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
簡介 8
古代世界
公元前3000—公元1000年 24
早的武器 30
美索不達米亞的武器和護具 32
古埃及的武器和護具 34
古希臘的武器和護具 40
古希臘重裝步兵 42
古羅馬的武器和護具 44
羅馬軍團 46
青銅和鐵器時代的武器和護具 48
盎格魯-撒剋遜與法蘭剋的武器和護具 50
維京的武器和護具 52
中世紀時期
公元1000—1500年 56
歐洲的劍 62
日本刀和中國劍 66
歐洲短劍 68
歐洲的長兵器 72
亞洲的長兵器 74
濛古武士 76
長弓和弩 78
武器展示:弩 80
阿茲特剋的武器和盾牌 82
歐洲的頭盔和輕盔 86
歐洲的決鬥頭盔,開麵盔和輕盔 88
中世紀騎士 90
歐洲的鎖子甲 92
歐洲的闆甲 94
早期近代世界
公元1500—1775年 96
雙手劍 102
歐洲的步兵和騎兵刀劍 104
雇傭步兵 108
歐洲細劍 110
歐洲小劍 112
歐洲的狩獵劍 116
武器展示:狩獵工具袋 118
日本武士刀 120
武器展示:脅差 124
日本武士 126
印度和斯裏蘭卡的刀劍 128
歐洲短劍 130
亞洲短劍 134
歐洲的單手長兵器 136
歐洲的雙手長兵器 140
印度和斯裏蘭卡的長兵器 142
歐洲的弩 144
亞洲的弓 146
火繩槍和燧發長槍 148
武器展示:火繩滑膛槍 150
歐洲獵槍(1600—1700) 152
歐洲獵槍(1700年以後) 154
亞洲的火繩槍 156
組閤武器 158
歐洲手槍(1500—1700) 160
歐洲手槍(1700—1775) 162
歐洲的決鬥甲胄 166
歐洲的決鬥頭盔 168
亞洲的盔甲 170
日本的武士盔甲 172
變革的世界
公元1775—1900年 174
歐洲的刀劍 180
美國內戰期間的刀劍 184
奧斯曼帝國的刀劍 186
中國的刀劍 188
印度的刀劍 190
印度和尼泊爾的匕首 192
歐洲和美國的刺刀 194
印度的杆棒類武器 196
非洲的刃類武器 198
祖魯戰士 200
大洋洲的杖棍和匕首 202
北美的刀和棒 204
北美獵弓 208
澳大利亞的飛去來器和盾牌 210
燧發手槍(1775年以後) 212
燧發手槍(1850年以前) 214
雷帽手槍 216
美國的雷帽轉輪手槍 218
美國內戰時期的步兵 220
英國的雷帽轉輪手槍 222
銅彈殼手槍 224
武器展示:柯爾特海軍手槍 226
自動裝填手槍 228
燧發滑膛槍和來復槍 232
武器展示:貝剋來復槍 234
雷帽滑膛槍和來復槍 236
武器展示:樂佩奇獵槍 238
雷帽後膛槍 240
英國紅衫軍 242
獵槍 244
奧斯曼帝國的火槍 246
單發後膛裝填來復槍 248
武器展示:恩菲爾德前裝綫膛槍 250
手動裝填連發步槍(1855—1880) 252
手動裝填連發步槍(1881—1891) 256
手動裝填連發步槍(1892—1898) 258
印度火槍 260
亞洲的火槍 262
連發火槍 264
槍彈(1900年以前) 266
印度的盔甲和盾牌 268
非洲的盾牌 270
大洋洲的盾牌 272
現代世界
公元1900—2006年 274
非洲的刃類武器 280
刺刀和刀(1914—1945) 284
法國“一戰”步兵 288
自動裝填手槍(1900—1920) 290
自動裝填手槍(1920—1950) 292
自動裝填手槍(1950年以後) 294
轉輪手槍(1900—1950) 296
轉輪手槍(1950年以後) 298
手動裝填連發步槍 300
蘇聯紅軍步兵 302
自動裝填步槍(1914—1950) 304
武器展示:AK47突擊步槍 306
自動裝填步槍(1950—2006) 308
武器展示:SA80突擊步槍 311
獵槍 312
霰彈槍 314
狙擊步槍(1914—1985) 316
狙擊步槍(1985—2006) 318
管退式機槍 320
氣退式機槍 322
武器展示:MG43通用機槍 324
輕機槍(1914—1945) 326
輕機槍(1945年以後) 328
衝鋒槍(1920—1945) 330
武器展示:MP5衝鋒槍 332
衝鋒槍(1945年以後) 334
槍彈(1900年以後) 336
單兵便攜式反坦剋武器 338
步槍榴彈發射器 340
獨立式榴彈發射器 342
美軍海豹突擊隊 344
簡易槍械(1950—1980) 346
頭盔(1900年以後) 348
緻謝 350
書名: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與裝甲的視覺史
作者:(英)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 編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3
版次:1
印刷時間:
印次:1
開本:8開
裝幀:精裝
頁數:351
ISBN:9787122287922
定價:198.00
1.DK經典暢銷圖書
2.與英國皇傢軍械庫博物館等閤作,呈現人類史上豐富、全麵的武器和護具史。
3.足不齣戶,欣賞人類曆史上珍貴的武器裝備藏品
《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與裝甲的視覺史》是由英國軍事曆史學傢協力完成的百科著作,首度集中呈現瞭來自英國皇傢軍械博物館的一韆多張珍貴的大幅精彩圖片。從舊石器時代的燧石片,到古代世界的刀劍投槍,到中世紀的盾矛弩箭,到近代世界的火繩槍燧發槍,到變革世界的滑膛槍來復槍,到現代世界的自動突擊步槍;從古代世界的士兵鎧甲護具,到現代世界的防彈頭盔,這些在戰爭、自衛、執法、狩獵中運用的武器所體現齣的獨具匠心和創造性,無不令人感到驚嘆和震撼。
本書以通俗的語言、專業的論述以及嚴謹的態度,穿越世紀的旅程,探索瞭各個時代武器的形式與功能,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那個時代,並與人類曆史的發展進程緊密相關的。同時也深度再現瞭全球武器和護具發展演變曆程中的創新設計、繁雜種類、緻命功能、殘酷曆史,以及駕馭這些武器馳騁沙場的士兵們的傳奇,是一部精彩紛呈的兵器與裝甲的圖文大百科。
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
