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本草纲目
作者:老中医养生堂 著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8月版
印刷时间:2016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533550493
字数:
页码: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编辑
1.精选《本草纲目》经典内容,全文彩色图解本草纲目中草药 2.*家收录整理《本草纲目》对症经典名方 3.以全新视角呈现中华本草精华 4.从古到今,历本草演变与继承。
目录
上篇 图解本草纲目中草药
土部
儿茶 ...2
草部一
甘草 ...3
黄芪 ... 4
人参 ... 5
南沙参 ... 6
北沙参 ... 7
党参 ... 8
……
草部二
黄连 ... 32
胡黄连 ....33
银柴胡 ... 33
黄芩 ... 34
秦艽 ... 35
柴胡 ... 36
前胡 ... 37
防风 ... 38
……
下篇 本草纲目对症名方精选
内科
肺系病证 .... 402
... 402
咳嗽 ... 402
哮病 ...403
喘证 ... 404
心系病证 ...405
心悸 ... 405
……
外科
疮疡 ... 424
疖 ... 424
疔 ... 424
痈 ... 424
疽 ... 425
诸疮 ... 425
疥疮 ... 427
疣 .... 428
老中医养生堂编委会由各大三甲医院和中医院校的医生和教授组成。涵盖营养师、中医养生专家、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儿科专家、知名中医孕产专家,强强联手,致力于打造*具阅读价值与影响力的健康养生类书籍,全心为读者提供*好用的中医知识,传播*正宗的中医健康理念和自我养生方式,为普通百姓享受健康生活提供知识财富。
这本书简直太离谱了,我当时是冲着“李时珍全集彩图版原著”这几个字买的,心想这下可算能见到真正的《本草纲目》原貌了,还能有精美的彩图,简直是收藏级的宝贝。结果呢?打开一看,一股浓浓的“现代出版物”气息扑面而来。书的装帧虽然还算精美,但那种纸张的触感,油墨的印制方式,都和我想象中的古籍大相径庭。更别提所谓的“彩图”,色彩艳丽得有些失真,完全没有古籍插图那种质朴而富有韵味的感觉。我甚至怀疑这些彩图是不是后期根据一些现代的解剖图或者药材照片重新绘制的,完全失去了古人观察和描绘的独特视角。然后我翻到内容部分,虽然声称是“原著”,但里面的文字排版、注释方式,都太现代化了。我尝试着对比了一些网络上流传的《本草纲目》的片段,感觉这里的文字虽然和一些电子版的内容相似,但总觉得少了些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且,书中所谓的“中草药对症经典名方”,感觉像是为了迎合现代人需求而拼凑出来的,很多条目下的解释和应用,都带着一种现代中医的解读,而不是李时珍当年朴素的观察和总结。我真的很失望,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古色古香、充满历史韵味的《本草纲目》原著,更像是一个披着“原著”外衣的现代通俗读物,对我这个只想一窥古籍真容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欺骗。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中医药爱好者,对古籍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次购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李时珍全集”和“全套古籍”的字样,我一直希望能够接触到更接近原貌的《本草纲目》。收到书后,我首先就被其装帧所吸引,厚重的封皮,精美的烫金字,都散发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然而,当翻开书页,一种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书中的“彩图”虽然色彩丰富,但细看之下,总觉得少了古籍插图那种独特的笔触和神韵,反而更像现代印刷技术的产物,虽然清晰,却少了些历史的沉淀感。更让我感到些许遗憾的是,书中关于“原著”的呈现,虽然引用了大量的《本草纲目》原文,但其注释和解读方式,似乎更偏向于现代中医的理解体系,而非完全忠实于李时珍当年的语境。我尝试着去寻找书中关于药材的本义、古代的辨识方法以及李时珍独到的见解,但往往被现代的药理分析或者临床应用所取代。书中关于“中草药对症经典名方”的选取,也大多是基于现代临床实践的常用方,虽然实用,但与《本草纲目》原著那种系统性的、对草木的细致观察和分类,总感觉有些偏离。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普及中医知识、提供实用方剂方面做得不错,但对于渴望深入探究《本草纲目》原著精髓,感受古人智慧的读者来说,可能还不够“原汁原味”。
评分我是一名中医初学者,一直听说《本草纲目》是学习中药的必读之作,尤其被“彩图版”吸引,觉得这样更容易理解药材的形态。拿到书后,我满心欢喜地翻阅。书中确实有大量的彩图,色彩鲜艳,药材的形态也描绘得比较清晰,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确实降低了辨识药材的难度。我对着图谱,结合书中的文字描述,能比较直观地了解每味药材的外观特征。另外,书中的“对症经典名方”部分,也给出了不少常用的方剂,并附有简单的配伍说明和主治功效。我尝试着去理解这些方剂的组成原理,以及它们是如何针对不同病症来发挥作用的。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中医入门”的定位,书中也加入了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比如阴阳五行、脏腑功能等,虽然相对比较简略,但对于构建一个初步的知识框架还是有帮助的。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试图将原著的精华、实用的药方以及基础的理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一个“全能”的效果。我个人觉得,对于想快速入门、了解中医基本常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相对便捷的途径。不过,我总觉得在理论的深度和原著的挖掘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毕竟它更侧重于实用性和易读性,可能在学术研究方面就略显不足了。
评分作为一名在校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我对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知识都有一定的学习需求。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中医入门”的定位所吸引,同时“李时珍全集”和“中草药对症经典名方”的字样也让我觉得它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收到书后,我立刻翻看了内容。书中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虽然不是非常系统深入,但作为入门级的介绍,还是比较清晰易懂的,它涵盖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方面,为初学者搭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在“中草药”部分,书中的确收录了不少常见的中药,并配以彩图,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课堂之外加深对药材形态的认识非常有帮助。此外,“经典名方”的罗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临床上常用的方剂,方便我们对照学习。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李时珍全集”的部分,虽然它声称是“原著”,但我感觉到书中内容经过了一定的现代编排和整合,更偏向于一本集成了《本草纲目》部分内容和现代中医知识的综合性读物。它并非完全复刻了古籍的排版和风格,而是以更易读、更符合现代学习习惯的方式呈现。这本书在提供基础理论和实用方剂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对中医药学的初步认知。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古老而智慧的著作,总想一探究竟。这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本草纲目正版李时珍全集彩图版原著”和“全套古籍”的字样,我满怀期待,希望能亲手触摸到历史的痕迹,领略古人的智慧。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书的装帧的确颇具匠心,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也确实带有几分古籍的质感。然而,当我对照我之前在其他渠道看到的一些关于《本草纲目》的资料时,心中不免升起一丝疑惑。书中的“彩图”,虽然色彩鲜艳,形态清晰,但总觉得少了些古籍插图的韵味,更像是现代科学绘画的风格,这种现代化处理,虽然直观,却让我感觉失去了原作中那种更贴近自然、更具艺术性的描绘。再者,书中自称“原著”,但其文字排版、段落划分,以及一些解释和注释,都非常符合现代出版物的风格,这让我对“原著”的定义产生了疑问。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古代书籍风貌的呈现,但这本书更像是对《本草纲目》内容的一次现代化的再创作和整合,它剔除了部分内容,融入了现代的编排方式,并加入了一些我认为是现代解读的“对症经典名方”和“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一个希望接触真正古籍风貌的读者而言,这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但它更像是一本打着古籍旗号的现代普及本,而不是我心中那个原汁原味的“原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