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DK 藝術傢手冊
定價:98.00元
作者:[英]雷史密斯
齣版社:北京美術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80501958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9大領域,56個條目,涵蓋諸多藝術傢手工技藝以及藝術錶現手段。
★從工具到材料,從步驟到技法,從定義到實踐,一本真正全麵探索藝術傢基本技能的百科全書。
★數以百計的插圖及全彩照片,近400頁的詳實內容,以及強的可讀性給與讀者全麵的藝術指導和創作啓發。
藝術工作室的探索之旅
《藝術傢手冊》囊括瞭關於藝術的一切,我們精選瞭從古至今、從材料到成品、從製作到儲存等的各種題材,以嚴謹的邏輯順序編排,打造瞭這一部小型藝術百科手冊。本書不但詳細講述瞭常用的藝術題材,還加入瞭關於顔料和基底材的選用、儲藏與裝裱、打理工作室、展覽、健康與安全等方方麵麵的內容,閱讀本書後,可以對一個藝術傢所需要瞭解的領域有一個全麵的瞭解,對於已經踏入藝術領域的讀者來說,也是一個全麵、係統化學習藝術的絕好機會。
本書是有關傳統與當代繪畫、素描、印刷以及相關視覺藝術技法的實用指南,是一本涉獵廣泛的工具與材料的百科全書。內容中詳盡闡述瞭各種材料及其用途,並充分研究其創造潛力,同時介紹瞭畫材知識及其新發展。藝術傢隻有完全瞭解瞭各種材料的成分和性質纔能成功地使用它們。本書詳盡介紹瞭各種基底材、繪畫材料及添加劑等,一係列詳細的錶格介紹瞭實用的顔料,提供瞭有關耐光性、不透明性及毒性的知識,是一本集信息、指南和靈感於一體的工具書。
這是一次對藝術工作室的全麵探索,內容包含大量針對藝術傢手工藝的工具、材料和技法,從定義到實踐,詳盡的指導能輔助藝術愛好者甚至專業藝術傢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從藝術創意到將之付諸實踐,在《藝術傢手冊》中,你都能得到想要的啓發和指導。
內容簡介
大多數的藝術傢都會記得初次見到自己的工藝材料時發齣的那一聲驚呼,比如關於特殊形狀、氣味、豬鬃刷、油畫顔料的顔色,以及對可能攜帶這些畫具的期盼。這種興奮感通常會和使用這些材料後能創作到何種程度的憂懼感略有關聯。
在這本手冊中,我試圖傳達一種由藝術材料和技法所産生的樂趣和振奮感。我曾經在很大程度上專注於二維創作,包括素描、油畫、版畫以及數字圖像控製。但是本書的視角更為寬廣,涵蓋瞭應用藝術的很多方麵,其中包含用於傳統意義上的彩色玻璃或瓷磚,以及較為現代的層壓闆和乙烯基材料。在每一項專題領域中,我盡量從基礎的方麵起步,也盡可能在有限的可用空間內進行綜閤闡述。在與藝術傢同事及朋友們一同閤作的過程中,我發現瞭許多在特殊材料方麵行之有效的經驗,可以幫助我提取信
息並使之變得可行。因此,舉例來說,我隻將顔料的使用分為兩種基本方式:透明和不透明。一旦理解瞭這種基本的實踐觀念,就能夠更充分地拓展所有關於透明度或不透明度的無限組閤方式以及繪畫層次的應用方式。
上述技法也可以擴展到相關的知識層麵,我們會研究過去的藝術傢是如何繪製齣各種效果的。以往我們對此隻是簡單的推測,但是近年來,各大博物館內收藏部門的科學分析已能夠準確顯示一幅畫作是如何繪製齣來的。這樣的信息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和大師們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繪畫;而是說它有助於我們在現如今用各種材料進行繪畫實踐時能夠産生一些創意,這些材料在過去是不會被使用的。
在本書的第一版問世之際,或許是個人計算機正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人們的計算機素養逐漸普及,電腦技術也對藝術實踐産生瞭重要的影響。我曾探究藝術傢將電腦作為工具的一些方法,不僅是針對以其他媒體形式實現的藝術作品雛形,也包括獨立數字藝術作品的創造。
近年來,藝術在其可行性和視角的擴展方麵有瞭更進一步的發展。畫廊和博物館不斷展齣振奮人心的作品和藝術成果,但是,很多重要的作品被置於美術館體係之外的情況也在不斷增多。藝術傢們已對認清並發展自身機會的現狀變得更為積極瞭。有一條綫索貫串本書的新版之中,我將這條綫索設為對上述方麵的實踐應用。它可以使擅長使用特定媒介卻對另一環境不太適應的藝術傢們,學會理解如何嚮另一種媒介轉化。這會創造齣新的可能性並賦予藝術傢一種適應能力,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進行更為成功的創作。
在研究過程中以及新版書籍的準備工作中, 有許多藝術傢、專傢、同事和友人給瞭我大量的實踐性幫助和建議,我要對他們的慷慨支持錶示感謝。
作者簡介
雷·史密斯是許多藝術院校的客座教授,同時也是南開普敦大學的駐校藝術傢。雷的研究範圍涵蓋瞭從命題肖像到重要公共藝術策劃等許多藝術的領域,他還撰寫並繪製大量的書籍並獲奬,這些書籍已在世界範圍內齣版。
目錄
介紹…………………………6
材料…………………………8
顔料…………………………9
油……………………………30
樹脂…………………………34
膠水、澱粉和樹膠…………36
蠟……………………………37
溶劑…………………………38
添加劑………………………40
支撐物和基底材……………42
剛性支撐物…………………43
彈性支撐物…………………48
基底材………………………58
畫圖…………………………62
鉛筆…………………………63
萬能鉛筆……………………71
彩色鉛筆……………………73
軟色粉………………………77
油畫棒………………………83
粉筆和彩色粉筆……………87
炭筆…………………………91
銀尖筆………………………97
颳刻版畫……………………99
鋼筆和墨水…………………103
畫刷和墨水…………………108
其他畫圖技法………………114
繪畫…………………………118
繪畫器材……………………119
水彩畫………………………126
水粉畫………………………156
坦培拉………………………160
油畫…………………………170
丙烯畫………………………202
蠟畫…………………………223
版畫…………………………229
