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的主要讀者人群是,閱讀的國學名著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知識能力以及個人品行。單純的古文對於學白話文長大的讀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是厭於接受的,但是古文是精華,所以在不拋棄原著的前提下,本係列書籍作瞭翻譯和解讀,使得讀者開拓瞭知識麵,在輕鬆的閱讀環境中理解瞭原文所錶達的內容。
內容提要
《論語》《大學》《中庸》是我國傳統儒傢經典,韆百年來一直是儒傢倡導的人們進行自身修養的規範性典籍。20世紀初,辜鴻銘認為歐美的傳教士和漢學傢歪麯瞭儒傢經典的原義,糟蹋瞭中國文化,並導緻西方人對中國人和中國文明産生種種偏見,因此決定自為歐美人講解《論語》《大學》《中庸》,這就是本書的由來。辜鴻銘翻譯的《論語》《大學》《中庸》,不但語言精練,詞意精達,而且在講解的過程當中縱貫中西,援引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作傢和思想傢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將注釋中將書中齣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曆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嚮比較,幫助那些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傢經典的內容。較之以前西方傳教士和漢學傢的儒經譯本,辜鴻銘的翻譯有質的飛躍,可以說是近代講解《論語》《大學》《中庸》的一個裏程碑。這個版本也成為風靡歐美、通行世界的《論語》《大學》《中庸》讀本。
目錄
論 語英譯《論語》序 2學而 4為政第二 13八佾第三 24裏仁第四 38公冶長第五 47雍也第六 63述而第七 78泰伯第八 94子罕第九 105鄉黨第十 119先進第十一 129顔淵第十二 143子路第十三 158憲問第十四 172衛靈公第十五 194季氏第十六 209陽貨第十七 219微子第十八 233子張第十九 241堯曰第二十 252大 學英譯《大學》序 258篇 259傳一章 260傳二章 261傳三章 262第二篇 265傳四章 266傳五章 267傳六章 268傳七章 269傳八章 270傳九章 273中 庸英譯《中庸》序 282章 緻中和 285第二章 時中 286第三章 民鮮能 287第四章 知味 287第五章 行道 288第六章 大知 289第七章 守中 291第八章 得一善 294第九章 中庸難為 295第十章 子路問強 298第十一章 不悔 299第十二章 上下察 301第十三章 忠恕 304第十四章 居易 305第十五章 行遠必自邇 307第十六章 哀公問政 308第十七章 大孝 317第十八章 無憂者 318第十九章 孝之至 320第二十章 鬼神之為德 322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 323第二十二章 盡其性 323第二十三章 緻麯 324第二十四章 前知 324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 325第二十六章 至誠無息 326第二十七章 保身 328第二十八章 王天下 331第二十九章 憲章 333第三十章 配天 334第三十一章 達天德者 335第三十二章 君子之道 335
作者介紹
辜湯生,字鴻銘,號立誠。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傑”,是近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D一人。他翻譯瞭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鞦大義》)等英文書。作者已去世87年以上。譯者:徐楓,齣版有《動物哲學》《感悟人生的113個寓言故事》,翻譯作品有《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房龍《人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寬容》、《富蘭剋林自傳》等。歐陽瑾,男,1972年生於湖南,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熱愛並多年從事翻譯工作,已單獨翻譯或者與人閤譯瞭多部作品,齣版瞭《重壓下的優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說精選》(湖南文藝齣版社,2012年)、《正嚮思考力》(人民郵電齣版社,2014年)、《海權論》(中國言實齣版社,2015年)、《強勢》(江蘇文藝齣版社,2014)等譯著。
序言
.........
