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灾难,灰蒙蒙的一片,字体排版也毫无章法,拿在手里感觉就是那种积压了多年的库存货,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趣去翻开它。更别提那个冗长到让人头晕的标题了,简直像是把所有能想到的关键词都堆砌上去,完全没有抓住重点,让人在书店里看到都得绕道走。我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想看看这“2018春新版”到底能有什么新意,结果打开内页,那种油墨味儿混合着陈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更像是从某个旧货市场淘来的东西,而不是面向当下小升初考生的最新复习资料。我仔细对比了一下我孩子正在使用的其他几套更具现代感和设计感的教辅,这套书在视觉呈现上完全处于下风,完全没有考虑当代孩子的审美习惯和阅读体验。如果说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那么这本的“外衣”就已经让潜在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了。我猜想,如果出版社在包装和设计上稍微用点心,哪怕只是换个更清爽的配色和更简洁的标题,也比现在这种“大杂烩”式的堆砌要强得多。希望内容能挽回一点颜面,但光看这外表,我的期待值已经降到冰点了。
评分数学部分的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上的折磨。大量的公式和图形挤在一起,行距和字距都非常局促,很多复杂的几何图形画得模糊不清,关键的辅助线经常和题目文字混在一起,孩子做题时需要花费额外的心思去“分离”这些信息,大大增加了阅读负担和理解难度。更令人不解的是,它声称匹配“人教北师大版”,但我在对比一些核心的专题模块,比如概率与统计的应用题,发现其考察的侧重点和例题的复杂程度,明显偏向于其中一个版本,对另一个版本的学生来说,做起来会觉得有些“跑偏”,甚至有些知识点出现得过早或过晚。我试着让孩子做了几道关于函数图像变换的题目,发现解析部分对“平移”和“缩放”的步骤描述得含糊不清,没有给出清晰的口诀或明确的步骤清单,让孩子很难形成固定的解题范式。这种细节上的疏忽,在强调规范和步骤的数学考试中是致命的。
评分试用了一下语文部分的练习册,里面的题目选择和编排逻辑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完全像是把过去十年不同年份的试卷碎片胡乱拼凑在一起。特别是关于古诗文的解析部分,解释得过于浅显直白,缺乏对深层意境和文化背景的挖掘,对于想拔高成绩的孩子来说,这点内容几乎是零帮助。我记得其中有一篇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选材,选的是一篇明显已经过时的、语感非常陈旧的文章,孩子读起来都觉得拗口别扭,更不用说去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境了。这种“复古”到有些“僵化”的选材和讲解方式,与当前强调思维灵活、语境理解的考试趋势格格不入。如果只是为了凑够页数而堆砌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题目,那还不如少而精选那些真正能体现考点变化的经典例题。对于那些目标是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这套书的深度完全不够,更像是一份基础巩固的入门级材料,但即便是入门级,其质量控制也显得相当粗糙。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声称“总复习”的五三套装,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应急补丁包”,而不是一个系统性的复习体系。它试图通过堆砌数量(三套书)来营造出“内容丰富”的假象,但实际上,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新颖性都严重不足。它可能适合那种学习基础极其薄弱,只需要做大量简单重复练习来混个脸熟的学生,但对于任何一个有上进心、希望在小升初中取得突破的学生来说,这套书提供的价值极其有限。从纸张质量到印刷清晰度,再到内容的专业性把关,都透露着一种“廉价”和“应付了事”的气息。我宁愿花同样的价钱去购买两套内容更专注、设计更科学的单科资料,也不愿意为这套内容冗余、质量参差的“大礼包”买单。它浪费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孩子宝贵的备考时间。
评分英语这块,简直是灾难中的重灾区。词汇部分的记忆方法完全是传统的死记硬背,没有任何联想记忆、词根词缀分析的现代方法融入,效率极其低下。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它的听力材料(如果附带的话,但看起来更像是纯文本)的对话情景设置得非常老套,充斥着诸如“在老式电话亭打电话”、“在火车站购买站票”这类在现实生活中几乎绝迹的场景,对现在的初中生来说,代入感为零。这套资料似乎停滞在了上个世纪末的英语教学模式里。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错误率也高得惊人,我随机检查了几个答案,发现好几个标准答案与我多年辅导经验判断的更优解存在差异,让人不禁怀疑出题老师的专业水准。如果一套复习资料连最基础的正确性和时效性都无法保证,那它对考生的误导性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