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國際礦業風雲 9787511549976

正版:國際礦業風雲 978751154997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薄少川 著
圖書標籤:
  • 礦業
  • 國際貿易
  • 經濟發展
  • 資源
  • 投資
  • 商業
  • 金融
  • 地緣政治
  • 行業分析
  • 全球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華恒桃李書刊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11549976
商品編碼:24637584512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礦業風雲

定價:198.00元

作者:薄少川

齣版社:人民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5499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礦業是“豪放派”,可以像載重幾百噸的大型礦車,彪悍而霸道;

礦業是“婉約派”,可以為一個百分點的迴收率廢寢忘食,細膩而委婉。

礦業人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他們是個獨特的群體,可以在五星級酒店和野外帳篷之間無縫對接。

礦業人有山的偉岸。這是一個勇於擔當的群體,他們躲在幕後,以傻大笨粗的形象為一個個光鮮亮麗的行業提供著必需的原材料,散發著“這一份擔當捨我其誰”的責任魅力!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說人、說礦、說故事,力圖涵蓋國外礦業公司發展與運營的基本內容,涉及外礦業方麵的顯著差異、國外初級礦業公司的成長曆程、並購、礦業公司的主要融資渠道與業務模式、估值、投資價值分析、礦業投資的風險及其防範、公司治理與股東權利、環境保護、礦山安全、利益攸關方各種關係等議題。

目錄


目 錄

章 礦業十餘年間的風起雲湧 001

節?持續近十年的商品超級大牛市? 002

第二節?驚心動魄的資源爭奪與各方博弈? 004

第三節?礦業行業的周期性? 015

第四節?逆市投資? 022

第二章 外礦業方麵的顯著差異 025

節?資本市場與其他軟性基礎設施? 026

第二節?采用的信息披露標準? 028

第三節?資源量與儲量? 044

第四節?可行性研究及其認識? 060

第五節?審批的關注點? 067

第六節?境外礦業資本市場? 067

第七節?值得商榷的投資與運營理念和實踐? 079

第三章 初級礦業公司的成長曆程 085

節?成功的礦業項目經曆的各個階段及價值體現 088

第二節?成功的初級礦業公司的發展曆程? 093

第三節?投資於初級礦業公司應關注的主要問題? 132

第四節?礦産勘探與可研是一種風險投資? 137

II

第五節?初級礦業公司的連年“虧損”? 139

第六節?融資,持續融資,是初級礦業公司發展的生命綫? 144

第七節?公司閤並與分拆? 144

第八節?公司兼並與? 147

第四章 融資及礦業公司與礦業項目的交易模式 171

節?股權融資? 172

第二節?債權融資? 177

第三節?項目融資? 184

第四節?引入閤作夥伴? 187

第五節?産品包銷融資? 191

第六節?預售産品流融資? 192

第七節?預售權益金融資? 203

第八節?其他業務模式與融資方式? 211

第五章 礦業項目估值和礦業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217

節?估值的目的? 218

第二節?估值的定義? 219

第三節?礦業項目估值標準? 221

第四節?礦業項目估值方法? 229

第五節?財務模型?-?摺現現金流法? 239

第六節?可行性研究的通俗解讀? 262

第七節?礦業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266

第八節?影響項目估值和公司投資價值的非技術性因素? 278

第九節?估值的睏惑? 285

第十節?看不懂的案例? 290

第十一節?對估值的認識? 293

III

第六章 礦業投資的風險及其防範 295

節?找礦風險? 298

第二節?資源量風險? 299

第三節?可行性研究風險? 301

第四節?批準風險? 311

第五節?礦山建設及投産風險? 314

第六節?市場風險? 317

第七節?匯率風險? 322

第八節?政治風險? 324

第九節?其他風險? 332

第十節?機會與風險同在? 332

第七章 公司治理與股東權利 339

節?公司章程? 340

第二節?股東與股東會? 340

第三節?董事與董事會? 341

第四節?管理層? 346

第五節?公司治理? 347

第六節?股東權利? 354

第八章 環境保護、礦山安全及利益攸關方各種關係 365

節?環境保護? 366

第二節?職業健康與礦山安全? 371

第三節?勞資關係? 374

第四節?社區關係? 377

第五節?公共關係? 386

第六節?非組織? 387

IV

第九章 礦海拾零 389

節?生産成本常用術語? 390

第二節?成本麯綫? 399

第三節?黃金與白銀? 402

第四節?礦業界的醜聞? 438

第五節?礦業公司的新聞稿? 445

第六節?國際性礦業大會? 451

第七節?礦業的未來? 452

第十章 北美石油天然氣簡況 461

節?石油天然氣資源量與儲量? 462

第二節?基於儲量的貸款? 474

第三節?石油天然氣勘探與生産公司投資價值分析? 476

第四節?北美的頁岩革命? 483

第五節?加拿大油砂簡況? 501

第六節?北美液化天然氣熱潮? 508

附錄 英漢術語對照 519

參考文獻 525

作者介紹


薄少川,工學碩士,於 1996 年加入艾芬豪投資集團(Ivanhoe Capital Corporation),曆任集團旗下(加拿大)艾芬豪礦業有限公司(Ivanhoe Mines Ltd.)等多傢公司的高級管理職位,後齣任集團業務開發總經理。2005 年後齣任過多傢外公司董事、顧問,在公司發展、國際並購、投資、融資、閤資閤作、基金管理等方麵有著豐富的實踐和經驗。

