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
基本信息
书名:(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论语(精选)
:21.50元
作者:丁往道编译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7-1
ISBN:9787500134473
字数:150000
页码:2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多 年以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凭借国内的翻译和出版实力及资源,精心策划、出版了大批双语读物,在海内外读者中和业界内产生了良好、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出版特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汉(汉英)对照“一百丛书”,声名远扬,成为一套、有特色且又实用的双语读物,影响了一代 又一代英语学习者和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还有“英若诚名剧译丛”、“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丛书”、“美丽英文书系”,这些的双语读物,有的畅销, 有的常销不衰反复再版,有的被选为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是中译专门为中学 生和英语学习者精心打造的又一品牌,是一个新的双语读物系列,具有以下特点:选题创新——该系列图书是国内套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双语名著读物,所选 篇目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或为中学生以及同等文化水平的社会读者喜闻乐见的世界名著,重新编译为英汉(汉英)对照的双语读本。这些书既给 青少年读者提供了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又让他们领略到原著的精髓和魅力,对他们更好地学习英文大有裨益;同时,丛书中入选的《论语》、《茶 馆》、《家》等汉英对照读物,亦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外读者所共知的经典名篇,能使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经典的无限乐趣。无障碍阅读——中学生阅读世界文学 名著的原著会遇到很多生词和文化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给每一本读物原文中的较难词汇和不易理解之处都加上了注释,在内文的版式设计上也采取英汉(或汉 英)对照方式,扫清了学生阅读时的障碍。优良品质——中译双语读物多年来在读者中享有良好口碑,这得益于作者和出版者对于图书质量的不懈追求。“双语名著 无障碍阅读丛书”继承了中译双语读物的优良传统——精选的篇目、的译文、方便实用的注解,秉承着对每一个读者负责的精神,竭力打造精品图书。愿这套丛 书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愿读者在英语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两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
内容提要
《论 语》全书收集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语录约490条,分为20篇,共约12700字。这些语录所讨论的问题很广泛,包括德和礼、政和法、教和学、知和行、音 乐和诗歌、君子的品质和小人的缺点、天命、中庸、修身之道等等。此外,还有对孔子的品格和生活方式的描写。全书的字数虽然不多,却蕴含着无法估量的智慧。 本书从《论语》中精选100条经常被引用的语录,为便于读者阅读,按内容分为12组,以“论仁”、“论礼”、“论政”等为题;并且,除英汉对照外,还富 有白话文翻译和必要的注释。
目录
论仁0n Humanity
克己复礼为仁
The Meaning of Humamty己欲立而立人
Helping Others to Be Establish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Imposing Nothing Undesirable on Others爱人、知人
Loving and Understanding Others富贵、贫贱
Wealth and Hi曲Position,Poverty and LowPosition刚、毅、木、讷
Being Firm,Resolute,Simple and Reticent唯仁者能好人
Only the Humane Can Love Others杀身成仁
Sacrificing One’S Life to AcIlieve Humamty仁者乐山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仁者安仁
Finding Peace in Humanity管仲
Guan Zhong
论礼
论 孝梯论仁0n Humanity克己复礼为仁The Meaning of Humamty己欲立而立人Helping Others to Be Establish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Imposing Nothing Undesirable on Others爱人、知人Loving and Understanding Others富贵、贫贱Wealth and Hi曲Position,Poverty and LowPosition刚、毅、木、讷Being Firm,Resolute,Simple and Reticent唯仁者能好人Only the Humane Can Love Others杀身成仁Sacrificing One’S Life to AcIlieve Humamty仁者乐山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仁者安仁Finding Peace in Humanity管仲Guan Zhong论礼论孝梯论修身论君子与小人论政论教与学论知与行论文艺论道与中庸论天命、命运与鬼神关于孔子本人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用心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阅读经典著作的庄重感。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内涵,色彩搭配沉稳大气,很符合《论语》这种传世经典的基调。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略带复古的排版风格,字体清晰易读,行距和字距的安排都非常合理,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部分也做得非常牢固,感觉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页,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和学习的读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加分项。而且,虽然是中英对照,但书籍的开本控制得很好,既保证了版面的充裕,又便于携带,无论是放在书包里还是放在床头柜上,都显得恰到好处。对于很多经典书籍来说,阅读体验往往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而这本书在硬件上的投入和细节的打磨,无疑为深入理解和享受这部伟大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和对读者的关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也更愿意静下心来品读其中的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非专业出身,但对古典文化充满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的就是“无障碍阅读”这一点,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彻底打破了我过去对研读《论语》的畏惧感。过去阅读古代经典总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工具书辅助。但这本书似乎贴心地预设了读者的不同层次,它没有采用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而是通过非常巧妙的版面设计和辅助材料,构建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一些关键概念的旁边,总能找到简短但切中要害的解释,这些解释既不会打断阅读的连贯性,又能在关键时刻点亮迷思,让人豁然开朗。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习过程变得如同与一位耐心的良师并肩而行,而不是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它让我意识到,学习经典并非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学术,而是可以融入日常思考和自我提升的宝贵资源。这种“无障碍”的设计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乐趣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对译”结构处理得极富巧思,它不仅仅是把中文放在左页,英文放在右页这么简单,而是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对照”和“参照”体系。在某些重要的章句中,译者似乎还嵌入了一些细微的编排线索,引导读者自然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切换和比较。我发现,当我阅读中文原文略感晦涩时,快速瞥一眼英文翻译,往往能立刻捕捉到其核心含义,反之亦然,英文中某个表达如果略显抽象,回看中文原意后,理解会更加深刻。这种并置的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对原文的“多维度”理解。它培养了一种新的阅读习惯,即不再孤立地看待单一语言的表达,而是将两种语言的视角融会贯通,从而更全面地领悟孔子思想的丰富层次。这种设计对于希望进行深度语言学习和文化对比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让学习过程变得立体而富有互动性,远超一般意义上的双语对照读物所能提供的价值。
评分从一个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背景影响的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成功地将一部历史悠久的哲学典籍,转化成了一份极具现代价值的学习资料,完全摆脱了“老古董”的刻板印象。它所呈现的《论语》内容,并非仅仅是僵硬的道德说教,而是充满了针对具体情境的智慧和处理人际关系、修身养性的实用指导。书中的选篇似乎也经过了精心的考量,挑选的都是那些最能体现孔子核心思想,且对现代生活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篇章,避免了冗长和过于偏僻的内容,使得整体阅读体验高效而充实。这种“精选”的定位,非常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中对知识获取的效率要求,它提供的是高浓度的智慧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全本。对于想在短时间内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应用于个人成长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高效且深度兼备的绝佳入门指南,它让人感觉到,两千多年前的智慧,依然能为今日生活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温暖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令人惊喜的流畅与精准的完美结合体。我过去尝试过好几种不同版本的《论语》英译本,有些过于直译,读起来佶屈聱牙,完全丧失了原文的韵味;有些则为了追求“美感”而过度意译,导致原意失真。然而,这本双语对译的版本,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中文部分选用的注释和解释都非常精炼到位,没有过多冗余的现代白话解释,保持了原典的古朴气息,让人能直接领略孔子思想的精髓。而英译部分,则展现了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准确传达了“字面意思”,更巧妙地捕捉到了夫子言谈中那种微妙的语境和哲学意境,读起来丝毫不像是翻译腔,完全是地道的英文表达。这种高质量的互译,极大地便利了那些希望通过英文来反观和加深理解中文原意的学习者,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学习回路,真正做到了“互译”而非简单的“并列”。这种用心雕琢的文本,是真正体现了对这部伟大经典的敬畏之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