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龚一先生古琴演奏法详解,为龚一先生经多年的学习研究与实践,集众家之长,并融会多种流派,自成一体、独树一帜,收集、整理了大量传统琴曲,并对琴曲进行了大胆而稳重的革新,推出了五线记谱法,在书中均有一一体现。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该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古琴演奏法》为琴学丛刊中一册,是龚一先生三十余年来从事古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书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线记谱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精品。
本书的结构编排分文字部分与乐曲部分,文字部分对各种技法指法的操作要领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乐曲部分都由五线谱记成,分练习曲、小曲、古代乐曲、新琴曲与移植乐曲四部分,传统琴曲中又集刊了前辈代表性琴家的代表曲目。每部分又都由古琴新记谱法——“古琴五线记谱法”(五线谱实际音高的记录与简单符号)和五线谱加减字谱的双行谱记成。两种记谱法在乐曲的难易程度编排上都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古琴五线记谱法”有着详细的文字解说,经仔细研读可通晓其记谱法则。
龚一先生撰写的这本《古琴演奏法》,在教材、教法和记谱法上做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它的出版将对古琴音乐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江苏启东人,1957年至1966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古琴专业。师承张正吟、夏一峰、张子谦、顾梅羹、刘景韶等多位琴家。六十余载的古琴音乐学习和思考,于演奏、教学、研究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当今古琴教学法、优秀传统艺术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有新的思考,其教授过的学生现已为多所音乐学院教授。曾在海内外多地举行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及专题讲演。出版专著有《古琴演奏法》、《古琴新谱》及十余张CD专辑,发表专业文论五十余篇。作品曾获1984—1985年“上海文学艺术奖”、“中国金唱片奖”(第五届)、2012年度*佳唱片奖、2013年*佳古琴演奏奖。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长、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上 篇 演奏法
一、古琴音乐的概况 — ——————————————————————————— 1
二、古琴的结构与特点 — —————————————————————————— 6
1. 古琴的结构 — —————————————————————————————— 6
2. 古琴的特点 — —————————————————————————————— 10
三、古琴弦的装置及古琴的放置 — —————————————————————— 12
1. 古琴弦的装置 — ————————————————————————————— 12
2. 古琴的放置 — —————————————————————————————— 13
四、古琴的音域、泛音、琴弦的定音及校弦法 — ———————————————— 14
1. 古琴的音域、泛音 — ——————————————————————————— 14
2. 古琴弦的定音 — ————————————————————————————— 15
3. 古琴校弦法 — —————————————————————————————— 16
五、古琴的常用定弦弦式与特殊定弦弦式 — —————————————————— 18
1. 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 — —————————————————————————— 19
2. 四种特殊的定弦弦式 — —————————————————————————— 22
六、古琴传统记谱法及其指法技法符号 — ——————————————————— 26
1. 文字谱与减字谱 — ———————————————————————————— 26
2. 右手指法 — ——————————————————————————————— 27
3. 右手复合指法 — ————————————————————————————— 28
4. 左手指法、技法 — ———————————————————————————— 30
5. 左右手关联技法 — ———————————————————————————— 33
6. 注释减字 — ——————————————————————————————— 33
7. 减字谱读法 — —————————————————————————————— 35
七、左右手指法要领及弹琴坐势 — —————————————————————— 36
1. 右手姿势与指甲形状的要求 — ——————————————————————— 36
2. 右指弹弦五要领 — ———————————————————————————— 37
3. 右手几种指法的说明 — —————————————————————————— 38
4. 左手指法要领 — ————————————————————————————— 39
5. 弹琴坐势及琴桌尺度 — —————————————————————————— 41
八、古琴记谱法的改革及方案设计 — ————————————————————— 42
1. 古代古琴记谱法的衍变 — ————————————————————————— 42
2. 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设计与说明 — ———————————————————— 44
3. 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记谱规则 — ————————————————————— 46
九、练习曲二十首 — ———————————————————————————— 49
1. 空弦弦序练习一 — ———————————————————————————— 49
2. 空弦弦序练习二 — ———————————————————————————— 50
3. 空弦弦间关系练习 — ——————————————————————————— 50
4. 空弦同弦“抹挑勾剔”练习 — ——————————————————————— 51
5. 空弦“轮指”练习一 — —————————————————————————— 51
6. 空弦“轮指”练习二 — —————————————————————————— 52
7. 空弦“叠蠲”练习 — ——————————————————————————— 53
8. 空弦力度练习(自编指法) ————————————————————————— 53
9. 空弦三连音练习 — ———————————————————————————— 54
10. 空弦综合练习 —————————————————————————————— 55
11. 泛音练习 ———————————————————————————————— 55
12.各弦音位音阶练习 ———————————————————————————— 57
13. 音位音阶综合练习 ———————————————————————————— 60
14.“进复、退复”练习 — —————————————————————————— 62
15. 综合练习 ———————————————————————————————— 63
16. 上准音位练习 —————————————————————————————— 64
17. 三度和音练习 —————————————————————————————— 65
18. 三和弦练习 ——————————————————————————————— 65
19. 分弦同音音位练习 ———————————————————————————— 66
20. 节奏节拍练习 —————————————————————————————— 68
下 篇 乐 曲
一、小型乐曲十首 — ———————————————————————————— 73
1. 儿 歌 — ———————————————————————————————— 73
2. 映山红 — ———————————————————————————————— 73
……
序一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宝库中,高雅受人崇仰的要算古琴音乐了。因为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演技高超,是高品位的艺术,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人们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是懂得中国音乐。”这话并不过分。
