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001
上卷:从南开到清华
序章 归去来兮 003
第一章 往事何堪哀 013
少年南开_013
庚子之乱与赔款_023
驻美公使梁诚的先声_034
第二章 乱世游学梦 057
尘埃落定_057
似曾相识燕归来_067
来者之可追_078
第三章 走进清华园 095
从学堂到学校_095
水木湛清华_106
清华园里好读书_113
周诒春的“初恋”_121
清华改大与校长出走_132
第四章 来是空言去绝踪 149
流水的校长_149
南开随风飘逝_155
圣约翰人卷土重来_164
第五章 进向大时代的时代 173
旧学与新知_173
造就中国领袖人才_182
清华国学院的创立_186
第六章 南开系清华园沉浮 205
曹云祥的回马枪_205
张彭春败退津门_215
梅贻琦崛起_228
第七章 大角逐 237
国学研究院兴衰_237
梅贻琦与校长决裂_245
梁启超大战曹云祥_256
第八章 逐鹿清华园 267
罗家伦横空出世_267
梅贻琦出局_277
罗家伦与清华革命_286
第九章 罗家伦的胜败教训 297
大洗牌_297
改隶与废除校董运动_306
干戈突起_312
第十章 驱逐校长风潮 325
乔万选校门被拒_325
吴南轩走避东交民巷_331
翁文灏代理校长_339
重返清华园之谜_345
下卷:清华校长时代
第十一章 梅贻琦时代的开启 357
重返清华园_357
当头一棒_363
国难家愁_374
第十二章 黄金时代 387
群星映照清华园_387
“通识教育”的波折_399
教育?学风?师缘_409
第十三章 御射技艺的复兴与拓展 427
不窥园到强迫运动_427
体育的继承和真精神_437
“拖尸”的兴起与覆亡_445
第十四章 风雷激 455
“一二?九”运动_455
清华罢课风波_464
军警围剿清华园_479
第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497
抬棺游行与罢考始末_497
从西安事变到学生群殴_505
平津沦陷_513
第十六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527
黔滇路上_527
风雨联大_536
跑警报_547
清华之清_557
第十七章 烽火中的西南联大 575
迁校叙永_575
联大之大_583
大德敦化_594
第十八章 艰危岁月 605
光辉映照下的污垢_605
时穷节乃现_610
兼差_622
第十九章 走向胜利 631
创办清华服务社_631
胜利前的决战_638
在战争里成长_644
第二十章 “ 一二?一”惨案 653
案发_653
拉锯战_660
潮起潮落_671
九年移帐去_679
第二十一章 多难殷忧新国运 687
北归一梦原知短_687
如此匆匆更可悲_703
梅贻琦南飞之谜_710
第二十二章 大事因缘 721
浮槎入海_721
以启山林的岁月_730
新竹建校_737
难风雨故人来_743
第二十三章 常留嘉荫咏清华 759
执掌“教部”_759
“酒圣”梅贻琦_765
因缘果报会有时_771
最后岁月_780
鸣?谢 799
收到《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心情真是难以言喻的激动。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以及那个时代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杰出人物充满敬意。梅贻琦校长,作为清华大学历史上最重要的校长之一,他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我一直好奇,这位以“寡言”著称的校长,是如何用他的智慧和魄力,将清华打造成享誉世界的学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梅贻琦先生的教育理念,了解他如何在高压和动荡的环境中,坚守教育的纯粹和独立,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我尤其想知道,书中会如何描绘他与那些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学者们的互动,比如陈寅恪、闻一多等等,这些顶尖人才的汇聚,背后是否有着梅贻琦先生独到的眼光和手腕。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幅描绘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壮丽画卷。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去学习那位大师的智慧。
评分“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个书名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梅贻琦先生,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与“清华”这两个字紧密相连,他仿佛是清华精神的化身,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风骨的象征。我对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一些零散的片段,比如他“寡言君子”的形象,他对教育的“冷眼旁观”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然而,我一直渴望能够读到一本全面而深入的传记,去了解他完整的一生,去探究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世界,去理解他如何能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出卓越的贡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他在清华任职期间的治校理念,他如何吸引和留住顶尖的学者,如何培养学生,以及他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他与其他同时代教育家、政治家的交往,这些交往又是如何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和人生轨迹。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大师交流的机会。
评分“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学术的温度,瞬间击中了我的阅读兴趣点。作为一名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梅贻琦先生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我一直非常好奇,这位被誉为“永远的校长”的人物,究竟是凭借怎样的智慧和情怀,将清华大学打造成了一所世界顶尖的学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记录他的生平事迹,更能深入挖掘他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在动荡年代如何坚守学术自由,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他如何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我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描绘他与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者们,如陈寅恪、梁思成等的交往细节,这些“大师”们在梅贻琦的领导下,是如何共同谱写清华的辉煌篇章。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梅贻琦形象的可能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它,去感受那个时代教育的脉搏,去学习那位教育巨匠的智慧。
评分这本《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吸引我的是它书名中透露出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梅贻琦,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时代的印记,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充满敬意,他们在那动荡的年代,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为中国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出版,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位被誉为“寡言君子”的清华校长,他的教育理念、治校方略,以及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是如何守护和发展清华这所学府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细致描绘梅贻琦先生的个人生活,不仅仅是他的公职生涯,还有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思想,以及他对时代变迁的观察和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扇窗,让我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购买这本书,我更是看中了“正版包邮”的承诺,这让我购物时感到安心,也对出版方对作品的尊重和重视给予了肯定。我非常好奇,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一位校长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中,保持教育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将清华打造成一方净土。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对这段历史了解的空白,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反复琢磨着“大学与大师”这几个字,它不仅仅指代了梅贻琦先生个人,也象征着那个时代涌现出的无数知识精英,以及他们共同塑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
