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皇帝史:从查理大帝到奥托三世 湖北新华书店

德意志皇帝史:从查理大帝到奥托三世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威廉吉塞布莱希特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史
  • 中世纪史
  • 查理大帝
  • 奥托三世
  • 德意志帝国
  • 欧洲历史
  • 传记
  • 政治史
  • 湖北新华书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ISBN:9787558131301
商品编码:2726649930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德意志皇帝史:从查理大帝到奥托三世 作者 威廉吉塞布莱希特
定价 168.00元 出版社 吉林出版社
ISBN 9787558131301 出版日期 2018-03-01
字数 600000 页码 648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德意志皇帝史》是吉塞布莱希特集40年功力,采考上百种原始资料写成的巨著,叙述了从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9世纪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历史,用通俗的情调和艺术的笔法,将千年德意志的悲欢离合展现在人们面前。本书主要叙述了德意志民族出现到10世纪末的历史,讲述了在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悲惨境地、民族大迁徙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歌颂了德意志民族崇尚自由、渴望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心声。塞布莱希特是个极富天才的讲故事者,全书文笔优美,简洁精炼,如果读者捧起该书,就*不忍释卷。

   作者简介
威廉?吉赛布莱希特(1814—1889),作家、学者、兰克学派杰出代表。师从兰克,被其称为“未来的伟大历史学家”。曾任慕尼黑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历史研究颇深,出版多种德国历史类著作,《德意志皇帝史》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目录

目录

篇/3

1. 早期的德意志民族/5

2. 罗马帝国对德意志宗族的及其解放过程/12

3. 德意志与罗马的和平关系/24

4. 罗马的弱点和帝国的诞生/30

5. 基督教在罗马人与哥特人中的传播/38

6. 西方帝国在德意志民族手中的覆灭/46

7. 在罗马土地上建起的日耳曼国家,罗曼民族的诞生/57

8. 西方国家的分裂及其弱点,法兰克王朝的建立/73

9. 由查理大帝建立起的西方皇权统治/87

10. 法兰克帝国的瓦解/116

第二篇/133

1. 东法兰克王国的衰落/135

2. 康拉德一世试图建立独立王国却以失败告终/153

3. 亨利一世国王统一德意志/166

4. 亨利战胜文登人、匈牙利人及丹麦人/175

5. 亨利一世国王执政末期/188

6. 奥托一世的当选与加冕/194

7. 执政初期的考验/197

8. 939年,亨利的罪行与悔悟/208

9. 巩固王权统治及王国统一/222

10. 设立边境和扩展边疆/237

11. 西法兰克王国、勃艮第王国及意大利王国的分裂及衰落/243

12. 奥托一世的宗教态度/255

第三篇/277

1. 失去皇帝的意大利/279

2. 占领意大利王国/305

3. 父子之战/318

4. 在腹背受敌中建立王权势力/336

5. 西方皇权统治的建立/361

6. 奥托一世的皇权统治/382

7. 奥托一世与阿拉伯人及希腊人的关系/399

8. 奥托大帝执政末期/446

9. 奥托二世皇帝执政初期/457

10. 奥托二世与希腊人及阿拉伯人的纷争——皇帝战败及去世/471

11. 对奥托三世摄政权的争夺/490

12. 希腊女子狄奥法诺执政西方帝国,于格·卡佩登上法兰西王位/508

13. 奥托三世在其祖母阿德莱德及大主教维里吉斯的指导下执政,奥托三世

的次罗马之行/529

14. 法国与意大利的教会运动,波西米亚人阿达尔贝特与法兰西人吉尔贝尔

对奥托三世的影响/542

15. 德意志教皇格列高利五世和他的改革,吉尔贝尔成为西尔维斯特二世及

奥托三世的朝圣之旅/559

16. 奥托三世重建古罗马帝国的尝试/578

17. 全面衰落,奥托三世之死/598

18.回顾/613

   编辑推荐
★传记形式的德国史,填补德国史、中欧历史研究的空白;★ 兰克学派的名著之一,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再现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史、进取史;★ 国内首部关于神圣罗马帝国早中期历史的译作,原汁原味呈现,中世纪历史爱好者必读书。

