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正版】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货正版】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鸿业 著,高鸿业 编
图书标签:
  • 西方经济学
  • 高鸿业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教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第七版
  • 教材
  • 大学教材
  • 正版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8769
商品编码:28636867543
丛书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高鸿业 第七版 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2本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本书是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教授任主编。 
本书第,一版至第六版顺次于1996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出版。第,一版的序言指出:“正如西方学者所承认的那样,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方经济学会出现新的内容以及不同的着重方面,反映这些情况的教科书必然也应如此。因此,本书在将来势进行修改和增删。”以第六版而言,其出书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年多。有鉴于此,第七版的编撰成为应有之举。此外,使用本书的经验和改善本书的章节安排也使新版编撰。 
第七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以被分为微观、宏观、总论和其他这四个部分加以 说明: 
第,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变动主要有: 
(1)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二章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有:删去该章第五节“经济模型”,其主要内容并入第,一章“引论”。删去原第八节“蛛网模型”。调整了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的内容增强了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将第四节中的“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提前到第,二节“需求”和第三节“供给”中进行说明,以使读者易于理解供求曲线的基本含义。在第四节“均衡价格”中,扩展了“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的分析。在该节结束处,增加了标题为“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内容,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2)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三章,调整了基数效用论关于推导需求曲线的内容,并增加了“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的内容。调整了“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部分内容,更易于读者理解。 
(3)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四章的主要修订包括:调整了一些图示,使表述更直观、清晰。原第,一节、第,二节合并精简为第,一节“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有些标题及其内容有所调整、简化,便于阅读。注重从内在联系来阐述不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增加了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的内容,涉及技术进步对短期边际产量曲线以及长期等产量曲线的影响,这些将有助于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4)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五章的主要修订包括:调整了第,一节“成本的基本概念”的内容,扩展了对机会成本的阐述,增加了沉没成本的概念,增加了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变化对zui小成本的影响。 
(5)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六章的主要修订是,扩展了第八节“竞争市场的福利”的内容,涉及对zui低限价与销售从量税的福利分析。 
(6)原教材第六版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六节“竞争和帕累托zui
优状态”增加了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明确的和较为详细的说明。 
(7)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具体例子重写了原教材第六版第十章“博弈论初步”第,二节“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中的广告大战,说明纳什均衡不仅,有可能对参与人不是zui优的,而且有可能对整个社会不是zui优的。 
(8)原教材第六版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增加了对“俱乐部物品”的说明,并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是否具有竞用性,把所有的物品用表格的形式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和“俱乐部物品”四个大类。 
第,二,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变动主要有: 
(1)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十三章,将第四节、第六节乘数理论合并到本版的第三节、第四节;将第七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删除后作为该章附录;增加一节“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 
(2)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十五章,除了明确说明AD—AS模型的结构和应用外,增加了“考虑时间因素的AD—AS模型”一节。 
(3)将原教材第六版第十八章的标题改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并将该章第四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作为该章附录来安排。 
(4)将原教材第六版第十九章第三节“增长核算”的内容列入该章后面作为附录,将本版第十九章第三节变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5)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二十一章第三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改写。 
(6)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 
第三,对引论部分和第,二十二章的调整包括: 
(1)第,一章“引论”:第,一节增加了第三目,将第六版第,二章中“经济模型”的内容压缩移到这里,增加了第四目“理性人假定和经济原理”;将第六版的标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改为“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在内容上将第六版第,二十二章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内容适当压缩、改写后移到这里。 
(2)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二十二章内容作了较大修改:将第六版第,二十二章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内容适当压缩、改写后移到本版第,一章;本版第,二十二章第,一节增加了“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教学传播”,并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改写了“借鉴西方经济学须结合我国国情”;删除了第六版的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并根据***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和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精神重写了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 
第四,其他的修改。 
(1)第七版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本书的专栏与案例等部分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做长期更新,读者可以扫描本书封面的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APP后获取。 
(2)本书扩展了各章后的习题,并单独制作与教材配套的习题本,附在书后,从而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使用。 
同时,鉴于本书部分章节难度较高,编者对这部分章节做了加“星号”(*)的处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 
本书加星号的章节有: 
第三章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第八章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十章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第十七章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第,二十章第,二节 投资 
第,二十章第三节 货币需求 
第,二十一章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第,二十一章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高鸿业,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文忻,北京大学教授。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尹伯成,复旦大学教授。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版 次:7
字 数:524
印刷时间:2018年01月01日
开 本:128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300248776
丛书名: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定价:42.00元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6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9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13 
 第五节 结束语 14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6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6 
 第,二节 需求 21 
 第三节 供给 25 
 第四节 均衡价格 28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4 
 第六节 运用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事例 50 
 第七节 结束语 53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57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57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67 
 第三节 效用zui
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73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9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
作者: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 主编 高鸿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4条评论 
版 次:7
字 数:622
印刷时间:2018年01月01日
开 本:128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300248769
丛书名: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定价:42.00元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6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9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13 
 第五节 结束语 14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6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6 
 第,二节 需求 21 
 第三节 供给 25 
 第四节 均衡价格 28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34 
 第六节 运用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事例 50 
 第七节 结束语 53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57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57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67 
 第三节 效用zui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73 
 第四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9 
 第五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81 
 第六节 市场需求曲线 86 
 第七节 不确定性和选择 87 
 第八节 结束语 93 
第四章 生产技术 98 
 第,一节 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 98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101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108 
 第四节 结束语 116 
第五章 成本 119 
 第,一节 成本的基本概念 119 
 第,二节 成本zui小化 122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131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141 
 第五节 结束语 149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152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152 
 第,二节 利润zui大化 153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60 
 第四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62 
 第五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65 
 第六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67 
 第七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172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173 
 第九节 结束语 179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184 
 第,一节 垄断 184 
 第,二节 垄断竞争 193 
 第三节 寡头 200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209 
 第五节 结束语 210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214 
 第,一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14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219 
 第三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222 
 第四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224 
 第五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230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234 
 第七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240 
 第八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45 
 第九节 结束语 246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250 
 第,一节 一般均衡 250 
 第,二节 经济效率 254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zui优条件 257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zui优条件 260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zui优条件 262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zui优状态 267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270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277 
 第九节 结束语 287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291 
 第,一节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291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293 
 第三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303 
 第四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12 
 第五节 结束语 321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23 
 第,一节 不完,全竞争 323 
 第,二节 外部影响 327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32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341 
 第五节 结束语 354 
 第六节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356


