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工具往往蕴涵着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众多职业经理人、学者、艺术家、商人和政治家都有使用记事本的习惯。这些精英包括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以及经济学家科特勒等等。每天在记事本上查看和记录已经成为成功者的习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你也可以掌控记事本的使用并培养的时间管理习惯,真正让记事本为你工作。
★记事本不止让你专注,还传授你如何运用记事本落实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人脉管理、情绪管理。
★成功的秘密是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它,做事情有方向有计划,成功就不遥远,记事本帮你达到思考、行动的目标。
★通过记事本上简单有效的文字说明和插图帮助你达到以下几点:
树立目标并不断审视自己的进度,
提率,在短的时间里做多的事情,
做好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
整理信息,以备日后使用,
实现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平衡,
帮助记忆,节约时间。
章 为什么聪明人都用记事本?
用记事本聪明地管理时间 / 002
用记事本制定人生的未来年表 / 005
用记事本打造梦想的外部记忆 / 011
聪明人的记事本 / 014
用记事本提率 / 018
第二章 记事本:打开思考的正确方式
若一开始梦想就是错的,又何必苦苦坚持 / 024
目标若不合理,追求只会头破血流 / 028
时间是公平的:分秒不浪费的记事本法 / 031
使用记事本,让你做个聪明的懒人 / 037
第三章 梦想记事本: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
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清晰可量化的目标 / 042
记事本的三大部分:梦想、行动和思考 / 047
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 / 051
时刻牢记你的目标 / 053
第四章 计划记事本:没有计划的努力,只是在作秀而已
制订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 058
制订适合自己的记事分类 / 065
充分利用记事本的辅助版块 / 068
你必须学会牢记客户姓名 / 072
你必须学会使用备忘录 / 077
着眼周计划,让我们既看到梦想又关注细节 / 082
一周行程表范例 / 085
第五章 和记事本死磕:按部就班就能成功
记事本的基本方法 / 094
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 096
以简洁方式创建自己的记事本语言 / 100
清楚地表达出记事本中的轻重缓急 / 102
适时进行信息的改和取舍工作 / 104
协调记事本的每个细节 / 106
第六章 时间记事本: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鹅卵石的故事 / 110
检查: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 113
惜时的诀窍 / 119
要素,用颜色管理 / 125
善用符号或图形 / 132
一日之计在于夜 / 135
记事本其实就是剪贴簿 / 138
灵活地与其他工具并用 / 140
让记事本真正成为你的工具 / 144
第七章 工作记事本:工作质量是记出来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148
工作日志会让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 151
用工作日志管理好你的时间 / 154
每日都写工作日志 / 158
第八章 作息记事本:越的人,越懂得休息
精疲力乏干10小时,不如精神饱满地干5小时 / 162
掌握随时随地放松的要领 / 165
晚饭前休息1小时,会给你每天增加1小时 / 169
不要要睡眠:睡眠既要充分又要科学 / 173
正确对待熬夜:一不能太晚,二要迅速补回 / 177
“忙到晚,连轴转”不值得提倡 / 181
不要无效地坚持“下班晚走” / 184
不要因为工作而牺牲掉自己的全部业余爱好 / 187
第九章 家庭记事本:幸福来自合理分配时间
平衡角色之间的冲突 / 192
时工作是能力不强的表现,每周至少三天按时回家 / 196
不要身躯在家里,大脑还在办公室 / 200
享受跟友共处的美好时光 / 204
后 记
养成习惯,为记事本作自我分析与诊断 / 208
定期回顾人生目标,积进行自我对话 / 210
自我分析的时间使用 / 213
聪明人的记事本
诸位一定有这样的经历,自从入学的第起,老师就教大家各种学习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上课做笔记。他们教我们什么是上课的内容重点,哪些需要记录在记事本上,怎么记等等。学会记笔记,并且做好笔记显然能够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可以说,记笔记是好学生的技能之一。假如不做笔记,老师上课时所说的内容即使都听懂了,也很难保证在以后的复习阶段能够记住,同时也很容易忽略老师上课时的细节部分。到了复习阶段,即使能够临时抱佛脚,但是所下的功夫一定会大得多。而如果笔记做得好的话,哪些是重点,难点怎样解答,只要打开记事本,就能够一目了然,所有的疑惑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笔记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有个成语叫“白纸黑字”,它告诉我们:笔记里所记录的事是准确的,就算你拥有惊人的记忆力恐怕也比不上。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生活中的琐碎杂事,需要记忆的事情太多了,大脑也无法容纳,而且难免会有差错和遗忘。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表明,记忆的保持量在一小时后基本上就停留在30%左右,到个小时后就趋向于20%,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以前发生的事便会逐渐遗忘,昨日记忆犹新的事到也许只记着一丁点儿。可是,将刚刚发生的事就记录下来,就错不了了,因为在记笔记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都是新鲜的。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生活中也需要做笔记。聪明的犹太人就很清楚这一点。
