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贸易打造的* : 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经济
:79.80元
作者: 史蒂文·托皮克 著;黄中宪,吴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08148109
字数:323000
页码:52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1.热销17年,3次再版应势修订,纵跨600年,83篇小史,30年研究精髓
n《贸易打造的*》由彭慕兰与托皮克在《*贸易杂志》(World Trade Magazine)写给读者的文章精心编选、集结而成,全书综汇了两位教授多年的研究心血,自2000年英文版推出便好评如潮,重印多次并根据两位作者新作及时修订,文景此次推出是根据全新一次上市修订版(第3版)译作而成。
nn
2.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加州学派领军人彭慕兰携手拉美史、全球贸易史专家史蒂文·托皮克 共同书写
n这本看似“颠覆性”的经济史、文化史著作来自于两位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彭慕兰与托皮克同为历史学系教授,彭慕兰研究方向为中国史、东亚史、经济史等;托皮克研究方向为拉美史,咖啡经济史。两位作者使用活泼轻松的口吻讲述全球贸易发展的来龙去脉,但这中间夹杂着两位多年来的研究心血和成果心得,看似“普通”但内有史学家们的近30年的研究心血。
n内容提要
以贸易为线索,颠覆传统观念,由小见大、风趣生动
n《贸易打造的*》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全书以“贸易”为线索,但不止于贸易。由市场、商品、运输、暴力等等与贸易相关但连接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也都一一展现。
n相对于其他*史,《贸易打造的*》一大亮点是将两位学者的多年学术成果积累,以小见大,将历史、文化、商贸巧妙地融于一体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其中不乏有颠覆以往传统观念的提问或是论点:人们的胃容量与城市有着怎样的关系?巴西如何能以红木闻名?铁路的建设对于印度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渺小?促使全球化进程加快?看似古老的中国却是许多经济形成的创新之地?……这些问题在书中的答案几乎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传统观念,由此对全球化及其历史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nn
读懂1400年至今怎么样,才明白我们目前“在哪里”
n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这本《贸易打造的*》?以彭慕兰为领军人的加州学派,包括一部分西方历史学家已经看到,以往的西方历史叙述中,强调西方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文明化进程,将人类社会的进步寄放于自己身上。但是彭慕兰、托皮克指出,全球化进程并不是只有欧美国家参与,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也不是西方的专属功劳。在拉美、在东亚,在巴西、印度、中国,都曾经对全球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国家地区更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彭慕兰
n*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2013—2014),“加州学派”代表人物。1980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荣获1994年费正清奖)、《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经济的发展》(荣获2000年费正清奖、2001年*历史协会年度图书奖)、《贸易打造的*——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与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nn
史蒂文·托皮克
n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有:拉美史、全球贸易史、咖啡经济史等。主要著作包括:《巴西的政治经济学:1889—1930》《贸易与炮艇:帝国时代的美国与巴西》《全球市场的转变:1870—1945》(与艾伦·威尔斯合著)等。
nn
译者:
n黄中宪
n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现专职翻译。主要译作有:《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的黎明》《哈布斯堡的灭亡:次*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天国之秋》等。
nn
吴莉苇
n自由撰稿人、译者。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天理与上帝:诠释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主要译作有:《历史上的身体:从旧石器时代到未来的欧洲》《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等。
序言
英文初版上市得到《纽约时报》重点推荐
n台湾版荣获Value2007年度十大好书
n入选国家图书馆阅读推荐(港澳台推荐)
nn
经济学的《探索》频道,讲述你所不知道的贸易故事,让你手不释卷。
n——何帆
nn
这是一个贸易打造的*,她是已经形成的历史,也是正在发展的现实。我们要融入其中,也要时刻审视。这既是一个知识人的学术立场,也是一个具体的经济人必要的生活态度。
n——苏小和
nn
从初始充满血腥的强制贸易,到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无法自拔,既有落后国家毁家纾难式的悲剧,又有新兴市场日新月异的改观,财富的全球化流动,亦从混沌、野蛮之初始,进化到文明、多远之阶段。从商业史角度细致剖析贸易对*的改变,此书无疑独辟蹊径。
n——《英才》杂志前执行主编 张刚
nn
彭慕兰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故事总是让我们会心而笑,他试图跳出西方中心、民族中心的学术态度,让我们看到一名真正独立的学者矢志不渝的学术立场。
n——《南方都市报》
nn
几百年前,阿拉伯人不知道地底埋着石油,南美洲的阿兹克特人也不觉得白银有什么作用。只有到全球化贸易的时期,这些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才变得价值连城,进而改变了*。
n——《财经周刊》
nn
在这个新版中,两位作者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观点。他们都捕捉到贸易在过去的600年里有着其连贯的规律……这本书提供了传统贸易史研究路径的新方法,也注意到亚洲在*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n——美国图书馆重量级期刊 Choice
nn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中,作者阐明,六百年来,*贸易一直在使全球各地越来越紧密相连,不只在不同经济体间,在文化、商业、、社会、政治上,也发挥同样的作用。
