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酒習俗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 郭泮溪著

中國飲酒習俗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 郭泮溪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泮溪 著
圖書標籤:
  • 飲酒文化
  • 中國風俗
  • 民俗學
  • 文化研究
  • 曆史文化
  • 郭泮溪
  • 傳統文化
  • 風俗習慣
  • 社會文化
  • 飲食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儒揚文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陝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4009637
商品編碼:2419616812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2-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飲酒習俗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 郭泮溪著

定價:19.80元

作者:郭泮溪

齣版社:陝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9-01

ISBN:9787224009637

字數:

頁碼:134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中國飲酒習俗》由陝西人民齣版社齣版。

內容提要


《中國風俗文化集萃:中國飲酒習俗》嚮外廣大讀者係統、全麵地介紹古往今來中華各民族風俗的形成、內容與特徵。希望這套叢書有助於幫助讀者透過中國各民族紛繁多樣的風俗形式,把握我們民族的心理特徵,從而進一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這一重大課題。

目錄


一、曆史長河飄酒香
1.從儀狄、少康造酒談起
2.五齊三酒與唐代以前的酒
3.唐宋美酒傳佳話
4.異軍突起的蒸餾酒
5.品類齊全的元明清酒
6.風味獨特的兄弟民族酒
二、酒具與飲酒方式
1.酒具
2.飲酒方式
三、曆代酤酒飲酒的場所
一飲酒習俗之一
1.酒肆酤酒飲酒
2.旅店飲酒
3.妓院飲酒
4.傢庭內飲酒
5.其他飲酒場所
四、曆代較為集中的飲酒日
一飲酒習俗之二
1.節日飲酒
2.社日飲酒
3.大醋日飲酒
4.人生禮俗日飲酒
5.餞行、接風時飲酒
6.其他民間聚飲日
五、酒宴、酒令及其他——飲酒習俗之三
1.酒宴及酒宴的分類
2.酒宴的座次與禮俗
3.歌樂侑酒之俗
4.酒令
5.少數民族酒宴及勸酒方式
六、飲酒習俗與酒文化的內涵
1.神奇的酒
2.酒與禮
3.酒與文學藝術
4.從飲酒習俗看民族心理

作者介紹


文摘


版權頁:



老春:産地為唐代宣州的宣城縣(今安徽宣城附近)。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詩有“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句。據此可知,此酒數宣城縣的一個姓紀的老者釀製的負盛名。
鬆醪春:唐代一種加鬆膏釀製的名酒,産地為湘潭、長沙一帶。此酒在唐代文獻中多有記載。戎昱《送張秀纔之長沙》:“君嚮長沙去,長沙僕舊諳。……鬆醪能醉客,慎勿滯湘潭。”裴鍘傳奇《鄭德璘》中有這樣的文字:“貞元中,湘潭尉鄭德磷傢居長沙、有親錶居江夏,每歲一往焉。……德磷好酒,長挈鬆醪春,過江夏,遇叟,無不飲之。”另外從該文“昔日江頭菱芡人,濛君數飲鬆醪春。活君傢室以為報,珍重長沙鄭德璘。”一詩中可以看齣鬆醪春的珍貴。
麴米春:産地為唐代夔州雲安縣(今四川省雲陽縣附近)。杜甫在《撥悶》詩中贊此酒說:“聞道雲安麴米春,纔傾一盞便醺人。”據北宋蘇軾在《天門鼕酒熟》詩中“天門鼕熟新年喜,麴米春香並捨聞”的描述,可知麴米春是一種鼕季釀熟的醇香醺人的美酒。
富水:又名富水春,産地為唐代郢州富水縣(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唐國史補》:“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若下”即“若下春”,那麼很可能“富水”亦同“若下”,省去一個“春”字,富水應為富水春的簡稱,同若下春一樣,都是以産地而得名的。
郎官清、阿婆清:據《唐國史補》,這兩種酒的産地均為唐代京城長安的蝦蟆陵。從名稱上可知這兩種酒都屬於清酒。清酒原是指清潔的陳酒,古代祭祀時所用,《詩·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從以騂牲,享於祖考”,即說此。後指清醇的酒為清酒。郎官清何以得名尚證,但是直到宋代仍有這種名酒,黃庭堅《病來十日不舉酒》詩有:“承君摺送袁傢紫,令我興發郎官清”句。關於阿婆清,唐代竇鞏《送元稹西歸》詩有:“二月麯江連舊宅,阿婆情熟牡丹開”句,“阿婆情熟”應是“阿婆清熟”之筆誤。如此推斷符閤事實,此酒當是在牡丹盛開時釀熟加工而成的清酒。
三勒漿:由波斯傳人的一種甜酒。釀此酒的庵摩勒、毗梨勒、嗬梨勒是三種植物的果實。這三種植物在唐代內地已有較普遍的種植,民間已能釀製這種異國情調的酒。唐代韓鄂在《四時纂要》中記載瞭此酒的釀製方法:“嗬黎勒、毗黎勒、庵摩勒,以上並閤核用,各三大兩。搗如麻豆大,不用細。以白蜜一鬥,新汲水三鬥,熟調,投乾淨五鬥甕中,即下三勒末,攪和勻,數重紙密封。三四日開,更攪。以乾淨帛拭去汗,候發(酒化發酵)定,即止。但密封。此月(指陰曆八月)一日閤,滿三十日即成。味至甘美,飲之醉人。消食、下氣。須是八月閤即成,非此月不佳矣。”

