研究 137

总结 138

参考文献 139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设计得比较人性化,总体分为两部分。前面的章节(1~4章)主要讲述与CBCT相关的放射学背景知识,这些内容以前经常被忽略。后面的章节(5~11章)则主要讲述CBCT在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外伤中的临床应用。由于CBCT会让患者承受较高的有效辐射剂量,因此贯穿本书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要遵循辐射防护**化ALARA(As Low As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个章节由在该领域科研经历和临床经验均非常丰富的专家撰写,全面阐述了传统影像与CBCT图像的优缺点,并附有翔实的注解。



吕红兵 199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2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访问。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委会常委、福建省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常委。 担任《口腔疾病防治》编委。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译专著《实用根管治疗学》1部。 黄晓晶 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获四川大学口腔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访问研究,为“福建省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获“福建省留学人才”称号。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担任《口腔医学研究》《口腔疾病防治》《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  












牙髓病学精要: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本书旨在为牙髓病学领域的研究者、临床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深入的参考指南。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牙髓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坚实的桥梁。本书内容涵盖了牙髓病学的核心知识体系,从解剖生理学的基础,到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再到先进的治疗技术,力求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牙髓病学领域的全景图。 第一章 牙髓解剖、生理与发育 牙髓,作为牙齿的生命中枢,其精妙的解剖结构与复杂的生理功能是理解牙髓病学的基础。本章将系统梳理牙髓的起源、组成,以及其在维持牙齿活力中的关键作用。 牙髓的起源与解剖结构:我们将追溯牙髓的胚胎发育过程,详细阐述牙髓的组成成分,包括细胞(如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神经细胞等)、血管、神经纤维以及细胞外基质。特别关注牙髓与牙本质、牙周膜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牙髓腔的形态学特征,包括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如侧支根管、副根管、峡部等)及其临床意义。 牙髓的生理功能:深入探讨牙髓在牙齿生命周期中的多重生理功能。这包括: 形成与修复功能:阐述成牙本质细胞在牙本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牙髓在应对牙本质损伤时的修复反应,如继发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 营养功能:分析牙髓血管网络为牙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牙齿的生机。 感觉功能:详细介绍牙髓神经系统的组成,特别是感觉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其对疼痛刺激的感知机制,这是诊断牙髓病的重要依据。 防御功能:阐述牙髓作为免疫屏障,如何抵御细菌感染和物理化学刺激。 牙髓的神经支配与血管供应:深入解析牙髓的神经支配来源(如三叉神经),以及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如Aδ纤维、C纤维)在疼痛传导中的作用。同时,详细介绍牙髓的血管解剖,包括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的分布,以及血流动力学在牙髓健康中的重要性。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DPC)的相互作用:强调牙本质小管作为牙本质与牙髓之间的连接通道,在信号传导、营养物质传递以及炎症介质扩散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探讨牙本质感知(dentin hypersensitivity)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牙髓反应的关系。 第二章 牙髓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分类 牙髓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理解其发病机制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本章将系统梳理牙髓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分类。 主要病因分析: 细菌感染:这是牙髓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我们将详细阐述龋齿细菌如何穿透牙本质,侵袭牙髓,以及不同细菌在牙髓感染中的作用。重点分析细菌产物(如内毒素、酶)如何引起牙髓炎症。 物理创伤:讨论外伤(如撞击、跌落)对牙髓的直接损伤,包括牙折、牙脱位等,以及其引起的牙髓缺血、坏死等。 化学刺激:分析各种化学物质,如酸蚀剂、漂白剂、充填材料释放的毒性物质等,对牙髓的刺激和损伤机制。 热刺激:探讨牙科操作(如窝洞预备、根管充填)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牙髓的损伤。 牙原性肿瘤与囊肿:简要介绍这些病变可能压迫或侵犯牙髓,导致牙髓损伤。 医源性损伤:分析牙科操作(如深洞预备、尖锐器械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牙髓损伤。 牙髓病理生理过程: 炎症反应:详细阐述牙髓在受到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渗出、炎性细胞浸润等。我们将区分牙髓炎的急性与慢性表现,以及其微观病理变化。 缺血与坏死:分析牙髓在持续炎症、外伤或血供受阻后的缺血过程,以及最终导致牙髓坏死的病理机制。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DPC)的反应:探讨牙髓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如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牙本质小管内液体的流动等。 牙髓疾病的临床分类: 牙髓炎(Pulpitis): 可逆性牙髓炎(Reversible Pulpitis):特征、诱因、诊断与治疗原则。 不可逆性牙髓炎(Irreversible Pulpitis):特征、诱因、诊断与治疗原则。 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牙髓坏死(Pulp Necrosis):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牙髓组织退变(Pulp Degeneration):如牙髓纤维化、牙髓钙化等。 牙髓对外伤的反应:如牙震荡、牙挫裂、牙脱位、牙折等。 第三章 牙髓疾病的诊断策略 准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牙髓疾病的关键。本章将系统介绍牙髓疾病的诊断方法,强调临床检查、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及牙髓活力测试的综合应用。 病史采集与分析: 主诉与现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性质(如自发性、阵发性、持续性)、疼痛程度、诱发因素(如冷、热、咬合、自发)、缓解因素、发作时间(昼夜规律)、持续时间等。 既往病史与全身健康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用药史、过敏史等,这些可能影响牙髓的反应和治疗。 口腔卫生习惯与治疗史:了解患者的日常口腔清洁习惯,以及既往的牙科治疗史(如补牙、根管治疗等)。 临床检查: 视诊:检查牙齿颜色(如变色、变暗)、是否存在龋洞、充填物、裂纹、牙龈炎症、瘘管等。 触诊:检查牙周有无压痛、叩诊疼痛,以及牙龈有无瘘管。 叩诊:评估牙周膜炎症程度,对鉴别牙髓病与牙周病至关重要。 牙周检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排除牙周病对牙髓病诊断的干扰。 