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二版) 张红伟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货币金融学(第二版) 张红伟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红伟 著
图书标签:
  • 货币金融学
  • 金融学
  • 货币银行学
  • 金融理论
  • 宏观经济学
  • 张红伟
  • 科学出版社
  • 教材
  • 金融市场
  • 货币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030470959
商品编码:2669279282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货币金融学(第二版) 作者 张红伟
定价 46.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 9787030470959 出版日期 2016-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货币金融学(第2版)》内容以阐述货币、信用。银行学的理论为基础,主要论述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金融机构、融资成本、金融监管以及借助金融活动进行的宏观调控。在各章中均有专栏介绍国内国际金融事件、金融问题,引导读者理论联系实际,对金融问题作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张红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教务处长。

   目录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货币的产生
1.2 货币的职能
1.3 货币的种类
1.4 货币制度
1.5 货币的定义
1.6 货币与财富和经济活动

第2章 信用与金融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2 信用的形式
2.3 金融的形成与融资的形式

第3章 利息和利息率
3.1 利息
3.2 利率的概念与种类
3.3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3.4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改革

第4章 金融机构体系
4.1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4.2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4.3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第5章 金融市场
5.1 金融市场概述
5.2 货币市场
5.3 资本市场
5.4 基金市场
5.5 金融衍生品市场
5.6 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

第6章 商业银行
6.1 商业银行概述
6.2 商业银行业务
6.3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6.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7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概述
7.2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7.3 中央银行与的关系及其独立性
7.4 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8章 货币供求理论
8.1 货币需求
8.2 货币供给
8.3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9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9.1 通货膨胀
9.2 通货紧缩
9.3 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

第10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10.1 国际收支
10.2 国际储备
10.3 国际资本流动

第11章 外汇汇率
11.1 外汇的概念与分类
11.2 汇率及其标价法
11.3 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
11.4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12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12.1 金融抑制
12.2 金融深化
12.3 金融创新

第13章 货币政策
13.1 货币政策目标
13.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13.3 货币政策工具
13.4 货币政策效果
13.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3.6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第14章 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
14.1 金融风险
14.2 金融安全
14.3 金融危机
14.4 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

