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妈妈按宝宝安 | ||
| 作者: | 查炜 | 开本: | |
| YJ: | 39.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10 |
| 书号: | 9787553750972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査炜
《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专家编委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
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GJ教育学院、SJ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国南京GJ针灸培训中心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英国兰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从事针灸推拿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20余年,针对儿童与成人经络的不同之处,着重研究儿童经络穴位按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广大父母操作的小儿推拿方法。其主编的《儿童经络按摩全书》《图解儿童按摩+抚触》等儿童经络按摩书,简单易学,方便有效,为不少孩子减少病痛,颇受父母们的信赖和喜爱。 精彩导读按摩时间与次数
按摩治疗宝宝便秘每天 1次,5 次为 1 个疗程。症状减轻后,可改为隔天1 次,以巩固疗效。
Z贴心的护理
●培养宝宝按时排便的习惯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
●鼓励宝宝多食高纤维的蔬菜
●多吃绿叶蔬菜
●吃适量苹果和香蕉
●喝一些白萝卜水
●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不要吃太多肉类
●适D参加户外活动
●少食多餐
●多喝白开水
基本按摩方法
1.按揉膊阳池:膊阳池为治疗便秘主穴。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膊阳池200 次。可两侧同时进行,力度稍大。
2揉板门:板门位于宝宝手掌大鱼际处。妈妈用拇指螺纹面轻轻按揉宝宝板门300 次。
3龟尾:妈妈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按揉宝宝龟尾300 次,以产生温热感为度。按摩时,妈妈注意修剪指甲。
4.按揉大肠俞: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大肠俞100 次。大肠俞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痢疾等。
5.按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的作用。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足三里50 次。两侧可同时进行。
虚证便秘型
按摩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
1.补脾经: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妈妈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脾经400 次。
2.按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的作用。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足三里3 分钟。
3.捏脊:妈妈用拇指桡侧缘1;CY=CY住宝宝皮肤,食、中二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自下而上,向前推行,每捏3次,向上提拿1 次。共操作5 遍。
实证便秘型
按摩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宜。
1.清大肠:大肠位于宝宝双手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妈妈用拇指螺纹面来回直推宝宝大肠经各200 次。
2.分推腹阴阳:妈妈以两手掌大鱼际部着力从前正中线向两侧分推200 次左右。推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让宝宝感觉疼痛。
3.推七节骨:妈妈用拇指桡侧缘自上向下直推宝宝七节骨300 次。七节骨主治腹泻、久痢、便秘、脱肛等。
4.摩腹:妈妈用手掌掌面或四指的指面放于宝宝腹部,按顺时针的方向摩腹5~10分钟。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速度均匀,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度。
5.揉脐:妈妈以一手掌根部顺时针按揉宝宝脐部300 次。揉脐时,手法要轻快柔和,力度要适中,不要让宝宝感觉疼痛。
厌食
厌食导致孩子的身长、体重不够正常的标准,如不纠正J会继发营养不良、贫血等。本病一般没有太大的危险性,只要一方面治疗继发的疾病,一方面调整喂养习惯,孩子J可以恢复得和正常小儿一样健康活泼。
按摩时间与次数
按摩治疗每天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轻者只需1 个疗程J可治愈,重者要按摩2~4 个疗程。
Z贴心的护理
● 纠正小儿偏食的习惯
●家长做好榜样,不偏食
●6个月以上的宝宝食品要适D搭配蛋白质、淀粉类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多样化
●把食物做成宝宝喜欢的样子
基本按摩方法
1.补脾经: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妈妈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脾经400~600 次。
2.捏脊:用拇指桡侧缘1;CY=CY住宝宝皮肤,食、中二指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自下而上,向前推行,每捏3 次,向上提拿1 次。共操作5 遍。
3.按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的作用。妈妈用拇指螺纹面按揉宝宝足三里30 次。两侧可同时进行。
4.总收法:宝宝取站立姿势,妈妈用左手拇指或食、中指按揉宝宝肩井穴部。
脾失健运型
厌食严重的宝宝每天早晚各按摩1 次。
1.摩腹:妈妈用手掌掌面或四指的指面放于宝宝腹部,按顺时针的方向摩腹5~10 分钟。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速度均匀,以宝宝感觉舒适为度。
2.揉脐:妈妈以一手掌根部顺时针按揉宝宝脐部300 次。揉脐时,手法要轻快柔和,力度要适中,不要让宝宝感觉疼痛。
3.按揉脾俞:脾俞位于D11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左右各一穴。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脾俞100 次左右。
4.推四横纹:小儿四指并拢,父母用拇指螺纹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100~300 次。
胃阴不足型
此按摩方法进行完后,可给宝宝捏脊3 分钟,疗效更佳。
1.补胃经:妈妈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宝宝胃经300~500次。两侧皆可进行,按摩时动作宜轻柔。
2.按揉胃俞:胃俞位于D12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左右各一穴。妈妈用拇指指端按揉宝宝胃俞100 次左右。
3.清天河水:妈妈食指、中指并拢,自腕横纹向肘直推天河水100 次。推时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要歪斜。
目录按摩带给宝宝健康,跟医院说Bye-bye/12
PART1
经络按摩治小病,防大病/15
穴位按摩守护宝宝一生平安/16
宝宝的经络和大人不同/17
帮宝宝取穴的基本技巧/18
给宝宝按摩10 项注意/19
宝宝按摩的基本手法/20
根据宝宝体质选择按摩方法/22
PART2
31 种小儿常见病对症按摩法/25
发热/26
基本按摩方法......................................... 27
外感发热型............................................. 28
阴虚内热型............................................. 29
食积发热型............................................. 30
惊恐发热型............................................. 31
感冒/32
基本按摩方法......................................... 33
风寒感冒型............................................. 34
风热感冒型............................................. 34
