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報告(2018):新學科 新業態
定價:128.00元
作者:武留信 陳誌恒 硃 玲 曹 霞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25345
字數:423000
頁碼:408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報告(2018)-新學科新業態》藍皮書從理論政策高度、産業實踐廣度、專業技術深度全麵係統地介紹我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直麵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預測和展望未來發展前景。藍皮書既可以為部門製訂衛生與健康政策與規劃提供依據,也為從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機構或企業提供谘詢指導與參考。該藍皮書包括一個總報告和綜閤篇、科技篇、産業篇、熱點篇和調查篇五個專題報告。總報告高度凝練概述瞭我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策略與前景;五個專題報告分彆介紹瞭健康管理和慢病健康管理的理論政策、學科發展、技術創新、産業動態,自然健康和中醫健康的發展以及中國體檢人群的調查。藍皮書內容基本涵蓋瞭外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領域的*進展,是該領域的首本藍皮書,對於引導和推動我國健康管理和健康産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新趨嚮、新挑戰
——透析“十大發展態勢”,直麵“五大問題挑戰”【武留信 硃 玲 陳誌恒 曹 霞】/001
一 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的界定/002
二 2017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態勢/008
三 2018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麵臨的挑戰/015
四 2018年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對策及建議/018
Ⅱ 綜閤篇
2 健康管理創新理論新進展【武留信 曹 霞 硃 玲】/022
3 健康産業政策研究報告【陳良恩 武留信 丁 立】/040
4 健康管理實踐研究【曹 霞 陳誌恒 硃 玲】/058
5 慢病健康管理研究報告【硃 玲 王雅琴 武留信】/076
6 健康管理學科建設問題與對策【楊 磊 王大輝 許亮文】/093
Ⅲ 科技篇
7 精準健康管理科技進展研究【袁 洪 李 瑩 繆汝佳】/109
8 生物技術與健康産業進展迴顧【李 瑩 武留信 林艷輝】/120
9 慢病健康管理成功模式與案例【王雅琴 陳誌恒 硃 玲】/140
10 醫用可穿戴設備與技術發展態勢分析【田利源 武留信 陳誌恒】/152
Ⅳ 産業篇
11 健康産業政策實施難點與對策【陳良恩 武留信 丁 立】/166
12 慢病健康管理實施新動嚮【王雅琴 武留信 硃 玲】/184
13 醫用可穿戴設備應用麵麵觀【田利源 武留信 硃 玲】/199
Ⅴ 自然健康篇
14 自然健康的發展【楊娉婷 武留信 陳誌恒】/220
15 自然健康的現況分析【楊娉婷 硃 玲 陳誌恒】/233
16 自然健康産業發展態勢——營養、芳香與水療【嚮亞利 陳誌恒 硃 玲】/249
17 中醫健康研究新進展【趙琳琳 武留信】/271
18 中醫健康技術新亮點【趙琳琳 陳誌恒】/282
19 中醫健康産業發展新業態【武留信 趙 群】/302
Ⅵ 調查篇
20 中國體檢人群健康素養調查【強東昌 肖淵茗 陳誌恒】/313
21 中國體檢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因素調查【陳誌恒 武留信】/327
22 中國體檢人群慢病現況調查【李 瑩 陳誌恒 硃 玲】/347
23 結 語/367
Abstract/368
Contents/370
作者介紹
武留信 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健康管理分會會長。受聘於中南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大學、解放軍總醫院和杭州師範大學等醫學院校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心血管病臨床、軍事飛行人員醫學選拔與健康鑒定、亞健康與健康管理科研工作40餘年。主持完成瞭“健康管理概念與學科體係的中國專傢共識”、“中國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傢共識”、“中國體檢人群心血管病風險篩查與管理專傢共識”、“中國體檢人群頸動脈超聲檢查規範”、“中國健康體檢人群聽力損失篩查專傢共識”等。共承擔和參與完成國傢及軍隊科研課題20餘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3項;發錶論文150餘篇,主編《中華健康管理學》和社區、軍隊和體檢方嚮健康管理師國傢職業技能培訓教材。作為首席科學傢領銜主持完成瞭“十二五”國傢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慢性病風險因素監測與綜閤乾預示範研究”重點項目。是國傢科技部科技評審專傢。作為我國健康科普教育專傢,先後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等軍內外做健康講座百餘場,齣版科普著作5部。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關注健康産業投資的人士,我希望這本報告能給我提供一個相對冷靜和客觀的估值框架。2018年前後,資本市場對“大健康”概念的熱衷程度非常高,估值泡沫的風險不容忽視。我需要的是一份能夠剝離掉市場情緒,迴歸到基本麵分析的深度報告。具體來說,報告對於“健康産業”的邊界界定是否清晰?它是否區分瞭醫療服務、健康促進、養老照護、健康金融等不同闆塊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敞口?我更看重它對未來五年內,哪些技術(比如AI輔助診斷、可穿戴設備數據整閤)最有潛力實現規模化商業變現的預測。如果報告中能包含對健康産業相關法律法規的梳理和潛在風險點(例如數據隱私和安全)的預警,那它就不僅僅是一份行業概覽,更是一份投資風險提示書。希望它能幫我區分哪些是曇花一現的概念,哪些是真正能構建長期價值壁壘的“硬核”業務。
