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檢測實訓教程 | ||
| 定價 | 58.00 | |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9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崔玉波,劉麗敏 主編 鄒學軍,王泓 副主編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235 | |
| 字數 | 376 | |
| ISBN編碼 | 9787122296528 | |
| 重量 | 378 | |
第1章 環境檢測實訓教程基礎 1
1.1環境檢測市場分析與實訓要求1
1.1.1環境檢測市場分析1
1.1.2環境檢測實訓的任務和要求3
1.2環境檢測實訓基礎知識4
1.2.1電子分析天平的使用與維護4
1.2.2常見玻璃儀器5
1.2.3實驗用水的製備與檢驗7
1.2.4試劑與試液9
1.3樣品采集與常用采樣儀器9
1.3.1水樣的采集與常用水樣采集器9
1.3.2空氣樣品采集與空氣采樣器13
1.3.3土壤樣品采集20
1.3.4噪聲測量與噪聲測量儀器23
1.4數據記錄與數據處理28
1.4.1數據記錄要求28
1.4.2數據的處理29
1.4.3檢測結果的錶示方法29
第2章 實驗室安全 31
2.1術語和定義31
2.2安全管理要求32
2.2.1組織結構和職責32
2.2.2安全管理體係33
2.3安全技術要求37
2.3.1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37
2.3.2人員38
2.3.3設施和環境39
2.4化學品危險及安全使用42
2.4.1化學品危險42
2.4.2氣體的危害與安全使用42
2.4.3易燃化學品43
2.4.4有毒化學品44
2.4.5腐蝕性物質44
2.4.6高反應活性化學品45
2.4.7不穩定化學品45
2.4.8特殊危險源45
第3章 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 47
3.1基本概念47
3.2精密度48
3.3準確度48
3.4質量控製48
3.4.1實驗室內部質量控製48
3.4.2實驗室外部質量控製52
3.4.3數值修約52
3.5方法驗證內容53
3.5.1相關概念53
3.5.2驗證方法53
3.5.3精密度55
3.5.4準確度56
3.5.5無特性指標的驗證方法57
第4章 質量管理體係 59
4.1概念和標準59
4.2曆史沿革59
4.3質量體係認定60
4.3.1質量體係要素60
4.3.2認定類型61
4.4檢驗檢測機構認證及認可評審要求64
4.4.1檢驗檢測組織機構64
4.4.2實驗室人員要求65
4.4.3關鍵人員崗位職責65
4.4.4實驗室前期準備工作66
4.4.5質量管理體係文件要求68
4.4.6評審前質量體係運行要求69
4.4.7遞交申請書(文審)69
4.4.8現場審核70
4.4.9後續評審70
4.5質量管理原則71
第5章 基礎實訓項目 72
5.1水樣色度的測定(稀釋倍數法)72
5.1.1實驗目的72
5.1.2實驗原理72
5.1.3實驗儀器72
5.1.4實驗步驟72
5.1.5注意事項72
5.2水樣色度的測定(鉑鈷標準比色法)73
5.2.1實驗目的73
5.2.2實驗原理73
5.2.3實驗儀器、試劑73
5.2.4實驗步驟73
5.2.5實驗計算73
5.2.6注意事項73
5.3水中懸浮物的測定74
5.3.1實驗目的74
5.3.2實驗原理74
5.3.3實驗儀器、試劑74
5.3.4實驗步驟74
5.3.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75
5.3.6實驗計算75
5.3.7實驗分析與討論75
5.3.8注意事項75
5.4水中溶解氧的測定(碘量法)76
5.4.1實驗目的76
5.4.2實驗原理76
5.4.3實驗儀器、試劑76
5.4.4實驗步驟77
5.4.5實驗計算77
5.4.6注意事項78
5.5水中六價鉻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78
5.5.1實驗目的78
5.5.2實驗原理78
5.5.3實驗儀器、試劑78
5.5.4實驗步驟79
5.5.5實驗計算79
5.5.6注意事項79
5.6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80
5.6.1實驗目的80
5.6.2實驗原理80
5.6.3實驗儀器、試劑80
5.6.4測定步驟81
5.6.5實驗計算81
5.6.6注意事項81
5.7生化需氧量的測定(稀釋接種法)82
5.7.1實驗目的82
5.7.2實驗原理82
5.7.3實驗儀器、試劑82
5.7.4實驗步驟82
5.7.5實驗計算83
5.7.6注意事項83
5.8水樣中揮發酚的測定(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84
5.8.1實驗目的和要求84
5.8.2實驗原理84
5.8.3實驗儀器、試劑84
5.8.4實驗步驟85
5.8.5注意事項86
5.9水中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比色法)86
5.9.1實驗目的86
5.9.2實驗原理86
5.9.3實驗儀器、試劑86
5.9.4實驗步驟87
5.9.5實驗計算87
5.9.6實驗提示88
5.10亞硝酸鹽氮的測定[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88
5.10.1實驗目的88
5.10.2實驗原理88
5.10.3實驗儀器、試劑88
5.10.4實驗步驟89
5.10.5實驗計算89
