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百题

紫禁城百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永发 著
图书标签:
  • 紫禁城
  • 故宫
  • 历史
  • 文化
  • 建筑
  • 中国历史
  • 北京
  • 旅游
  • 文物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2817
商品编码:2617974406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1998-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紫禁城百题

:7.00元

作者:陈永发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8-01

ISBN:97878004728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1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曾经住在这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紫禁城九重宫阙、金碧辉煌,是现存规模*、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既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瑰宝。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项目。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数百年来发生了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每当历史的转折时刻,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宫内的规章典制、宫廷建筑、以及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后妃的宫闱生活,更是人们想要知道的问题。虽然传说轶闻颇多,但由于过去宫禁森严,更有野史小说妄加杜撰,所以使人们很难了解宫廷深闱的真实情况。

目录


1.故宫的建成及其规模
2.故宫的外朝和内廷
3.午门的建筑及其作用
4.午门廷杖
5.皇帝御门听政
6.前三殿的建筑特色
7.太和殿大典仪式
8.皇帝颁发诏书的仪式
9.前三殿匾额上的“和”字
10.外朝宫殿匾额上为什么没有满文
11.金銮殿的宝座是哪个皇帝的遗物
12.金銮殿宝座前的陈设与寓意
13.金砖墁地
14.疯人误闯金銮殿
15.中和韶乐
16.外朝不植树
17.清代皇帝的轿子
18.清代殿试
19.保和殿后大石雕的位置本不该在此
20.故宫建筑上的大吻和小兽
21.故宫内的铜缸、铜龟、铜鹤、日晷、嘉量
22.故宫内金水河
23.大礼仪之争
24.朝珠的佩戴
25.宫内禁门——景运门、隆宗门
26.宫殿门前的双狮与传说
27.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
28.重要的历史遗迹——军机处
29.壬寅宫变
30.清代的秘密立储
31.明宫三案
32.康熙设南书房的目的及其影响
33.皇帝死后的丧仪
34.何为起居注”
35.清代宫廷大宴
36.千叟宴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紫禁城百题》:一座宫殿,百年风云,百种人生 《紫禁城百题》并非一本简单的史书,也不是一本孤芳自赏的建筑图录。它是一扇门,引领读者穿梭于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亲历那些曾经在此上演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些烙印在每一块砖石、每一寸琉璃瓦中的深沉故事。本书以“百题”为引,聚焦紫禁城这座宏伟建筑群中隐藏的百个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从建筑的精巧设计,到宫廷生活的琐碎日常,再到帝王将相的权力博弈,乃至寻常宫人的悲欢离合,无不囊括其中。 建筑的密码:不仅仅是砖瓦木石 紫禁城,这座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者,其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但《紫禁城百题》将目光投向更深处,去解读这座宫殿蕴含的“建筑密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金碧辉煌的殿宇,而是它们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雕细琢的斗拱飞檐,而是它们如何凝聚了世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空间布局上的体现,更是这些布局如何影响了居住者的心理与行为。 从太和殿的至高无上,到养心殿的日常起居,再到御花园的移步换景,本书将逐一剖析这些宫殿的空间叙事。为何前朝后寝的格局如此重要?为何某些宫殿的色彩运用如此讲究?建筑的细节,例如檐角的吻兽、门上的铜环、墙壁上的彩绘,它们各自承载着怎样的象征意义?是镇宅避邪,还是彰显皇权?本书将带您穿越历史的尘埃,去发现这些建筑细节背后隐藏的文化符号和历史信息,让您在仰望这座宫殿时,不再只是惊叹于其规模,更能读懂其灵魂。 宫廷的脉搏:权力、智慧与命运的交织 紫禁城是权力运作的核心,也是无数命运交织的舞台。《紫禁城百题》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宫殿中的“人”——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统治、服务,甚至是牺牲的人们。我们探讨的不仅仅是皇帝的诏令与后妃的争宠,更是潜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权力运作逻辑。 本书将深入剖析宫廷内部的等级制度,以及这种制度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早朝的礼仪,到后宫的规矩,从太监的职责,到宫女的命运,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环节,都可能牵扯到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将揭示那些鲜为人知的宫廷政治斗争,那些决定帝国命运的秘密会议,那些影响历史走向的君臣博弈。 同时,《紫禁城百题》也关注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个体命运。那些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的文人,那些忠心耿耿却默默无闻的护卫,那些身不由己却心怀家国的宫人,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爱恨情仇,共同构成了紫禁城丰富而复杂的人性图景。本书试图还原那些鲜活的面孔,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充满温度的故事。 历史的迴响:从王朝更迭到文化传承 紫禁城见证了明清两代近五百年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沧桑。《紫禁城百题》将以此为线索,串联起这座宫殿与中国历史的紧密联系。 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那些发生在紫禁城内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明朝的奠基,到清朝的入主,从康乾盛世的辉煌,到晚清的衰落,再到新中国的建立。每一场王朝的更迭,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与这座宫殿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将探讨这些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产生的长远影响。 更重要的是,《紫禁城百题》还将关注紫禁城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载体的角色。这座宫殿不仅仅是政治的中心,更是艺术、科技、哲学的汇聚之地。本书将从多个角度展现紫禁城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例如宫廷艺术的发展、天文历法的运用、中医药学的研究,以及儒释道思想在宫廷中的体现。 通过对“百题”的深入解读,本书旨在呈现一个立体、多元、生动的紫禁城。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守护者,更是无数人生故事的发生地。阅读《紫禁城百题》,您将不仅仅是在翻阅一本书,而是在与这座伟大的宫殿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感悟历史的厚重与深邃的同时,也体味人性的光辉与复杂。本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启迪,情感的共鸣,以及对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更深刻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除了政治和制度,这本书也毫不避讳地探讨了宫廷生活中的一些“禁忌”话题,这恰恰是我作为读者最期待的。例如,关于“后宫的女子们都在做些什么”的章节,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等级的妃嫔、宫女的生活状态、她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隐藏在这些表面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尤其是关于“宫斗”的解析,书中并非猎奇式地描写,而是结合史料,分析了宫斗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后宫乃至朝政的影响。这让我看到了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女性为了生存和权力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对紫禁城里一些“冷门”知识的普及。比如,关于“故宫里为何有那么多钟表”的疑问,作者就详细介绍了清朝宫廷钟表的收藏、制造以及使用情况,甚至提及了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钟表业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紫禁城并非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它同样在吸收和融合着外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这种跨文化、跨领域的解读,让我对紫禁城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紫禁城百题》在文化层面的探讨也十分有深度。比如,关于“紫禁城里的建筑风格有何特殊之处”的解答,作者不仅仅介绍了斗拱、飞檐等建筑元素,更深入挖掘了这些建筑元素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以及象征意义。我惊讶地发现,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无声的历史,它通过自身的形态、比例、色彩,诉说着一个王朝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关于“太和殿前为何有那么多石狮子”的解释,让我意识到这些威严的动物不仅仅是装饰,更是权力、守护和祥瑞的象征,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灵活多变,时而如史学家般严谨考据,时而又如说书人般娓娓道来,让我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学术的厚重,又不失阅读的乐趣。我尤其喜欢关于“皇帝为何要修建如此多的亭台楼阁”的解读,作者将其与皇帝个人的审美情趣、精神寄托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联系起来。他分析了不同园林的设计理念,例如写意山水、叠石理水,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帝王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我甚至能从中感受到,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需要一个可以休憩心灵、寄托情思的场所。

