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面试全景(1) 考点聚焦(1) 考点预测(1) 知识框架(1) 节教师面试概述(2) 一、面试的含义与形式(2) 二、面试的构成要素(2) 三、面试的作用与特点(4) 四、面试的考查趋势(5) 第二节教师面试的测评要素(6) 一、语言表达能力(6) 二、知识技能(6) 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6) 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7) 五、应变和自我控制能力(7) 六、人际沟通能力(7) 七、职业理解能力(7) 八、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8) 九、仪表举止(8) 第三节教师面试全流程(8) 一、确定面试对象(8) 二、面试报到抽签(8) 三、候考(9) 四、备课(9) 五、试讲或说课(9) 六、答辩(9) 七、计算成绩(9) 八、公布成绩(10) 第二章备课篇(11) 考点聚焦(11) 考点预测(11) 知识框架(11) 节备课概述(12) 一、备课的含义(12) 二、备课的意义(12) 三、备课的时间安排(12) 第二节备课的流程与方法(12) 一、选题(12) 二、备课标(13) 三、备教材(14) 四、备学生(17) 五、制定教学目标(20) 六、确定教学重难点(27) 七、选择教学方法(28) 八、选用教学媒体(30) 九、设计教学过程(31) 第三节教案(34) 第三章教学实践篇(67) 考点聚焦(67) 考点预测(67) 知识框架(67) 节课堂教学技能(68) 一、课堂导入技能(68) 二、课堂讲授技能(71) 三、课堂提问技能(72) 四、教学板书技能(73) 五、习题设计技能(75) 六、课堂激趣技能(77) 七、课堂结束技能(80) 第二节教学基本功(81) 一、书写技能(81) 二、简笔画技能(83) 三、语言技能(88) 第四章说课篇(93) 考点聚焦(93) 考点预测(93) 知识框架(93) 节说课概述(94) 一、说课的含义(94) 二、说课的特点(94)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及说课稿与教案的关系(95) 四、说课的原则(96) 五、说课的意义(97) | 六、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97) 七、考评标准(98) 第二节考前准备(100) 一、信息准备(100) 二、知识准备(100) 三、教育教学理论准备(101) 四、技术准备(101) 五、心理准备(101) 第三节说课流程与内容(102) 一、说教材(102) 二、说学情(104) 三、说教法(105) 四、说学法(106) 五、说教学程序(108) 六、说板书(114) 七、说教学反思(117) 第四节说课的应试策略与注意事项(118) 一、说课的应试策略(118) 二、说课的注意事项(121) 第五节说课稿(124) 一、说课稿的基本模式(124) 二、说课稿案例(126) 第五章答辩篇(159) 考点聚焦(159) 考点预测(159) 知识框架(159) 节答辩概述(160) 一、专家提问(160) 二、教师结构化面试概述(160) 第二节专家提问(162) 一、专家提问——七大追问方向(162) 二、专家提问——答题思路(164) 三、专家提问——应答注意事项(164) 第三节结构化问答(165) 一、职业理解能力问题(165) 二、知识能力问题(167) 三、综合分析能力问题(168) 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问题(171) 五、人际沟通能力问题(174) 六、应变和自我控制能力问题(177) 第四节答题演练(180) 一、真题演练(180) 二、实战强化演练(182) 第六章面试技巧(187) 考点聚焦(187) 考点预测(187) 知识框架(187) 节面试的仪容规范(188) 一、个人清洁(188) 二、发型设计(189) 三、面部化妆(189) 第二节面试的仪表规范(191) 一、着装规范(191) 二、面部表情(194) 第三节面试的仪态规范(195) 一、站姿(195) 二、坐姿(196) 三、行姿(196) 四、手势(197) 第四节面试的语言规范(197) 一、称呼的使用(198) 二、提问中的技巧(198) 三、恰当的解释(198) 四、提升语言的逻辑性(199) 五、加强语言的说服力(199) 六、面试用语的禁忌(199) 第七章面试真题汇编(201) 节说课真题集萃及真题选解(201) 第二节答辩真题选解(211)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体系(214)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21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16) |
《中公版·2018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说课与答辩》(一)本书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省(区、市)历年面试详情及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二)本书依据考试要求编写,编排合理,创新性强,将教育理论知识与说课案例有机结合。
(三)本书力求语言精炼,提高实用性,不仅展示相关教学理论,还附有精选的各科教学实例。
(四)本书结构清晰,针对性强,意在满足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考生的备考需求。
(五)本书配有移动自习室,助力考生备考。
《中公版·2018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说课与答辩》结合各省(区、市)历年面试详情及考试要求,构架起以面试全景、备课篇、教学实践篇、说课篇、答辩篇、面试技巧、面试真题汇编共七个部分有机结合的面试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针对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与答辩部分的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出发,向考生讲解各个要点,帮助考生掌握教学方法与面试技巧。
面试是测查和评价人员能力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与笔试共同构成教师招聘考试的两个重要环节。本章内容在面试时不会出现理论性的考点,旨在让考生了解面试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本章从面试的基础理论入手,深入洞察面试的基本内涵,将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全景呈现给考生,帮助考生形成正确和清晰的认识。考生需要着重了解面试的基本流程与测评的要素。
一、面试的含义与形式
(一)面试的含义
面试是测查和评价人员能力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
面试与一般性的交谈、面谈、谈话相区别。同时,“在特定场景下”面试与日常的观察、考查等测评方式相区别。日常的观察、考查,虽然也少不了面对面的观察与交谈,但那是在自然场景下进行的。“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不但突出了面试“问”“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使面试与一般的口试、笔试、操作演示、背景调查等人员素质测评的形式也区别开来。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面试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建立在教学实施大背景下,通过提问交谈、模拟课堂教学等形式考查考生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种选拔性考试。
笔试与面试共同构成科学、实用的教师人才招聘考试测评体系。
(二)面试的形式
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一般包括现场说课、现场试讲、结构化面试与现场答辩几种形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考试组织部门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形式结合的方法进行面试。
