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 物流版 | ||||||||||||||||||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书号: | ISBN 9787503161681 | ||||||||||||||||||
| 审图号: | GS(2011)1476号 | ||||||||||||||||||
| 版印次: | 2018 | ||||||||||||||||||
| 页数: | 640页 | ||||||||||||||||||
| 开本: | 大16开 | ||||||||||||||||||
| 规格: | 210mm×295mm | ||||||||||||||||||
| 语种: | 中文文字 地图中英文对照标注地名 | ||||||||||||||||||
| 纸张: | 胶版纸 | ||||||||||||||||||
| 净重: | 约1.7kg | ||||||||||||||||||
| 定价: | 138 元 | ||||||||||||||||||
| 内容简介 | ||||||||||||||
| 关于《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 物流版 该图集十分适合卡车司机、物流行业使用。图集有序图(长线规划)、省图(省内规划)、地级市图(短线详查)、进 出城市图(城市过境)、城区图(目的地详查)、里程表、索引等内容。特别详细表示了全国288个大中城市的物流园 区、物流信息中心、货运市场、空车配货站、货车停车场名称及位置,供卡车司机和物流业确定佳行车路线、查找货 物配载信息,缩短行车路节约费用。 |
卡车司机的参谋、物流单位的手册、停车配货的指南
帮您少走弯路,为您省油的贴心地图工具书
半箱油的价格,N箱油的价值
| 卡车和司机 | ||||||||||||||
| 关于卡车和司机 目前我国卡车保有量大约为1000万辆,是世界上卡车保有量和生产量的国家,而很多卡车配备的还不止一名司机,可见卡车司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关于空车配货 北方空车配货:长江以北都是看物流网。北方物流网有两种,一种仅是本地区的网,只能看本地区的货,另一种是全国区域性互联的网,可以看全国各地区连接本网络的货源。一般的配货站都有物流网,但不同配货站的物流网上的配货信息数量和内容是不同的。北方配货优点是一网打尽本区所有货源,缺点是绝大多数配货要经过两个配货站,交两笔信息费。 关于预防诈骗 1. 诈骗手法之一:让你交上信息费后去很远的地方装货,到了那里再叫你垫很多货款,其实那里根本找不到人和装货的地方。 关于安全行车 货车交通事故成因通常有:超载、超速、疲劳驾驶、违章、纵向间距不足、安全意识欠缺。
|
| 图书目录 | ||||||||||||||
| 序言 中国政区 中国地形 中国旅游 国家高速公路 中国国道 中国东北部公路网 中国东南部公路网 中国西部公路网 北京市 房山出入图 延庆出入图 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通州出入图 人兴出入图 北京城区西部 北京京城区东部 北京中心城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大兴区 通州区 昌平区 顺义区 昌平出入图 顺义出入图 平谷出入图 怀柔出入图 延庆县 怀柔区 密云县 平谷区 密云出入图 天津市 武清区 静海县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滨海新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滨海新区城区 天津城区北部 天津城区南部 蓟县 宝坻区 宁河县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行唐出入图 新乐出入图 晋州出入图 石家庄出入图 石家庄城区 张家口市 宜化出入图 怀来出入图 张家口城区. 承德市 承德出入图 承德城区 张家口出入图 唐山市 秦岛市 秦岛城区 北戴河城区 秦皇岛出入图 唐山出入图 唐山城区 保定出入图 保定市 廊坊市 廊坊出入图 衡水市 沧州市 黄骅出入图 沧州出入图 衡水出入图 邯郸出入图 邢台市 邯郸市 南宫出入图 邢台出入图 邢台城区 山西省 太原市 阳泉市 晋中市 晋中出入图 平遥出入图 太原出入图 太原城区 大同市 朔州市 朔州出入图 浑源出入图 山阴出入图 大同出入图 大同城区 阳泉出入图 忻州出入图 祁县出入图 忻州市 吕梁市 汾阳出入图 交城出入图 吕梁出入图 临汾市 运城市 河津出入图 临汾出入图 运城出入图 运城城区 吉县出入图 永济出入图 侯马出入图 洪洞出入图 长治出入图 晋城出和入图 长治市 晋城市 潞城出入图 高平出入图 黎城出入图 内蒙古自治区巴 彦淖尔出入图 辽宁省 新民出入图 本溪出入图 吉林省 辽源出入图辽源城区 黑龙江省省 齐齐哈尔出入图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