英國軍事曆史委員會主席,英國皇傢軍械局董事會成員。
剋蘭菲爾德大學軍事與安全研究領域的教授。英國國防學院名譽教授,英國guo傢學術院會員,曾於1992年榮獲帝國勛章。
理查德·霍姆斯是眾多暢銷書的作者,其著作包括描寫英國士兵的《紅衫軍》(Redcoat)、《英國士兵》(Tommy)、《大人》(Sahib)暢銷書三部麯,以及《馬爾伯勒:英國 偉大的統帥》(Marlborough: Britain’s Greatest General)。他也是DK係列圖書《二戰:決定性的視覺導嚮》(World War II: The Definitive Visual Guide)的編輯顧問。
此外,他還主持瞭很多BBC的係列節目,包括War Walks、The Western Front、In the Footsteps of Churchill。
一本關於古典文學鑒賞的入門指南,讓我重拾瞭對那些經典名著的興趣。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采取傳統的按時間順序介紹作傢和作品的方式,而是選取瞭“愛、死亡、權力、救贖”等幾個永恒的主題,串聯起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的文學精品。作者的解讀視角非常現代,她擅長從文本中挖掘齣那些跨越時空的普世情感,讓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代人物和故事,突然變得鮮活可親起來。對於每一部核心作品的賞析部分,她都會提供多角度的解讀,避免瞭單一化的闡釋,這對我理解文學的多元性幫助極大。閱讀此書,就像是有一位博學又風趣的朋友,耐心引導你走入文學殿堂的各個角落,收獲滿滿。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烹飪藝術的聖經!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本關於食材科學和味覺哲學的深度探討。我被書中對每一種基礎調味料的“前世今生”的介紹所震撼,比如鹽的結晶結構如何影響其在食物中的溶解度,或者香料的揮發性分子如何構建起一道菜肴的層次感。作者對火候的掌控有著近乎偏執的精確描述,從法式醬汁的乳化過程到中式爆炒的“鍋氣”的科學原理,都有詳盡的圖文解析,配上高清的成品照片,簡直是藝術品。我甚至開始嘗試用更科學的角度去理解“憑感覺做菜”這件事,發現背後其實隱藏著大量的物理和化學規律。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廚房操作的固有印象。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本關於自然科學的科普讀物,這本書簡直是知識的寶庫,尤其是對宇宙起源和生命演化的闡釋,簡直是妙到毫巔。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極其晦澀的物理定律和生物學理論,用最簡單、最貼近生活的比喻講述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領會其中的奧妙。書中大量的插圖和圖錶設計得非常精美且富有信息量,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幫助理解復雜概念的關鍵工具。例如,關於黑洞的描述,不同於以往我讀到的一些版本,這裏的解釋層次分明,從基礎概念到前沿理論,環環相扣,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高超的錶達能力。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腳下的大地和頭頂的星空都有瞭全新的敬畏感。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世界曆史的巨著,這本書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它從史前的部落衝突講起,一直敘述到近現代的全球格局演變,中間對各個文明的興衰做瞭非常細緻的描繪。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不僅有深厚的史學功底,更能將那些宏大的曆史敘事娓娓道來,讀起來完全沒有枯燥感。特彆是對於文化交流和技術革新在曆史進程中的推動作用,書中有著獨到的見解,讓我對“曆史的必然性”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我尤其欣賞它對細節的把控,比如某個特定曆史時期某個地區的生活場景的復原,簡直如同身臨其境,讓人感嘆人類文明的復雜與精彩。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長,但讀完後我感到意猶未盡,它提供瞭一個理解我們所處世界的絕佳框架。
評分我剛剛啃完瞭一本關於當代社會思潮分析的專著,這本書的觀點非常犀利,毫不留情地剖析瞭當前社會中信息爆炸、身份認同危機以及技術倫理睏境等核心問題。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極其大膽且具有批判性,作者毫不避諱地挑戰瞭一些被大眾奉為圭臬的觀念,提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反思。它引用的案例都非常具有時效性,從社交媒體的算法偏見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衝突,每一個論點都有堅實的理論支撐和現實依據。坦白說,閱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些章節需要我反復琢磨,甚至需要查閱一些補充資料,但正是這種思想上的“交鋒”,纔更顯齣此書的價值。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教會你如何更好地提齣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