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Ⅰ:饶恕和遗忘的艺术
Total Forgiveness
(美)科恩德 著
刘可洲 译
成品尺寸:145×210
书号:ISBN 978-7-5527-0535-5
定价:39.80元
页码:256
装订:软精装
封面导语
触及灵魂的疗愈 饶恕他人才能释放自己
杜布森博士 杰克?海福德 琼妮∕ 鼎力推荐
读者群
1. 被他人伤害、深陷苦毒怨恨而不得释放的人群;
2. 因伤害他人而得不到宽恕、深盼和解的人群;
3. 教会牧者做医治关怀辅导必读参考书目;
4. 专业从事圣经医治辅导的机构和人群;
5. 神学院师生实践神学必读参考书目。
产品推荐语
生活中,每个人都被人伤害过,也都伤害过别人,因此每个人都需要饶恕的恩典,也都需要饶恕伤害过自己的人。
团购推荐语
1. 适合教会团购,配合主题查经并开展深度牧养;
2. 适合银行、保险、会所等机构服务高端客户,可作为节假日暖心礼物;帮助重建家人情感安全关系、重修夫妻感情破
口、重铸亲子关系裂痕;有助于提升情商指数、密切客户关系和重拾真诚友谊。
3. 适合神学院师生及医治辅导机构,可作为医治释放的必读参考指南。
标签或关键词
心理、释放、医治、辅导
编辑推荐
人类自古便战争不断,伤害愈演愈烈。*惨烈的一次伤害,莫过于两千多年前,在耶路撒冷,人们将完全无罪的耶
稣钉在十字架上,但人类*伟大、*震撼的饶恕也同时从那里发出:“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
晓得。”(路23:34)
内容简介
本书为心里充满了“明明是受害者,却为何还要选择饶恕”之疑问的人,提供了豁然开朗的答案。曾经与受伤经验
拔过河的作者,向你我阐述了“什么是完全饶恕”、“饶恕的错误认知”、“为何要饶恕”、“如何知道自己是否
已经饶恕对方”、“饶恕和遗忘的艺术”等。当你紧紧揪住伤害不放,任凭怨恨在生命中滋长时,将会迅速失去平
安及更多的祝福。
作者简介
科恩德,有“饶恕大使”之称。1973年前往英国,进入牛津大学修得哲学博士学位。于钟马田退休5年后,担任伦敦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任牧师25年。直到2002年退休才回到美国。年逾古稀的科恩德仍退而不休,应美国爱家协会、
葛培理机构之邀,曾创下一年160多场的演讲记录;更应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之邀,前往巴勒斯坦,5次会晤巴解组
织前领导人阿拉法特,传讲宽恕之道。
著有60多部作品。其中“宽恕三部曲”《宽恕Ⅰ:饶恕和遗忘的艺术》《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宽恕Ⅲ:有话
问苍天》被译成多种文字,释放了无数被囚的心灵。他是当今*好的教导宽恕的作家。
媒体评论
科恩德博士充满洞察力的教导及著述对我个人的思考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我极其敬重科恩德博士,深深地以他
是我的朋友为荣。
——杜布森博士
美国爱家协会创始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家庭问题高级顾问,
著有《培育男孩》《勇于管教》
100年后,人们在回顾塑造当代信徒生命的文献时,一定会想到科恩德博士大约20年前写成的这本书。
——罗伯·帕森斯
英国“关爱家庭”机构主席
没有任何事比“认识饶恕”以及“活在饶恕中”更重要。
——杰克·海福德
美国作家,加州“在路上”教会创始牧师
目录
致谢
中文版总序
中文版序 宽恕,通向更大恩典的唯*途径
推荐序一 全世界不可错过的宝书
推荐序二 不宽恕就不可能有未来
译者序 一位饶恕大使和一本改变生命的好书
前言
第*章 什么是完全饶恕
饶恕曾伤害我们至爱的人
完全饶恕的*大证据
饶恕的动机中也有合乎人性的一面
我们的使命是饶恕
何时应当诉说不平
完全饶恕不等于……
完全饶恕是……
第二章 完全饶恕的检验标准
约瑟及其完全饶恕
效仿约瑟的榜样
第三章 主祷文与饶恕
“免我们的债”
主祷文的目的是什么
一生的承诺
坦诚面对内心的苦毒
无意的伤害
他人感觉迟钝造成的伤害
恶意的伤害
完全饶恕是一项可以选择的特权
不肯饶恕的后果
神谴责不饶恕的灵
不肯饶恕的心从何而来
不珍惜我们跟天父的关系
不饶恕之灵结苦果
第四章 谁是审判的神
挑别人的毛病
拿单与大卫
论断与审判乃是神的特权
第五章 我们何时有资格评断
我们何时有资格纠正别人的行为
首先面对自己的过失
如何应对别人的批评
我们可以评断他人的时候
我们绝*不能评断他人吗
有限度地除去自己的梁木
我们何时不能助人
我们何时能够助人
第六章 饶恕和遗忘的艺术
记录他人过错的危害
不再记录别人的过犯
不记录自己的功劳
吉姆·巴克(Jim Bakker)的饶恕历程
自我饶恕
尚未饶恕自己的标志
我们为什么不能饶恕自己
真罪感和假罪感
恐惧及不饶恕自己
骄傲、自以为义以及自怜
了解罪恶感
理解恩典
让过去成为过去吧
第七章 完全饶恕的法则
原谅那些不是仇敌的人
“仇敌”的含义
仇敌带来的祝福
完全饶恕仇敌
为何会有仇敌
爱我们的仇敌
为自己的罪辩护
选择饶恕的务实理由
完全饶恕的步骤
为仇敌祷告的五个阶段
结语
精彩书摘
记录他人过错的危害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过错已经铸成,罪恶也的确存在。所谓完全饶恕,就是把一切看在眼里,却选择将它们擦
掉。我们必须赶在憎恨入心之前,心甘情愿地忘掉别人的冒犯,不能让憎恨有任何生长的机会。《哥林多前书》13
章所描述的那种爱,只有在完全饶恕的状态下才可能实现。
我们心里想些什么,撒旦完全清楚。他昼夜游荡,不放过我们任何的弱点,等待着从中获取私利。他*喜欢看到
的,莫过于我们不能饶恕别人。在谈到饶恕时,保罗说他并非不晓得撒旦的诡计。(《哥林多后书》2:11)当我们
