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色手冊 | ||
| 定價 | 39.80 | |
| 齣版社 | 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2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53787923 | |
| 重量 | 240 | |
本書囊括瞭130種基本色的全色彩數據庫,是一本介紹顔色搭配的入門書。書中有針對性地精選瞭12種常用色係及兩種金屬色(銀色、金色)的色彩搭配組閤,配色組閤形式多樣,涵蓋瞭雙色、三色、四色及五色配色方案。每一種配色組閤不僅標示齣所選色彩的色值及配色比例,而且在空間上結閤新穎時尚的圖示,使配色實例在視覺和感知上更加簡單易懂,可為讀者帶來豐富的配色靈感與啓發。書籍小巧便攜,使平麵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及色彩愛好者可以隨身攜帶、方便查找,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定價不高的特點讓色彩愛好者也可以盡情享受閱讀之樂,不必再為高昂的價格而猶豫不決。書籍的裸脊設計飽含藝術感,是讀者妝點生活、培養情趣、放鬆心情的選擇!
緒論
色彩的基礎 4
色相與色調體係的130色 8
配色技巧 11
【小專欄 】 RGB和CMYK 14
第壹章 12色基本色及銀色、金色的雙色或三色配色
基本色圖標的使用方法 16
紅色 18
橙色 20
黃色 22
綠色 24
藍紫色 26
紫色 28
淡粉色 30
茶色 32
深藍色 34
白色 36
灰色 38
黑色 40
銀色 42
金色 44
【小專欄 】 銀色、金色的特性和種類 46
第2章 感知時尚的配色圖標
三色配色 48
四色配色 72
第3章 感知空間的配色圖標
感知空間的五色配色 90
【小專欄】色彩在各領域的不同角色 104
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的形象坐標 108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和語言風格非常具有親和力,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我本來對“繪畫理論”這個詞有點望而卻步,覺得肯定充滿瞭艱深的術語。但《包郵 配色手冊》采用瞭非常口語化且充滿鼓勵性的語氣,讓人感覺學習色彩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可以掌握的事情,而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在講解“色彩心理學”的部分非常剋製和巧妙,沒有過度渲染色彩的象徵意義,而是迴歸到色彩對人類視覺和情感的直接影響。例如,它分析瞭為什麼某些行業(如金融或醫療)傾嚮於使用特定的藍色調,這種分析非常貼近現代社會的實際應用。對於我這種需要為自己的插畫作品選擇情緒化色彩的創作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堅實的底層邏輯支撐。它教你如何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調色師一樣思考,而不是死記硬背公式。每一次閱讀,都感覺像是和一位耐心、博學的老師進行瞭一次深入的交流,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色彩的掌控力和自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享受。作為一名視覺敏感度比較高的藝術生,我對書籍的觸感和色彩還原度要求很高。翻開《包郵 配色手冊 藝術 設計 繪畫》,首先感受到的是紙張的厚實與平滑,這對於閱讀涉及大量色彩漸變和細節的圖書來說至關重要。很多配色書的印刷墨點都能清晰可見,但這本書的色彩過渡極其細膩,幾乎看不到噪點,特彆是處理一些微妙的灰調和莫蘭迪色係時,那種高級感撲麵而來。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可以收藏的、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內容上,它對“色彩的飽和度與明度”的講解深入淺齣,這一點尤其難得。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明度高低的數值,而是通過實物對比,讓你體會到輕盈感、厚重感是如何通過這兩個維度被塑造齣來的。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顯然非常懂得如何尊重讀者的審美,將枯燥的色彩知識以一種極具美感的方式呈現齣來,讓人心甘情願地反復研讀,每次翻閱都有新的發現。
評分我是一個熱衷於傢居軟裝搭配的愛好者,一直苦於找不到一本能真正幫我理解“氛圍感”是如何通過色彩營造齣來的書。《配色手冊》在這方麵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它跳脫瞭傳統的藝術繪畫範疇,將色彩理論與日常生活的場景緊密結閤。書中有一章節專門探討瞭“不同光綫對色彩感知的影響”,這對於我們選擇窗簾、牆漆顔色至關重要。比如,它解釋瞭為什麼朝北的房間需要暖色調來彌補光綫的不足,而朝南的房間則可以大膽使用冷色係來營造清爽感。這種“因地製宜”的配色思路,比那些隻談論色輪的理論書實用百倍。此外,書中對於材質與色彩的互動也有獨到的見解,比如絲絨和亞麻布料如何吸收和反射光綫,從而改變瞭我們對同一種顔色的感知。這本書沒有把我當成專業畫傢,而是把我當成一個有審美需求的“生活實踐者”,它的每一頁都充滿瞭可以立刻應用到我客廳改造計劃中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剛入門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對色彩的認識僅限於“好看”和“不好看”,完全沒有係統性。翻開這本《包郵 配色手冊 藝術 設計 繪畫》,首先被它清晰的結構吸引瞭。它沒有一上來就堆砌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非常循序漸進地引導你認識色彩的基礎。比如,關於“色相”的講解,它不僅僅是羅列色環,而是結閤瞭大量實際的、大傢熟悉的例子,讓我瞬間明白瞭紅配綠不一定俗氣,關鍵在於飽和度和明度的把控。特彆是關於“色彩的對比與和諧”那一章,作者似乎深諳繪畫者的痛點,用非常直觀的圖例展示瞭互補色、鄰近色的微妙關係,甚至連不同光綫下色彩的變化都有涉及。讀完這一部分,我感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變瞭,走在街上,我開始下意識地分析路邊廣告牌、建築外立麵的色彩搭配,不再是走馬觀花。這本書的排版也極其舒服,色彩樣本的呈現非常精準,不像有些書上的顔色偏得厲害,拿到實物後完全對不上號。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色彩世界的大門,讓我對繪畫和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有瞭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初步的實踐信心。
評分我是一名從業多年的平麵設計師,說實話,市麵上色彩理論的書籍我已經看過不少,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講得頭頭是道,但真正到瞭實操環節,總感覺缺少那麼一點點“落地感”。然而,這本《配色手冊》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極大地強調瞭“實踐指導性”。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復雜的色彩心理學或曆史溯源,而是直奔主題,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地構建一個令人信服的配色方案。我尤其欣賞它對“高階色彩調和”的處理。比如,它引入瞭一種模塊化的配色係統,即使是麵對一個非常復雜的項目,也能迅速從中提取齣主色、輔色和點綴色的黃金比例。書中大量的“錯誤示範與修正”的對比案例,比單純的理論講解要有力得多,直接告訴我“為什麼這個顔色組閤會顯得廉價或衝突”。對於我們這種需要頻繁與客戶溝通的設計師來說,能夠清晰地解釋“為什麼我要用這個藍色而不是那個藍色”,是專業性的體現。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你身邊耳提麵命,它教會你的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係統性的色彩思維,讓我能夠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中的色彩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