n——*通讯社之一 甘尼特通讯社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对经济体系演变的分析,它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了自1400年以来,世界经济从碎片化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书中对重商主义、自由贸易、以及后来的国家干预等经济理论的阐述,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但读起来却一点也不枯燥,反而是充满了启发性。我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选择,对本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兴起,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殖民地贸易带来的财富如何在欧洲积累并最终推动工业革命,这些都让我对现代经济的运作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而且,书中还探讨了贸易争端、关税壁垒、以及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如何塑造了国际关系,这部分内容让我在阅读时,总是联想到当今世界的一些经济现象,感觉历史的脉络从未断裂。这本书让我觉得,理解经济史,就像是在理解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的根源。
评分这本书真是颠覆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我以前总觉得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但《贸易打造的世界》完全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它像一把解剖刀,精准地剖析了自从1400年以来,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被贸易这张无形的网编织起来的。书中关于丝绸之路的衰落与兴起,以及大航海时代香料贸易的狂潮,让我对“全球化”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那些看似遥远的地理发现,不仅仅是探险家的壮举,更是资本逐利、商品流通最直接的体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殖民地经济的论述印象深刻,那些被压榨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如何为欧洲的工业革命输送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一切的联系如此紧密,又如此残酷。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平时购买的商品,它们来自世界各地,背后隐藏着多少我从未了解过的贸易链条和历史故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贸易打造的世界中的一个微小齿轮,我们的消费选择,也在以某种方式参与和塑造着这个宏大的经济图景。它不是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生动的故事和翔实的史料,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评分我一直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而《贸易打造的世界》在这方面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只是讲贸易数字的涨跌,更是深入探讨了贸易在传播文化、改变风俗习惯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比如,书中关于咖啡、茶叶、烟草等商品如何从东方传播到西方,并在此过程中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生活习惯,甚至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奇。我还记得书中提到,瓷器在欧洲的流行,不仅仅是出于对精美工艺的喜爱,更是它象征着一种东方神秘的魅力,这种文化符号的跨域传播,其影响远超商品本身的价值。而且,书中对宗教、语言、甚至疾病传播与贸易之间的联系也有独到的见解,这让我认识到,贸易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的流动。我开始反思,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追根溯源,可能都与古代的贸易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领略不同文明之间因为贸易而产生的碰撞与交融,实在是妙不可言。
评分我之前对“世界经济”这个概念总是有些模糊,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贸易打造的世界》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脉搏。书中关于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以及国际贸易组织的历史演变,都让我对“世界经济”有了具象化的理解。我看到了那些巨头企业是如何一步步扩张,将商品和服务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就业、消费,甚至政治。书中对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讨论,也让我对全球经济的不平等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开始思考,贸易的全球化,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它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廉价的商品,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环境污染、劳工剥削等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回避这些复杂的问题,而是用历史的眼光,引导我们去思考和分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这个“贸易打造的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更能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社会史视角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看历史,总是关注那些大的历史事件,比如革命、战争,但《贸易打造的世界》却把焦点放在了普通人的生活,以及贸易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书中关于工业革命时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家庭结构、甚至社会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读起来非常震撼。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景象,工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辛勤劳作,他们的工资微薄,却支撑着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书中也描绘了新兴的中产阶级如何因为贸易而崛起,他们享受着更丰富的商品,更体面的生活,这也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更让我思考的是,贸易的全球化,在为一部分人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加剧了另一部分人的贫困和边缘化。这种对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我之前很少深入思考过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的进程,最终还是由无数个体命运的汇聚而成,而贸易,正是影响这些个体命运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