序言



《中國飲酒習俗:中國風俗文化集萃》 本書深入探究瞭源遠流長的中國飲酒文化,從曆史的縱深到當代的演變,全麵展現瞭酒在中國社會生活、禮儀、情感交流乃至哲學思想中的獨特地位。作者郭泮溪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細緻的觀察,將零散的飲酒習俗匯聚成一幅豐富多彩的文化畫捲。 一、 酒的起源與曆史演變: 本書追溯瞭酒的起源,從古代先民偶然發現榖物發酵的奇妙過程講起,描繪瞭酒如何從最初的祭祀用品,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麵。書中詳述瞭不同朝代酒的種類、釀造工藝的進步,以及飲酒方式的變化。例如,從漢代的“飲酒三爵”,到唐宋的豪飲之風,再到明清文人的雅集,每一個時期都留下瞭獨特的飲酒印記。作者引用瞭大量曆史文獻和考古發現,為讀者展現瞭一部生動的中國酒史。 二、 飲酒的社會功能與禮儀: 在中國社會,“無酒不成席”絕非虛言。本書著重闡述瞭飲酒在社交場閤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從傢庭聚會、朋友宴飲,到商務洽談、政治往來,酒都是重要的媒介。作者詳細介紹瞭各種場閤下的飲酒禮儀,包括如何斟酒、敬酒、迴敬,以及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飲酒時應遵循的規矩。這些禮儀不僅是簡單的形式,更蘊含著人際交往的智慧和對彼此的尊重。書中還探討瞭酒在增進感情、化解矛盾、促進閤作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三、 飲酒與人生禮儀: 酒與中國人生的重要節點緊密相連。本書將飲酒習俗與婚喪嫁娶、生辰慶典、節慶祭祀等人生禮儀相結閤,展現瞭酒在這些特殊時刻所承載的象徵意義。例如,婚禮上的閤巹酒,寓意新人從此同甘共苦;壽宴上的祝壽酒,寄托著長輩安康長壽的美好願望;祭祀時的獻酒,則是對祖先和神靈的敬意。通過對這些習俗的描寫,讀者能深刻體會到酒在中國人心中所扮演的“祝福”、“紀念”和“傳承”的角色。 四、 飲酒與文化藝術: 酒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本身,更在於它激發齣的無限創作靈感。本書探討瞭飲酒文化與中國文學、藝術、哲學之間的深厚聯係。從李白“舉杯邀明月”的浪漫,到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曠達,酒常常成為文人墨客抒發情懷、錶達思想的載體。書中還涉及瞭與酒相關的繪畫、書法、戲麯等藝術形式,展現瞭酒如何融入中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此外,作者還分析瞭飲酒中所蘊含的哲學思考,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灑脫,以及酒對人們精神境界的影響。 五、 飲酒的地域差異與民族特色: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的飲酒習俗也呈現齣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本書關注瞭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獨特飲酒方式和酒文化。例如,北方漢族的豪爽對飲,南方士族的細膩品酌,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釀酒工藝和飲酒習俗,都得到瞭生動的呈現。通過這些對比,讀者能更全麵地認識中國飲酒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六、 現代社會中的飲酒習俗: 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國的飲酒習俗也在不斷演變。本書並未迴避這一現實,而是探討瞭當代飲酒文化的新特點、新趨勢,以及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創新。作者分析瞭酒精消費的結構變化,新型飲酒場景的齣現,以及健康飲酒理念的推廣。同時,也反思瞭酒在現代社會中可能帶來的一些問題,並呼籲人們理性飲酒,傳承和發展健康的飲酒文化。 總結: 《中國飲酒習俗:中國風俗文化集萃》是一部集學術性、趣味性、資料性於一體的佳作。郭泮溪先生以其嚴謹的態度和優美的筆觸,為讀者呈現瞭一部關於中國飲酒文化的百科全書。本書不僅能幫助讀者瞭解中國人的飲酒習慣,更能從中洞察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社會交往之道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它是一本值得所有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細細品讀的經典之作。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對中國文化産生濃厚興趣的時候,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其更為深邃的精神世界。飲酒在中國,早已超越瞭單純的物質享受,它承載瞭豐富的象徵意義。書中對與酒相關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的解讀,讓我看到瞭酒在人們精神寄托和情感錶達中的獨特地位。文人墨客藉酒抒情,豪情壯誌,或是鬱鬱寡歡,都藉由酒得以宣泄。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曠達,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酒成為瞭連接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媒介。郭泮溪先生將這些文化符號與飲酒習俗巧妙地結閤,讓讀者在品味酒的同時,也能品味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評分

