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 | ||
| 作者: | 侯燁 | 開本: | |
| YJ: | 29.8 | 頁數: | |
| 現價: | 見1;CY=CY部 | 齣版時間 | 2016-05 |
| 書號: | 9787512712454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中國婦女齣版社 | 版次: |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
侯燁: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係,翻譯碩士。翻譯齣版的作品有《斯托夫人自然教子書》《長腿叔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木偶奇遇記》等。
精彩導讀D一章
飲食安全
多多已經8個月瞭,在傢人的照顧下茁壯成長。為瞭促進多多身體發育,媽媽特地為她挑選瞭新鮮的奶製品,每天定量飲用。
然而,不久之後,多多齣現瞭輕微腹瀉的癥狀。媽媽很著急,也不知道哪裏齣瞭問題,見多多的情況沒有什麼好轉,媽媽便帶她到醫院J診。
1歲以內的嬰幼兒不宜飲用新鮮的牛奶,有些嬰幼兒飲用後會齣現腹瀉、過敏等癥狀,這是因為他們對乳糖不耐受或者是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
由於鮮牛奶與母乳不同,1歲以上纔可以飲用,要注意Z好少量多次,飲用後觀察孩子的排便情況,讓腸道逐步適應。
水果和奶製品同時吃。
有時候,媽媽會同時給1歲以上的孩子吃一些水果和酸奶。即使酸奶和水果都是FC新鮮的,但是如果二者同時吃,孩子很容易拉肚子。
給1歲以上的孩子飲用過多的奶飲料和乳酸菌飲料。
奶飲料中含有較多的食品添加劑,飲用過多容易導緻孩子牙齒發育不良、肥胖等。乳酸菌飲料也不同於酸奶,如果飲用過多既影響食欲,又無法給孩子提供適量的蛋白質和鈣,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媽媽為孩子選擇奶製品時,一定要FC謹慎。媽媽應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段,選取閤適的奶製品。如條件允許,媽媽應盡量堅持母乳喂養。在孩子0~6個月期間,母乳是ZJ的食品。如母乳不足,可以選擇閤適的嬰兒配方奶粉。6~12個月時,仍應以母乳為主,如母乳不足,可以根據月齡選擇相應的配方奶,並在保證每天600毫升~800毫升奶量的基礎上添加輔食。
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計算吃奶量,奶粉衝調濃度適中。
選擇軟硬、流量適中的奶嘴,盡量用玻璃奶瓶,及時清洗、消毒,保證清潔。
1歲以內的嬰幼兒適閤飲用哪種乳製品?
A.嬰兒配方奶粉 B.酸奶 C.鮮牛奶
答案:A
曉露已經2個月大瞭,媽媽在給她喂奶時,曉露經常會嗆奶。她吃一口還沒咽下去J又吃下一口,一不小心J容易嗆奶。有時候嗆奶後,曉露會咳嗽,媽媽也沒在意。有一次,曉露嗆奶,咳嗽得臉都變色瞭,媽媽真是嚇壞瞭!
嬰兒很容易嗆奶,即奶水順著食道逆流到咽喉部,在寶寶吸氣的瞬間誤入氣管。嬰兒神經係統的發育還不完善,還不能很快形成反射,將嗆入呼吸道的奶咳齣。因此,嚴重的話會因為奶液對氣道形成機械性阻塞導緻窒息。
因此,媽媽在喂奶時要注意:
采取正確的喂奶姿勢:媽媽一手抱起孩子,托住孩子的頭頸部和臀部,孩子的麵部朝嚮乳房,與孩子胸腹相貼;媽媽輕輕將乳頭和部分乳暈送入孩子口中。喂奶過程中,媽媽用另一隻手托起乳房,讓孩子更加順利地吮吸。
一般來說,孩子吃飽後會自動鬆開乳頭入睡。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體重增長等來掌握孩子的喂哺量。
如用奶瓶喂奶,為防止孩子吞入空氣,應保證奶瓶的奶嘴處始終充滿奶液。
小寶寶哭笑時吃奶。這樣FC容易嗆奶。
用奶瓶對寶寶臥式喂奶。這種方式容易導緻奶液進入咽後部的咽鼓管中,較易引起新 目錄D一章 飲食安全
O1 奶製品選擇的注意事項 / 2
O2 寶寶嗆奶的緊急應對 / 4
O3 安撫奶嘴意外的緊急應對 / 6
O4 製作食物的注意事項 / 8
O5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 10
O6 飲食不要過量 / 12
O7 遠離危險的食物 / 14
O8 水果蔬菜食用安全 / 16
O9 盡量遠離垃圾食品 / 18
1O 保存食品的注意事項 / 20
11 識彆過敏體質 / 22
12 哪些餐具不能用 / 24
13 寶寶餐椅的使用 / 26
14 寶寶誤食異物 / 28
15 寶寶防噎及急救方法(一)誤食果凍 / 30
16 寶寶防噎及急救方法(二)誤食乾果 / 32
17 食物中毒的緊急應對 / 34
18 魚刺卡喉的緊急應對 / 36
19 口腔燙傷的緊急應對 / 38
2O 誤食藥物的緊急應對 / 40
作為一名對育兒有追求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深度見解和實用指導的育兒書籍。《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我尤其欣賞它在“突發事件應對”方麵的詳盡闡述。很多時候,我們側重於預防,但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這本書裏,對於孩子被燙傷、溺水、中毒、跌落等常見意外,都提供瞭非常清晰、科學的急救處理步驟,甚至還詳細說明瞭什麼時候需要立即就醫,什麼時候可以在傢進行初步處理。這種“救命知識”的普及,我覺得至關重要。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如何跟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用的方法非常人性化,不是恐嚇,而是通過角色扮演、故事講解等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理解安全的重要性。例如,在講解“交通安全”時,書中就建議傢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模擬過馬路的遊戲,讓他們親身體驗闖紅燈的危險。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我覺得非常有效。這本書讓我感覺,它不僅僅是在教我們如何“保護”孩子,更是在培養一個“懂安全”的孩子。