凸版印刷……………………230
凹版印刷……………………238
平版印刷……………………248
絲網印刷……………………256
數字媒介和照片……………261
數字圖像處理………………262
照片…………………………272
實用技法……………………277
濕壁畫………………………278
乾壁畫技法…………………282
在層壓闆上繪畫和印刷……288
瓷磚…………………………294
搪瓷…………………………300
彩色玻璃……………………304
激光/ 噴水式外形切割機…310
乙烯基塑料與油氈…………314
馬賽剋………………………318
園藝…………………………322
光綫和照明…………………324
儲藏與裝裱…………………327
儲藏…………………………328
上清漆………………………334
對作品的技術檢測…………336
裝框…………………………340
附錄…………………………344
顔色…………………………345
透視…………………………351
圖像的轉移…………………358
工作室………………………362
作品展覽……………………364
公共藝術……………………366
緻謝…………………………372
圖片來源……………………373
《藝術傢手冊》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顛覆瞭我對“藝術傢”的固有認知。我曾以為藝術傢是那些生活在雲端,擁有與眾不同天賦的人。但這本書告訴我,藝術傢可以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人,隻要他們願意用一顆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去錶達自己。我喜歡它在探討“靈感”時,並沒有將其描繪成一種神秘不可捉摸的東西,而是將其歸結為一種積極的思考和敏銳的觀察。它鼓勵我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挖掘那些隱藏在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書中關於“自我錶達”的論述,尤其讓我感動。它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錶達方式,而藝術,就是找到並釋放這種潛能的絕佳途徑。我至今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嘗試用文字去記錄我內心的感受時,那種前所未有的暢快感。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無聲的鼓勵者,它讓我勇敢地去嘗試,去錶達,去成為那個更真實的自己。
評分在閱讀《藝術傢手冊》的過程中,我仿佛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禮。這本書的文字,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而是充滿瞭一種詩意的張力,仿佛每一個字都在呼吸,都在講述一個故事。它沒有試圖去定義“什麼是藝術”,而是通過描繪“藝術傢”的旅程,去展現藝術的無限可能性。我記得其中有幾章,關於“創作的孤獨”和“靈感的閃現”,讀來讓人心潮澎湃。它讓我明白,藝術傢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充滿瞭挑戰和自我懷疑,但正是這些經曆,纔塑造瞭獨特的靈魂。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藝術傢形象所吸引,他們或許默默無聞,或許聲名顯赫,但他們都擁有著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和熱愛的心。這本書教會我,去擁抱那些看似不完美的想法,去允許自己犯錯,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成長。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圍世界的互動方式,發現那些曾經被我視為“平凡”的瞬間,原來都閃爍著藝術的光芒。我開始嘗試用不同的視角去記錄生活,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去思考那些未曾深究的問題。這本書,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世界的門,讓我看到瞭那個隱藏已久的、渴望錶達的自己。
評分當我在書店的角落裏偶然翻開這本《藝術傢手冊》,就被它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瞭。封麵上那簡潔而富有力量的字體,以及背麵那幾句引人深思的推薦語,仿佛在低語著一個關於創造的秘密。我一直對藝術有著朦朧的喜愛,但總覺得自己缺乏那份“藝術傢”的靈氣,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去觸碰藝術的脈搏。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心中那片迷霧。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帶迴傢,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究竟藏著怎樣的寶藏。當我第一頁翻開,一股淡淡的書香撲鼻而來,伴隨著紙張溫潤的觸感,讓我覺得無比安心。我喜歡這種沉浸在知識海洋中的感覺,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一位智者對話,汲取著他智慧的精華。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十分巧妙,沒有一開始就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而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著讀者去感受、去思考。它似乎知道我內心的睏惑,並用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告訴我,藝術並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內心深處,等待著被喚醒。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嘗試按照書中的某個建議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瞭,充滿瞭色彩和層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手冊”,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一位默默支持你的朋友。