牙髓活力测试(Pulp Vitality Tests): 冷测法(Cold Test):使用干冰、冷媒或冷喷等,测试牙髓对冷的反应。分析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无反应、轻微反应、剧烈反应、延迟反应)的临床意义。 热测法(Heat Test):使用加热的充填材料、橡皮拨或热棒等,测试牙髓对热的反应。 电测法(Electric Pulp Testing, EPT):利用电流刺激牙髓神经纤维,评估牙髓的传导能力。解释不同电流阈值所代表的牙髓状态。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强调活力测试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局部麻醉、牙冠修复、患者敏感性等),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判断。 影像学检查: 牙科X线片(Periapical Radiographs):是诊断牙髓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分析X线片在评估龋齿、牙髓钙化、根尖周炎症、根管形态、牙周状况等方面的作用。 咬翼片(Bite-wing Radiographs):有助于发现邻面龋及评估牙冠部牙髓的空间。 曲面断层片(Panoramic Radiographs):在复杂病例或怀疑颌骨病变时提供整体视野。 锥形束CT(CBCT):在必要时,CBCT可以提供三维影像,更清晰地显示根管解剖结构(如侧支根管、根管迂曲、根管穿孔)、根尖周病变范围,以及诊断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注意:此处仅提及CBCT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种,不涉及其临床应用细节,与您提供书名中的“CBCT临床应用”区分开来。) 鉴别诊断: 牙髓病与牙周病:重点分析两者的疼痛特点、活力测试结果、叩诊反应、X线片表现等差异。 牙髓病与其他口腔疾病:如颌骨囊肿、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 第四章 牙髓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技术 牙髓疾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感染、消除病灶、保存患牙功能。本章将系统介绍牙髓疾病的治疗原则、适应症及主要治疗技术。 治疗原则: 保留牙齿(Pulp Preservation):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保留活髓。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reatment, RCT):对于不可逆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是标准疗法。 根尖手术(Apical Surgery):在根管治疗失败或不适用于根管治疗时考虑。 拔牙(Extraction):作为最后的选择。 活髓保存治疗(Pulp Conservation Treatments): 间接盖髓术(Indirect Pulp Capping):适用于深龋接近牙髓但尚未暴露牙髓的情况。 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适用于牙髓暴露面积小、无感染、无明显症状的情况。 活髓切断术(Pulpotomy):主要用于年轻恒牙的活髓暴露。 根管治疗(Root Canal Treatment, RCT): 一、二、三步法:简要介绍不同阶段的治疗流程。 牙体预备(Access Cavity Preparation):要求规范、通畅,便于后续操作。 根管预备(Cleaning and Shaping): 器械预备:手动器械(如K锉、H锉)与镍钛器械(如旋转锉、 reciproc锉)的应用,以及预备技术的选择(如根管扩大、根管成形)。 冲洗: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如次氯酸钠、EDTA、过氧化氢)及其作用机制。 根管预备的原则:保持根管长度、保持根管的原有形态、平滑根管壁、适度扩大根管。 根管封闭(Obturation): 充填材料:如牙胶尖、根管充填糊剂(如氢氧化钙基糊剂、树脂基糊剂)。 充填技术:如侧压法、垂直加压法(热牙胶充填)、连续加压法等。 根管治疗的并发症与失败原因:如根管遗漏、根管堵塞、根管穿孔、根管折断、充填不严密、继发感染等。 根管治疗失败的再治疗(Retreatment): 适应症与禁忌症。 器械 removal(器械取出):针对滞留器械的取出技术。 生物生物学考虑:如去除生物膜、再次冲洗和预备。 根尖手术(Apical Surgery): 适应症:如根管治疗失败、根尖囊肿、根管钙化、根尖穿孔等。 术式:根尖切除术、根尖倒充填术等。 拔牙后的处理:包括缺隙的修复选择。 第五章 牙髓疾病的预后与随访 牙髓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评估。本章将探讨牙髓疾病的预后因素、随访间隔及评估方法。 预后评估因素: 牙髓状态:活髓治疗的预后通常优于根管治疗。 根尖周健康状况:治疗前的根尖周炎症程度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牙齿的整体状况:牙周健康、是否存在牙折、修复情况等。 治疗的规范性:根管治疗的质量直接影响预后。 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愈合。 治疗后随访: 随访间隔:根据病情复杂程度,通常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之后可延长至2-3年。 随访内容: 临床检查:评估牙齿的功能、有无不适、牙龈状况。 影像学检查:X线片评估根尖周骨质愈合情况。 牙髓活力测试:在活髓治疗后,定期测试牙髓活力。 治疗失败的迹象:如持续性疼痛、叩诊疼痛、牙龈瘘管、根尖周病灶复发或增大等。 长期预后:讨论牙髓治疗成功的牙齿能维持的功能年限。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严谨、科学,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广大牙髓病学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对于复杂的病例,建议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挺长的,我一开始看到的时候,甚至有点被它的专业术语劝退了。不过,鉴于我最近在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需要更深入理解牙髓病的案例,尤其是在CBCT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还是决定入手一本。拿到书的时候,我被它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所吸引,这倒是个不错的开始。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在CBCT图像解读方面是否有足够详实的案例分析,以及它如何将抽象的影像学表现与具体的临床治疗决策联系起来。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指导,那就显得有些空泛了。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干货”,比如对于一些复杂根管解剖结构的识别、根尖周病变的精准诊断,甚至是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都有详细的图文讲解。如果能包含一些不同类型牙髓病的CBCT表现的对比,那就更好了,这样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的差异。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作者在临床应用方面,是如何指导我们根据CBCT的发现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的,比如在根管治疗、牙髓炎的诊断分型、牙髓疾病的鉴别诊断等方面,是否有具体的流程或建议。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 CBCT 技术如何真正地为牙髓病的临床实践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有指导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比如说,我特别想了解在 CBCT 图像上,如何精准地测量根管的长度、宽度和曲度,以及这些测量数据如何指导根管治疗的操作。另外,对于根尖周病变的评估,CBCT 能够提供比传统 X 光片更丰富的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CBCT 来评估病灶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对牙槽骨的破坏程度。更进一步,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 CBCT 在牙髓治疗中的一些前沿应用,比如在显微根管治疗中,CBCT 如何提供精准的引导;或者在牙根吸收的诊断和治疗中,CBCT 的作用有多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 CBCT 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因为儿童的牙齿解剖结构和成人有所不同,对影像的要求也可能更高。