高热惊厥型............................................. 35
咳嗽痰多型............................................. 36
食欲缺乏型............................................. 37
咳嗽/38
基本按摩方法......................................... 39
外感风寒型............................................. 40
外感风热型............................................. 41
呕吐/42
基本按摩方法......................................... 43
寒吐型..................................................... 44
热吐型..................................................... 44
伤食吐型................................................. 45
虚火吐型................................................. 45
小儿惊风/46
基本按摩方法......................................... 47
急惊风型................................................. 48
慢惊风型................................................. 49
便秘/50
基本按摩方法......................................... 51
虚证便秘型............................................. 52
实证便秘型............................................. 53
厌食/54
基本按摩方法......................................... 55
脾失健运型............................................. 56
胃阴不足型............................................. 57
暑热症/58
基本按摩方法......................................... 59
暑伤肺胃型............................................. 60
上盛下虚型............................................. 61
疳积/62
基本按摩方法......................................... 63
积滞伤脾型............................................. 64
气血两亏型............................................. 65
鹅口疮/66
基本按摩方法......................................... 67
婴幼儿腹泻/68
基本按摩方法......................................... 69
寒湿泻型................................................. 70
湿热泻型................................................. 71
伤食泻型................................................. 71
脾虚泻型................................................. 72
婴幼儿肺炎/73
基本按摩方法......................................... 74
风寒闭肺型............................................. 75
风热闭肺型............................................. 76
痰热闭肺型............................................. 77
遗尿/78
基本按摩方法......................................... 79
肾气不足型............................................. 80
脾肺气虚型............................................. 80
肝经湿热型............................................. 81
夜啼/82
基本按摩方法......................................... 83
脾胃虚寒型............................................. 84
乳食积滞型............................................. 84
惊骇恐惧型............................................. 85
近视/86
基本按摩方法......................................... 87
眼眶胀痛型............................................. 88
脾胃虚弱型............................................. 89
斜视/90
基本按摩方法......................................... 91
百日咳/92
基本按摩方法......................................... 93
风寒型..................................................... 94
风热型..................................................... 95
痰热型..................................................... 96
脾肺气虚型............................................. 97
呃逆/98
基本按摩方法......................................... 99
小儿支气管炎/100
基本按摩方法......................................... 101
痰热壅肺型............................................. 102
风热犯肺型............................................. 103
细菌性痢疾/104
基本按摩方法......................................... 105
湿热型..................................................... 106
寒湿型..................................................... 106
疫毒型..................................................... 107
虚寒型..................................................... 107
扁桃体炎/108
基本按摩方法......................................... 109
风热外侵型............................................. 110
阴虚火旺型............................................. 111
鼻出血/112
基本按摩方法......................................... 113
风热犯肺型............................................. 114
火热炽盛型............................................. 114
气血不足型............................................. 115
过敏性鼻炎/116
基本按摩方法......................................... 117
肺脾气虚型............................................. 118
肾气亏虚型............................................. 118
风寒犯肺型............................................. 119
盗汗/120
基本按摩方法......................................... 121
脾胃积热型............................................. 122
阴虚内热型............................................. 122
牙痛/123
基本按摩方法......................................... 124
胃火牙痛型............................................. 125
虚火牙痛型............................................. 125
支气管哮喘/126