   文摘

   序言

货币的演进与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 一本关于货币、信用和金融市场深刻演变的著作,旨在揭示现代经济运作的底层逻辑。 本书深入探讨了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金属货币的兴起,再到纸币的出现,以及当下电子货币和加密资产的崭新形态。通过追溯货币形态的每一次重大演变,我们得以理解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记账单位的功能是如何被历史塑造和不断强化的。作者将宏观的历史视角与微观的经济机制相结合,层层剥茧,揭示货币本质的深刻内涵,以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第一部分:货币的起源与演进 早期货币形态与商品货币: 本部分从人类早期社会的发展切入,探讨了在没有标准化货币体系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以物易物来满足基本需求。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一些稀缺、易于分割、便于携带且价值相对稳定的商品,如贝壳、牲畜、贵金属等,逐渐演化成为早期的商品货币。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些商品货币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如何促进了早期商业活动的萌芽。 金属货币的统治地位: 贵金属,尤其是金和银,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最终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金属货币。本部分将深入剖析金属货币的铸造、标准化、以及其在国家信用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看到,金属货币体系如何通过金本位等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国际贸易和金融稳定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会探讨金属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例如货币供应量的限制、贵金属的发现与消耗对经济的影响等。 纸币的革命与信用货币的崛起: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部分将重点介绍纸币的起源,最初作为金属货币的“收据”或“代币”如何逐渐脱离金属储备,演变为独立的信用货币。我们将详细考察纸币的发行机制、背后的信用支撑,以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巨大解放作用。这部分内容还将涉及信用货币体系下,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商业票据、汇票等早期信用工具的发展。 现代货币的形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货币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部分将聚焦于法定货币(Fiat Money)的特性,即其价值不直接来源于内在商品价值,而是基于政府的强制力和公众的信任。同时,我们将探讨电子支付、数字货币以及新兴的加密资产,如比特币,它们对传统货币体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这部分将以开放的视角,审视这些新形态货币对未来金融格局的潜在影响。 第二部分: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 商业银行与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最重要的——信用创造过程。我们将详细阐述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乘数等概念,解释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其业务活动,将基础货币转化为更广泛的流通货币,从而对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产生深远影响。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货币和金融的最高管理机构,其职能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包括发行货币、管理支付系统、充当最后贷款人以及实施货币政策。我们将深入探讨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和再贴现率,以及其对利率、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是现代经济的“血管”。本部分将系统梳理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我们将详细分析各类市场的功能,如价格发现、风险分散、资源配置等,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金融中介与金融创新: 金融中介,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在连接资金融出方和资金融入方之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部分将分析金融中介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专业化和规模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金融创新,包括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和技术,它们如何不断重塑金融市场的格局,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市场的相互作用 利率的决定与调控: 利率是货币价格,是连接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键传导机制。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利率的供求决定理论,分析不同类型的利率(如短期利率、长期利率、风险利率等)的含义。我们还将重点关注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消费和通货膨胀,以及利率变动对金融市场和资产价格的广泛影响。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影响: 通货膨胀是货币价值下降的表现,对经济的稳定和个人的财富都构成严重威胁。本部分将详细剖析通货膨胀的多种成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货币供应过量等。我们将分析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储蓄投资意愿以及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探讨中央银行和政府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金融风险的识别与管理: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必然伴随着各种金融风险。本部分将重点识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将探讨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策略和工具,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和防范措施。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对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至关重要。本部分将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将分析不同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并探讨国际收支失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四部分:货币与金融在现代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本部分将进一步深化对货币政策的理解,详细阐述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一系列传导渠道,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和物价水平。理解这些传导机制,对于准确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支柱。本部分将探讨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配合。我们将分析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协调二者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并探讨二者可能存在的冲突以及如何化解。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目标: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本部分将阐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旨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平竞争。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类金融监管的重点,如资本充足率要求、风险拨备、信息披露等,以及监管的国际协调。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部分将从更宏观的视角,探讨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健全的金融体系如何支持企业融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驱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我们也会警示过度金融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丰富的现实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系统、深入、多维度的货币金融学知识体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的运作逻辑,洞察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本书不仅是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学习参考,也适合对货币、金融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研究框架。我通常会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例如,在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工具的原理,还结合了不同国家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运用这些工具的案例,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在讨论金融市场时,也涉及了对市场结构、定价机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探讨,这对于我理解金融市场的微观运作非常有启发。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作者在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论述,这对于我理解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动态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教科书式的讲解,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引导我进行思考和分析。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学术探讨,严谨又不失可读性。作者在行文时,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的充分性,每个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持。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理论观点,作者也能够客观地呈现不同学派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在学术著作中,清晰的表述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句子结构通常比较规范,用词也比较精准。我个人尤其喜欢作者在进行概念辨析时,那种条理清晰、对比鲜明的写法,这能够帮助读者迅速抓住关键点,避免混淆。虽然是学术著作,但作者在努力避免枯燥乏味的叙述,时不时也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比喻或者形象的描述,让原本可能比较枯燥的金融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满足了学术研究的严谨要求,又保证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很不错,简洁大方,字体清晰,纸张触感也挺舒服,拿在手里很有质感。封面设计上,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带有一定视觉冲击力但又不失学术氛围的风格,这个封面虽然不是特别花哨,但其中的色彩搭配和构图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科学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在图书的出版质量上一直有口皆碑,这本书从排版、印刷细节到整体的装帧,都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打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目录,结构清晰,章节划分也很合理,让人一目了然。我尤其关注作者署名,张红伟老师的名字在货币金融学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第一版的口碑我就有所耳闻,这次的第二版,相信在内容上会有更深入的更新和补充。整本书散发着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种对图书品质的重视,在阅读体验上是会产生直接影响的,让人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和好感。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着实令我印象深刻。我尝试从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章节入手,发现作者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逻辑链条非常清晰,层层递进,即使是对于初次接触货币金融学领域的读者,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其中,关于货币供给的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等部分,我感觉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到位,既有理论框架的梳理,又有实际案例的穿插,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金融工具和市场运作时,能够用相对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让阅读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对于一些前沿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如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对货币体系的影响等,书中也给出了比较有见地的分析,这对于我了解当前货币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框架的搭建和理论内容的深度挖掘上做得非常出色,足以满足我对货币金融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

评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作者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层次感,从基础的货币概念、银行体系,到复杂的货币政策传导、国际金融问题,各个部分之间衔接紧密,逻辑递进。我发现,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有所了解的金融概念,在这本书中也能够找到更深入、更系统的解读。作者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到了读者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货币金融学的复杂体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在介绍新概念时,都会先给出清晰的定义,然后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论证,最后再通过案例或者图表来巩固理解。这种“定义-解释-论证-应用”的模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步步为营,不至于感到茫然。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和系统的货币金融学知识框架,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