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鬍適讀書與做人
定價:32.00元
作 者: 著
齣 版 社:
齣版時間:2013-1-1
版 次:1 頁 數:265 字 數:266000
印刷時間:2013-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12504677 包 裝:平裝
鬍適,20世紀中國Z具影響力的思想傢之一,縱橫學界、政界、文化界的偶像和偉人
70載讀書、做人的思想精華,還原一個真實的鬍適!
Z大限度地呈現鬍適的大智慧,以D年經典迴應D今時代主題
鬍適先生逝世50周年紀念珍藏版
到瞭21世紀,那時候替他(鬍適)恢復名譽吧。——MZD
鬍適之不過時證明瞭我們四十年來沒進步。他是我們思想界的偉大LX,他對我們國傢現代化的貢獻是石破天驚的、不可磨滅的。——李敖
我個人J認為,與鬍適同一階層,或更高階層的中國文化巨人,不超過一百人。而在這一百位巨人中,適之先生是Z近和Z後的一位,卻不是Z低的一位。
——唐德剛
鬍適,20世紀以來中國Z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和學術大師之一,新文化運動的LX。他的文章開一代風氣之先,影響至今。
本書精心編選瞭鬍適在D時即引起很大反響的散文隨筆之精要,彰顯其治學、為人、處世的大師風範,以還原一個真實的鬍適。
大半個世紀裏,鬍適一直備受爭議,但這並不妨礙他作為一個偉大的學者、文化學傢、思想傢的曆史地位。閱讀本書,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觸摸鬍適的思想精華。
鬍適(1891—1962),中國現代學者、思想傢。字適之,安徽績溪人。1910年留學美國,曾師從杜威,後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17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1928年後,發起人權運動,反對D裁和文化專製。抗戰時期任中國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58年任颱灣地區“ZY研究院”院長。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代錶人物,鬍適著述宏富,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是現代中國文化的開拓者之一。
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鬍適文存》、《白話文學史》等。
鬍適語錄: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他J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把自己鑄造成器,方纔可以希望有益於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Z有益的為人。把自己鑄造成瞭自由D立的人格,你自然會不知足,不滿意現狀,敢說老實話。
中國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簡直可以亡國。
中國並不是WQ沒有進步,不過惰性太大,嚮前三步又退迴兩步,所以到如今還是這個樣子。
一、讀書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1918年)
論短篇小說(1918年)
什麼是文學?——答錢玄同(1920年)
《吳虞文錄》序(1921年)
研究國故的方法(1921年)
跋《紅樓夢考證》(1922年)
一個Z低限度的國學書目(1923年)
讀書(1925年)
《官場現形記》序(1927年)
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1929年)
為什麼讀書?(1930年)
九年的傢鄉教育(節選)(1930年)
我的信仰(節選)(1931)
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1931年)
中國曆史的一個看法(1932年)
讀書的習慣重於方法(1935年)
治學方法: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1952年)
大學的生活(節選)(1958年)
找書的快樂(節選)(1959年)
二、做人
歸國雜感(1918年)
貞操問題(1918年)
不朽——我的宗教(1919年)
少年中國之精神(1919年)
新生活——為《新生活》雜誌D一期作的(1919年)
差不多先生傳(1919年)
“我的兒子”(1919年)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1920年)
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1920年)
寄吳又陵先生書(1920年)
學生與社會(1922年)
我對於運動會的感想(1922年)
哲學與人生(1923年)
愛國運動與求學(1925年)
一個問題(1926年)
人生有何意義?(1928、1929年)
名教(1928年)
做人與讀書——緻鬍祖望(1929年)
漫遊的感想——麻將(1930年)
科學的人生觀(1930年)
贈言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紀念(1931年)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1932年)
信心與反省(1934年)
再論信心與反省(1934年)
三論信心與反省(1934年)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後(1934年)
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1952年)
工程師的人生觀(1952年)
大宇宙中談博愛(1956年)
容忍與自由(1959年)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1960年)
購買這本《鬍適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對“經典”的尊重和期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去深入地閱讀一本厚重的著作,去體味一個偉大靈魂的思緒。鬍適先生,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巨擘,他的思想和影響力毋庸置疑。這本書的“紀念珍藏版”幾個字,更是增添瞭一種儀式感,似乎暗示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符號。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更加廣闊的精神世界,讓我看到鬍適先生在讀書過程中所經曆的掙紮、頓悟和升華,以及這些閱讀體驗是如何塑造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使命感,以及他那種“不為自己,但為眾人”的無私情懷。這本書,我願將其視為一麵鏡子,照見自己的不足,學習鬍適先生的豁達與睿智。
評分拿到這本《鬍適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我首先被它厚實且富有質感的封麵所吸引,書名幾個字用燙金工藝處理,低調卻又不失莊重,透露齣一種曆久彌新的感覺。我對鬍適先生的瞭解,更多是停留在教科書上的寥寥數語,知道他是白話文運動的倡導者,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但對於他作為一個“人”的立體形象,以及他在閱讀和人生道路上的具體實踐,卻知之甚少。這本書的標題“讀書與做人”,正是我一直以來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他如何通過閱讀,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體係,以及這些思想又是如何引領他一步步走嚮成熟,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知識分子。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仿佛能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鬍適先生的生活點滴,體會他內心的世界,學習他那種“從善如流,遇事沉著”的智慧,以及他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評分這套《鬍適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的氣質,暗色調的紙張,燙金的書名,還有鬍適先生那張熟悉的、帶著幾分睿智和溫和的肖像,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這位民國大傢的好奇心。我並非曆史專傢,也不是專門研究學問的人,隻是一個對人文曆史有淡淡興趣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我對鬍適先生的印象停留在“白話文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以及他那句“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但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他作為一個人,是如何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踐行自己的人生哲學。我期待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看到他宏大的學術成就,更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讀書人的日常,他如何與書為伴,如何在字裏行間汲取養分,又如何將這些思考融入到他的為人處世之中。這本書,我希望能讀齣一種“慢”的質感,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能與那個時代、與那位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翻開這本《鬍適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的裝幀,那種沉甸甸的質感,紙張也選得特彆考究,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手感,讓人在翻閱時就心生敬意。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閱讀習慣和人生軌跡是緊密相連的,而鬍適先生無疑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知識分子。他一生涉獵廣泛,從古籍到新學,無不孜孜以求。這本書的名字就點明瞭核心:讀書與做人,這兩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依存的命題,在鬍適身上得到瞭完美的體現。我好奇的是,他究竟是如何在海量的閱讀中,提煉齣自己獨特的思想體係?他又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現實中,將自己的學術理念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行為準則?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我期待能從中挖掘齣他處理睏境時的智慧,他麵對誘惑時的定力,以及他始終不渝的求真精神。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瞭解鬍適先生的生平事跡,更能從中汲取一些為人處世的智慧,學習他那種“不卑不亢,獨立自主”的風骨。
評分我選擇這本《鬍適讀書與做人(紀念珍藏版)》,是因為我一直對那些在動蕩年代裏,依然堅持獨立思考和人格獨立的人物懷有深深的敬意。鬍適先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讀書”與“做人”的有機結閤。我特彆想瞭解的是,他在麵對學術上的質疑、政治上的壓力時,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和原則的?又是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時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嚮,並且能夠身體力行地去實踐?這本書,我認為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品格的人的指南。我期待在書中讀到他與人交往的細節,他如何處理師生關係、朋友關係,以及他在傢庭中的角色。這些看似瑣碎的點滴,往往最能展現一個人的真實麵貌。我希望從鬍適先生身上,學到那種溫良而堅韌的力量,學到那種以理服人、以德感人的處世之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