基本按摩方法......................................... 127
风寒袭肺型............................................. 128
风热犯肺型............................................. 129
痰浊阻肺型............................................. 130
肺肾两虚型............................................. 131
水痘/132
基本按摩方法......................................... 133
风热夹湿型....................................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柔和的色彩和宝宝安详的睡颜,就已经把我深深吸引住了。拿到手后,翻开第一页,就仿佛被一股温暖的气息包裹。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遣词造句间流露出一种天然的母性光辉,读起来一点都不生涩,反倒像是邻家大姐姐在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描述妈妈如何一步步引导宝宝从睡前不安到安然入睡的那些细节,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每一个温柔的眼神,都被捕捉得那么细腻。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家宝宝小时候的样子,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夜晚,现在回想起来,竟然也充满了温情。书中的方法论并非一味地讲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让读者感同身受,去体会其中的深意。我试着书中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睡前故事的选择,摇睡的节奏,甚至是抱着宝宝的姿势,都有了新的体会。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亲子关系中那些被忽略的、却至关重要的部分。我一直觉得,育儿这件事,与其说是技巧的堆砌,不如说是情感的传递,而这本书,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的文字,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这个新手妈妈焦躁的心。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育儿细节非常敏感的人,特别是涉及到宝宝的睡眠问题,更是让我焦虑不已。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它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却极具指导意义的方式,带我一步步走出了宝宝睡眠的“黑暗时期”。作者在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比如宝宝辗转反侧,小小的眉头紧锁,那种无助感,我太熟悉了!然后,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都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神奇药方,而是强调循序渐进,关注宝宝的整体状态,以及妈妈自身的情绪管理。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的建议,这不仅帮助宝宝建立了安全感,也让我自己有了一个可以期待的、平静的时刻。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很有趣,虽然简单,却能准确地传达信息。我经常会跟我的伴侣一起阅读,我们一起讨论其中的方法,一起尝试。这本书,不仅仅是给了我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重新找回了育儿的信心和乐趣。
评分我一直认为,育儿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现实往往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尤其是宝宝的睡眠,简直是新手父母的一大挑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缕及时雨,给了我太多的启发和帮助。我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她用一种非常温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妈妈和宝宝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互动。书中关于如何理解宝宝的信号,如何回应他们的需求,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都写得非常详细,而且易于操作。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睡前营造一个宁静的环境,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及在宝宝入睡前给予充分的安抚。效果真的非常显著!宝宝睡得越来越安稳,我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整个人感觉都轻松了很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支持和鼓励。它让我明白,育儿的路上,并没有所谓的“完美父母”,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并且享受这个过程的我们。
评分拿到这本《妈妈按宝宝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真诚”。作者没有去渲染育儿的苦,也没有去承诺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而是用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去分享她作为母亲的经验和感悟。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充满智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妈妈的情绪”的探讨,这一点往往被很多育儿书所忽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妈妈的情绪状态对宝宝的睡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妈妈们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一点,对我这个经常因为宝宝睡不好而烦躁的妈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尝试了书中关于“自我关怀”的部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发现自己的心态真的好了很多,也更有耐心去面对宝宝的各种需求。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关注宝宝成长的同时,也 equally important 地关照妈妈自身的成长。
评分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购入这本《妈妈按宝宝安》的。说实话,起初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类似的育儿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充斥着各种理论和数据,读起来让人有些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风格,真的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冰冷的技术性描述,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是带着点幽默感的方式,讲述着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我最欣赏的是作者的观察力,她能够捕捉到宝宝细微的情绪变化,并给出非常实用的应对建议。比如,书中关于“解读宝宝哭声”的部分,简直就是我的救星!以前听到宝宝哭,我总是手足无措,不知道是饿了、困了,还是不舒服。但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宝宝哭声的频率、音调来判断他们的需求,这大大减少了我的焦虑感。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妈妈们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很多妈妈都经历过类似的困扰。这种共鸣感,是很多书籍无法给予的。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一下,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