他们不但把笔记用在学习上,而且把笔记用在日常的生意往来上。对于重要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犹太人都记着“笔记”,正是这种“笔记”给他们的正确判断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他们的笔记记得很精细。对重要事情发生的时间、日期、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对他们来说,所谓记“笔记”,并不是说犹太人经常带着笔记本走路,他们所用的笔记本其简单,是随身带的香烟空盒。犹太人买香烟时,将香烟装入烟盒里,同时将空盒放入口袋,一旦进行“商谈”或有重要事情需要记录时,将在香烟空盒背面记入必要事项,过后再将此整理记入记录本内。这种简单又方便的记“笔记”方法,是犹太人精于计算和迅速、正确判断的基础。
犹太人的一大特点是,凡事都采取认真的态度。他们不允许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任何马虎。例如,在预约晤谈时,对日期、时间的约定要其明了,而且连晤谈大约要花多少时间都算计好了。在赴约时,不许有迟到之事发生,而且晤谈时间也是严格遵守预约好的时间。现实生活中,谈论具体的事时,也是竭尽全力求。可见犹太人的认真态度到了何种程度!记“笔记”,说明了犹太人的这种态度。因为犹太人在商谈时,是不准发生任何暧昧之事的。纵然他们已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如果重要的日期、时间、金额、交货日期等记得含糊不清时,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在他们看来,商谈中的任何重要细节都需要准确记忆,这一要求,他们再聪明能耐的脑子也是满足不了的,大脑记忆难免会发生差错,所以,他们便只好依靠记“笔记”了。
我们却没有这种记笔记的习惯,脑海中对事物的记忆要求也不甚高,常常有含糊的习惯。对重要事物置若罔闻,就模模糊糊地过去,一点也不在乎。有时故意打马虎眼,如:“当时谈好交货的日期,确是×月×日吧,也许是×日吧?!”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犹太人身上。“啊!我记错了,是×日吧?我的确记着是×日,所以……”谁管你的确记着是何日,无论怎样解释,为时已晚,将无法挽回。因为你的不守时,很可能发生毁约,不履行债务等,而被要求赔偿损失的事。犹太人的商法里,根本不允许马虎存在。因此,也根本就没有含糊不清、记错了等情形存在,纵然是很微小的事,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把它记下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句俗语虽产生在,犹太人却也十分懂得这道理。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学学犹太人的认真态度,仔细、耐心地记“笔记”,它将使你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内页排版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网格或者让人眼花缭乱的装饰,而是非常干净、留白充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它。比如,我喜欢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这本书的纸张对钢笔墨水的兼容性也很好,晕染现象不严重,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而且,我发现它在细节上做了很多处理,比如每隔几页会有一些淡淡的引导性的文字,但又不会过度干扰你的自由发挥。这就像一个温和的向导,在你迷茫的时候提供一点点方向感,但最终的路径还是由你自己来决定。这种克制而又贴心的设计,让我在记录时感到非常放松和专注。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对“整理”的兴趣。以前我只是随便写写,写完就扔在一边,但这本书的质感和设计,让我忍不住想把内容做得更有条理。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符号和标题来标记重点,这无形中也训练了我的结构化思维。它让我明白,记录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梳理和提炼信息的过程。每次合上这本厚实的本子,我都会有一种“搞定了”的满足感,仿佛把脑子里那些纷乱的想法都安放到了一个可靠的“容器”里。这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电子工具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我的,那种简洁又带着一点复古的质感,让人看了就想翻开来瞧瞧里面的内容。拿到手里的时候,感觉纸张的质量也挺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像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我平时写字比较用力,很多笔记本用几次边缘就磨损得不成样子了,但这本书的装帧看起来相当扎实,感觉能陪我走过不少难忘的时刻。而且,它的尺寸设计也很考究,既不像A4那么占地方,又比普通口袋本实用得多,放在包里或者办公桌上都刚刚好。每次翻开它,都有一种仪式感,仿佛在提醒自己,接下来的时间要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工具,更像是一个陪伴成长的伙伴,让人期待着在它的空白页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便携性和容纳量达到了一个很棒的平衡点。我不需要携带好几本薄本子来区分不同的项目,一本就能装下我近期的所有核心想法和待办事项。而且,它的纸张厚度适中,写起来很舒服,不会有那种“写不下去”的阻力感。这种流畅的体验,极大地降低了我开始动笔记录的心理门槛。很多时候,我们拖延就是因为准备工作太复杂,而这本书,让你拿起笔就能立刻进入状态,这种即时性,对于需要快速捕捉灵感和行动点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它是一个真正的“即战力”工具。
评分我用了好几个月了,这本书的耐用性超乎我的预期。我经常出差,本子会被挤压、弯折,但它的封面和内页的连接处依然牢固,没有出现散页的情况。这对我这种需要长期保存笔记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书页上留下的笔迹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感,这让我每次翻阅都能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和所处的阶段。这本“笔记簿”已经不单单是工具了,它更像是我个人成长的编年史。我甚至会故意保留一些涂鸦和随手的草稿,因为它们都是思考过程的一部分,这本书完美地承载了这一切,而且看起来依然井井有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