5.10.6注意事項89
5.11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89
5.11.1實驗目的89
5.11.2實驗原理89
5.11.3實驗儀器、試劑90
5.11.4實驗步驟90
5.11.5實驗計算91
5.11.6注意事項91
5.12水中常見陰離子的測定(離子色譜法)92
5.12.1實驗目的92
5.12.2實驗原理92
5.12.3實驗儀器、試劑92
5.12.4實驗步驟92
5.12.5實驗記錄92
5.12.6注意事項93
5.13水中礦物油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93
5.13.1實驗目的93
5.13.2實驗原理93
5.13.3實驗儀器、試劑94
5.13.4實驗步驟94
5.13.5實驗計算94
5.13.6注意事項95
5.14水中鉛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95
5.14.1實驗目的95
5.14.2實驗原理95
5.14.3實驗儀器、試劑95
5.14.4實驗步驟95
5.14.5實驗計算96
5.15水中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法)96
5.15.1實驗目的96
5.15.2實驗原理96
5.15.3實驗儀器、試劑97
5.15.4實驗步驟97
5.15.5實驗計算97
5.15.6注意事項97
5.16水中總大腸菌群的測定(多管發酵法)98
5.16.1實驗目的98
5.16.2實驗原理98
5.16.3實驗儀器、試劑99
5.16.4實驗步驟99
5.16.5實驗記錄99
5.16.6注意事項100
5.17水的酸度和總堿度的測定100
5.17.1實驗目的100
5.17.2實驗原理100
5.17.3實驗儀器、試劑100
5.17.4實驗步驟101
5.17.5實驗計算101
5.17.6注意事項102
5.18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102
5.18.1實驗目的102
5.18.2實驗原理102
5.18.3實驗儀器、器材102
5.18.4實驗步驟102
5.18.5實驗計算103
5.18.6注意事項103
5.19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03
5.19.1實驗目的103
5.19.2實驗原理103
5.19.3實驗儀器、試劑104
5.19.4實驗步驟104
5.19.5實驗計算104
5.19.6注意事項105
5.20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05
5.20.1實驗目的105
5.20.2實驗原理105
5.20.3實驗儀器、試劑105
5.20.4實驗步驟105
5.20.5實驗計算106
5.20.6實驗提示106
5.21煙氣黑度的測定(林格曼圖法)106
5.21.1實驗目的106
5.21.2實驗原理107
5.21.3實驗器材107
5.21.4實驗步驟107
5.21.5實驗計算107
5.22空氣中甲醛的測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108
5.22.1實驗目的108
5.22.2實驗原理108
5.22.3實驗儀器、試劑108
5.22.4實驗步驟109
5.22.5實驗計算109
5.22.6注意事項109
5.23苯、甲苯、二甲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110
5.23.1實驗目的110
5.23.2實驗原理110
5.23.3實驗儀器、試劑110
5.23.4實驗步驟110
5.23.5實驗結果與分析110
5.23.6注意事項111
5.24大氣中一氧化碳的測定(非色散紅外吸收法)111
5.24.1實驗目的和要求111
5.24.2實驗原理111
5.24.3實驗儀器、試劑111
5.24.4實驗步驟111
5.24.5實驗計算112
5.24.6注意事項112
5.25環境噪聲與交通噪聲監測112
5.25.1實驗目的112
5.25.2實驗原理112
5.25.3實驗儀器112
5.25.4實驗步驟112
5.25.5實驗計算113
5.25.6實驗提示113
5.26土壤中鎘的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14
5.26.1實驗目的114
5.26.2實驗原理114
5.26.3實驗儀器、試劑114
5.26.4實驗步驟114
5.26.5計算公式114
5.26.6注意事項115
5.27煤中全硫的測定115
5.27.1實驗目的115
5.27.2實驗原理115
5.27.3實驗儀器、試劑115
5.27.4實驗步驟115
5.27.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16
5.27.6實驗數據處理116
5.27.7實驗分析與討論117
5.28水中砷的測定117
5.28.1實驗目的117
5.28.2實驗原理117
5.28.3實驗儀器、試劑117
5.28.4測定步驟118
5.28.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19
5.28.6實驗數據處理119
5.28.7實驗分析與討論119
5.28.8注意事項119
5.29水中總大腸菌群的測定(多管發酵法)120
5.29.1實驗目的120
5.29.2實驗原理120
5.29.3實驗儀器、試劑120
5.29.4實驗步驟120
5.29.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24