《经济学原理:原理与应用》 书籍简介 《经济学原理:原理与应用》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经济学基础的入门级教材。本书由经验丰富的经济学教育者共同编著,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系统性地阐释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全书聚焦于经济学中最具普遍性和影响力的原理,并强调这些原理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应用,帮助读者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并培养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内容梗概 本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经济学的世界。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个体决策与市场行为 微观经济学部分,本书首先从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稀缺性出发,阐述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我们将一起探索: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经济学?为什么研究经济学?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是什么?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选择与权衡”开始,理解为什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出取舍。 供给与需求: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石。我们将详细讲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如何由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共同决定。 需求: 需求定律、需求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的因素,如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消费者数量等),以及需求弹性(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供给: 供给定律、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的因素,如生产成本、技术、预期、生产者数量等),以及供给弹性。 市场均衡: 供给与需求如何相互作用,在何种价格和数量下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我们将分析政府干预(如价格上限、价格下限)如何扭曲市场均衡,以及由此产生的福利损失。 消费者行为理论: 深入理解消费者是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以最大化其效用(满足感)。 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它如何解释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预算约束与消费者选择: 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根据边际效用和价格的比例,做出最优的商品组合选择。 生产者行为理论: 考察企业如何在竞争市场中做出生产决策,以最大化其利润。 生产函数: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成本理论: 区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我们将分析企业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的成本结构。 利润最大化: 企业如何在短期和长期内,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与竞争: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结果。 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价格接受者、短期与长期均衡,以及其效率。 垄断市场: 特征、垄断者的定价权、与完全竞争的比较,以及垄断的弊端。 垄断竞争市场: 特征、短期与长期均衡、产品差异化及其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 特征、相互依存性、博弈论的应用(如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以及其市场结果。 要素市场: 考察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劳动市场: 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工资的决定,以及影响工资的因素(如人力资本、工会、歧视等)。 资本市场: 资金的借贷,利率的决定,以及投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分析市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的原因,以及政府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 外部性: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以及如何通过税收、补贴或产权界定来纠正。 公共物品: 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以及市场提供的不足。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合同、声誉或政府规制来解决。 市场势力: 垄断和寡头垄断带来的无谓损失,以及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整体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部分,本书将视角从个体转向整体,分析国家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将探讨: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的定义、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以及GDP的局限性。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CPI、PPI、GDP平减指数)、原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因素),以及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失业: 失业的定义、衡量、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阐述在不同模型下,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凯恩斯模型):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效应。 包含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封闭经济模型: 政府支出、税收、净出口以及它们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的总量模型。 总需求(AD)曲线: 描述商品和服务总需求量与总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 总供给(AS)曲线: 描述经济体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总量,区分短期AS曲线和长期AS曲线。 宏观经济均衡: AD与AS的交点,以及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货币与金融体系: 货币的功能、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构成(M0、M1、M2),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分析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税收和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与冲突 经济增长: 探讨长期内一国经济规模扩大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制度和创新。 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增长模型,以及其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分析。 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的方法。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权衡关系。 理性预期理论。 国际经济学基础: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争论。 国际金融: 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平衡表、汇率制度。 本书特色 原理与应用并重: 本书不仅深入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注重将这些原理与现实经济现象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 逻辑清晰,循序渐进: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组织有序,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理论模型,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经济概念,降低阅读门槛。 注重培养经济思维: 引导读者学会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问题,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丰富的图表和例证: 大量运用图表、曲线和生动的实例,直观地展示经济学原理,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 覆盖广阔: 全面而深入地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经济学原理:原理与应用》旨在成为每一位渴望理解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读者的必备指南。无论您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您开启一扇探索经济学奥秘的大门,助您成为一个更明智的经济决策者和更具洞察力的社会观察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是,经济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就像一位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微观部分,我对“价格歧视”的理解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我一直以为只有“黑心商家”才会这么做,但书中解释了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歧视可以是提高社会福利的有效手段,这让我对事物的看法更加辩证。宏观部分,关于“国际收支”的讲解,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国家会贸易顺差,有些会贸易逆差,以及这些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书中还谈到了汇率的波动,以及它对进出口的影响,这让我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最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行为经济学的概念,比如“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这让我意识到人类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的,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而且充满了启发性,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愿意继续深入探索。