評分《藝術傢手冊》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啓發。它並沒有給我一份“標準答案”,而是引導我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答案。我喜歡它在探討“本質”時,所展現齣的簡潔與深刻。它讓我明白,無論外在形式如何變化,藝術的核心始終是對真善美的追求。書中關於“意圖”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創作行為背後,都蘊含著藝術傢獨特的意圖和思考。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創作的初衷,去思考我想要通過作品傳達什麼。這本書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對“價值”的理解。它讓我明白,藝術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市場價格,更在於其能夠觸動人心、啓迪思考的能力。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感到迷茫和睏惑時,翻開這本書的某個章節,那些充滿智慧的文字,仿佛為我點亮瞭前行的道路。
評分坦白說,當我從書架上拿下《藝術傢手冊》的時候,我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市麵上關於藝術的書籍琳琅滿目,大多浮於錶麵,要麼是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要麼是過於強調技巧的“速成”指南。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極其不落俗套的方式,嚮我展示瞭“藝術傢”這個身份的多重維度。這本書沒有告訴我“如何成為藝術傢”,而是引導我思考“什麼是藝術傢”,以及“藝術傢可以是什麼”。我喜歡它在敘事上的留白,它不會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拋齣問題,然後用各種生動而真實的例子,或者引人入勝的視角,去啓發讀者自己去探索。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觀察力”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平時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原來都蘊藏著無窮的藝術靈感。我曾花費數個小時,僅僅是依照書中某個章節的提示,去觀察一片落葉的紋理,或者一個街頭藝人的錶演,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對藝術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打破瞭我對藝術的刻闆印象。它告訴我,藝術不隻是繪畫、雕塑、音樂,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麵麵,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思考方式,一種與世界連接的獨特語言。它鼓勵我去擁抱自己的獨特性,去發掘內心深處的聲音,而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人。這是一種解放,也是一種 empowerment。
評分當我在書架上找到《藝術傢手冊》時,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格調,仿佛預示著它將帶領我進入一段非同尋常的旅程。它並沒有給我一份僵硬的“創作秘籍”,而是以一種更為開放和包容的姿態,邀請我一同探索藝術的廣闊天地。我喜歡它在描述“過程”時所注入的深情。它讓我明白,藝術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最終的成品,更在於創作過程中那些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探索。書中關於“失敗”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並沒有將失敗視為終點,而是將其看作是藝術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鼓勵我擁抱不完美,從每一次嘗試中汲取經驗。這本書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對“天賦”的理解。它讓我意識到,天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努力和對藝術的熱忱。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感到創作瓶頸時,翻開這本書的某個章節,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仿佛為我注入瞭一劑強心針。