评分《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光是看到书名,就立刻吸引了我。梅贻琦先生,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虽然遥不可及,却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光芒。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坚守教育的理想,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人才,这种精神令人动容。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梅贻琦先生如何以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引领清华大学走向卓越。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他治校的具体措施,他如何处理校务,如何与政府、社会各界打交道,以及他在面对战争和政治动荡时,如何保护学校的师生和学术的完整性。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次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是对那个时代教育精神的传承。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并从中获得启迪。
评分对于《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正版包邮”这一细节。在如今鱼龙混杂的网络书店中,能够看到这样清晰的承诺,让我感到一种信任和安心。这不仅仅是关于价格的优惠,更是关于知识产权的尊重,以及出版方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梅贻琦校长,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模糊但充满敬意的符号。我知道他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是“刚毅坚卓”精神的代表,但仅限于此。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传奇的一生,了解他如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守护清华的学术传统,培养出无数杰出的英才。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会如何展现梅贻琦校长在面对政治压力、战乱侵扰时,如何保持教育的独立性,如何化解危机,保护学校的正常运转。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知识分子在历史洪流中的坚守与抉择。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个人对历史的兴趣,更是对教育本质和理想的探寻。
评分购买《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纯属偶然,却又像是命中注定。最近在整理书架时,偶然瞥见一本关于民国教育史的书籍,其中对梅贻琦校长在清华任职期间的卓越贡献略有提及,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我对梅贻琦先生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寡言、端庄、有威仪”这些标签式的描述上,我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思考深度,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引领清华走向辉煌。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大气,传递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梅贻琦先生的家庭生活,他的成长经历,以及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他如此深沉的教育情怀。我深信,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与其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这本书能够让我有机会更全面地认识梅贻琦先生,不仅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知识的启迪,更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担当。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传记,不应该仅仅是人物生平的简单罗列,更应该深入挖掘其内心的世界,展现其思想的成长和人格的魅力。而《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从书名就透露出这样一种深度和厚度。梅贻琦先生,作为清华大学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历史的重量。我非常好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将清华这艘巨轮,平稳地驶过暗礁与风浪,并驶向更广阔的海洋。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他作为一位校长,是如何平衡学术自由与国家利益,如何处理复杂的校务关系,以及他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的态度和抉择。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呈现出梅贻琦先生作为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困惑与坚持,他的平凡与伟大。我相信,一本真正触动人心的传记,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与历史人物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获得心灵的共鸣和启迪。
评分《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让我在茫茫书海中驻足。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怀有特殊的敬意,他们仿佛是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在乱世中默默耕耘,为中国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梅贻琦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渴望了解这位“寡言君子”是如何将清华大学从一个新兴的学府,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书名中的“大学与大师”四个字,也让我联想翩翩,这不仅仅是关于梅贻琦先生个人的故事,更是关于一个时代,一个集体,一段辉煌的教育历程。我尤其关注书中会如何描绘梅贻琦先生与清华师生之间的互动,他与当时的学术巨擘如陈寅恪、闻一多等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治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做出的艰难抉择。我相信,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思想的光辉,不仅体现在治校理念上,更体现在他对人性的理解、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以及他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感上。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走进历史深处,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去学习那位大师的智慧。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教育史的读者,因此《正版包邮】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梅贻琦先生,作为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灵魂人物,他的名字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然而,我一直觉得,对于他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些片段化的信息层面。我渴望能够读到一本真正有深度、有温度的传记,去探究他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教育者,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校长,如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守护清华大学的学术尊严和教育理想。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详细描写他与陈寅恪、闻一多等大师级学者的互动,以及他对这些学术巨擘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我相信,大师与大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以及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学术辉煌,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教育格局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梅贻琦先生及其教育思想的绝佳机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