文摘


序言



深入世界脈絡:一部洞察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的史詩巨著 本書並非聚焦於單一的行業剖析,而是以一種宏大敘事的方式,解構自上世紀末至今,影響全人類命運的關鍵性事件、權力更迭與思想流變。它將讀者置於曆史的十字路口,審視那些塑造瞭我們今日世界的深層動力與隱秘邏輯。 第一部分:冷戰餘燼與新秩序的萌芽(約1990-2001) 本捲以蘇聯解體的震撼開篇,探討瞭這一地緣政治巨變對全球權力結構産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我們詳盡分析瞭“單極時刻”的短暫輝煌及其內在的脆弱性。書中深入剖析瞭信息技術革命如何悄然重塑瞭國傢間的權力平衡,從互聯網的早期商業化到“信息高速公路”概念的興起,揭示瞭技術進步如何成為國傢戰略博弈的新戰場。 重點章節對“華盛頓共識”的全球推廣及其在轉型經濟體中引發的爭議進行瞭細緻的考察。我們沒有停留在經濟指標的羅列,而是通過描繪特定國傢——例如東歐劇變後的波蘭、俄羅斯的“休剋療法”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來展現宏觀政策在微觀社會層麵投下的巨大陰影。這不僅是一部經濟史,更是一部社會張力與國傢認同重建的編年史。 同時,本書將目光投嚮瞭全球化浪潮下主權國傢的邊界模糊化趨勢。通過對早期跨國企業權力膨脹的案例研究,我們探討瞭“離岸金融”和“監管套利”如何開始侵蝕傳統國傢稅基和治理能力,為後續的全球經濟治理睏境埋下伏筆。 第二部分:恐怖主義的幽靈與全球反恐的遺産(約2001-2010) “9·11”事件被視為一個分水嶺。本書對此事件的分析超越瞭新聞報道的層麵,深入探究瞭意識形態衝突、中東地區的曆史遺留問題以及大國在中東角力中的復雜角色。我們詳細梳理瞭美國“全球反恐戰爭”的戰略邏輯、執行過程及其對國際法和人權標準的衝擊。 在安全與自由的辯證關係中,本書審視瞭國內安全措施的空前強化——從監控技術的普及到情報共享機製的建立——及其對公民社會的影響。我們以詳實的資料,對比分析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國傢如何應對恐怖主義威脅,揭示瞭安全敘事如何被用來重塑國內政治議程。 本部分還穿插分析瞭全球化進程在遭遇安全危機後的首次重大停滯與調整。供應鏈的區域化考量開始浮現,國際閤作的脆弱性暴露無遺,為後來的“逆全球化”思潮提供瞭早期注腳。 第三部分:金融海嘯與主權債務的陰影(約2008-2015)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是理解當代世界經濟結構的關鍵。本書將危機溯源至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過度投機,細緻描繪瞭金融工程的復雜性如何使得風險在係統內隱秘擴散。我們著重分析瞭各國政府和央行為避免係統性崩潰所采取的史無前例的乾預措施,包括量化寬鬆政策(QE)的推齣及其對全球資本流動的長期影響。 隨後,筆鋒轉嚮瞭危機後的主權債務危機,尤其聚焦於歐元區的內部矛盾。書中對希臘、西班牙等國的救助方案進行瞭深入的案例剖析,探討瞭“緊縮政策”的社會代價,以及這一危機如何加深瞭歐洲內部的南北裂痕與民粹主義的抬頭。本書認為,這場危機不僅是金融失靈,更是全球化時代監管失靈和道德風險積纍的總爆發。 第四部分:權力重置與新冷戰的邊緣(約2016至今) 本書的後半部分聚焦於世界權力結構的加速重構。我們詳盡分析瞭“多極化”趨勢的深化,特彆是新興大國在全球治理體係中日益增長的訴求與實踐。這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轉移,更是話語權和規則製定權的爭奪。 書中對技術民族主義的興起進行瞭深入的批判性考察。從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到關鍵礦産資源的戰略布局,再到半導體供應鏈的“去風險化”進程,本書揭示瞭技術主權已成為國傢安全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們探討瞭數字鴻溝如何演變為新的地緣政治工具,以及數據流動所引發的國際法律衝突。 最後,本書總結瞭氣候變化、大規模移民與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對現有國際秩序的係統性挑戰。它強調,未來的國際格局將越來越取決於各國能否在意識形態對立和生存性威脅之間找到閤作的平衡點,從而避免陷入全麵衝突的泥潭。 結論:一個充滿悖論的時代 全書的綫索貫穿始終:這是一個高度互聯、卻又日益分裂的時代;這是一個技術空前發達、卻又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這是一個追求效率的全球市場,卻又被民族主義和安全考量不斷打斷的時代。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嚴謹、多維度的框架,以理解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充滿動蕩與機遇的宏大曆史進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影響世界格局的“看不見的手”非常感興趣,而礦業,無疑就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個潘多拉的魔盒,裏麵裝滿瞭關於資源、權力、財富和國傢命運的秘密。我設想,書中會詳細剖析那些在全球範圍內運營的礦業巨頭的運作模式,它們是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尋找、開采、加工和銷售礦産資源的。我期待能夠瞭解到,這些公司是如何應對復雜的國際法律法規、環境挑戰,以及社會責任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礦産資源的稀缺性是如何驅動著國際關係的發展,如何影響著大國的崛起與衰落。或許,書中會引用大量真實的曆史事件和案例,來佐證作者的觀點,比如曆史上因爭奪石油、鑽石、稀土等資源而引發的衝突和閤作。我猜想,作者可能是一位深耕礦業領域多年的專傢,或者是一位對國際政治經濟有著深刻洞察力的學者,他/她能夠將枯燥的行業數據和復雜的國際關係,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展現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到其中的精妙之處。

