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惠及大众的养生智慧;
一读知中医,两读悟医道,三读获健康
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前主编重磅推出的经典力作
以中医故事化的写法,还原了古代名医们悬壶济世的形象,天涯论坛粉丝点击率已达160万!
基本信息
中医*的那点儿东西1+2 全2册
中医*的那点儿东西1 书号:9787559604767 定价:35.00元
中医*的那点儿东西2 书号:9787559604774 定价:35.00元
总定价:70.00元
作者:罗大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
也有人认为,中医*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
还有人认为,中医*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时间久了才可见效。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
作者简介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业内有“中医两博士,南有刘力红,北有罗大伦”之说。与刘力红博士的治验、研究、著书立说不同的是,罗大伦博士是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上宣传中医的。
2005年,罗博士以中医故事化的写法,还原了古代名医们悬壶济世的形象,并以《古代的医生》为题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坛上。网友们为中医大师们精湛的医术赞叹,更为他们的大医精诚之心折服,他们相互传阅,点击率现已突破160万。如今,此贴已被整理为《古代的中医》《中医*的那点儿东西1》《中医*的那点儿东西2》出版。
作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的前主编、特邀主持,罗博士曾邀请了许多有影响的中医专家(像王琦教授、王鸿谟教授、姜良铎教授等等)开坛布讲;2011年,罗博士又受邀担任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让中医养生智慧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一直以来,我对中医养生都抱着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家里的老人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最近在书店闲逛,被一本封面古朴的书吸引住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2》。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从书名和扉页的介绍,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沉淀和家族传承的温度。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接地气、易于实践的食疗方,最好是那些祖辈们代代相传,经过时间考验的智慧。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能够轻松融入日常生活的养生之道才是最珍贵的。书中会不会提到哪些常见的食材,经过巧妙的搭配,就能达到温和调理身体的效果?例如,像山药、枸杞、红枣这些在中医里常被提及的食材,它们在祖传的方子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没有关于如何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食谱的指导?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食疗方法,而不是那些过于玄奥或者需要特殊药材的理论。希望这本书能够打开我通往更健康生活方式的一扇窗,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老的中医智慧。
评分这套《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2》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吃”的百科全书,而且是那种带有浓厚人情味和历史感的百科全书。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中挖掘出那些关于“食疗养生智慧大全集”的精髓。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养生之道,离不开我们每天的餐桌。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地讲解,为什么某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而另一些则需要谨慎食用?我特别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身边常见的食材,制作出既美味又养生的餐点。例如,书中会不会给出一些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健康状况的食谱建议?我期待着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灵活地调整饮食,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食补”的误区解析,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在养生路上走弯路。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吃”这门学问,让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抱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评分我最近注意到罗大伦老师的这套《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2》,它的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兴趣,尤其是在食疗养生这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从根本上调理身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症状的改善。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治未病”的思想,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中医理论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知识讲解清楚。例如,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常见的药食同源的食材,以及它们在食疗中的具体应用?我特别想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疗方案。我相信,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古老而又实用的智慧,我一定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生活充满活力和阳光。这套书,无疑是我在探索中医养生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引。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罗大伦老师的这套《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2》,不得不说,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古老中医智慧宝库的大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它在书店的摆放位置和周边同类书籍的对比来看,就知道它在养生领域的份量。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祖传”部分感到好奇。这意味着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经过长辈们在实际生活中反复验证、代代相传的经验结晶。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食物来“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比如,如何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食物,如何通过简单的食材搭配来达到温和的调理效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养生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像古人一样,将养生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负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古老而又实用的智慧,让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更好的滋养。
评分当我翻开这套《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2》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质朴却又不失韵味的排版,仿佛一股清流扑面而来,瞬间拉近了我与传统中医的距离。书中的内容,虽然我还在慢慢消化,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严谨与传承,着实令人感动。我特别想从中学习到一些针对常见亚健康问题的食疗方案,比如如何通过饮食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疲惫感,以及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中医养生,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它不是大刀阔斧的治疗,而是通过日常的饮食起居,一点一滴地去调理和巩固身体的内在平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食谱,甚至是那些被老一辈中医视为“压箱底”的秘方,当然,是以一种易于普通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例如,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某种食材的性味归经,以及它适合在什么情况下食用?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是否有相应的食疗建议?我期待着从中获得一些能让我和家人受益终身的健康指导,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因为这些古老智慧的融入而得到升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