這套書的價值,遠超其作為單純的“雙語讀物”的定位。它更像是一份文化大使的精良手冊。我注意到,在翻譯一些語境依賴性很強的句子時,譯者並沒有采取生硬的直譯,而是巧妙地運用瞭與之在意義和情感上相匹配的英文錶達,這對於保持原文的“氣”至關重要。我曾在和一個說英語的朋友討論《中庸》中的“中”字時,發現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難以理解其深層含義。但有瞭這個譯本作為參照,我們倆的討論立刻變得順暢起來,譯文提供的那個角度,精準地捕捉到瞭那種動態的平衡感。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十分大氣,那種沉穩的色調和字體選擇,都透著一股子曆史的厚重感,讓人愛不釋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緻敬和彰顯。
評分我給這本書的評價,必須強調其在學術嚴謹性和可讀性之間的完美平衡。很多學術性的翻譯為瞭追求準確性,犧牲瞭閱讀的流暢度,讀起來晦澀難懂;而另一些流行的翻譯版本,為瞭追求流暢,又常常失之於粗糙。辜鴻銘先生的譯本,在這兩極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黃金分割點。我尤其關注“大學”中的“明明德”部分,在英文中如何傳達那種“顯明光大德行”的層次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既保留瞭原文的莊重感,又用清晰的英文結構梳理瞭邏輯,使得整個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關係一目瞭然。對於我這樣一個需要不斷在兩種語言和兩種思維體係中切換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參照係是極其寶貴和可靠的。它讓我更加確信,真正的翻譯,是將靈魂進行移植,而不是簡單地復製骨架。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接觸這套書的時候,心裏是抱著一絲懷疑的,因為市麵上關於國學經典的外譯本太多瞭,很多翻譯得實在有些僵硬,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字典。但辜鴻銘先生的這個版本,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他的譯文充滿瞭詩意和哲學思辨,讀起來根本不像是在閱讀翻譯作品,而更像是直接品味一種高雅的文學。比如對“君子”的刻畫,在英文中被賦予瞭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再是簡單的一個“gentleman”可以概括的,而是展現齣瞭一種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一些文化特有的詞匯時所采用的旁注或譯法,那種處理方式顯示齣譯者對中西方文化差異有著深刻的洞察。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論語》的西方讀者,也能迅速抓住其精髓,而不是被字麵意義所睏擾。每次讀完一個小節,我都會閤上書本,靜靜地迴味那份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種東方特有的從容和智慧,那種感覺非常奇妙,讓人感覺心胸都開闊瞭許多。
評分這本《論語》的英譯本,光是拿到手裏,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就已經讓人心生敬意。我找瞭很久,就是想找一個真正能讓我在閱讀原著的同時,也能深入理解其精髓的譯本。辜鴻銘先生的譯文,名不虛傳,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詞匯轉換,更像是他對孔子思想的二次闡釋,那種古典的韻味和現代的清晰度拿捏得恰到好處。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比如“溫故而知新”,在英文語境下,那種韻味絲毫沒有減損,反而有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的排版非常用心,英漢對照的布局,使得我們不必頻繁翻頁,閱讀的連貫性大大增強。對於我們這些希望用外語嚮世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必備的工具書。我甚至會帶著它去咖啡館,隨便翻開一頁,就能沉浸其中,想象著古代的士人是如何在這樣的智慧中尋求安寜與指引的。它讓我重新審視瞭“仁”和“禮”這兩個核心概念,在當代社會,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指導我們的行為,這本書提供瞭非常直接的路徑。
評分作為一位長期關注文化傳承的愛好者,我必須要指齣,這套書的意義在於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著古老的東方智慧與現代的全球讀者。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那種你會經常翻閱,每次都有新體會的“活的經典”。我特彆喜歡其中對《論語》中一些場景的描繪,那種意境通過英譯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例如孔子周遊列國時的那種堅持與孤獨感,在英文的詩意錶達下,更顯齣一種悲壯的崇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那些原本隻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纔能被充分理解的思想,以一種普適性的語言被接納和欣賞。它讓“仁者不憂,知者不惑”不再僅僅是中文裏的口號,而是成為瞭可以在任何文化背景下引發共鳴的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這本書,值得每一位熱愛文化、追求智慧的人珍藏並細細品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