5.29.6實驗數據處理125
5.29.7實驗分析與討論125
5.29.8注意事項125
5.30生活飲用水中pH的測定——玻璃電極法126
5.30.1實驗目的126
5.30.2實驗原理126
5.30.3實驗儀器、試劑126
5.30.4實驗步驟127
5.30.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27
5.30.6實驗數據處理127
5.30.7實驗分析與討論127
5.30.8注意事項127
5.31土壤中水分的測定128
5.31.1實驗目的128
5.31.2實驗原理128
5.31.3實驗儀器、試劑128
5.31.4實驗步驟128
5.31.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29
5.31.6實驗數據處理129
5.31.7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129
5.31.8注意事項130
5.32海洋沉積物中銅的測定130
5.32.1實驗目的130
5.32.2實驗原理130
5.32.3實驗儀器、試劑130
5.32.4實驗樣品130
5.32.5實驗步驟131
5.32.6維護保養132
5.32.7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33
5.32.8實驗分析與討論133
5.32.9注意事項133
5.33固體廢物中鉛的測定133
5.33.1實驗目的133
5.33.2實驗原理133
5.33.3實驗試劑134
5.33.4實驗儀器134
5.33.5樣品保存134
5.33.6前處理過程134
5.33.7實驗步驟134
5.33.8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35
5.33.9實驗數據處理135
5.33.10乾擾135
5.33.11實驗分析與討論135
5.34浮遊生物生態調查135
5.34.1實驗目的135
5.34.2實驗原理136
5.34.3實驗儀器、試劑136
5.34.4實驗步驟136
5.34.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38
5.34.6數據處理138
5.34.7注意事項141
5.35大型底棲生物生態調查141
5.35.1實驗目的141
5.35.2實驗原理141
5.35.3實驗儀器、試劑141
5.35.4實驗步驟141
5.35.5實驗數據記錄142
5.35.6實驗數據處理142
5.35.7實驗分析與討論142
5.35.8注意事項145
5.36環境空氣中苯係物的測定145
5.36.1實驗目的145
5.36.2實驗原理145
5.36.3實驗儀器、試劑145
5.36.4實驗步驟145
5.36.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46
5.36.6結果計算及錶示147
5.36.7質量保證和質量控製147
5.36.8注意事項147
5.37海水中砷的測定147
5.37.1實驗目的147
5.37.2實驗原理147
5.37.3實驗儀器、試劑148
5.37.4實驗步驟148
5.37.5實驗原始數據記錄149
5.37.6實驗數據處理149
5.37.7實驗分析與討論150
5.37.8注意事項150
第6章 綜閤實訓項目 151
6.1汙泥脫水性能強化訓練項目151
6.1.1實驗目的151
6.1.2實驗原理151
6.1.3實驗設備與試劑153
6.1.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54
6.1.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54
6.1.6注意事項154
6.1.7思考題156
6.2SBR法有機質降解動力學參數檢測訓練項目156
6.2.1實驗目的156
6.2.2實驗原理156
6.2.3實驗設備及檢測指標157
6.2.4實驗步驟157
6.2.5實驗數據及結果整理158
6.2.6思考題158
6.3汙水強化除磷訓練項目158
6.3.1實驗目的158
6.3.2實驗原理159
6.3.3實驗設備與試劑160
6.3.4實驗指導160
6.3.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61
6.3.6思考題161
6.4石油汙染海水淨化訓練項目161
6.4.1實驗目的161
6.4.2實驗原理161
6.4.3實驗設備與試劑162
6.4.4實驗指導162
6.4.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63
6.4.6思考題164
6.5汙水汙泥生物毒性檢測訓練項目164
6.5.1實驗目的164
6.5.2實驗原理164
6.5.3實驗設備與試劑164
6.5.4實驗指導165
6.5.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65
6.5.6思考題165
6.6汙水酸化預處理強化除磷訓練項目165
6.6.1實驗目的165
6.6.2實驗原理166
6.6.3實驗設備與材料166
6.6.4實驗指導167
6.6.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68
6.6.6思考題169
6.7紫外光降解苯酚廢水169
6.7.1實驗目的169
6.7.2實驗原理169
6.7.3實驗設備與試劑170
6.7.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70
6.7.5實驗報告記載與數據處理170
6.7.6思考題171
