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洛阳老君山地处洛阳市栾川县,是洛阳市有名的道教名胜。自2011年起,本书主编组织清华大学同学前往老君山文化景区进行人文调研,连续调研五年,编写成本书——《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全书分为两部分: 上编是集体编写的“洛阳老君山文化志”,下编是本书主编独自撰写的“洛阳老君山道家道教的文化解读”,在知识性与文化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作为文化志,它填补了老君山志书编撰的空白,对洛阳市地域文化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图片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有助于一般读者包括旅游者理解老君山的道家道教文化内涵。 程钢 主编 著作 张学成,男,1972年生,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临沂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会员,山东孙子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唐前文学与文化、沂蒙文化及旅游文化研究;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多项;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第三章神像志参考文献见:这本书的结构布局,我个人觉得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没有拘泥于单一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多维度的、螺旋上升的结构来构建老君山文化的整体图景。开篇的宏观地理环境介绍之后,很快便切入了核心的文化板块,但这个核心板块的处理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文化符号,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例如,它在谈及宗教文化时,并没有停留在道教的基本教义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思想如何与本地的自然崇拜、祖先祭祀等本土信仰发生碰撞、融合,最终沉淀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神内核。这种多层面的剖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文化”二字的理解,它不只是庙宇和经文,更是山水、人情、习俗的综合体。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初读者能快速建立起对该地的文化认知框架,而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也能从中找到深入探讨的切入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简直就是一幅浓缩的古典山水画卷,初见便觉气韵生动,色彩的运用既有水墨的淡雅,又不失洛阳地区特有的那种厚重与历史感。装帧工艺看得出是下足了功夫的,纸张的质地细腻而有韧性,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这立刻给人一种“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读物”的心理暗示。我特意留意了排版,字体选择非常考究,古朴又不失现代读者的易读性,行距和字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初翻几页,那些关于山脉走向、地质变迁的描述,虽然专业性不强,但作者的笔触却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仿佛带着我穿梭回了千百年前,亲眼目睹了那巍峨山体的形成。尤其是序言部分,那几段对“道家源起”的溯源论述,虽未深入到具体典籍的考据,却将老君山的文化脉络勾勒得十分清晰,引人入胜,让人迫不及待想深入了解其文化底蕴。整体而言,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敬畏感和美学追求,就足以让人在书架上为它留出一个显眼的位置。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地方文史资料抱有极大好奇心的人,但很多这类书籍往往陷入了资料堆砌的窠臼,枯燥乏味得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在叙事手法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灵活性。它似乎懂得如何将那些坚硬的史料“软化”。比如,在讲述某位历史名人与此山相关的轶事时,作者没有采用生硬的传记式记述,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说和口头流传的故事,使得人物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祭祀活动和传统节日的描写段落,那些繁复的仪式流程,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僵硬的步骤罗列,而是被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语言的转换非常自然,时而慷慨激昂,如同在描述山峦的壮阔;时而又细腻婉转,如同在描摹山间百姓的日常劳作与祈愿。这种叙述的张弛有度,让原本可能晦涩的文化符号,变得可触摸、可感知,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代入感,真正做到了“以小见大,寓教于乐”。
评分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搜集上的扎实程度和学术上的审慎态度。尽管这本书的风格偏向普及和文化推广,但其背后支撑的史料根基是相当稳固的。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或文献记载时,往往会附带简短的注释或出处说明(虽然篇幅控制得很好,不影响整体流畅性),这表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并非凭空臆断,而是基于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年代久远、信息模糊的传说故事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成熟,他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采取“存疑并陈”的态度,将不同版本的说法并列呈现,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这本书在展现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参考价值,让人对其所描述的一切产生高度的信任感,而非仅仅是停留在“优美散文”的层面。
评分读完合上书卷时,我的脑海中浮现的不再是僵硬的知识点,而是一幅流动的、有生命力的画面:清晨的薄雾缭绕在山腰,古老的石阶上苔痕斑驳,山顶的道观里传来悠远的钟声,而山下的村落里,人们正按照世代相传的习俗准备着一天的生活。这本书成功地将“山之形”与“人之文”紧密地焊接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地理实体或一段历史,更是在描绘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智慧。这种气质是独特的,它让你在了解了历史脉络和文化符号之后,会油然而生地产生一种去“朝圣”的冲动,想要亲身去体验那种被厚重文化浸润过的山川气息。如果说很多地方志是客观的陈述,那么这本书更像是一封饱含深情的情书,写给那片孕育了千年道家精神的土地,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心驰神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