评分

《紫禁城百题》在细节上的挖掘也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关于“皇帝的日常起居是怎样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书中却列举了大量的史料,细致描绘了皇帝从起床、洗漱、用餐、批阅奏折到处理政务、休憩的每一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御膳”的介绍,作者并非简单罗列菜肴,而是探讨了御膳的规制、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式,甚至包括用餐的礼仪,以及皇帝个人口味的偏好。这些细微之处,恰恰构成了皇家生活的真实肌理,让我感受到了帝王在光鲜亮丽的权力之外,同样也是有着生理需求和个人情感的普通人,只不过他们的生活被无数的规章制度所包裹。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两代宫廷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紫禁城奥秘的书籍。《紫禁城百题》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严谨而不失趣味的叙述风格所吸引。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史实,而是选取了100个最具代表性、最能引发读者思考的问题,然后逐一展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的讨论,作者不仅追溯了“紫禁”二字的词源,还深入剖析了其在中国古代天文学、星象学以及皇家等级制度中的多重含义。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由来,更是一个王朝政治合法性、宇宙观和权力象征的集中体现。

评分

书中对明清宫廷政治运作的解读,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觉得宫廷政治很神秘,而《紫禁城百题》则将那些隐秘的权力斗争、政治博弈,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制度,展现在我面前。比如,关于“内务府在宫廷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的探讨,我才了解到这个庞大的机构不仅仅是负责皇帝吃穿用度,更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宫廷的经济命脉,甚至在某些时期对政治决策也产生着深远影响。作者通过分析内务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范围以及与皇权的关系,勾勒出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宫廷运作体系,让我对“伴君如伴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紫禁城百题》对于一些历史悬案的探讨也十分引人入胜。比如,书中关于“明朝灭亡后,为何紫禁城未被大规模破坏”的分析,就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并结合史料进行论证。作者并没有给出唯一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我开始主动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能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小切面。比如,关于“太和殿为何如此宏伟”的解答,让我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建筑,而是开始思考它所承载的政治寓意——至高无上的皇权、普天之下莫敢不从的统治,以及每一次登基、大朝典礼背后所蕴含的庄严仪式感。作者细致地分析了太和殿的尺寸、形制、色彩,以及它在整个紫禁城中轴线上的战略位置,解释了为何要营造如此磅礴的气势,这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为了在心理上征服所有前来朝觐的臣民。我甚至能想象出当年身处其中,那种被压倒性的权力所笼罩的感受。

评分

总而言之,《紫禁城百题》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或历史的书,它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中国古代皇权、宫廷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它用100个问题串联起一个辉煌而复杂的帝国,让我沉醉其中,欲罢不能。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更深厚的兴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紫禁城、对中国古代文明感兴趣的读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