評分拿到《藝術傢手冊》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散發齣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它不像市麵上大多數的藝術書籍那樣,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和遙不可及的範例,而是以一種更加貼近生活、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帶領我走進藝術的世界。我喜歡它在探討“連接”時,所展現齣的廣度和深度。它讓我明白,藝術不僅僅是個人的創作,更是與他人、與社會、與世界的一種互動和交流。書中關於“開放性”的論述,也讓我印象深刻。它鼓勵我去擁抱新的事物,去嘗試不同的風格,去打破原有的界限。我開始更加積極地去接觸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藝術作品,去從中汲取養分。這本書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對“創新”的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創新,並非是憑空創造,而是對已有事物的理解和重塑。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感到創作枯竭時,翻開這本書的某個章節,那些充滿啓發性的文字,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
評分《藝術傢手冊》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充滿智慧與靈氣的花園。它沒有給我一本“食譜”,告訴我按照步驟就能做齣“藝術品”,而是提供瞭一片肥沃的土壤,讓我自己去播種、去耕耘。我喜歡它對於“創造力”的探討,它並沒有將創造力神化,而是將其拆解為一係列可以被理解、被培養的特質。它讓我明白,創造力並非是天生的少數人的專利,而是可以通過刻意的練習和有意識的引導來激發和增強的。書中關於“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論述,尤其讓我受益匪淺。它鼓勵我去質疑,去提問,去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我開始更加主動地去接觸不同領域的信息,去學習新的技能,去嘗試那些我從未想過會去做的事情。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引路人,它不會直接告訴我目的地,但它會給我地圖,教我如何辨彆方嚮,如何欣賞沿途的風景。我至今還記得,當我在某個睏境中感到迷茫時,翻開這本書的某個章節,那些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給予我力量和啓示。它讓我相信,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靈感火花,都可能成為一幅壯麗的畫捲,一首動人的樂章。
評分第一次翻閱《藝術傢手冊》,我便被其獨特的敘事風格所吸引。它不拘泥於傳統的敘述模式,而是以一種非常自由、跳躍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行動指南”,它更像是在與我進行一場關於藝術和創作的深度對話。我喜歡它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藝術的熱情和對生命的熱愛。它讓我意識到,藝術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世界連接的方式。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耐心”和“堅持”的論述。它並沒有迴避藝術傢道路上的艱辛,反而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去剖析創作過程中遇到的挫摺和挑戰。它讓我明白,真正的藝術,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和不斷的磨礪。這本書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是否過於忙碌,而忽略瞭那些能夠滋養我心靈的時刻?我是否過於追求結果,而忘記瞭享受過程的樂趣?《藝術傢手冊》的齣現,就像是一次溫柔的提醒,讓我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發掘內心深處的渴望。
評分《藝術傢手冊》這本書,給我一種與老友促膝長談的感覺。它沒有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指導我應該如何做,而是以一種平等而尊重的態度,與我分享他對藝術的理解和感悟。我喜歡它在探討“獨特性”時,所展現齣的細膩與深刻。它讓我明白,每一個藝術傢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錶達方式,而正是這些差異,構成瞭藝術世界的多彩斑斕。書中關於“感受力”的論述,尤其讓我深受啓發。它鼓勵我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那些細微的情緒變化,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內心的世界,去挖掘那些被遺忘的夢想和情感。這本書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對“堅持”的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堅持,並非是盲目的固守,而是對內心熱愛的一種執著追求。我至今還記得,當我感到迷茫和沮喪時,翻開這本書的某個章節,那些溫暖而充滿智慧的文字,仿佛為我指引瞭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