   文摘

   序言

《帝国余晖:欧洲历史的转折与崛起》 本书并非追溯某个特定帝国绵延千年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一段关键的历史时期,探寻那些深刻塑造了欧洲大陆格局的转型时刻。我们将目光投向一个动荡而充满机遇的时代,那里古老王国的碎片与新兴势力的萌芽交织,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的力量正在积蓄。 探寻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在本书中,你将走进那些充满活力却也危机四伏的时代。我们会审视那些曾经辉煌的帝国,它们如何面临内外部的挑战,以及它们留下的遗产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演变。我们会深入探讨不同文化、民族和信仰体系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这些互动不仅带来了冲突,更孕育了新的思想、艺术和制度,为后来的欧洲文明奠定了基础。 权力结构的变迁与塑造: 权力,作为历史最持久的驱动力之一,在本书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我们将考察从部落首领到国王,再到初步形成的中央集权,权力结构是如何在一次次斗争、联盟与变革中演变的。你将了解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统治者,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巩固权力,又如何因为时代的洪流而被推翻或转型。我们将深入分析贵族、教会、城市以及新兴阶层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揭示他们如何共同塑造了一个个时期的政治风貌。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土壤。本书将细致描绘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从农民的耕作、商人的贸易,到工匠的技艺,再到贵族的宴饮与战争。我们将探索经济活动的地域性特点,例如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网络的扩张,以及早期城市作为贸易与文化中心的崛起。这些经济力量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如何推动人口流动,以及如何为后来的封建经济乃至资本主义萌芽提供条件,都将在本书中得到详细的阐述。 信仰的力量与世俗的边界: 宗教信仰在那个时代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宗教仪式的层面,而是深入探究宗教思想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影响政治决策,如何驱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它在连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会关注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威之间的互动与张力,以及教会作为强大的政治与经济实体,如何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并如何与世俗统治者展开复杂的博弈。 思想的火花与知识的传承: 在动荡的年代,思想的火花从未熄灭。本书将关注知识的传播与保存,例如修道院图书馆的珍藏,早期大学的萌芽,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学者和抄写员。我们将探讨哲学、法律、文学以及科学思想的初步发展,这些思想的萌芽如何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铺平道路。语言的演变、文字的普及,以及口头传统的流传,都将在本书中得到关注,它们是理解当时社会心态与文化特质的重要钥匙。 历史的足迹:从废墟到新生: 本书的叙事将带你穿越一片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走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起伏跌宕的城市。你将感受到旧日帝国的余晖,也能看到新兴力量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我们会从宏观的视角审视历史的进程,也会聚焦于微观的个体命运,展现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坚韧。从古典文明的残垣断壁,到中世纪初期各种力量的整合与再出发,本书试图勾勒出一幅欧洲历史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型的生动图景。 《帝国余晖:欧洲历史的转折与崛起》,是一次对欧洲历史关键转型时期的深入探索。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帝国编年史,而是一曲关于文明碰撞、权力更迭、社会变迁和思想萌发的交响乐。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欧洲历史的复杂性与连续性,感受那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代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它如何为我们今天的世界奠定了深刻的根基。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此书,让我对“帝国”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查理曼建立的庞大帝国,到后来奥托三世试图复兴的“罗马帝国”,再到神圣罗马帝国这一独特的政治实体,这本书清晰地展示了帝国在欧洲历史上的兴衰与演变。我尤其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独特性感到好奇。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而是一个由诸多领地、诸侯、教会组成的松散联盟。书中是如何解释其“神圣”和“罗马”的含义的?它在当时欧洲的政治版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与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分析神圣罗马帝国这种权力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它在维持欧洲秩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揭示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对帝国形成过程中,宗教、民族、封建制度等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我充满了期待。这种对帝国制度的深度剖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欧洲政治演变的逻辑。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日耳曼”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日耳曼”可能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或者与野蛮、征服联系在一起。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日耳曼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从早期分散的部落,到查理曼帝国中的一部分,再到奥托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帝国,日耳曼民族的政治组织形式、文化特征和历史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演变。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日耳曼”身份认同是如何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以及它与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例如,加洛林王朝虽然以法兰克人为主导,但其文化深受罗马影响,而奥托王朝则是在日耳曼的土地上,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传统。这种身份的流动性和演变性,是理解欧洲历史的关键。书中对不同日耳曼部落的介绍,例如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巴伐利亚人等,也让我看到了早期日耳曼社会的多样性。他们各自的文化习俗、政治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画卷。

