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从到诊断.循证学指导
定价:178.00元
作者:(美)斯特思,(美)夫,(美)艾特克思 原著,刘梅颜,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917885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斯特思、夫、艾特克思编著的《从到诊断——循证学指导(第2版)》特色是将从到诊断的方法学,实际案例与各个疾病相关循证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各个案例的分析,建立临床分析思路,介绍相关疾病,达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的目的。本书第1章介绍临床诊断思路建立,为临床诊断学概述,第2章介绍涉及相关检查的诊断思路建立,为实验室诊断学概述,第3章至第28章分别介绍了26种相关诊断思路的建立及相关疾病循证信息。第3章至第28章中,以案例为单位进行介绍,分为主诉,构建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排序,做出诊断和病例解决方案等小节,如有需要还有随访,优化鉴别诊断,再次做出诊断,调整后的病例解决方案与其他重要疾病回顾等小节。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科书,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进行针对相关学习相关诊断思路的建立,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书,对各个的相关疾病进行循证信息查询。对医学生及临床医生来说,都将会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目录
第1章 诊断流程——我的患者感到不适,我该如何找出可能的病因?
第2章 筛选和健康维持——我有一个健康患者,我该如何决定需预约哪些初筛性检查?
第3章 ——我的患者感到。我该如何找到病因?
第4章 酸碱平衡紊乱——我的患者存在酸碱度异常,我该如何找到病因?
第5章 AIDS/HIV感染——若患者出现了相关
第6章 贫血——对贫血的患者如何明确病因?
第7章 腰背痛——若患者诉腰背痛,如何确定病因?
第8章 胸痛——患者诉胸痛,如何考虑原因?
第9章 咳嗽、发热和呼吸道感染——有一名患者急性咳嗽合并胸闷,该如何处理?
第章 谵妄和痴呆——有一个谵妄痴呆的患者,如何明确病因?
第11章 糖尿病——应当如何明确诊断并怎样糖尿病呢?
第12章 腹泻——如何确定一个急性腹泻病人的病因?
第13章 我有一位头晕的患者,我怎样确定病因?
第14章 我有一个呼吸困难的患者,我怎样确定病因?
第15章 我有一个水肿的患者,我怎样确定病因?
第16章 我有一位疲劳的患者,我怎样确定病因?
第17章 我有个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如何查明病因?
第18章 我有个的患者,如何查明病因?
第19章 我有个高钙血症的患者,如何查明病因?
第20章 我有个高血压的患者,如何查明病因?
第21章 我有位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的患者该如何临床决策?
第22章 如何确定黄疸或肝酶异常的原因?
第23章 我遇到一位患有关节疼痛的患者,如何确定其病因?
第24章 我遇到一名皮疹患者,应如何确定病因?
第25章 我遇到一位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我该如何确定病因?
第26章 晕厥患者如何确定病因?
第27章 自主体重下降的患者如何确定病因?
第28章 喘息或喘鸣患者如何确定病因?
内容提要
斯特思、夫、艾特克思编著的《从到诊断 ——循证学指导(第2版)》讲解了26种临床常见 的诊断和处理流程,内容丰富,与临床密切相结 合。本 书*特点是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模拟临床诊疗经 过,分别阐述从病史查询、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到假设诊断、鉴别诊断,后确定诊断、治 疗方面的临床思路和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问 题。行文中穿插了多个问题、图片和表格,对相关问 题加以总结,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为原书第2版,可帮助临床医师建立临床思 维,拓展知识点,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是 内、外、妇、儿、急诊等各科临床医师不可多得的参 考书。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从诊断到治疗:循证学指导》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常常感到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海量的文献、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到底哪个才是真正能指导临床实践的“金标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直击要害,用严谨的循证医学方法,将那些模棱两可的临床难题一一剖析。我尤其欣赏它对证据等级的清晰划分,这让我在面对不同治疗方案时,能够迅速辨别其科学性和可靠性,避免了过时的、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法。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每一个诊断和治疗路径都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附带了详细的论证过程,让人信服。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导师,随时随地都在解答我的疑惑,提升我的临床决策能力。对于那些渴望在不断变化的医学前沿保持敏锐洞察力的医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宝藏。它让我明白,循证医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强大工具。
评分作为一名在科研和临床之间摇摆的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书籍。《从诊断到治疗:循证学指导》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复杂的研究方法,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如何解读和应用科研成果。书中对一些前沿的诊断技术和治疗策略的介绍,都建立在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之上,让我对这些新技术的可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知情同意”和“风险-效益比”的强调,这让我认识到,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疗效,更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并综合评估潜在的风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做什么”,更是关于“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它培养了我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让我不再盲目地接受任何信息,而是学会用证据来武装自己,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负责任的医疗服务。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从诊断到治疗:循证学指导》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图表、流程图以及关键点的总结,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直观和高效。我曾经在面对一些不常见的疾病时,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诊断。而这本书,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循证路径。它让我明白,诊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收集信息、评估证据、修正假设的过程。在治疗方面,它也打破了以往一些“经验主义”的窠臼,强调了基于证据的决策。我注意到书中反复强调了权衡利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这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循证医学,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整个医学界的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让我看到了医学发展的方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循证医学的信仰。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从诊断到治疗:循证学指导》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难以消化。毕竟,“循证医学”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些距离感。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惊喜就接踵而至了。作者团队在处理复杂医学问题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清晰的逻辑。他们将晦涩的科研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临床建议,让每一个医生,无论基础多么扎实,都能从中受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常见但棘手的临床场景的深入探讨,比如慢性病的管理、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等等。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包治百病”的万能药,而是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判断”。它引导我主动去检索、评估和整合医学证据,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化、最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种“赋能”式的教学方式,是我在其他医学书籍中很少见到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研讨,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名医学生,即将面临临床实习,对于如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相结合,我感到十分迷茫。《从诊断到治疗:循证学指导》这本书,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疾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选择置于循证医学的框架下进行审视。我看到了书中是如何一步步地从患者的主诉、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构建出鉴别诊断列表,并最终确定最可能的诊断。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不同治疗方案的证据基础,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这本书没有像某些教科书那样,仅仅罗列各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而是强调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对于我这样初涉临床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盏指路明灯,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