说课是在对指定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后,考生向考官说明指定课题准备“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过程。试讲则是在对指定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后,以考官为对象,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过程。
说课和试讲一般分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和学部(小学、初中、高中),考生根据所报考岗位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课题进行操作。教材以及教材版本一般会在面试通知中指定。准备时间一般在20~40分钟,作答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
结构化面试是考官向考生提出拟定好的问题,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答。这类问答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仪表举止和逻辑思维、协调应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学岗位bi备的素质等。现场答辩是在说课或试讲结束后,考官针对说课或试讲内容进行提问,考生作答。答辩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和本学科基础知识等。答辩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
二、面试的构成要素
面试要素,是指构成面试的一些基本的必要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的有机结合是面试活动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这些要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面试目的
面试目的,是指面试想要达成的目标和希望实现的结果。在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中,面试的目的是从教育教学岗位出发,实现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从而选出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民教师。
(二)面试内容
面试内容是指面试需要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内容。在面试时,一般把考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许多具体的素质指标,施测时,只选择部分重要的和相关的素质进行测评。因此,如何恰当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的素质进行测评,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面试方式
面试方式,是指面试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影响面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面试方式对考生素质测评的侧重点也不同,在面试时存在一个面试方式的选择问题。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主要有说课、试讲、答辩几种方式。
(四)面试试题
面试试题主要是指面试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种不同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是根据指定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写出说课稿并向考官陈述相关内容;试讲则是根据指定课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并以考官为听课对象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行为;结构化面试与答辩一般是考官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回答。
(五)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是面试的直接组织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试考官的素质高低对面试结果有很大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通过给出考题,了解考生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并进行素质评定。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面试考官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人事部门领导、用人单位领导及部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任课教师组成,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全程监督。
(六)面试考生
面试考生,是面试试题的直接承受者。在面试中,考生通过对面试试题的“反应”,即作答,达到被测试的目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面试考生一般是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下来的。
(七)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面试时间越长,面试结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面试时间往往比较短。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面试时间依据面试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说课和试讲的准备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作答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结构化面试与答辩一般根据当地公告进行。
(八)面试考场
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时,场地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光线的明暗,以及噪音、干扰等问题对面试都有很大影响,不可忽视。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考场一般设定在学校的教室里。
(九)面试信息
面试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官与考生交流对所发出的信息,包括考官信息和考生信息。zui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对考生下达的测评指令,以及对考生的行为反应所表现出的态度等。考生信息,是面试测评过程中考生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信息,包括自觉发出的和不自觉发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zui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对考官的测评指令所作出的行为反应,即作答情况。
(十)面试评定
面试评定指面试考官利用事先拟定好的测评标准,根据考生的行为表现对其素质能力情况进行评分或评价。
三、面试的作用与特点
(一)面试的作用