评分

当我读到奥托三世的部分时,我感到一种别样的情绪。这位年轻的皇帝,一生都笼罩在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辉之下,但也伴随着现实的无奈。书中是如何描绘他的“罗马复兴”梦想的?他试图将神圣罗马帝国打造成一个跨越民族和地域的、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的设想,在当时的欧洲是否具有可行性?或者说,这只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空想?我对他的母亲、拜占庭公主狄奥凡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感兴趣。这位来自东方帝国的女性,是否为奥托三世的统治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影响?书中能否展现出东西方文明在这个时期微妙的碰撞与融合?奥托三世的短暂一生,他如何平衡国内诸侯的权力,又如何处理与教皇的关系?我希望看到他对这些复杂政治博弈的细致描绘,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他个人的雄心壮志。他对罗马的深厚感情,以及他试图在罗马建立一个理想化帝国的心愿,在当时混乱的欧洲,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往往是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评分

语言风格是衡量一本历史著作能否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叙事的力量。作者的笔触,或如同一位老练的史官,冷静客观地陈述事实;或如同一位激情四溢的演说家,用激昂的语言渲染气氛;甚至偶尔,又像一位睿智的哲人,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时所展现出的细腻。比如,在描写查理曼在制定重大政策时的犹豫与决断,或者奥托三世在面对政治压力时的挣扎与坚持,这些情感的刻画,让历史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冰冷的符号。书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绘,也并非一味地追求血腥与残酷,而是能够抓住战争的关键节点,展现出战术的智慧与历史的转折。比如,在描述莱希菲尔德战役时,作者可能不仅会描绘骑兵的冲锋,更会分析奥托一世如何利用地形,如何调动部队,最终以少胜多。这种对细节和情感的关注,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沉浸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评分

卡洛林王朝的余晖散尽后,这本书的目光转向了奥托王朝的崛起,尤其是奥托一世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历史,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片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新大陆。从一个相对边缘的日耳曼公国,如何一步步走向欧洲的中心?奥托一世的军事才能固然重要,但书中能否挖掘出他更深层次的政治智慧?我期待看到他如何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统治,如何与诸侯达成妥协与制衡,以及如何应对来自东方的匈牙利人的威胁。特别是他在莱希菲尔德战役的胜利,对日耳曼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它是否标志着日耳曼民族在欧洲舞台上真正站稳了脚跟?我对“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概念的起源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解释奥托一世被加冕为皇帝的?这个加冕仪式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政治含义和历史合法性?它与查理曼的加冕有什么异同?这种对历史概念的深度剖析,往往比单纯的事件叙述更能引发我的思考。书中对当时日耳曼各公国的内部情况,例如巴伐利亚、萨克森等,是否有细致的描写?这些公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影响了奥托王朝的权力巩固?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政治和军事的历史,它更是一部关于文化、信仰和思想演变的画卷。从查理曼时期对古典文化的抢救与复兴,到奥托王朝时期基督教信仰的进一步确立和传播,再到奥托三世时期对罗马精神的浪漫化追求,这本书展现了不同时期欧洲思想的脉络。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宗教在这些帝国形成和演变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教皇的权力是如何与世俗君主的权力相互制衡,又如何相互促进的?基督教的教义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我尤其对奥托三世时期,他对罗马的怀旧情结,以及他对“普世帝国”的向往,是如何受到当时宗教思想的影响的?书中是否也会涉及一些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来展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例如,加洛林时期的手抄本艺术,或者奥托王朝时期的教堂建筑,它们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对这些文化元素的探讨,能够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也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评分

