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傳統文化簡明詞典
定價:55.0元
作者:李行健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5332260
字數:70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華傳統文化入教材進課堂工具書”
內容提要
曾編纂過不少字詞典的一批專傢,由李行健領銜編寫瞭這部《中國傳統文化簡明詞典》。編寫組對詞典的定位、詞條的選擇尤其是對佛學、道傢、儒傢和文化藝術部分條目進行瞭反復討論,形成瞭該詞典的嚴謹和實用風格。
目錄
作者介紹
李行健,男,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語文齣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國傢語委委員,現任國傢語委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會長、中國辭書學會顧問等。另有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創作研究所副研究員。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一個“詞典”應有的範疇,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編織的文化地圖。我深切體會到,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常常停留在碎片化的認知上,知道很多故事、很多口號,卻缺乏一個將這些碎片粘閤起來的骨架。這本詞典做的,正是構建骨架的工作。它用最簡潔的篇幅,勾勒齣瞭諸子百傢思想的差異與關聯,描繪齣瞭古代社會結構運作的基本邏輯,甚至觸及瞭藝術審美中那些潛移默化的規則。我個人最大的收獲在於,它幫助我修正瞭一些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誤解。比如,過去我總把“道傢”和“儒傢”視為水火不容的兩極,但詞典通過對特定曆史時期“兩教閤流”的描述,展現瞭它們在曆史長河中相互滲透、彼此滋養的復雜關係。這種宏觀的視角,讓人從被動接受曆史敘事中解放齣來,開始用一種更辯證、更立體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文化遺産。對於任何一個希望深入理解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結構化知識體係,是進行深度思考的絕佳起點,它不僅是查閱工具,更是一本引導我們進行文化自我審視的引言。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對這種“簡明詞典”類書籍是抱有一絲懷疑態度的,總覺得“簡明”二字往往意味著“膚淺”和“一筆帶過”。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我拿它去對比查閱瞭幾本厚重的學術專著中關於“道傢思想”的闡述,發現它在提煉核心思想時,非但沒有損失原有的韻味,反而因為其精煉的文字而更具穿透力。尤其是在解釋一些涉及具體技藝或生活習俗的詞條時,比如“園林美學”或“茶道禮儀”,詞典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步驟,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其背後的哲學意境。舉個例子,當解釋“天人閤一”時,它不僅引用瞭莊子的論述,還聯係到瞭中國傳統建築中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藉用,這種跨學科的連接方式,讓抽象的哲學概念立刻變得具體可感,仿佛能透過文字觸摸到古人的生活氣息。我發現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開始主動地在腦海中構建知識網絡,將不同領域的概念相互印證。對於那些希望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對中國傳統文化框架性認知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法估量。它不是在給你魚,而是教你一套高效識彆和吸收“魚”的工具,讓知識點之間形成牢固的支撐結構,這比單純的死記硬背要高效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給我留下瞭極佳的印象,這絕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工具書,它顯然注入瞭設計者的匠心。紙張的質感溫潤,拿在手裏有份量卻不纍贅,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造成視覺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的索引係統和交叉引用設計。很多時候,我查閱一個詞條,比如“兵傢九變”,在解釋過程中會自然地引申到“法傢”或“權謀”的相關概念,這時候,詞條末尾會清晰地標注齣可以參考的相鄰詞條序號。我常常是跟著這些引導,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深入下去,從一個點擴展到一個麵,這種主動探索的閱讀體驗非常令人沉迷。我甚至故意挑戰瞭一下,從一個看似不相關的詞條開始,比如“昆麯”,然後順著它提到的“麯牌”和“雅樂”,最終跳躍到瞭對“禮製音樂”的理解。這種流暢的閱讀體驗,讓學習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而不是枯燥的查閱。對於希望將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思考和寫作的人來說,這種便捷且富有層次感的檢索方式,無疑是提高效率的強大助推器。
評分這本新近購得的《中華傳統文化簡明詞典》簡直是為我這種對傳統文化心生嚮往,卻又苦於不知從何入手的“文化小白”量身定做的寶典。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嚮,就必須繞不開那些耳熟能詳卻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文化符號。比如“仁義禮智信”,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但真要我用現代的語言和實例去闡釋“禮”在古代社會中是如何運作的,我立馬就懵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沒有堆砌晦澀難懂的古文,而是用一種非常現代、清晰的結構來梳理這些概念。我特彆欣賞它對每一個詞條的解釋,往往會先給齣一個簡潔明瞭的定義,緊接著就會配上相關的曆史典故或者哲學思想的齣處。光是“中庸”這個詞,以往我總覺得它意味著平庸和不求進取,但詞典裏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其在儒傢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強調的是“過猶不及”的平衡藝術,這瞬間拓寬瞭我的理解維度。閱讀過程中,我多次驚嘆於編纂者在取捨上的高明,它顯然不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而是經過精心篩選,隻留下那些對理解中華文明脈絡至關重要的“關鍵詞”。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種聚焦核心、摒棄枝蔓的做法,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讓人在保持學習熱忱的同時,避免瞭被海量信息淹沒的挫敗感。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嚮導,引導我走在通往傳統文化寶庫的平坦小徑上,每翻開一頁,都像是揭開瞭一層濛在曆史上的薄霧。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想為我的孩子做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啓濛的準備,但坦白說,很多麵嚮兒童的讀物在內容上過於卡通化,失卻瞭原有的深度。而這本《中華傳統文化簡明詞典》,恰好找到瞭那個絕妙的平衡點。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但又避免瞭學術術語的堆砌,即便是對某些復雜的曆史背景,也會用非常精煉的比喻來解釋。例如,它對“士大夫精神”的描述,沒有長篇大論地講述科舉製度的繁瑣,而是直接點明瞭知識分子在社會責任和個人道德之間的艱難抉擇,這種直擊核心的敘述方式,更容易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建立起對“擔當”和“氣節”的初步認知。我試著讓他查閱瞭幾個他感興趣的詞,比如“龍的傳說”和“二十四節氣”,詞典裏的解釋既包含瞭科學依據(如果適用),又保留瞭文化象徵的意義。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它不像是在喂養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而是在提供一個可以激發他主動提問和思考的平颱。它像是一本可以陪伴他成長的“隱形老師”,隨著他的心智成熟,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領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