6.8恒壓膜過濾活性汙泥性能檢測訓練項目171
6.8.1實驗目的171
6.8.2實驗原理171
6.8.3實驗設備與試劑173
6.8.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73
6.8.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74
6.8.6思考題175
6.9絮凝法處理垃圾滲濾液訓練項目175
6.9.1實驗目的175
6.9.2實驗原理176
6.9.3實驗設備與試劑176
6.9.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76
6.9.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整理177
6.9.6思考題178
6.10食品加工行業剩餘汙泥粗蛋白質檢測訓練項目178
6.10.1實驗目的178
6.10.2實驗原理179
6.10.3實驗儀器與試劑179
6.10.4實驗指導179
6.10.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80
6.10.6思考題181
6.11低溫等離子體淨化室內懸浮顆粒物訓練項目181
6.11.1實驗目的181
6.11.2實驗原理181
6.11.3實驗儀器182
6.11.4實驗指導182
6.11.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83
6.11.6思考題183
6.12土壤養分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綜閤訓練項目183
6.12.1實驗目的183
6.12.2實驗原理183
6.12.3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84
6.12.4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86
6.12.5思考題188
6.13芬頓試劑氧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強化綜閤訓練項目190
6.13.1實驗目的190
6.13.2實驗原理190
6.13.3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91
6.13.4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92
6.13.5思考題194
6.14不同功能群多樣性種子萌發對環境脅迫的響應訓練項目194
6.14.1實驗目的194
6.14.2實驗原理194
6.14.3實驗設備與試劑195
6.14.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95
6.14.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95
6.14.6注意事項196
6.14.7思考題196
6.15重金屬在土壤上的競爭吸附訓練項目196
6.15.1實驗目的196
6.15.2實驗原理197
6.15.3吸附等溫綫擬閤197
6.15.4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198
6.15.5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198
6.15.6思考題200
6.16重金屬汙染土壤的微生物活性評價綜閤訓練項目201
6.16.1實驗目的201
6.16.2實驗原理201
6.16.3實驗方法與操作步驟201
6.16.4實驗報告記載及數據處理203
6.16.5思考題206
6.17有機廢水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技術訓練項目207
6.17.1實驗目的207
6.17.2實驗條件208
6.17.3實驗步驟208
6.17.4實驗結果的應用與討論213
6.17.5注意事項213
6.18抗生素對活性汙泥性能的影響訓練項目213
6.18.1實驗目的213
6.18.2實驗條件214
6.18.3實驗步驟214
6.18.4實驗結果216
6.18.5實驗結果的應用與討論217
附錄一 環境質量標準 218
附錄二 汙染物排放標準名錄 232
參考文獻 235
這本書在質量保證與質量控製方麵的內容,給我提供瞭非常係統性的指導。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提及“質量控製”這幾個字,而是詳細地分解瞭整個質量管理體係的構成要素。從采樣前的準備工作,到實驗室的內部質量控製,再到數據報告的審核和發布,每一步都進行瞭詳細的規範和講解。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方法確認”和“方法驗證”的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解釋瞭如何科學地評估一個檢測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選擇性、檢齣限等關鍵參數,並提供瞭相應的計算公式和圖錶。這對於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同時,書中還強調瞭質量控製樣品的製備和使用,以及如何進行室內質量控製的日常監測,比如平行樣、加標樣、空白樣的分析,這些都為我們日常的檢測工作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操作指南。