翻開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而又熱鬧的宴席,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耳畔迴響著推杯換盞的歡笑聲。作者郭泮溪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徐徐展開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飲酒習俗畫捲。從古至今,從宮廷貴族到尋常百姓,從祭祀慶典到日常社交,酒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扮演瞭何等重要的角色,又是如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在這本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它不僅僅是關於酒的知識,更是關於中國人的情感、禮儀、哲學和審美。我尤其對書中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飲酒習俗的細緻描繪印象深刻,那種韆姿百態的飲酒方式,摺射齣中國多元而又統一的文化特質。讀罷此書,我仿佛也品嘗瞭杯中之物,感受到瞭那份深沉的文化韻味。

評分

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民族的飲酒文化,就是瞭解這個民族最真實的一麵。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迴避中國飲酒文化中可能存在的復雜和爭議,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包容的態度,展現瞭其多樣的側麵。從古代的“酒禮”,到近代的“酒風”,再到現代的“酒局”,郭泮溪先生層層遞進,抽絲剝繭,讓我們看到瞭飲酒文化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演變和變遷。這種變化,既是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縮影,也是中國人性格、價值觀不斷塑造和調整的體現。閱讀本書,我仿佛也在經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深刻地感受到瞭中國人如何在酒中品味人生,如何在酒桌上處理關係,如何在酒香中傳承文明。

評分

這本書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指南,讓我在麵對復雜的社交場閤時,不再感到無所適從。中國傳統的飲酒禮儀,在現代社會中雖然有所簡化,但其精髓依然存在。郭泮溪先生在這本書中,將那些繁復的規矩,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並輔以大量的曆史故事和生動案例,讓我這個初次接觸此類文化的人,也能迅速領會其中的門道。從敬酒的順序、斟酒的姿勢,到酒令的玩法、酒後的祝詞,每一個細節都被娓娓道來,仿佛一位和藹的長者在悉心教導。我學會瞭如何在不同的場閤下得體地飲酒,如何通過酒桌上的交流來增進感情,甚至如何從飲酒的習俗中洞察人情世故。這本書無疑為我在人際交往中增添瞭自信,也讓我更加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知識的普及,更在於它激發瞭我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反思。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許多傳統的飲酒習俗似乎正在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為隨意和商業化的飲酒方式。郭泮溪先生通過細緻的梳理和專業的解讀,讓我們看到瞭這些習俗背後所蘊含的智慧和人情味。它讓我們重新審視,在追求效率和便利的同時,是否也丟失瞭那些珍貴的文化傳統。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一種既能保留傳統精髓,又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飲酒方式,讓酒的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這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也是一次關於文化根基的追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