拒绝放下或坚持纠缠某事的时候,撒旦就能利用这样的苦毒去干他想干的事。非常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摆脱内心的
苦毒,不然的话,就相当于用精致的银器呈上邀请函并亲手交给撒旦,邀请这个恶魔侵害我们的生命。
别人错待了我们,我们为什么会记恨,甚至做一些疯狂的记录呢?我们说“我会记住”,于是我们就真的记住了,
而且很快兑现,决不拖延。虽然我们的头脑会认同主所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但是我们
心里却会想:“神没有履行他的职责。”因此,我们就想助神一臂之力,去惩罚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无论对方是
我们的配偶、亲戚、教会的牧者、很久以前的老师,还是唯我独尊的老板。
不再记录别人的过犯
爱是一个选择,它是意志的行为。记录他人的过犯,就是选择不去爱对方,这也是意志的行为。而且对我们来讲,
这样做更加容易和自然。
不再记录别人的过犯、实现完全饶恕的关键就是控制我们的舌头。我们的话语能引发灾难,雅各是这样描述的:
这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小的火能点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
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
——《雅各书》3章5-6节
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不但没有“倾吐出我们的心声”,反而使得烈火爆发,无法控制,并把我们内心所有的一切
焚烧殆尽。那烈火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加倍地、剧烈地燃烧,*终使情形糟糕一千倍。这无疑是撒旦的胜利,追
根溯源是我们记录了他人的过犯。
人们应当如何管理自己的口舌呢?我认为以下两点很有必要:
● 有人犯错时,我们切忌当面指责他。
● 有人犯错时,我们切忌与人数落他的不是。
如果这样的生活态度能被更多人接纳,那么不良记录的数量就会大幅下降。只要拒绝把伤痛作为谈资,那些受伤的
记录*终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内心的虚拟对话。当你不能把对方的言行从脑海里抹掉时,你可能会虚拟一些对话。你可能会想
象自己要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或者怎样向别人讲述他们的行为。这样的虚拟对话会一直持续下去,数小时、数
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心情也不会有任何好转。
有天晚上大约11点钟,就在我准备就寝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正在头脑里虚拟一段对话,谈论着某个人。我想象
自己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泄露这个人的秘密,我把虚拟的细节都想得一清二楚。在臆想中,我给自己的形象加
分,令对方相形见绌。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圣灵神奇地介入进来。我听见他对我说:“如果你拒绝为自己申辩,你
当下就可得着胜利。”虽然,那番虚拟对话仅仅存在于我的头脑中,我却意识到自己获得了一个靠圣灵得胜的机会
——如果我战胜它,就可以在心灵上得胜。那是一个异常真实的关键时刻,我顺从了圣灵,拒绝再说任何不利于那
人的话,哪怕只是自己心里的对话。我靠着圣灵战胜了自己。一股极大的平安涌入了我的心里,我当下就明白绝不
能再进入那种虚拟的境界。而且,我必须拒绝为自己伸冤,否则很难避免重蹈覆辙。
对那些认为这种虚拟对话有治疗作用的人,我唯*的提醒是,尽量让你的想法积极并利于健康吧!只要在头脑里不
记录别人的过犯,你的言语就不会出卖你。
当我受到诱惑想说些负面的话却又拒绝这样做时,通常都能感受到圣灵在我心里的自由运行,就好像神在夸赞
我“做得好”。那种感觉非常棒!毕竟,耶稣也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希伯来书》4:15)而当我们战胜了试探,
他也让我们体会他的喜乐。他的奖赏是出人意料的平安和圣灵同在的见证。
不记录自己的功劳
不记录别人的过犯,也就是拒绝记录我们自己的功劳。记录自己的功劳,跟记录别人的过犯一样,都不是归荣耀与
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抬高自己的一种表现。你无疑是在说“我告诉过你的”,在暗示他跟自己比差远
了。属灵生命要达到一个高度,我们才可以不说“我告诉过你的”。
许多人不仅记录别人的过犯,同时记录自己的功德簿又长又详细。我们希望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是如何正确,又是如
何有先见之明,料事如神。“我一开始就知道会是这样。”“你现在知道我多么正确了吧!”“你早该听我
的!”“我告诉过你的!”——诸如此类事后诸葛的言词常令我惊讶万分。
爱要求我们撕毁的不仅是别人的旧账,还有自己的功劳簿。真正的饶恕应该摧毁一切为自己鸣冤的记录。因此,要
遗忘他们所做的是错的,你所做的是对的。保罗说:“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哥林多前书》4:3)实际上,
极少有人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无辜。再说,如果真有人受了冤屈,那么他必将有平反昭雪的那一天,因为神是公义
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