評分

“國際礦業風雲”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大氣磅礴的史詩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設想,這本書將會帶領我踏上一場跨越洲際、貫穿古今的礦業之旅。我希望能夠瞭解到,那些在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金屬、寶石、能源,它們的來源究竟是哪裏?又是如何被開采齣來的?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不同礦産資源的形成過程、開采技術以及它們的戰略意義?更吸引我的是“風雲”二字,這背後必然充滿瞭波摺與起伏,我期待書中能夠披露那些不為人知的國際礦業競爭內幕,比如大國之間圍繞稀缺資源的暗流湧動,跨國公司如何憑藉強大的實力和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布局,以及一些新興國傢又是如何努力擺脫資源依賴,實現工業化崛起的。我甚至在想,這本書可能會穿插一些動人的故事,講述那些在艱苦的礦山環境中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和工人,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纔是支撐起整個“風雲”的關鍵。

評分

當我看到“正版:國際礦業風雲”這個書名的時候,我腦海中立刻湧現齣一些模糊的畫麵,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未知與機遇的世界。我猜想,這本書可能像一部紀錄片一樣,用文字為我展現瞭全球礦業的壯闊景象。從非洲大陸上塵土飛揚的金礦,到南美洲雨林深處的銅礦,再到北極圈內嚴寒中的石油鑽井平颱,書中可能描繪瞭不同地區、不同礦種的獨特開采場景。我期待能夠瞭解到,這些稀缺的資源是如何被發掘、提煉,並最終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時,我也想知道,在這些看似純粹的資源爭奪背後,是否隱藏著更加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和經濟利益的較量。這本書會不會講述一些關於礦業巨頭的崛起與衰落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國傢如何通過掌握礦産資源來提升國際地位的案例?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將科學的開采知識、經濟的分析以及宏觀的國際視角融閤在一起,為讀者呈現一場精彩絕倫的“礦業風雲”。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自帶一種史詩般的厚重感,“國際礦業風雲”,光聽名字,就讓人聯想到波詭雲譎的國際博弈,以及在地下深處挖取珍貴資源的艱辛與榮耀。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想象書中可能描繪的那些巨頭企業如何爭奪稀缺礦産,各國政府又如何在背後縱橫捭闔,就已經讓我充滿瞭期待。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行業內幕,比如某個國傢如何通過控製某種關鍵礦産,在國際政治舞颱上擁有瞭舉足輕重的地位,又或者某個企業如何憑藉一次成功的勘探,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那些在地底下默默無聞卻又至關重要的礦藏,承載瞭人類文明的進步,也可能成為引發衝突的導火索。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些宏大的敘事和復雜的利益糾葛娓娓道來,是側重於商業戰略的博弈,還是更偏嚮地緣政治的分析?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我甚至在想,書中是否會描繪齣那些在艱苦環境下工作的礦工的真實生活,他們的汗水和付齣,纔是一切“風雲”的基礎。這種跨越瞭經濟、政治、科技乃至人文的宏大主題,無疑是吸引我下單的強大動力。

評分

光看書名“國際礦業風雲”,我就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宏大且具有戰略意義。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在荒蕪的沙漠深處,巨大的礦機轟鳴,背後是國傢級的戰略布局;在國際會議上,各國代錶為瞭稀有金屬的開采權唇槍舌劍,每一個決策都關係到未來的能源安全和經濟命脈。我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如此龐雜的信息,將不同國傢、不同礦種、不同時期的“風雲”串聯起來的。這本書會不會涉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事件,比如某個國傢是如何在關鍵時刻發現並控製瞭某種戰略性礦産,從而改變瞭國際力量的平衡?或者,它會探討當前全球礦産資源分布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齣現的新的爭奪焦點,比如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關鍵材料,或者深海資源的開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全球經濟的運行邏輯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明白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遙不可及的國際事件,其實都與我們腳下和身邊的資源息息相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