从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到卡洛林王朝的衰落,这本书的叙述如同一条奔腾的大河,时而激流勇进,时而又变得迂回曲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凡尔登条约的分析。这个条约,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将查理曼建立的庞大帝国一分为三,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走向。作者是如何解读这个条约的深层含义的?它仅仅是路易一世子嗣间的权力斗争的产物,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矛盾?我希望能看到对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三个王国各自发展轨迹的详细梳理。特别是东法兰克王国,它最终如何演变成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书中对维京人、马扎尔人等外部威胁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些游牧民族的入侵,给当时的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但也间接促进了地方领主的崛起和封建制度的形成。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这些外部压力是如何塑造了中世纪早期欧洲的政治格局。对卡洛林王朝的衰落,我希望能看到更细腻的阐述,不仅仅是王朝本身的腐朽,更重要的是,当时社会是否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制度性弊端,使得这个宏大的帝国最终走向瓦解。

评分

这部《德意志皇帝史:从查理大帝到奥托三世》的封面设计就足以吸引眼球。那是一种复古的、带着历史厚重感的色调,也许是深褐、暗红或是庄重的墨绿,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仿佛一位身披锁子甲的骑士,默默诉说着千年的风云变幻。我拿到书的那一刻,手指摩挲着封面的纹理,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那个时代模糊的轮廓。查理曼大帝,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他不仅仅是一个征服者,更是一位文化的播种者。书中能否深入剖析他如何将罗马的遗产与日耳曼的勇武相结合,塑造出那个横跨西欧的庞大帝国?我特别期待对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描绘,那些手抄本、那些学院,它们如何在一片战火纷飞中,为后世保留下宝贵的知识火种。书中对查理曼征战的描述,是否能摆脱纯粹的军事史叙述,而展现出他统治的复杂性,例如他如何平衡不同民族的利益,如何应对内部的挑战?我希望不仅仅是看到战役的胜负,更能理解他政治智慧的闪光点。另外,他对基督教的推崇和传播,在那个时代具有何种深远的意义?它如何塑造了欧洲的文化认同,又如何为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埋下了伏笔?封面的设计,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想翻开书页,去探寻那个伟大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

评分

读完前几章,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对于查理曼大帝的描绘,绝不仅仅是历史课本上那个脸谱化的形象。他如同一个充满智慧的画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位帝王复杂的内心世界。那些关于他如何平衡军事扩张与国内治理的论述,实在是鞭辟入里。我一直对“铁血宰相”式的强权人物颇感兴趣,而查理曼显然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但他又不仅仅如此。书中对他如何处理各部族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分封、联姻等方式巩固统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描写查理曼的宗教政策时,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考量。强行推行基督教,一方面是为了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助教会的力量来加强中央集权。这种双重目的的揭示,让我看到了历史人物决策的复杂性。此外,书中对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描述,更是让我耳目一新。那些关于阿奎那、阿尔昆等学者的介绍,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思想的活跃。查理曼本人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他对学者们的礼遇,都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远见。我甚至能想象出,在那宏伟的宫殿里,学者们如何围坐在查理曼身边,讨论着古老的哲学和神学,而窗外,或许正是日耳曼战士们严酷的训练场。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地体现了查理曼帝国文化的双重性。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细节的挖掘上做得相当出色。比如,在描写查理曼的宫廷生活时,我仿佛能看到那些身着华丽服饰的贵族,听到宫廷乐师悠扬的琴声。书中对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从国王、贵族、教士到普通的农民,都有着细致的描述。我特别关注对农奴制度的探讨,这种制度在当时是如何运作的,它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书中对加洛林王朝时期教会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描写,也让我大开眼界。教会不仅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我希望能看到对修道院在保存文化、发展农业等方面作用的深入分析。在描述奥托王朝时期,书中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新兴的商业城镇,是否有足够的关注?这些城镇的崛起,是否预示着中世纪商业的复苏和封建经济的转型?对当时法律体系的介绍,例如萨克森法、施瓦本法等,我也很感兴趣。这些地方性的法律,反映了当时欧洲政治的碎片化,但也为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