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古代漢語字典(單色本)(ZX修訂版) | ||
| 作者: | 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 | 開本: | |
| YJ: | 58 | 頁數: | |
| 現價: | 見1;CY=CY部 | 齣版時間 | 2013-09-01 |
| 書號: | 9787801038999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商務GJ齣版社 | 版次: |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
| 《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該會成員為古代漢語方麵的專傢學者和一綫的專業辭書編輯。 |
使用說……………………………………………………………………………… 2
凡例…………………………………………………………………………… 4
漢語拼音音節錶…………………………………………………………………… 6
部1檢字錶………………………………………………………………………9—88
(一)部1目錄……………………………………………………………………9
(二)檢字錶………………………………………………………………………11
(三)難檢字筆畫索引……………………………………………………………87
正文…………………………………………………………………………… 1—1268
附錄…………………………………………………………………………1269—1298
漢語拼音方案…………………………………………………………………1269
天乾地支和乾支次序錶………………………………………………………1272
中國曆代紀元錶………………………………………………………………1273
中國曆代度量衡簡錶…………………………………………………………1295
| 節氣錶…………………………………………………………………………1298 |
說實話,我買這書主要還是衝著它的品牌信譽去的。這些年用過的各種學習資料,最終還是覺得新華書店發行的版本在內容的權威性和校對的嚴謹性上,有著難以撼動的地位。盡管現在網絡資源發達,但那種實體書獨有的、可以隨時在不同頁麵間自由切換、用筆在旁側勾畫重點的踏實感,是冰冷的屏幕永遠無法給予的。我最近正在啃食一些比較冷門的先秦文獻,經常遇到一些理解上的瓶頸,這時候就需要一本能夠提供多角度、有據可查的釋義工具來解惑。我深信,一本經過多年沉澱和數次修訂的工具書,其收錄的詞條和例證的選取,必然是經過瞭學界的嚴格篩選和反復論證。那種厚重的知識積纍,往往能幫我跳齣單一語境的限製,更全麵地理解古人的思想錶達方式。我計劃將它放在書桌最顯眼的位置,讓它成為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攻剋文言文難關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次購書的體驗非常流暢,這本書的包裝和物流都體現瞭正版書籍應有的專業水準,這給瞭我一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我個人對工具書的期待,首先是它的易用性。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係,如果檢索起來費時費力,那麼它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它在版式設計上,能夠做到清晰的分欄、閤理的字號,以及高效的部首檢字法或音序檢索係統。這本“最新修訂版”讓我聯想到,編輯團隊一定投入瞭巨大的心血去優化這些用戶體驗上的細節,因為修訂不僅僅是增加新詞條,更重要的是對現有內容的結構優化和流暢性的提升。我打算先花幾天時間熟悉一下它的索引係統,建立起一套屬於我自己的檢索習慣。有瞭趁手的工具,再去挑戰那些晦澀難懂的古文段落時,信心自然會倍增。它不隻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流程的載體。
評分這本新近入手的新華書店正版書籍,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從裝幀和初步的翻閱來看,它無疑是一部重量級的作品。書本的紙張質感非常齣色,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踏實感,這對於一本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它封麵設計的那種沉穩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隻用最簡潔的文字和布局,就將內容的厚重感彰顯無遺。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能夠從中汲取到那些隱藏在古老文字背後的智慧與風韻。特彆是“最新修訂版”的字樣,讓人對其中收錄的最新學術成果和校對的準確性抱有極高的期望。我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多年的積纍,因此,一本權威且詳盡的古代漢語詞典,對我而言,就如同航海者的羅盤,指引著我在浩瀚的古典文獻海洋中探索前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對文化傳承的有力支持。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目錄,看看它如何係統地組織和呈現那些跨越韆年的詞匯變遷與意義演化,那種探索的樂趣,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厚重感,讓我聯想到那些埋藏在地底的文物,需要小心翼翼地拂去塵土,纔能顯現其真正的價值。我喜歡它那種“不變”的堅持——堅持用最經典、最權威的方式來承載知識。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東西追求的是速度和廣度,但對於語言學和文獻研究來說,深度和準確性纔是王道。我所期待的,是它能提供更細緻的語源考證,解析那些流傳至今、但意義已經發生微妙偏移的詞匯。例如,某個在唐宋時期帶有特定政治含義的詞匯,在明清時期是否發生瞭語義的延伸或縮窄,這都需要工具書給齣嚴謹的例證鏈條。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構建起一個紮實的古代漢語概念框架,不再僅僅停留在字麵的理解,而是能深入到古人使用這些詞語時的文化背景和思維定勢中去。這纔是閱讀古籍最迷人、也最需要深厚功力的部分。
評分對於我們這些癡迷於古籍的愛好者來說,一本好的工具書比任何炫技的語言技巧都來得實在。我曾嘗試過幾本不同齣版社的古代漢語詞典,總感覺在某些特定的、偏僻的詞匯上,解釋得有些不夠深入,或者例證選取得過於單薄,難以幫助讀者真正掌握其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確切用法。而這本“單色本”的設計,雖然看似傳統,卻更能凸顯文字本身的力量,沒有色彩乾擾,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釋義的精準度上。我特彆關注它對通假字和異體字的收錄情況,這往往是區分一部工具書是否“夠格”的關鍵指標。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用最樸素、最清晰的方式,為我揭示漢字演變過程中那些微妙而關鍵的轉摺點。每次翻閱這樣的書籍,都感覺像是與古代的智者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種精神上的充實感,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