評分說實話,我翻開任何一本行業報告,最關心的永遠是“乾貨”到底有多少。這本《健康管理藍皮書》的副標題提到瞭“新業態”,這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在那個時間點,互聯網醫療和移動健康應用正處於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各種概念滿天飛,誰是真創新,誰是蹭熱點的“僞風口”,普通人很難分辨。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分層”視角。例如,它能否梳理齣不同類型健康管理機構(公立醫院、私立診所、互聯網平颱、保險公司等)在構建新業態時的核心競爭力差異?更進一步,我很想知道報告對“健康管理師”這一新興職業的定性。這個職業的技能標準和執業範圍在當時應該還是一個爭議點,如果報告能提供權威的界定,對從事相關教育和培訓的人來說,無疑是提供瞭定海神針般的重要參考。我期待的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描述,而是能看到具體的商業模式圖解和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分析,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人,能更準確地把握住時代脈搏,避免在盲目擴張中迷失方嚮。
評分閱讀這本報告的初衷,更多是想理解政策是如何轉化為市場活力的。尤其是在2018年,國傢對醫療資源分配和健康促進的重視程度達到瞭一個新高度,這直接催生瞭對專業化健康管理服務的巨大需求。我關注的焦點在於“區域差異”和“城鄉二元結構”對健康産業發展的影響。北京、上海等一綫城市的新業態發展得風生水起,但廣闊的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市場,他們的健康管理需求是否得到瞭有效滿足?報告是否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來跨越地理和經濟鴻溝?我希望看到一些針對特定人群(比如老年群體、特定慢性病患者群體)的健康管理乾預效果評估。這種自下而上的反饋,遠比自上而下的政策宣貫更有說服力。如果報告能夠提供詳實的案例研究,展示齣不同省份或城市在推進健康管理服務標準化、可及性方麵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那麼這本書的實踐指導價值就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評分這本《健康管理藍皮書: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産業發展報告(2018)》的命名,光是“藍皮書”這三個字,就讓我對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充滿瞭期待。我一直關注著國傢層麵對大健康領域的戰略部署,尤其是在2018年前後,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速度明顯加快,各種新的服務模式和技術都在湧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份詳盡的年度體檢報告一樣,清晰地描摹齣當時中國健康管理領域全貌——從宏觀政策的走嚮,到微觀執行層麵的難點與突破。我特彆期待看到它如何界定和梳理“新學科”的內涵,畢竟健康管理早已不是簡單的體檢和谘詢,它涉及到基因檢測、慢病管理的數據化乾預,甚至是心理健康和營養乾預的深度融閤。如果報告能提供紮實的統計數據來佐證産業規模的增長和結構的變化,那就太好瞭。我希望看到那些在産業前沿摸爬滾打的企業,他們是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業務的,他們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瓶頸,這些都是對我們這些行業觀察者極具價值的案例。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是一份能讓我對過去一年乃至未來幾年中國健康管理趨勢有一個全麵、深刻理解的深度分析資料。
評分每次閱讀年度報告,我總會試圖從中捕捉到“學術前沿”和“實際應用”之間的張力。武留信教授團隊的專業背景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抱有極高期待。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討“新學科”背景下,健康管理理論體係是如何從傳統的預防醫學中脫胎換骨的。比如,關於健康素養的評估模型是否有所更新?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如何更科學地設計和評估個性化的健康乾預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看到報告能對當前健康管理人纔培養體係提齣批評性的反思。如果現有高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培養齣的人纔,其能力結構與快速變化的“新業態”需求存在巨大鴻溝,那麼這個學科的未來發展就會受阻。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前瞻性的、基於未來十年技術發展趨勢的健康管理人纔能力框架,那麼它對推動整個學科的健康發展將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我期待它是一份能引領學術研究方嚮,同時又能指導行業實踐落地的雙重精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