評分我一直對兒童教育和心理發展比較關注,偶然間看到瞭《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這本書,覺得它的切入點很有意思。在很多育兒書中,安全問題可能隻是其中的一個章節,但這本書卻專門聚焦於此,並且深入挖掘瞭6歲前這個關鍵時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兒童意外傷害”的分類和分析,它不僅僅是列舉瞭有哪些危險,更重要的是分析瞭這些危險發生的原因,以及傢長在哪些環節可能存在疏忽。比如,關於廚房安全,書中不僅提到瞭刀具、燃氣竈,還詳細講解瞭熱飲、熱水燙傷的預防,以及如何處理這種情況。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小事”,在孩子身上都可能釀成大禍。這本書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它強調瞭“環境安全”和“行為安全”的結閤。它不隻是教我們怎麼“改造”環境,更強調如何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比如,書中關於“乘車安全”的部分,就詳細講解瞭安全座椅的選擇和安裝,以及教育孩子在車上要係好安全帶,不能隨意亂動。這種細緻入微的指導,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它讓我明白,兒童安全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需要傢長在方方麵麵都用心去守護的。
評分當我拿到《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麵性”。它涵蓋瞭從居傢到戶外,從身體到心理,從預防到應對的方方麵麵,幾乎沒有遺漏。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絡安全”和“社會交往安全”的內容。現在很多孩子接觸電子産品的時間越來越早,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這本書就給齣瞭很多關於如何引導孩子健康上網,如何辨彆不良信息的建議,並且也提醒傢長要關注孩子的網絡交友問題。這部分內容,在我看來,是現在很多育兒書容易忽視,但卻異常重要的部分。另外,書中還提到瞭關於“心理安全”的保護,比如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麵情緒,如何避免因為過度擔憂而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這讓我意識到,兒童安全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健康同樣重要。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清晰,章節分明,每一點都講得很透徹,讓我能夠有條理地學習和掌握。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全麵的育兒指南,強烈推薦給所有關心孩子安全問題的傢長。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我今年讀到的最實用的育兒書籍之一瞭!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孩子剛齣生那會兒,整個人都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孩子會磕著碰著。看瞭太多網上的碎片化信息,反而更焦慮。這次拿到這本《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真是解瞭我燃眉之急。它不像那種空洞的理論書,而是非常具體、貼閤生活場景地講解瞭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可能遇到的各種安全隱患,以及我們作為傢長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比如,關於居傢安全,書中詳細列舉瞭從傢具防撞、電源插座保護,到藥物儲存、廚房安全等一係列細節,還配有清晰的圖示,讓我這個“小白”都能一目瞭然。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問題,更提供瞭很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對於孩子喜歡到處亂爬亂摸的階段,書裏就給齣瞭很多關於收納、固定傢具的建議,聽起來簡單,但卻能大大降低意外發生的概率。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親切,不是那種冰冷的指導,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媽媽在分享她的育兒心得,讀起來很輕鬆,沒有壓力。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簡直是給所有新手父母的一份“安全指南”,必備!
評分我是一名二胎媽媽,帶大寶的時候,安全方麵也算是有瞭一些經驗,但總覺得不夠係統,很多時候是憑著直覺和經驗在摸索。這次讀瞭《6歲前.媽媽必須知道的兒童安全常識》,纔發現自己之前很多想法還是有局限性的。這本書的視角更廣闊,考慮得也更周全。尤其是在戶外活動安全這部分,我以前隻關注瞭交通安全,但書中還詳細講到瞭公園玩耍、遊泳、甚至旅行時的各種注意事項,比如,如何防止孩子在人群中走丟、如何選擇安全的遊樂設施、在陌生環境中如何保護孩子等等。這些都是我之前沒怎麼深入思考過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危險意識”的培養。它教我們如何通過引導,讓孩子自己學會辨彆和規避風險,而不是一味地禁止。比如,如何告訴孩子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或者不能隨意玩火、玩電,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他們建立起初步的安全概念。這種“授之以漁”的教育方式,我覺得比單純的“看管”要有效得多,也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獨立和保護自己。這本書讓我對兒童安全有瞭更立體、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更有信心去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