自古以来,学习古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凭老师口传面授,花很长时间才能学得一两首乐曲,天分平庸的学子可能半途而废,感到高不可攀。前几年有些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考生,在考场上背奏几首古琴名曲,可以“滔滔不绝”,但对一些较简单的民歌小曲,弹了第二个音不知第三个音在哪儿,手足无措,怎么也弹不下去。这样的古琴教学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
古琴教学,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法和新的记谱法,从而培养高水平的古琴新人。
龚一先生率先拿出了这套成果。
作为一名已经断断续续学习古琴一段时间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提升我演奏技巧的书籍。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曲谱太少,要么指法讲解不够细致。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特别是“汇龚一先生研琴之大成”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在基础指法和进阶技巧的讲解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对于一些我之前一直掌握不好的指法,比如“抹挑”的连贯性和“勾剔”的力度控制,书中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剖析,并且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范例。我发现通过这些练习,我的手部协调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音色也更加圆润。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收录了一些难度适中的古曲,这些曲子在保持古曲韵味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现代学习者的接受程度,让我在练习中既能感受到挑战,又能获得成就感。而且,书中的曲谱标注非常详细,不仅仅是音符,还包括了各种力度、节奏的提示,甚至对一些乐句的处理也给出了建议,这对于我理解和演绎古曲非常有帮助。我经常会对照书中的讲解,反复揣摩每一个音的处理,感觉自己的音乐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准确地指出我的不足,并给予恰当的指导。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种乐器,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本能够激发你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让你切实感受到进步的书籍。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惊喜的书。我之前对古琴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电视节目和音乐会,觉得它离我非常遥远,学习门槛很高。然而,《古琴演奏法》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特别是它“实用教程”的定位,让我看到了学习古琴的希望。它没有过多的学术理论,更多的是从实践出发,教你如何“弹”起来。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是为了让你掌握一种具体的演奏技巧。比如,它会讲解如何让琴声悠扬,如何处理泛音的技巧,以及如何让指尖的力量渗透到琴弦中。这些实用性的指导,让我觉得学习古琴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真正动起手来,去感受声音的美妙。而且,书中收录的曲谱,都经过精心的挑选,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难度适中,让我可以在练习基础技巧的同时,也能演奏出完整的乐曲,获得成就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它能够准确地把握初学者的心理,用最温和、最有效的方式引导我进入古琴的殿堂。
评分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古琴的初学者,我真的在书海里摸索了好久,不知道从何下手。市面上关于古琴的书籍种类繁多,有些过于理论化,让我望而却步;有些则曲谱太难,完全不适合零基础的我。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朋友推荐了这本《古琴演奏法》。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汇龚一先生研琴之大成”这样的字眼听起来就有点高深。但当我翻开它时,我惊呆了!首先,它的排版非常清晰,理论讲解部分用词浅显易懂,不像有些书那样堆砌一堆我看不懂的术语。对于古琴的基本构造、指法、以及如何调弦这些入门知识,都有非常详尽的图文解析,我感觉就像有位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一样。而且,它还贴心地提供了很多初学者容易出错的地方的提示,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收录的曲谱都是一些非常经典且适合初学者的曲目,比如《梅花三弄》、《广陵散》的简化版本等等,每一首曲谱都配有详细的指法标注,以及一些演奏上的注意事项,我跟着它练习,感觉进步神速,甚至已经可以弹奏出一些完整的旋律了!这本书真的打破了我对古琴入门教材的刻板印象,它既有深度又不失易学性,简直是为像我这样的零基础学习者量身定做的。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不少乐器教材,但很多都只是流于表面,真正能够帮助我深入学习的却不多。这次选择《古琴演奏法》纯粹是因为它的标题吸引了我:“零基础古琴曲谱书籍”。我一直认为古琴是很高雅的乐器,可能学习起来会非常困难,但看到“零基础”这个词,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买了。拿到书后,我的感觉完全出乎意料。书本的整体设计非常人性化,从最基础的古琴部件介绍,到如何正确坐姿,再到最基础的拨弦练习,都讲解得异常细致。书中的插图非常写实,每一个手指的动作都描绘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完全不懂的人也能看得懂。而且,它没有一开始就扔给我一堆复杂的乐理知识,而是从最简单的“do re mi fa sol la si”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认识古琴的音阶。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收录的初学者曲谱,真的非常适合我。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教材的初学者曲谱,总觉得有些生硬,但这本书中的曲谱,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我每天下班后练习一会儿,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而且还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评分我一直对古琴充满好奇,觉得它是一种充满东方韵味的乐器,但苦于没有专业的指导,一直没能真正开始学习。后来我了解到这本书,它的标题就写着“汇龚一先生研琴之大成”,这让我觉得很有权威性。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书中的理论部分虽然深入,但讲解得非常细致,特别是对于古琴的历史渊源、不同流派的特点以及龚一先生的演奏心得,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对古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仅仅是弹奏技巧,更是对这门艺术有了整体的把握。然后是关于演奏技巧的部分,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和分解动作,一步步地教你如何运用手指的力度、速度和节奏,以及各种指法的要领。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高难度指法进行拆解和讲解的方式,让我觉得即使是复杂的技巧,也变得触手可及。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一个音的发出方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练习曲,这些练习曲的难度循序渐进,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的指法,逐步提高演奏水平。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循序渐进,拨云见日”的学习体验,让我在掌握古琴基本功的同时,也逐渐领略到古琴艺术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