评分

我必须说,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第七版)是我读过最扎实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之一。它不是那种“速成”或“浅尝辄止”的书,而是真正地在为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微观部分,关于“博弈论”的应用让我大开眼界,书中通过一些经典的博弈模型,比如“囚徒困境”,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经济行为,比如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合作行为,这比枯燥的数学模型要有趣多了。宏观部分,对于“经济增长模型”的讲解,比如索洛模型,虽然涉及一些数学推导,但教授的讲解非常细致,能够引导读者一步步理解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让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在介绍完理论之后,总会附带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或者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这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也如何被实践所验证和发展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如果认真学完,足以应对很多经济学上的基本问题。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经济学“高冷”的刻板印象。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七版)简直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复杂的经济原理用一种我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我曾一度被“边际效用递减”这个概念困扰,觉得它抽象得难以捉摸。然而,书中通过一个“吃披萨”的例子,详细描述了第一个披萨带来的满足感最强,第二个、第三个依次递减,直到最后一个甚至让人感到饱胀,这种生活化的比喻瞬间就让我豁然开朗。同样的,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关于“通货膨胀”的讲解也远不止是简单的价格上涨,而是深入探讨了其成因、影响以及政府的应对策略,比如书中提到了“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并解释了其中的逻辑,这让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一些争议性的经济学理论,而是客观地呈现不同学派的观点,并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种开放性的态度,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思考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教材本身,它更像是一扇通往经济世界的大门。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第七版)在内容编排上,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做得非常出色。微观部分,让我深刻理解了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做出决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讨论,这让我看到市场并非万能,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也由此凸显。宏观部分,则让我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有了更宏观的视角。书中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阐释,以及它们对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常常在阅读新闻时,能够联系到书中的理论,比如当看到央行降息的消息时,我能立刻联想到这背后可能蕴含的刺激经济的意图,以及可能带来的通胀风险。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多纯理论书籍无法给予的。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精美,图文并茂,让阅读体验非常舒适。

评分

这本《西方经济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经济学理论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很多教材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这本书的高鸿业教授的版本,尤其是第七版,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首先,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清晰,微观和宏观部分是分开但又相互关联的,这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条理。我尤其喜欢微观部分对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讲解,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 grasp 到核心概念。比如,在讲到需求弹性的时候,书中不仅给出了公式,还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的例子,比如“猪肉价格上涨导致消费减少”这样的直观说明,而不是干巴巴的数学推导。宏观部分更是让我对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书中对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也做了比较,比如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在宏观调控上的差异,让我看到了经济学研究的多样性和辩论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理论深度也足够,非常适合想要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