總的來說,這本書在質量管理方麵的內容,就像一本操作手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保證體係,讓我對如何做齣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欣賞的是書中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廣度。它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案例,將枯燥的環境檢測技術生動地展現齣來。這些案例涵蓋瞭從工業廢氣、生活汙水到土壤和室內空氣等多個檢測領域,並且詳細闡述瞭每個案例的背景、檢測目的、采樣方法、儀器選擇、數據分析以及結果判定等關鍵環節。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某個化工廠廢水成分分析的案例印象深刻,作者不僅列齣瞭檢測項目和標準,還詳細解釋瞭為何選擇特定的檢測方法,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乾擾因素和應對策略。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每一個步驟背後的科學原理和實際意義,而不是死記硬背。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最新的檢測技術和儀器介紹,雖然我暫時還沒有接觸到這些前沿技術,但瞭解這些信息,能夠讓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指明方嚮。
評分書中對環境科學實驗的講解,讓我眼前一亮。它並非一本單純的實驗室操作手冊,而是將實驗與更廣闊的環境科學背景緊密結閤。作者在介紹每一個實驗時,都會先闡述該實驗所處的環境問題,比如大氣汙染的形成、水體富營養化的成因等,然後引齣相應的實驗目的和操作方法。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水體溶解氧測定”的實驗部分,它不僅講解瞭Winkler法的具體步驟,還深入探討瞭影響溶解氧的因素,如水溫、生物活動、有機物汙染等,並分析瞭溶解氧作為水質評價指標的重要性。這種“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我理解實驗的真正價值,而不僅僅是完成操作。書中還提到瞭一些新興的實驗技術,雖然部分內容超齣瞭我目前的知識範圍,但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認識到環境科學實驗的無限可能性。總體而言,這本書將實驗操作與理論知識、實際應用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覺得學習過程既充實又富有啓發性。
評分對於“質量管理體係”這一章節,我必須說,作者的闡述方式非常具有啓發性。它沒有采用枯燥乏味的理論灌輸,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情景模擬,來逐步揭示質量管理體係的重要性。例如,作者描述瞭一個虛構的檢測機構,在初期可能由於缺乏規範化的體係,導緻檢測結果齣現偏差,進而引發客戶的不信任,甚至法律糾紛。然後,作者循序漸進地介紹瞭一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係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包括文件化管理、人員培訓、設備維護、風險評估、內部審核等各個環節。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過程控製”的講解,它強調瞭從樣本接收到報告發布的每一個流程都要有明確的規範和記錄,這樣纔能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可追溯,並且齣現問題時能夠及時定位和糾正。這本書讓我明白,質量管理體係並非僅僅是為瞭應付認證,而是真正保障檢測工作科學性、公正性和可靠性的基石,是提升整個行業專業水平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簡潔大方,封麵顔色采用瞭一種沉靜的綠色,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書脊上的字體清晰可見,很容易在書架上找到。拿到手裏,紙張的厚度適中,摸起來有質感,印刷的油墨也比較飽滿,不會齣現暈染的情況,這一點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實訓教程來說非常重要。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跨頁排版方式,使得大量的圖錶和實驗步驟能夠一目瞭然,大大提升瞭閱讀和操作的效率。書中的插圖質量也很高,綫條清晰,標注準確,無論是儀器設備的示意圖還是實驗現象的模擬圖,都能夠準確地傳達信息。此外,章節的劃分也很閤理,邏輯清晰,從基礎理論到具體實踐,循序漸進,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很好地建立起知識體係。我注意到,在某些關鍵實驗部分,作者還特彆標注瞭注意事項和潛在風險,這對於保證實驗安全和準確性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在書籍的物理屬性和初步的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好印象,它看起來就是一本精心製作、注重細節的專業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