评分

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它在 CBCT 应用于牙髓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独到之处。我个人一直认为,CBCT 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牙髓病诊断的精准度,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病例时,它能提供远超传统二维影像的信息。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在 CBCT 影像判读上的进阶技巧,比如如何识别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病变,如何对不同程度的炎症进行分级,以及如何利用 CBCT 来评估牙髓钙化、根管系统的不完整性等。此外,我也对书中在 CBCT 引导下进行牙髓病治疗的操作规范和技术细节非常感兴趣。例如,在进行根管治疗前,如何利用 CBCT 精确规划根管预备的路径和深度?在根管治疗过程中,CBCT 如何帮助我们监测器械的到位情况,或者发现潜在的穿孔?以及在牙髓病治疗失败后,如何利用 CBCT 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 CBCT 在解决这些临床难题中的应用,那将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随着 CBCT 技术的普及,我深切感受到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应该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 CBCT 图像的质量控制和伪影的识别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的准确性。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 CBCT 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比如如何利用 CBCT 来区分牙髓源性疼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如何识别一些非常规的根管解剖变异,以及如何评估牙齿根部是否存在骨性融合等。此外,对于牙髓疾病的预后评估,CBCT 也能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希望书中能对这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 CBCT 在牙髓病治疗失败病例分析和再治疗规划方面的应用实例,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拿到这本《正版 牙髓病CBCT临床应用》,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毕竟 CBCT 在口腔颌面部的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牙髓病领域,它能提供三维的、高分辨率的影像信息,对于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出非常系统和深入的阐述。具体来说,我特别想看到的是,书中是如何讲解 CBCT 的图像采集和后处理技术,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影像。然后,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牙髓疾病,比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齿外伤导致的牙髓损伤等,CBCT 影像上分别有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的表现。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配以详细的解读,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微妙的影像学特征。另外,书中在 CBCT 引导下的牙髓病治疗方面,比如在根管治疗的规划、器械丢失的处理、根管穿孔的定位等,是否有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技巧分享。一个好的临床应用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影像解读层面,更应该将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