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可以考查笔试甄选手段难以考查的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涵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课程改革、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学、团队管理、多媒体运用、学科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想要把所有这些内容都浓缩在一张笔试试卷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试只能选取某几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而面试可以有效地弥补笔试的缺陷,对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行考查。
2.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及其他素质特征
面试设置了众多测查要素,有助于考官对考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面试的多种形式可以使考生的知识储备、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一一展现在考官面前,能更合理有效地选拔出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适合教师岗位的人才。
3.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并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和冒名顶替者
随着考试的发展,考生及辅导机构对笔试逐渐了解透彻,考生可以通过强化复习来应对笔试内容。而面试侧重于对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测查,这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提高的,所以,面试可以有效避免录用的考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此外,面试是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交流,能有效地甄别一些虚假现象。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简洁大方的,拿到手里感觉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下了真功夫的。我最近在准备教师招聘的面试,市面上各种辅导资料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最后还是选了这本。主要看中的是它“中公教育”这个牌子,毕竟在这个领域他们家算是老字号了,信得过。我特别关注的是“说课与答辩”这部分,这是面试中最容易失分也最能出彩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经过实战检验的、真正有用的模板和思路,而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说实话,很多教材讲的都是“应该怎么做”,但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到“实际操作中别人是怎么做成功的”,那就太棒了。我尤其想看看它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说课技巧有没有细致的区分和指导。毕竟,小学语文的说课和高中数学的说课,侧重点肯定是天差地别的,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区分度能做得足够好,能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也能快速抓住重点,不至于在考场上抓瞎。
评分从排版和易读性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做得相当不错。厚厚的一本书,如果内容组织混乱,光是翻找资料就会让人心生烦躁。但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清晰,逻辑性很强,重点内容都有明显的标记,这点对于我们这些时间紧张的备考者来说非常友好。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说课技巧时,会穿插一些“考官视角分析”,这让我能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哪些地方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哪些是他们最容易挑错的。这种双重视角的设计,无疑大大提高了我的备考效率。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干货满满”,没有太多水分,每一页的文字似乎都在为提升面试实战能力服务。希望它能帮我彻底解决我对“临场发挥”的恐惧感,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
评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案例丰富性。很多教辅材料总是喜欢用一些过于理想化的、完美无瑕的课堂作为示范,但真实的面试现场往往充满变数,考官的问题也常常出人意料。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课,它收录的“面试真题”部分,我初步翻阅了一下,感觉真实感很强,很多问题我都曾在模拟练习中遇到过,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棘手一些。特别是一些关于处理突发状况或者应对“刁钻”提问的策略,写得相当到位。比如,当考官质疑你的教学设计逻辑时,如何沉着应对并有理有据地进行辩护,这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期待后续的深入阅读能够教会我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教学规范又充满个人亮点的“说课骨架”,并且能在答辩环节中,将这个骨架支撑得既稳固又灵活,面对任何挑战都能从容应对,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官方说辞。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纸张手感都属于上乘,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太累,这对于高强度的备考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但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真正吸引我的是它对“答辩”环节的重视程度。很多人在准备面试时,往往把重心放在了“说课展示”上,认为只要把课讲好了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高质量的问答环节才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剖析不同类型的答辩问题背后的考察意图,比如考察教学反思能力、抗压能力、专业知识深度等。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进阶的、高阶的应答策略,教会我如何在辩驳中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成熟的职业心态,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过了一本普通的应试指南,它更像是一次系统的面试能力提升训练。
评分坦白讲,我之前也买过一些别的机构的面试用书,很多时候,它们提供的“万能模板”用起来非常僵硬,一听就知道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体现出应聘者自身的教学特色和创新思维。因此,我对这本《教师招聘面试说课与答辩》抱有一种审慎的乐观。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个性化表达”的引导。面试官需要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教育情怀、有教学智慧的老师,而不是一个复读机。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框架,让我能在掌握通用结构的同时,巧妙地融入我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个人经历,那就太成功了。我正在研究它关于“如何突出个人优势”的部分,希望能从中找到打破常规、让人眼前一亮的切入点,让我的说课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