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那些“大中城市的物流园区”目录去的,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城市群内部物流节点耦合度的课题。我的主要困惑在于,目录中列出了288个园区,但对于这些园区在2018年时的实际运营状态(是新建、扩建还是整合中)缺乏任何标记或说明。地图上只是简单地标了一个点,告诉你“这里有个园区”。如果能有一个配套的表格,详细说明每个园区的占地面积、主要入驻行业、以及2017年至2018年的货物吞吐量估算区间,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从地图工具书跃升为行业研究参考手册。现在的内容,读起来就像是翻阅一本非常精美的电话簿,信息量很大,但缺乏对信息背后“活性”的解读。对于一个需要分析物流网络动态平衡的研究者来说,缺乏对这些节点的“生命体征”描述,使得地图的价值被限制在了静态的地理位置展示上,无法有效支撑复杂的动态模型构建。
评分从一个经常需要跨省运输的物流公司老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城市过境导航”部分是我的主要关注点。我期望看到的是,针对大货车绕城路线的推荐,不仅是基于距离最短,更重要的是基于燃油经济性最优和潜在拥堵风险最低的综合算法模型图示。目前的导航指引似乎还是比较传统的,侧重于避开市区,而没有深入到不同时间段内特定货运通道的通行效率对比。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全国主要物流通道(如G4、G2等)在2018年高峰期的平均通行速度统计图。这种运营数据是指导我们如何排班和报价的关键依据。地图集固然是路线的蓝图,但对于我们这些依赖时间窗口和成本控制的实际运营者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一张“效率蓝图”而非单纯的“地理蓝图”。这本书的精良制作毋庸置疑,但它更像是为初次使用者提供的“基础指南”,对于资深从业者而言,它所能提供的决策支持维度还略显单一和基础化。
评分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生,我本想将这本书作为2018年中国路网结构演变的经典文本样本来研究。我期待看到的是,除了传统的路网图层外,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公路的承载力等级分布图,或者至少是对ETC和传统收费站的覆盖率对比分析。地图集侧重于宏观的连通性,这很好,但缺乏对“最后一公里”的精细描绘。例如,在城市过境导航部分,我希望看到的是城市规划部门预留的未来物流专用通道的远景规划图,而不是仅仅标记了当前的绕城高速。此外,对于“大货车”这个核心用户群体,我非常希望看到关于特定年份国家对超限运输的执法力度地图集。这种信息往往不直接出现在传统地图中,但对于指导车辆路线规划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数据的时效性(针对2018年),但其深度似乎停留在“描绘现状”的层面,而没有触及“驱动现状的政策和技术力量”的剖析,使得它在学术参考价值上略显保守。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精准地卡在了“工具”和“信息”之间的微妙地带。我是一名常年奔波于长三角地区的货车司机,每天的工作就是与这些复杂的路网打交道。我希望能在这本2018年的地图集中找到一些关于特定路段的季节性交通管制预警数据库,或者至少是针对重型货车在特定城市外围的限高、限重桥梁的实时动态更新机制的介绍。地图上的点位标注,比如那些大中城市的物流园区,虽然详尽,但缺乏对园区内部功能分区(如仓储、分拨、加工区)的直观区分。我理解制作一本全国性的地图集需要极大的取舍,但如果能增加一个附录,专门罗列出主要物流园区在2018年左右的关键招商引资政策对比,对于寻求新落脚点的公司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现在的内容,更多是告诉我“路在哪里”,而我更需要知道的是“哪里是效率最高的集散地,以及那里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地图的清晰度毋庸置疑,能看清最小的县道岔口,但信息的附加值,特别是与物流运营效率直接挂钩的非地理信息,显得有些单薄了。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到手里就感觉里面装载了大量实在的干货。我尤其欣赏它封面上那种大气又不失细节的排版,特别是那种深邃的蓝色调,很符合“高速公路”和“物流”这种专业领域的调性。不过,当我翻开内页,期望看到的是一份详尽的、关于2018年全国主要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深度分析报告时,我发现这方面的内容似乎被战略性地弱化了。我原本以为作为“物流版”的地图集,会附带一些关于物流中心选址策略的案例研究,或者至少是对各大物流枢纽在当时(2018年)的吞吐量变化趋势的图表解读。地图的精细度毋庸置疑,标注的道路信息也相当可靠,但如果能结合当时宏观经济背景下,那些新兴物流模式——比如冷链物流或者跨境电商物流——是如何依托这些路网进行拓展的宏观叙事,这本书的厚度将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知识结构上的。现有的内容更偏向于“路况指引”,而缺乏对“路网经济学”的深入探讨,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进行战略规划的读者来说,略感意犹未尽。总而言之,它是一本扎实的地图工具书,但其“物流版”的定位,如果能更深入地融入行业前沿动态和商业决策分析,其价值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